第十三章 學習富士康
字數:3957 加入書籤
離開王大陸的家,張亮欲言又止,直到了酒店,才小心翼翼的提議,“老板,這裏離你家不到40公裏,半個小時的車程。明天就是元宵節,是不是節後再出發吧?”
明天才是元宵節,有人迫不及待的掛出紅燈籠,燃放五彩斑斕的禮花。
孫不器看著遠方,搖搖頭,輕歎一口氣,“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咱們又算的了什麽。你早點休息,明天要開一天的車。”
……
次日一早,東方剛亮出魚肚白,兩人接上王大陸,風雨兼程,衝向了新吳。
張亮開車又快又穩,孫不器終於從司機中解放出來,還有餘暇處理公務,打開筆記本,打開昨天下載好的郵件,不斷寫寫畫畫。
車子是韓清的車子,後排空間很小。
孫不器看了一會,就腰酸背痛,眼睛酸澀。
他忍不住伸了個懶腰,正好和王大陸的眼神相對,小聲建議,“王廠長,魯城到新吳,將近800公裏。咱們要開七八個小時,你先睡一會吧。”
王大陸搖搖頭,憨笑,“孫老板,隨著年齡的增大,現在睡覺的時間越來越少。”
那樣最好,有更多的時間交流,孫不器收起資料,談起電動車。
說起電動車,王大陸容光煥發,變得興致勃發,談起了電動車的先驅魔都千鶴,金華的綠源,講述四大件的發展史,以及產業基地形成的淵源。
孫不器點點頭,忽然問道:“王廠長,你知道富士康嗎?”
王大陸點點頭,“我們幹工廠的,必須學習精細化管理,經常接觸jit的生產計劃,5s的現場管理。咱們遠學日韓,近學台灣。鵬城的富士康、慧通都是好學生,現在又成了咱們的學習榜樣。”
進入新千年,國企、集體企業改製後,經營者、管理者全麵學習日韓的管理。
《鬆下幸之助傳》、《盛田昭夫》、稻盛和夫的《活著》等書,成為社會暢銷書。每家書店至少騰出一個書架,專門放經濟管理的書籍。
戴眼睛的中年知識分子,滿臉稚氣的在校大學生,或者剛出校門的學生,不少穿著工服的工人,以書架為同心圓,或站或坐,如饑似渴的閱讀相關書籍。
王大陸做為管理過1000人大廠的廠長,懂理論,也有實踐經驗,肚子裏有貨,說得頭頭是道。
孫不器不斷點頭,前世也讀過幾本經營管理的書,這次在京城時,又買了不少書籍,那些都是紙上談兵,聽到王大陸深入淺出的講解,很多東西才恍然大悟。
既來之、則安之,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現在是賣給私人老板。
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王大陸搜腸刮肚,不斷回答孫不器的或刁鑽,或幼稚可笑的問題。
車子毫無預兆的停下來,兩人的話題才停住,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四個小時過去了。
兩人剛才談興正濃,張亮沒敢打擾,但後麵實在忍不住,才小心提醒,“孫總,咱們到了揚州地界,也到了午飯時間。”
他以前隻是暫時幫忙,和孫不器的地位平起平坐,有一說一,不用在乎對方的喜怒,看對方的臉色;現在成了下屬,就不能太隨便。
孫不器看了看手表,拍拍腦門,“亮子哥,吃完中飯後,輪到我開車。如果酒駕,疲勞駕駛,你一定要搶走我的方向盤。”
張亮不斷點頭應是,和王大陸相視一笑,都覺得很難辦:領導的話,有時不聽,也不能全聽;為了一時爽,搶了對方的方向盤,第二天可能收到辭退通知。
……
三人一車到了新吳,太陽慢慢爬下山,已經是暮靄時分。
倪建軍、陶紅夫妻,孫顯忠,洪磊幾人早已經等待多時,在三鳳橋擺了一桌接風宴。
年輕,不失穩重的孫不器;憨厚,精明的王大陸;沉默寡言,做事利落的張亮,這一行人的組合,讓陶紅心裏大安:這才是正經的團隊。
在工廠裏,夫妻倆分工明確。倪建軍主內,主管生產;陶紅主管財務,采購,以及外聯工作。
略作寒暄,陶紅未語先笑,“幾位客人到了新吳,三鳳橋當然不能少。不過錫幫菜有點甜,不知道幾位能否習慣?這裏也有菜係,但不太正宗。”
孫不器拱手,一臉感慨,“我們以後要常駐新吳,不習慣也要習慣!從粗獷冷冽的北方,到了小橋流水的江南,陶經理讓我們見識到本幫菜的魅力,開了一個很少的開頭。”
通過洪磊的介紹,還有剛才的觀察,倪家明顯是妻子當家:女方售賣工廠的態度很堅決,男方有點猶豫不決,一副被逼無奈的樣子。
孫不器單刀直入,表明了誌在必得的態度,給對方傳達出幾人紮根新吳的信心。
洪磊連忙補充,“咱們租下的兩套房子,也是陶阿姨幫忙聯係。”
孫不器站了起來,舉起酒杯,“薑絲配黃酒,別有一番味道。我先敬倪總、陶經理一杯!我幹了,你們兩位請隨意……”
看到兩人臉上的苦色,才想起這不是酒風熾烈的地方,他憨憨一笑,“咱們入鄉隨俗,大家都抿一口吧。”
酒桌上,孫不器觀察著倪建軍夫妻,對方也暗自觀察他。
看到孫不器如此年輕,倪建軍還可以說服自己:年輕人,嘴上沒毛,辦事不牢,這是一個電動車行業的投機客。
和王大陸交談後,他心生惶恐:這是國有企業出身的管理人,受過正規學校教育,在工廠裏有老師傅帶路,已經浸淫自行車、電動車十幾年,比自己野路子的管理,高明太多。
陶紅好像《紅樓夢》裏的鳳辣子,不斷調節氣氛,奈何丈夫心不在焉,無心交流,有點孤掌難鳴。
雙方不太熟悉,不能交淺言深,酒宴草草結束。
……
陶紅是新吳本地的地頭蛇,本身投資房地產,對租售房很熟悉。接到孫不器的委托,在群裏發布了租房信息,收到一大堆請求。
大家都是炒房人,手裏都屯著幾套房子;外來打工者大多選擇城中村,農民的自建房。
小區房雖然環境好,但租金、物業費高昂,備受冷落,很難租賃出去。
進了新租的房子,孫不器微笑著道歉,“王廠長,本想住新吳大賓館,可為了堅定賣家的信心,拜托對方租了兩套房字。房子都是第一次出租的新房,床上用品也是洪經理親自購買。”
王大陸哈哈一笑,“對於咱們這樣經常出差的人,住賓館哪裏有家安心?人老了,本身精力不濟,舟車勞頓後,加上今晚的黃酒,身體有點支持不住,我先去休息。”
他是老江湖,看到幾人都在,就知道還有其它事情。(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