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忽悠

字數:3702   加入書籤

A+A-




    每到吃飯時間,宿舍電話就會變成了熱線:發小廣告的、拉讚助的、開假發票的,形形色色的人忽然間冒出來,掐著時間打來電話。

    暗歎一聲:一群懶貨,黃夏拖拉著人字拖,拿起了電話,“李書記……他還沒有回來,最近也沒有和我們聯係……好的,好的,他來了的話,一定讓他給您回電話!”

    放下電話,黃夏一臉鬱悶,“書記本月第三個電話,再讓我接聽的話,她可能記住我的聲音,我以後還怎麽逃課?孫不器在搞毛啊?!”

    死道友不死貧道,宿舍又恢複了活力,變得歡聲笑語。

    ……

    李淑芳掛掉電話,橫了一眼支著耳朵偷聽的丈夫,“孫不器在外出差,還沒有回來學校……你讓我三番兩次的給學生打電話,我不要麵子呀!”

    孫不器第一個電話卡是瓊大的校園卡,很多功能受限,打這個號碼,經常找不到他的人。

    趙小武扶正鼻頭的眼鏡,正襟危坐,“我這不是著急嘛……小半年時間,研究沒有實質進展,大家心浮氣躁。”

    “讚助也沒有停止,每月都有款子打到你們賬戶,還有什麽可埋怨的?”李淑芳翹起蘭花指,“難道有人想評獎,急需論文?聽說學校要評天涯學者……”

    “長江學者”出現後,“泰山學者”、“武夷山學者”也跟著冒出來,瓊大也緊跟形勢,退出了“天涯學者”。

    對孫不器又愛又恨,事業有為,已經成了學院的招牌;但不打招呼,大半年不來上課,不聽老師、領導指揮,一點也不像在校生。

    “那點錢隻夠資料費、材料費、人員差旅費,開發新產品隻做理論研究,不做實驗,不是紙上談兵嗎?”趙小武滿腹牢騷。

    市麵上的玻璃,大多都是7毫米以上厚度,要想控製在2毫米以下,隻靠嘴炮,靠查國外期刊,純粹是做夢。每降低0.1毫米,不知道要做多少次實驗,可以說:材料學中,每一個配方都是金錢燒出來!

    李淑芳護犢子,“那也不能逮住一隻羊薅毛!學校、省裏都有項目資金,你自己去申請。”

    “那群官僚……”想到妻子也是學校領導,趙小武轉進如風,“我去實驗室看結果,今晚不一定回來。”

    “我的學生欠你們老趙家的啊?給你哥工作,又要負責你的研究經費。”

    “媽媽,我也是姓趙,是趙家人。”女兒趙敏丟下筷子,“我去看電視,你要記得,一定要投周筆暢的票,不然一周不和你說話!”

    “好的,小郡主!”李淑芳好笑,“約法三章,必須考到年紀前十。如果考到年紀前五,媽媽幫你在辦公室拉票;第一名,媽媽落下老臉,在學校裏幫忙拉票!”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趙敏和母親拍掌立誓,嬌笑道:“媽媽,你等著認輸吧。我去寫作業”

    女兒趙敏今年讀高一,處於叛逆期,李淑芳是教育工作者,對於女兒的追星,因勢利導。

    ……

    津門是國內最早的一批開埠城市,也是國內第一輛自行車的誕生地。

    計劃積極時代,津門生產的“飛鴿”、“紅旗”,以及魔都的“永久”、“鳳凰”自行車,正是當時自行車界的f4,八大件中的其中之一。

    王慶坨位於天津城區西北,當地人介紹說,這裏是一塊沙土地,非常貧瘠,種不了莊稼。但該鎮處於河北天津交界處,交通發達,商業環境較為優越。

    孫不器掛掉電話,聳聳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倪總監也變成火爆脾氣。”

    來津門的路上,不斷有電話打來,詢問何時到。

    “自作自受!”韓清撇嘴,“讓你提前出發,非要拖到最後。今天是開業典禮,各地嘉賓、媒體記者早已到位,您老人家偏偏姍姍來遲。”

    孫不器不再說話,暗歎經驗主義害死人:京城到津門高鐵隻要半個小時,開車至少兩個年,高鐵還沒有影子。

    緊敢慢敢,沒有遲到,送走嘉賓,

    倪建軍,“孫總,這是李偉峰廠長,負責津門的生產。”

    李偉峰一臉精幹,眼圈很重,好奇地打量傳說中的老板。

    十年前,他從供銷社離職,跟著張誌友開始創業。

    從工廠買來零部件,直接在路邊組裝整車,一輛普通電動車利潤16元,山地車在60元以上。

    見到賺錢,鄉親跟風,不重視質量,被樣式曝光,有一家自行車廠給客戶的自行車成品竟然沒有前車輪;的企業生產的自行車輪胎裏沒內胎,看似全新的車圈、車胎全部是舊產品的一番“精心打扮”。

    李偉峰和張誌友的理念發生衝突,出走後建立了三槍,堅持走高端路線,堅持企業信譽、產品質量,成了自行車的一股清流。

    管理人員缺失,競爭力,無以為繼,黑暗的時候,接到了暢行伸出來的“橄欖枝”。

    孫不器滿臉含笑,“都知道第一個踏上月球叫阿姆斯特朗,忘記了第二人奧爾德林。張誌友被稱為王慶坨自行車第一人,都忘記了李經理。”

    小夥伴拿走了政府、媒體目光,李偉峰內心不甚服氣,但一直壓抑在心裏,今天聽到孫不器的誇讚,頗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感慨。

    給的榮譽那麽大,李偉峰合不攏嘴,眼圈甚至有點發紅。

    “又一個魚兒上鉤!”倪建軍捅捅妻子陶紅。

    陶紅冷哼一聲,“你也不是一樣!被三言兩語套進去,把廠子拱手讓人,還把棺材板投進去。”

    打人不打臉,倪建軍臉色發青,強自分辨,“我們不一樣……”

    韓清笑著看孫不器、李偉峰商業互吹,完全掌握談話主動權,成熟的不像在校生。

    如打了雞血,李偉峰,“孫總,咱們是自行車重鎮,除了鋼珠、中軸、五件碗等配件外,其他自行車配件都能在本地製作、生產。電動車和自行車很多配件可以通用,加上豐富的產業工人,稍加培訓,就能進廠。”

    從去年開始,津門零零星星建了幾個電動車小工廠,生產規模都不大,計劃年產10萬輛的暢行,已經是巨無霸。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com。妙書屋手機版閱讀網址:.com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