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論治水,你們還差的遠
字數:3334 加入書籤
“我這一生,不是在救災,就是在救災的路上。”
朱由鬆赤著小腿,將綢緞的袍子別在玉帶上,一邊在泥裏艱難的行走,一邊自嘲道。
明末多災,半是天威半是**,就衝這倒黴的勁,要不是家底夠厚實,真的很難撐到建奴入關。
馬士英身為洛陽的長官,跟在他的身後,已經很自覺的把朝廷命官的身份忘掉了,更像是一個王府屬官。
“王爺是救災王爺,更是一個救時王爺,我看著是上蒼的預警。天下將亂,王爺是扶危廈,挽狂瀾之人啊。”
朱由鬆自從重生以來,未嚐沒有這個想法,他的心裏也在暗自算計,難道我真是被派來,拯救民族危亡的?雖然聽出一點恭維的意思,還是厚著臉皮點了點頭,說道:“有道理,士英所言大有道理啊,看來我得努力了。”
出了王府大門,緊挨著的教堂樓頂上,此時已經爬滿了人。
新來的神父萬萬沒有想到,一場大難倒成了他們傳教的契機。
教堂建築高而宏偉,所以很多難民就逃到了教堂,這時候新神父正在樓頂上,趁機傳教。
百姓們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蹲在被人屋頂,自然不好在冷眼交加,破口大罵了。麵對傳教的老頭,還時不時地露出一絲憨厚中隱藏著小小狡詐的笑容。
這些神父來到明朝傳教,哪裏受過這等“禮遇”,馬上把百分之二百的熱情,投入到傳教大計中去了。此刻正拿著一本聖經,麵帶微笑,滔滔不絕的,就是湯白尼從呂宋帶回來李斯特神父。
正好在間隙中瞥見朱由鬆一行人的身影,李斯特興奮地叫嚷道:“王爺!王爺!”
朱由鬆環顧四周,沒有發現有人在叫自己,疑惑道:“誰在喊老子名字,聲音聽著怪怪的。”
“這裏,我們在屋頂上!”
朱由鬆抬頭,看到是新來的神父正在揮舞著雙手,興高采烈地呼喚自己。
“這個洋鬼子,真他媽不是東西,咱們被水淹了,你看他樂得。”朱由鬆麵帶不愉,喝問道:“什麽事?”
李斯特興衝衝地跑下屋頂,趟著水走了過來,說道:“王爺,我在西方曾經學習過治理水患,願意貢獻一點微薄之力。”
朱由鬆由怒轉喜,說道:“好,劉毅,給他一個鋤頭,跟著我們去幹活吧。”
“鋤...鋤頭?”李斯特一臉懵逼,他自告奮勇,本以為這個慷慨的王爺,會喜不自勝,委任他一個臨時的負責人身份,誰知道竟然丟給他一把鋤頭。
李斯特隻當自己沒說明白,耐心解釋道:“王爺,我在我們的國家的時候,曾經學習過治理水患的知識。”
朱由鬆不以為然地說道:“要說起這治理水患,你們那裏隻是皮毛而已,我們華夏千年以來,是深得其中的精髓。此事說來飽含艱辛苦澀,但是也足以自傲,你們那點微末伎倆,是不足以和我們相比的。”
李斯特一臉尷尬,這個向來好說話的王爺,不知道為什麽,變得這麽尖銳,一點麵子都不留。
自食苦果的李斯特,隻好扛著鋤頭,默默地跟在後麵。本來想露個臉,沒想到正好撞在心情不好的朱由鬆槍口上,不但自己倒黴,連自己代表的西方水利都被鄙視了一番。不過這一批神父,肯不遠萬裏來到大明傳教,都是非常務實的人。既然這位王爺如此自信,想來他們民族在水利方麵肯定有自己的過人之處,李斯特已經下定決心要認真鑽研一下了。
河南府水患一發不可收拾,加上連日陰雨不斷,大有擴散之勢。
此時的河南府不是河南,河南是整個河南省,而河南府隻是指洛陽一帶,以洛陽為中心的州縣。
堵不如疏,是我們從大禹治水的年代就已經悟出的道理,朱由鬆帶著幾個手下,和一眾侍衛,親力親為。更重要的是,鼓舞人心,王爺都親自幹了,誰還舍不得自己那一點力氣?
他帶的人也都很講究,都是王府的刺頭,劉毅和徐爾鬥首當其衝。這兩個人一向懶散,奸猾,這一次相當於一次勞動改造。
至於其他人,真的是非常的忙,忙著接收投降的官軍,和四麵八方湧來的人。
楊鶴畏罪自殺,花秋更是在京城被淩遲處死以謝民憤。
但是河南府百姓滔天的怒火,並沒有因為這兩個人的死而消去一星半點。這個時代還沒有鋪天蓋地的傳媒,死了兩個大官誰都不知道,大家隻知道,朝廷的人掘開河堤,淹沒了他們的家園。
放在其他時候,肯定是揭竿而起,到處都是造反的亂民。但是河南府非常特別,這裏有一個正在和朝廷對抗的當朝王爺。造反可是個高危行業,說九死一生都是往樂觀裏考慮了。但是一旦有個首犯,危險係數就直線降低了,所以秦末沛縣那麽多豪傑,都不敢當老大,推出一個混不吝的劉邦來。
家被淹了,活不下去的百姓,都投靠了福王府。甚至連一些本土的知縣這種官員,也有惱恨朝廷,投奔福王的。這個時候,人們的鄉土情懷不容小覷。
朱由鬆現在最怕的,不是河南府的災民如何處置,而是朝廷的舉動。
這個時候的河南府,雖說是成了廢土,但是另一方麵,卻成了造反的沃土。必須安撫一些無法無紀,渾水摸魚的歹人。但是如果朝廷再次舉兵前來,那可真是亂上加亂,再難以控製了。
到了城外,河南府的河官已經被朱由鬆派人都捉了過來,此刻正在緊張地指揮著開渠挖河。
河南府一片汪洋,已經到了最壞的情況,倒也有個好處,什麽都不用再顧忌,放開了手幹就是了。
所以朱由鬆準備幹個大的,再挖一條河,分水疏流。如此一來,旱時可以灌溉,澇時可以分流,一舉兩得。
更重要的是,幾十萬失去家園的難民,可以有點事幹,免生禍亂。畢竟幾十萬無家可歸的人,要是再沒有工作,就算是放到幾百年後,也是要出事的。(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