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據河而守

字數:3077   加入書籤

A+A-




    秦良玉的戰績,著實彪悍。

    她本來是山中一個部落的首領的女兒,後來嫁給了四川石柱土司馬千乘。

    馬千乘被人陷害,死在了獄中。在四川貴州的一些地方,土司這個官職,一直以來都是世襲的。

    馬千乘死後,他的兒子還很年幼,秦良玉於是代領夫職。

    雖然是個女子,但是在曆史上,這可是個了不起的將才。

    她的麾下赫赫有名的白杆兵,本來是為丈夫馬千乘訓練的一支善於山地作戰的特殊兵種。此兵種所持的白杆槍是用結實的白木(白臘樹)做成長杆,上配帶刃的鉤,下配堅硬的鐵環,作戰時,鉤可砍可拉,環則可作錘擊武器。當年秦良玉就率領這支軍隊參與了平播、平奢、援遼、抗清、勤王、剿匪諸役,獲得赫赫功勳。

    可以說為了大明朝,這支土司的私軍,從西南的山川,道遼東的雪原,都曾經血戰過。而且戰績極為驕人,沒想到一戰之下,就給了自己一個下馬威。

    “盛名之下,果然有點強啊。”朱由鬆吩咐下去,收攏殘兵,在舊縣紮營,準備迎接乘勝而來的這支兵馬。

    隨軍的張元化憂心道:“王爺,戰局不利,要不我護送王爺回洛陽吧。”

    朱由鬆歎道:“王總兵戰死,南線已經沒有主將了。我要是再逃了,洛陽也見得不安全。你馬上派人通知趙宏,讓他從陝西調人前來支援。至於這裏,咱們這次帶的是神機營,幾千條槍還能守不住一群耍白杆的?

    洛陽四麵中,東西北都是攻勢,而且占盡上風。就連孫傳庭也隻能節節敗退,現在看來唯有南邊吃緊,快穿我的命令,讓洛陽守軍前來增援。從這裏開始一步都不能退了,這裏的百姓都是本王的屬民。他們的父親,丈夫,兒子正在前線為我而戰。要是丟了這些地方,我怎麽和他們交代。”

    張元化知道他的脾氣,也不在勸了,隻是用心記下他的命令,派人前去傳令。

    金烏下沉,皎月升空,隨著夜色到來,前線潰兵已經整頓的差不多了。舊縣處於河道上,依河建縣,朱由鬆打算依托地形,在這裏阻擊打下偌大名頭的石柱白杆兵。

    雖然朱由鬆自問不懂軍事,但是這一次是很有道理的,白杆兵最擅長的就是山地作戰。且不說河南地勢平坦,現在更是多了一條河作為屏障。就不信自己的神機營,擋不住他們。

    終於,敵人的先頭部隊到了。

    朱由鬆隔河而望,用迎恩寺產出的望遠鏡,看到對岸也在紮寨。看來他們也不打算夜戰,準備明天再戰了。

    張元化喜道:“看來他們不知道咱們的虛實,太好了,這樣一來,明天咱們的援軍就到了。”

    朱由鬆眉頭一皺,說道:“傳令下去,今夜全軍穿衣而睡。多加幾個哨兵,嚴防敵人夜襲。你可不要小看這些山裏的蠻子,他們狡猾的就像是一群狐狸。而且,你不覺得他們紮營也太聲張了麽,好像生怕我們不知道他們要紮營不追了,我看其中必然有詐。”

    張元化是個合格的侍衛統領,但卻不是一個好的將軍。就連朱由鬆都看出來,告訴他之後,他才發覺其中的蹊蹺。他擦了擦汗說道:“王爺,這些鳥人如此難以對付,我看我還是護送王爺回洛陽,咱們調趙宏回來對付他們吧。”

    “胡鬧,咱們如今是敗軍一方,我一走,這些人能守住?再說了,趙宏就一個,以後咱們的戰場卻遍布全國,難道每一處都等他來。哼,老子在外麵名聲不太好,都說我是個荒唐好色的庸王。這一仗,至少要讓洛陽的人看看,本王也不是個酒囊飯袋。

    你看現在,咱們根本沒有幾個可用之才。就是因為他們對我這個王爺不信任。隻要這一次打好了,將來投靠咱們的能人,肯定會多起來。”

    張元化不再言語,默默地退了出去,安排侍衛中的高手,在王爺的帳周圍,隨時準備護送他殺出重圍。

    此時河的對岸,石柱兵的營帳內,一片漆黑。

    他們沒有點火的習慣,獵人喜歡黑暗。隻有一雙雙明晃晃的眼睛,宣告著這是一個不眠之夜。

    五十多歲的秦良玉,早已經習慣了四處征戰。她靜坐在營帳中,一言不發,旁邊是她僅存的弟弟秦民屏。這麽多年的征伐,雖然讓她揚名天下,但是也讓她失去了許多親人。

    當初萬曆帝的時候,薩爾滸國運之戰,明朝慘敗東北告急。朝廷在全國範圍內征精兵援遼。秦良玉聞調,立派其兄秦邦屏與其弟秦民屏率數千精兵先行,她自己籌馬集糧,保障後勤供應。

    沈陽之戰中,秦氏兄弟率“白杆兵“率先渡過渾河,血戰八旗兵,大戰中殺八旗兵數千人,終於讓一直戰無不勝的八旗軍知曉明軍中還有這樣勇悍的士兵,並長久為之膽寒。由於眾寡懸殊,秦邦屏力戰死於陣中,秦民屏浴血突圍而出,兩千多白杆兵戰死。但也正是由此開始,秦良玉手下的石柱“白杆兵“名聞天下。

    秦民屏摩挲著手裏的長槍,長歎一聲打破了寧靜,說道:“阿姐,最近天下是越來越不太平了,前些年還都是邊關告急,沒想到洛陽這樣的天下中心,中原大地都起了戰火。咱們石柱的精壯漢子,這些年死傷過半,這一次甚至連一些娃娃都帶來了,不知道這種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

    秦良玉心疼地看著弟弟,他的鬢角甚至都有了幾絲白發。每次看到他,就會想起小時候,兩個幼弟圍著自己打轉的時光。

    “打完這一次,應該就有太平了吧。”

    秦民屏苦笑一聲,說道:“阿姐,上次你也是這麽說的,你還拿我當小時候的小屁孩呢。讓我說,這一次就是天下大亂的征兆,聽說陝西已經成了焦土一片,腥風血雨到處都在死人。姐夫就是死在昏庸的朝廷手裏,咱們為他們賣命,真是不值!”(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