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渡河
字數:6946 加入書籤
少煥是個人才。
在黑山部落待了一天,別人能夠休息,林跡卻是不能休息的。他陪著少煥和他的副手從裏到外理了一遍黑山部落的情況,最後得出了這麽個結論。
少煥這裏發展了一年多,雖說隻是從千人規模發展到四千人,和蒙古部落沒法比,不過各種安排井井有條,分工頗為細致,農耕漁獵馴養放牧等工作展開有序,幾乎一切都照著朝林城的模式展開著。
林跡覺得這裏之所以還停留在四千人的規模,是因為他給的資源太少了。要是這裏也享受和草原同樣多的資源的話,這裏可能不會比草原發展的慢。
假以時日,這裏發展起來,占據黃河北麵應該是不存在問題的。要是他把資源傾斜一些,速度可能還會更快。
林跡指出了一些黑山部落的小問題,而後幫忙製定了一個比較長遠的規劃,又見了一些加入黑山部落的新人的代表,留下了幾噸鐵料,一天時間就過去了。
來到黑山的第三日,林跡帶著隊伍前往黃河,準備渡河後聯係焙陽。兩日後到了河邊,斥候帶回來幾個剛從河對岸過來的人。這些也是信使。
但這次來的不是茂部落的人,而是華夏從蒙古部落跟著焙陽到茂部落的勇士。
圓笑帶到草原的一千人在後麵的安排裏被打散,除了教官隊和工坊之外,幾乎每個百人隊裏都他們的身影。焙陽之前帶著一千人回去,裏麵便有不少這些人。
這次過來的幾人樣子依舊狼狽,身上似乎有還箭傷,見到林跡便喜出望外道:“大王,見到你太好了。焙陽糊塗,茂部落可能會馬上就攻打我們華夏了。”
林跡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黑著臉問:“什麽情況?說清楚。”
來人囉裏囉嗦說了前麵焙陽到西麵收服茂部落四個頭領的事情,跟著說了他們往東麵去的情況:“……焙陽連我們一起,從西麵帶了八千人往東,在他母親墓穴便遇上了那三個頭領。那三個頭領身邊也不過萬餘人。這邊我們這一千人都是騎兵,對上他們也是有優勢的。我們才要備戰,焙陽便把我們弄到後麵去了。之後幾日,他日日去墓穴和殉者問好,給與供奉,並不開打。”
“我們問他這是為何,他說都是茂部落的人,他不忍心。想看看有沒有別的辦法解決問題。我們聽了這些,知道他性情如此,也沒有辦法。”信使說得也是頗為無奈。
焙陽有時候頗為優柔寡斷,這是林跡是知道的。這個時候他又患病,林跡也算理解。
“可是,他在供奉墓穴的時候,我們一個戰士看到跟著他的一個叫鷹落的頭領私下在和另外三個作亂的頭領接觸,在商議聯合攻打我們華夏的事情。”
“我們這個勇士才將消息傳回來,他便被鷹落尋了借口殺了。我們覺得不妥,便分別往南北報信。但我們也遇到了追殺。”
“豈有此理!”林跡氣得短發直豎,“這個鷹落不是已經被我們收買了的嗎?”
他手裏的文件裏都有這個鷹落的伯爵申請文書了。
“焙陽呢?他就看著你們被人追殺?”林跡問道。
“他,他從後麵追來了,在黃河邊攔下了追兵,讓我們渡河。但我們還是有幾個兄弟被河水衝走了。”
他們來得匆忙,連筏子也沒有,是抱著馬脖子過得河。此時的黃河寬泛,象也要遊半天才到。他們幾個人能順利渡河,幾乎可以算是奇跡。
“你們還派了幾人去南麵傳信?他們有沒有追?”林跡又問。
信使笑了:“我們去南麵的人也是十人,他們應該沒事。因為出霞侯爵據說到了紅眉的地頭上了。她帶來了五千人在那裏迎接大王的。茂部落的人不敢靠近那裏。”
圓笑本是外交部長,他去了草原之後,外交工作由出霞暫代。之前和茂部落接觸,也是她在奔走。紅眉是茂部落七大頭領裏唯一的女子,也是擬定歸順華夏的四人之一。看來她的真心歸附,付出頗多的。
聽到出霞帶了五千人在茂部落的領地內,林跡也跟著喜出望外,看著茫茫水麵問道:“他們還有沒有可能留在對麵?”
幾個小時前焙陽等人追到了河邊,現在幾個小時過去,很難說會不會留在河邊。
不過林跡希望他們還留在河邊。
“點火!”林跡下令:“準備渡河。”
點火的意思是告訴對岸的人這裏有大批人馬聚集,讓他們不要走。林跡倒要看看這些作亂的人有什麽依仗,連焙陽都不放在眼裏了。
準備渡河這事有些讓人迷茫。來到黃河邊,計劃是準備三天後渡河的。他們要打造足夠的筏子,要不然隨著馬匹和大象渡河,這一千多人說不定就得損失個幾百人。林跡從不拿人命這麽玩。現在剛來河邊,牲口都剛喂好,樹都沒砍,怎麽渡河?
但林跡一聲令下後,大家還是依照林跡的吩咐開始進行人員安排。
人畜分離,大部分人單獨分列出來站到了河邊。小部分人騎著大象,驅趕馬匹下水。
林跡等馬匹和大象入水之後,自己站到了河邊,叫墩木幾人給他做了略微的遮擋。墩木幾人從河邊上散開後,河麵上便突然出現了一艘十多米長,七八米寬的沙船,這船寬大,足於將近千人裝入裏麵。
人員上船後,沙船突突突起步,緩緩繞著遊泳的馬匹大象從下遊往河對麵過去。
天水茫茫。伏狼站在沙船的船頭,看林跡掌舵,半天後小聲勸道:“我們這裏人少,要是他們先看到了煙火召集人手在對岸等著,我們未必能上岸。不如我們換個地方靠岸?”
林跡道:“出霞的五千人都到了他們的領地了,他們不敢亂來。”
……
焙陽站在河岸邊,看著終年渾濁的黃河水有些出神。
這水渾濁,是因為這河水流淌過的地方叫黃土高原,流水將高原上的泥土衝到了河裏,下流淤積,因此這河才會顯得寬泛而且容易泛濫。
他想著林跡對這惡水的解釋,再次對那個平時看不出什麽特別的大王心生崇拜。那個人,是真的什麽都知道啊。
在他的身後,作亂頭領銳漠然盯著他的脖子,新加入作亂陣營的鷹落臉上也是陰晴不定。
“要不是殉者讓我們不要對你下手,你現在立刻就會死在這裏。”銳道。
銳年紀四五十歲,臉上頗有些皺紋,不過一件印著勾的運動背心完全不能遮擋他身上高高鼓起的肌肉。
在他們的身後,騎鹿的戰士有上百人,但騎馬的人不過三四十個。也就是說焙陽在這裏的力量完全不占優。他們倒是頗為佩服焙陽敢在阻止他們殺人後,還留著不走。
“共同的認知是對話的基礎。”焙陽喃喃說了一句某人說過的話,轉過身來。
“你說的什麽鬼話?”幾人並不了解這話的意思。
焙陽淡然道:“你們不敢。”
“你!”銳就要拔刀。但終究沒有把刀拔出來。他確實不敢。就算沒有殉者的話,這裏敢對焙陽動手的人也沒幾個。焙陽之所以能成為英雄首領,除了因為他有個好媽之外,他的個人勇武也是重要因素。
銳便是他曾經的手下敗將。
焙陽道:“我本來以為我回來後,你們就會放棄原來的想法,乖乖聽我的,一起跟我加入華夏。我還想著幫你們求求情,也讓大王封個伯爵或者子爵什麽的呢。沒有想到你們居然敢商議攻打華夏。”
“你母親帶領我們戰勝了異獸,才讓我們建立了茂部落。你作為首領居然甘願歸降人下,實在是我茂部落之恥。我們才不會和你一般不念族恩!”銳大聲喝罵。
焙陽解釋道:“你們不知道華夏的大王是如何厲害,所以你們才反對我歸順於他。如果你們知道……”
“呸!”
焙陽不為所動,繼續說道:“我母親確實厲害,但你們知道我跟著他一年,做了什麽?打敗了幾種異獸嗎?”
焙陽說話之間,將林跡滅絕怪鳥,收服馬群,建立蒙古部落的事情一一說了出來。之後又說了不少林跡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比如黃河淤積的根本原因等等。
他說話的神情是之前說他母親時候的那種崇拜。
對麵銳聽了之後,變得越聽越氣,好像是看到焙陽被神鬼迷惑的怪物一般。
看到這些反應,焙陽心裏哀歎。知道自己認清這些都用了不少時間,要一下子說法他們確實沒那麽容易。
他想了想說道:“其實你們心裏是認同的對不對?你們都知道華夏大王的厲害,因為他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就建立起了你們不敢正視的華夏,你們有些人還去朝林城看過,知道那裏的繁華。也知道華夏勇士的厲害,你們心裏也很怕他對不對?”
銳和鷹落都是去過朝林城的,銳還是跟焙陽去的,鷹落是在去年冬天被出霞等人帶去的。
大家都還崇尚勇武,不過見到了城牆高厚的朝林城,朝林內外無數的走獸,朝林人人腰間的銳器,他們都會有些迷茫。不知道麵對這些的時候該如何作戰。說不怕那是假的。
“因為這個我們就要投奔他們?”銳一語直指問題的核心。
依附強者是人類很重要的一個生存法則。但有依附,自然也有反抗。銳並不同意因為華夏強盛就依附過去。殉者也不會同意。
任憑華夏的大王如何厲害,那也是別人家的大王,最好不要來幹涉茂部落的事情。
焙陽見說服無望,有些頭疼道:“你們是沒有見到他有多厲害才這麽說的,要是你們見到了他……”
焙陽轉身再次望向北麵,忽然覺得麵對這些頑固派,可能還真要林跡出現才能說服他們。
也就在此時,他看到了茫茫水麵之後的一些什麽東西,心中一喜。
銳還是一副桀驁不馴的樣子,說道:“要是我見到了他,我一刀將他砍死,看他如何厲害。”
焙陽推算這林跡可能的行程,聯係著先前渡河的幾個人的時間,推斷可能的情況,笑道:“他除了英明聰慧,也極為勇武。你真敢跟他挑戰?”
銳倒像找到了出氣口一般道:“他來了,我必定讓他死在當下!”
殉者不讓殺焙陽,可沒有說不讓殺林跡,銳覺得要是遇到林跡一刀殺了是最好的結果。雖然茂部落會麵臨華夏的報複,但隻要這個大王去了,華夏應該會在頃刻間消散掉。
焙陽道:“不論如何,他要是出現在茂部落,我是不會讓別人攻擊他的。但你要是敢單獨挑戰他,我給你這個機會。但你的死活我也就教給他了。”
焙陽想起林跡那些靈巧的貼身戰法,以及那把從不離身的手槍,看銳的目光已經像看死人了。不讓他們看看林跡的厲害,他們不會明白自己投靠的苦心的。焙陽這樣想著。
沒多久,其他人也發現了對岸煙火情況,銳大喜,就要下令集結人手在這裏設伏,但被焙陽阻止了。
鷹落也勸道:“我們要是集結人在這裏殺了他們的大王,想必紅眉那裏的五千華夏勇士立刻就會攻來。焙陽首領既然已經答應讓他們大王接受你的對決,你在對決裏殺了他便可。這樣是他們大王技不如人,想必那些華夏人也不敢說什麽。”
銳一聽有理,當即點頭同意了。之後便抽出鋼刀,在河岸邊磨起到來。又叫人出去狩獵,準備吃飽後大幹一場。
黃河太寬,對麵那些人天黑都未必能到,他吃飽後慢慢等著都行。
太陽西斜的時候,河邊的風變得清涼,吹來了一股奇怪的氣味。
銳正在烤食的時候,有眼尖的人指著水麵上驚叫起來:“有怪物,河裏有怪物!”
眾人急忙往河麵上看去,隻見河麵之上,有一個奇怪的物體突突叫著,正往這邊靠近。
岸邊的人驚叫者有,好奇著有,奔走著也有。
隨著那怪物靠近,眾人還能看到它身上裝載著千百人。
焙陽立在河邊,對銳道:“那便是華夏的大王。”
銳拿著鋼刀的手一軟,鋼刀立刻就掉到了火堆之中去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