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檄文

字數:8235   加入書籤

A+A-


    (草稿,草稿,草稿)之前和史進合作,經銷私鹽還要遮遮掩掩。自從史進勢力大漲,攻占了濟州以後,現在晁蓋都是光明正大地和史進合作,銷售私鹽。

    得益於一直以來和梁山的良好合作關係,托塔天王晁蓋已經是山東最大的青鹽私商了。

    在史進還隻是小小的一個山寨主就和他扯上關係,幫著他搞到生鐵,回報就是現在每年十萬兩銀子的收入。

    這讓托塔天王晁蓋一直很敬佩自己的目光。

    隻要再多幹幾年,隻怕這山東除了史進外,就是自己最富有的。振興晁家的願望這打小的願望眼看著就要實現了。

    正當晁蓋盤算著,自己是不是該再大膽一點,跟史進商議,再包購多青鹽,然後銷售外地去,例如河北道時,卻是突然聽到自己的得力手下劉唐竟然要走了。

    幹這種私鹽販賣的,怎麽可能會沒有對手,會沒有打家劫舍的強盜。

    劉唐武藝高強,又敢打敢拚,正是因為有著他率領的護莊隊保護,這麽多年以來自己的私鹽生意才沒有遭遇大的挫折。

    聽到劉唐要走了,晁蓋慌了,他急忙問道:“劉唐兄,怎麽突然就要走了。莫非是我晁蓋有什麽怠慢的地方?你說出來,晁蓋定會向你道歉,也定會改進!”

    劉唐忙搖頭說:“晁天王不要誤會,你仗義疏財,多年以來出手大方,並沒有怠慢劉唐的地方!”

    晁蓋聽到頓時有些不滿地說:“既然這樣你為什麽還要走?”

    劉唐歎氣說:“不敢瞞晁天王,劉唐是準備投奔九紋龍史進!”

    聽到劉唐要投奔史進,晁蓋一陣煩惱地喊道:“好好的投奔史進那廝幹嘛,他都已經投降朝廷,甘願當朝廷的爪牙。現在朝廷奸臣當道,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得伸展。還不如在我這裏逍遙自在過日子的好!”

    劉唐搖搖頭說:“好叫晁天王知曉,史好漢原來投靠朝廷,是為了帶領手下攻打遼國,收複燕雲。拋棄個人私利,視到手的高官厚祿不顧,甘冒風險領兵去攻打遼國,完成我們漢家男兒多年的夙願。晁天王請看,這是史好漢叫人寫的檄文!”

    晁蓋接過劉唐遞過來的書信,打開一看。隻見書信上寫著:“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史進謹破遼將軍之名布告天下:契丹狼戾不仁,殘害生靈。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猶複狼子野心,窺竊神器,罪惡充積!神州北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心中自不平,俠客度桑乾。今奉天子,大集義兵。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持三尺青鋒,不破幽州終不還。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看到檄文中‘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持三尺青鋒,不破幽州終不還。’這句話,晁蓋都忍不住一時熱血沸騰。

    如果早幾年,說不定晁蓋真的會丟下現在的一切,跟著史進去打遼國。但現在晁蓋隻能收起檄文感歎道:“我倒是小瞧了這史進,當真是一等一的好漢子!”

    劉唐也是讚同道:“史進當真是一等一的好漢子,這等人物才是我輩該敬仰的大英雄大豪傑。劉唐要跟隨他一起打遼國,縱橫關外!”

    雖然晁蓋看過那檄文,也是忍不住激動,但他可不喜歡自己得力手下就這樣投靠史進了。

    晁蓋捂著自己的額頭,苦惱地喊道:“劉唐兄,這遼軍兵強馬壯,就連宋太祖、宋太宗這等人物,率領十幾萬人馬都不能收複燕雲。他史進才多少兵馬?就那麽點兵馬就冒然去攻打遼國,豈不是太過兒戲。劉唐兄還是再考慮考慮,免得客死異國!”

    劉唐聽到斷然拒絕道:“多謝晁天王好意,不過收複燕雲這等壯舉,豈能沒有我劉唐。要是不幸戰死,隻能怨我劉唐技不如人,怨不得其他!”

    “劉唐兄……”晁蓋還想再勸的時候,劉唐一口說道:“晁天王我意已決,還請天王成全!”

    看到劉唐是下定了決心,晁家歎氣說:“既然你已經決定了,我又怎麽好意思強求。罷了,你我多年兄弟,今日你要投奔史進上戰場。為兄就將良匠打造的那副盔甲送給你,希望能幫到你!”

    劉唐聽到忙欠身拱手說:“多謝晁天王成全!”

    晁家叫莊客將倉庫裏的那副連環吞獸麵鎖子甲、熟鋼獅子盔、石榴紅錦繡羅戰袍、鍍金獸麵束帶、抹綠雲根靴、三尖兩刃八環刀,以及一匹青鬃良馬都送給了劉唐。

    村口,晁家從莊客托盤取過兩碗酒,一碗遞給了劉唐,喊道:“兄弟,你如此英雄,到了史進軍下自能出人頭地。日後一刀一槍,要是博了出身以後,別忘了兄弟我。這一碗酒為兄就祝你騰程萬裏!”

    劉唐接過酒,一口喝盡說:“哥哥放心,苟富貴不敢忘!兄弟我去了,哥哥你多珍重!”

    劉唐自取路去登州,晁蓋蹉跎一聲帶著莊客回去了。

    ……

    太湖領域榆柳莊一個莊院裏,四個漢子坐在一起,喝著黃酒討論著。

    為頭的那個赤須黃發,穿著領青綢衲襖的赤須龍費保放下粗碗說道:“關於投奔史進那篇檄文提到的事,大家考慮的怎麽樣?”

    瘦長短髯,穿著一領黑綠盤領木綿衫的卷毛虎倪雲聽到,喊道:“我覺得可以。諸位兄弟為什麽躲在太湖,不願出去,還不是因為世情不好,奸臣當道,再加上也不想作亂,禍害家鄉父老,我們幾個才躲在這太湖自在逍遙。不過現在史好漢可是要去打遼國收複燕雲,這等事我們怎麽能錯過!”

    黑麵長須的太湖蛟卜青說道:“但打下遼國後呢?自古道:‘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我們辛辛苦苦拿下燕雲,然後就被那昏君奸臣殺害,那豈不是太怨了!”

    骨臉闊腮的瘦臉熊狄成卻是不讚同說:“宋神宗可是當眾說過,誰能拿下燕雲十六州的,就可以封王!這當今皇帝也不能公然違背誓言吧!封王了,日後大不了就閑置,不過我們也拿下燕雲十六州,日後史記也少不了我們四兄弟的名字。這等留名青史的事怎麽能錯過!”

    太湖蛟卜青反駁道:“遼國兵強馬壯,你怎麽敢保證那史進就一定能擊敗遼國?”

    瘦臉熊狄成喊道:“那好過什麽都不幹的家夥要好的多。雖然我們不知道那史好漢能不能率兵擊敗了遼軍,但是最起碼他有那個膽色這樣幹。我們呢?我們就這樣整日待在太湖,日子是過得逍遙,但是一直過這樣的日子有什麽意思。難道大家就甘願這樣蹉跎一輩子,然後老死在病床上?”

    聽到瘦臉熊狄成的話,其他三個人都陷入了沉寂。

    最後還是赤須龍喊道:“我們這樣一直坐著也不是辦法。我決定了親自去見見九紋龍史進,要是他真的是去打遼國收複燕雲。他是真的如傳聞中那般大英雄大豪傑的話,那我們就跟著他幹了!雖死無怨!”

    瘦臉熊狄成聽到頓時叫嚷道:“大哥說的好,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們就親自去見識一下這九紋龍史進的氣概!”

    太湖蛟卜青點頭說:“也好!反正我也一直想見識一下大江南北傳唱的好漢,看看他是不是真的仁義無雙,豪氣蓋天!”

    “既然諸位兄弟都同意了,那麽我們擇日就動身出發去山東!”

    太湖四兄弟也不是小氣的人,既然決定要動身了,就簡單收拾一下兵器和細件,至於那些粗重物品都留給周圍的村名百姓。

    四個人帶著幾個七八個大漢駕著一艘漁船搖晃著北上。

    ……

    山東一山路小道上,韓伯龍拿著一把撲刀走了出來。

    一個小販抬著兩個籮筐走在山路朝著李家村走去,剛走過一個拐彎處,就看到一個粗漢拿著撲刀突然跑了出來,他嚇得趕緊丟下籮筐,跪在地上哭喊著:“好漢饒命!小的就是窮苦人家,做點小本事養活一家大小。好漢放過小的吧!”

    韓伯龍聽到,喊道:“滾,別檔老子的道。老子現在不幹這種沒遮掩的事了。老子要跟著史好漢去打遼國!”

    一把將那個小販踢開,韓伯龍大步朝著巨野城走去。

    隨著無數人響應著史進發出檄文號召,都紛紛趕往登州,準備跟著他一同打遼國時。

    史進卻是沒有待在登州,他讓林衝等人負責接待這些趕來投奔的人,他卻已經率領著兵馬渡海趕去牧羊城了。

    羊頭窪水寨,聽到元帥要來的事,張順早早就派人乘船接引。

    等到史進帶著朱武等人走下船的時候,張順趕緊上前欠身說:“參見元帥!”

    史進笑著說:“你們兩兄弟攻克了水寨也拿下了牧羊城,為我軍開辟了一個安全的前沿陣地。幹的很好,本帥已經叫軍令官裴宣幫你們算上一等功和二等功了!”

    張順聽到,立馬高興地喊道:“謝元帥!”

    史進點頭說:“

    你大哥張橫和李俊呢?現在他們在哪裏?”

    張順說道:“回元帥,那些遊牧部落為了對付我們梁山軍,組成了聯盟軍。我大哥和李將軍現在正率領手下趕去騷擾,準備給他們一個驚喜!”

    史進聽到立馬喝道:“讓他們給我回來,隻有一千五百兵馬就想攻占全蘇州,簡直是胡鬧。他還以為自己是諸葛亮啊!快派人去將他們給召回來!”

    張順也對大哥張橫、李俊丟下自己,自個跑去撈功績的行為很是憤慨。他當即喊道:“是,元帥,我這就叫人把他們叫回來!”

    張順派人去通知張橫、李俊的時候。

    帳篷裏,幾個部落頭領坐在一起,喝著奶酒,吃著烤羊肉,就是沉默著不出聲。

    看到這樣下去不行,楮特琢圖大聲朝著蘇州節度使喊道:“大人,現在宋狗已經攻到了蘇州,難道你們就這樣放任這幫宋狗在大遼國境耀武揚威嗎?要是遼主知道了,能放過你嗎?”

    蘇州節度使肖陶蘇擅聽到,有些憤怒。隻是牧羊城的丟失,不管怎麽樣他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需要這次部落聯軍能擊敗宋軍,收複牧羊城。

    肖陶蘇擅強忍著怒氣說道:“本官已經派人去上京稟告了,隻是路途遙遠,就算聖上派兵,大軍隻怕一時半刻也無法趕到這裏。本官覺得我們還是要自己想辦法擊敗那幫宋狗,度過難關。方為上策!”

    楮特琢圖聽到眉頭一皺問道:“那大人現在能調動多少兵馬?”

    肖陶蘇擅無奈地說:“牧羊城丟失,現在本官手中隻有五百守兵!”

    遼國實行的是“一國兩製”,在燕雲地區、上京等重要地方地方實行華夏實行州縣製度管理,但其他地方實行的卻是部落管理製度。就是將這些地方的管理委托給部落頭領,部落隻要每年按時按量上繳貢品,同時隻要遼主下令,這些部落就必須派遣部落的戰士一同出戰。

    同時遼國的軍隊按其軍事職能,包括朝廷行宮宿衛軍和地方鎮戍軍兩大係統。

    遼國的軍隊精銳的三萬皮室軍和兩萬屬珊軍,以及一萬八千的漢軍,這些是朝廷行宮宿衛軍,駐守在上京和西京。

    至於遼東京,沈州有將近五萬渤海兵駐守,但這五萬大軍時要防備高麗的,同時也是為了鎮壓原渤海人的反叛,輕易是調動不得。

    遼東京其他地方都是由地方鎮戍軍負責守衛的,這些地方鎮戍軍幾乎都是部族軍。

    偌大的蘇州真正完全聽令於朝廷的,隻有一千兵馬。

    而且這一千兵馬中,有將近五百守兵平日裏都是駐守在牧羊城的。現在牧羊城被攻克,那些守兵也被俘虜了。蘇州指揮使肖陶蘇擅手中僅剩五百手下了。

    五百手下!還沒有自己部落戰士多。

    楮特琢圖知道蘇州官兵是指望不上上了,他巡視了在座的一邊後說:“諸位,現在宋狗已經欺負到我們頭上了,要是再不想不辦法鏟除這樣狗賊,我們的都要損失慘重了!更可惡的是要是春天他們還賴著不走的話,我們根本沒辦法放牧,也生存不下去了!”

    蘇州部落商定好策略後,各自出兵準備組成聯盟軍共同對付那些宋狗。

    張橫聽著探子、密探的回報,知道蘇州幾個部落已經組成了一千七百人的部落聯盟軍。

    他低聲罵道:“你們真當老子隻會挨打,不會還手啊!還敢這樣大張旗鼓地叫喊要鏟除我們。要不給你們一點教訓,還真我們是好欺負的!”

    張橫李俊躲在一個山林中,正謀劃著要對付部落聯盟軍時。

    騎著馬,傳信兵按照梁山軍特有的信號方式,找到了張橫、李俊他們。

    在一個山林,張橫、李俊兩個人正啃著冰冷的饃饃時,聽到有傳信兵來了。

    張橫趕緊從傳信兵手中接過來書函,拆開一看。

    張橫看過後沉默地將書函遞給了李俊。

    李俊看到張橫臉色有些不好,他忙接過快速瀏覽。

    李俊看過後,臉色一變,他抬起頭對著張橫說:“張將軍,現在我們一切都準備好了,就等著魚兒上鉤了,絕對不能這樣輕易放棄啊!”

    張橫苦惱的拍了拍自己有些凍僵的臉,喊道:“我知道,可是元帥已經下令讓我們回去,不回去的話可是違抗軍令的。這罪名你不是不知輕重吧!”

    李俊聽到,猶豫了一下喊道:“俗話說的好,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現在時機難得,一旦錯過了,想要再找這樣的機會就難了。我們就按照原計劃進行。元帥要是怪罪下來,我李俊一人承擔!”

    張橫聽到大聲喊道:“你說什麽話,我張橫豈是膽小怕事,將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的家夥!我才是這次行軍的主將,就算要承擔責任也是我張橫來承擔!”

    李俊忙說道:“這次是我主張,理應由我……”

    張橫喝道:“好了,就按照原計劃進行!元帥要是怪罪下來,我張橫來承擔!”

    張橫寫了一身書信,讓傳信兵立即回去稟告將軍。

    在信上,張橫闡述了這次作戰的原因、計劃,以及可能帶來的影響。

    傳信兵連夜趕回牧羊城,史進接過張橫他們的書信,看過後。

    史進氣的將書信摔在地上。該死的,兩個混蛋。一放出去尾巴就就是要翹上天了!

    現在連本帥的命令都幹不聽了,要是見到這兩個混蛋,一定要嚴懲。

    不然日後誰還敢不聽本帥的命令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m.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