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張家村的發展
字數:3846 加入書籤
張家村新區。
相對平整好地方,原本雜草叢生,現在這裏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半成品的磚房。
由中建公司建房局的全部人手九千多人共同建設,中建公司有不同的分支部門,暫時隻有兩個部門,一個是修路部門,主要責任就是修路。另一個是建房部門,主要任務是建房唄。
中建公司的權力,比警察部門的權力也小不了那裏去,就管理人員來說,中建公司管理的人員,超過了兩萬,幾乎占了張家村四分之一的人口,中建公司的主要任務是建設。
張老八,二十八,原劉鎮的百姓,子堅占領劉鎮後,他就跟著來張家村做工,到了現在,因為為人勤懇,目前已經升任為中建建房部門的第二**隊第十小隊的隊長,手下管理著十個人,張老八算是走運了。
張老八“小六,把那邊的格子木釘好,魏晨上去幫忙。”
張老八作為小隊長,之前去培訓過封閉屋頂的工作,封閉屋頂的方式是瓦片,就是後世南方地區八十,九十年代普通的泥磚瓦房。這種方法簡單易推廣,而且省錢。
張老八算是來了眼界,那種格子的木條作為支架,用釘子連接在承重房梁的,這種方式簡單快捷,以前房梁不使用釘子,其中的工序是很麻煩的,需要專業的工匠使用一種榫卯的工藝,普通人沒有幾年的工藝,根本做不了。
但用了釘子以後,那事情簡單多了,就是一個普通的百姓,看了以後就能很快的上手,培訓起來更是簡單,那種榫卯的工藝是培訓的時候,那個工匠給大家說的,同時張老八方式看到那種榫卯的樣品,是很驚歎的,手藝沒得說,但要推廣這種榫卯工藝,隻能說得不償失,普通的百姓房子,用這麽好的工藝,其中的造價能把他們拒之門外。就用釘子連接方式才是適合普通大眾的,能加快建房速度,讓普通百姓花不多的錢,享受這紅磚瓦房。
紅磚瓦房的好處不用多說,比百姓居住的草房強了不知多少,起碼不用擔心雨天漏水,冬天的寒風。
張家村辦事處,專門處理各種事情的地方,張有德處理完手頭的事情,伸著懶腰。
話說自從子堅來了張家村後,張有德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幾乎做不完,還好之後子堅找來不少讀書人來給他幫忙,才不至於累到,給他做事的讀書人,沒有一個考取秀才的,在官府眼中,都是一群碌碌無為的人。
考不上秀才,並不能說明這些讀書人是蠢材,隻是不能適應朝廷的科舉製度而已,給張有德做事,還是可以的。
子堅離開張家村這麽久,沒有他坐鎮,張有德心裏有些擔憂的,畢竟子堅要做什麽,他心知肚明,上次搬空縣城的事情,說他是反賊沒有冤枉子堅,而且縣城幾個世家的人還都意外死亡,其中什麽意思還不明白麽。
現在張有德幫子堅做事,與子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子堅要是有什麽意外,沒有核心人物主持工作,穩定人心,他們張家村的一眾百姓等著被朝廷剿滅吧!
張有德不由想起上次子堅跟他說過的事情,當時子堅給他兩個選擇,第一就是,如果他張有德喜歡錢財,子堅可以給他指明一天道路,日後富貴三代不成問題,隻要子堅的團夥沒有被剿滅。
第二就是張有德給子堅安心做事,將來說不定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員,但也不是沒有代價的,那就是錢財方麵不會有多少,假如張有德做個富家翁,以後積累的錢財說不定有上百萬,上千萬,富貴一生不是問題。
但如果給子堅做事,幫他管理事情,權勢不用說,起碼在子堅的集團,排位前十沒有問題,隻要以後安心做事,沒有利用權勢貪汙這種事情,說不定能在子堅手下做第二號人物也不一定。
權勢與財富之間,張有德選擇了前者。因為他看到了子堅的不同凡響,加上目前大明北方戰事敗戰不停,有點認識的讀書人,都能看出將要朝代更換,朝代更換在華夏曆史沒有什麽稀罕的,即使強如漢,唐這樣的朝廷,也逃避不了更換的命運,大明嘛,好像,似乎,也到了更換朝代的時候了。
如果是以前,朝代更換的事情,張有德隻能默默接受,因為這種天下大勢,他根本無力插手,在朝代更換的曆史洪流,他隻能算是洪流前的一顆灰塵。
但事情在子堅出現後有了轉機,子堅看出了大明的衰退,開始的時候,就明確了他的意圖,逐鹿中原,讓張有德給他做事,當時麵對強勢的子堅,張有德沒有辦法拒絕,拒絕子堅的後果有例子的,
經過幾個月的時間觀察,張家村的變化,人口從原來的不到千人的規模,到如今的近十萬人,隻要願意做事的百姓,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加上義勇軍勇敢殺敵,這不是強盛的開始嗎!關鍵是,領導這一切的子堅是個強人,無論發展民生。有這麽多的有利條件,將來不說逐鹿中原,起碼在兩廣地區站穩腳跟不成問題。
看到了子堅的前景,張有德自然願意給子堅做事,還是心甘情願那種,隻要子堅以後發展好了,會怠慢他這個得力助手麽。
子堅離開這麽久,即使知道他很厲害,張有德還是有些擔心的,能不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希望就寄托在子堅身上,能不擔心!
“張老師,你找我。”
進來的是張老四,話說張老四這些天賺到的銀子不少了,是他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他可以說依附義勇軍成長起來的。一個窮人的華麗逆轉,說的就是張老四。
雖說張老四有了一點成就,在親戚,鄰居麵前,能擺擺威風,但在張有德麵前,不敢擺什麽譜,張老四賺點錢算不得什麽,他知道張有德幫著首長老爺做事,是首長老爺的一個重要人物,管理著張家村一大群百姓,因為人口增加太多,張家村的人口有多少,早就超出了張老四的想像極限。
張有德放下圓珠筆,呃這麽不同的東西,當然是子堅給他使用的,除了圓珠筆,什麽鉛筆,鋼筆都有,畢竟作為子堅手下第一管事,沒有點不同的地方怎麽行。
張有德現在的很多習慣,都被子堅給強行改正,比如書寫習慣和用具,大明的文人書寫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但子堅要求張有德按照後世華夏的書寫習慣書寫文件,還有張有德本來用的是毛筆,結果不用說,子堅給他一堆圓珠筆,鉛筆什麽的,讓他用這些文具來書寫。
好吧,這其實是子堅要求別人按照他的習慣來做事,反正他是首長,讓別人這樣做,誰也不敢有什麽反對意見。
按照子堅的方式做事,除了開始有些不習慣,等用習慣文具後,這樣的方式還是挺方便的,說一下的就是,張有德已經使用簡體字了,本身他就是讀書人,雖然考不上秀才,但他的才學還是有的,他從繁體字到簡體字的學習,過程不要太簡單,幾天的時間,就熟悉了簡體字的用法,現在發通告,寫傳單招募百姓做事,用的都是簡體字,另外那些主動願意給義勇軍做事的讀書人,也已經熟悉了簡體字的用法,目前張家村簡體字的用途,已經初步成規模。一套與大明不同的文化在張家村興起。
讀書人比例雖然小,但在縣城抓來的這麽多百姓,其中讀書人也是有幾百個的,都是多年考不上秀才的,其中願意主動幫忙做事的讀書人很少,不過義勇軍也有辦法,把不願意合作的讀書人丟在一間草房裏,每天就一碗稀粥吊著性命,什麽時候願意給義勇軍做事了,什麽時候放出來,就這麽簡單。
子堅也不怕他們壞事,這些人的任務是教書,教導義勇軍和百姓認識簡體字,至於子堅的重要部門,這些人他還不用呢!等他的第一批學生出來後,再委以重任。(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