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此中必有蹊蹺

字數:4212   加入書籤

A+A-




    “此人不就是東禹城縣令嗎?怎麽此人很出名嗎?”

    大周皇帝疑問道。

    “啟稟陛下,劉尚年紀與老臣相仿,曾在太學讀書,與先帝為友,善弓馬,好讀詩書,文武雙全,當初莊帝(大周皇帝祖父)聽聞,征辟為北部尉,正值有貴族子弟街頭縱馬傷人,太祖有訓,街頭縱馬者,立斬!劉尚當場斬殺數十貴族子弟,從那以後京師斂跡,無敢犯者!不過也因此得罪了諸多貴族,幸虧先帝力保,於是莊帝將劉尚遠遠的打發到東禹城,遠離了京師,眾貴族這才作罷!先帝繼位時,曾多次想將劉尚召回朝廷為官,不過因多方阻撓,皆不能成,先帝臨終前也因此念念不忘,頗為遺憾。”

    “啊!”大周皇帝滿臉驚訝,站起身來,直道:“原來是他,怪不得如此耳熟,父皇確實對其念念不忘,曾多次對我提及此人,常說,尚乃忠勇之士。”

    “陛下!”

    陳和雙膝跪地,滿臉傷痛,“劉尚為大周守衛邊疆五十餘年,拋頭顱、灑熱血,披肝瀝膽,曆經百戰,身披數創,七十歲高齡亦鏖戰於城頭,不讓敵軍近前寸步!二子一孫皆沒於陣,獨留嫡孫劉德一人。陛下!!!劉氏一門忠烈,豈會有不臣之心,還望陛下明察!”

    “哎呀!沒想到我大周還有此等忠臣...”

    大周皇帝頗為懊惱。

    曹睢聽完,大驚失色:“陛下,劉德...”

    “好啦!曹司空就不要說了。”

    大周皇帝滿臉不耐,嘴上沒說什麽,可心裏卻不斷嘀咕,此等忠臣遭此磨難,都是因為你們一幫龜孫子害的,辛虧朕有先見之明,沒被你們蒙騙,哼!

    曹睢無奈退下,臉色鐵青,愈發難看。

    而李楨則在一旁笑而不語。

    “那陳司徒認為如何賞賜劉德?”大周皇帝細聲問道。

    “陛下,東禹畢竟為邊鎮,而劉德官職卑微,不若將劉德遷為四品平北將軍,以鎮宵小。”陳和提議道。

    “不可,陛下,劉德年歲尚小,豈可陡然封為高位,要知道我大周才有多少四品將軍,哪一個不是勞苦功高,如果此小兒升為高位,我軍將士恐怕不服啊!”曹睢阻止道。

    “難道擊潰東胡十萬大軍不算功勞?”陳和反駁道。

    “那恐怕是劉德小兒運氣好,也許是劉尚已經擊潰了敵軍,讓劉德撿了個便宜而已;或者根本是東胡自己撤的軍,又何來功勞一說!”曹睢道。

    沒想到曹睢隨口的反駁,就將事情猜的八九不離十,雖然如不是劉德東禹早就被東胡攻破,可歸根到底還是東胡自己撤的軍,東胡軍士氣低落,但尚有一戰之力,這是不爭的事實。

    “曹司空,你竟如此汙蔑守衛邊疆的將士,傳出去不怕天下笑話嗎?”陳和怒而嗬斥。

    “好啦,我的兩位肱骨,你們說這麽多都是因為劉德的,那劉尚為國家守衛邊關五十年,朝廷卻無封賞,這豈不是說朝廷賞罰不明?我有一法,諸位大臣看看如何?”

    大周皇帝胡須微翹,為自己想到的辦法洋洋得意。

    “還請陛下明示!”

    “劉尚守衛邊關五十餘年,曆經百餘戰,勞苦功高,功勳卓越,現追封為東禹縣侯,爵位由嫡孫繼承,爾等看如何?”

    “陛下聖明!”

    陳和跪倒在地高呼聖明,瞥眼看著曹睢,我看你還有什麽借口阻攔。

    曹睢知道恐怕縣侯爵位劉德是繼承定了,已無法阻攔,隻能在想辦法,“陛下,那劉德小兒弄的招賢令如何?”

    “嗯,此風不可長,但東禹為邊邑,人才匱乏,其情可免,此次就現這樣吧,如有下次,定當重罰!”

    “是...”

    曹睢已無話可說,無奈退下。

    “其餘人還有問題嗎?”

    百官一看,都這樣了還能有什麽問題,呼啦啦跪倒一片,“陛下聖明!”

    “哈哈!”

    大周皇帝大笑,好久沒這麽暢快了,群臣莫不服從,這才是皇帝的威嚴。

    “來人,擬詔吧!”

    “是!”

    皇帝的聖旨和司空府的信函在同一天分別發往東禹城和遼城(燕州首府)。

    ...

    在信函來回的一個月裏,劉德一直在忙著處理政務,訓練士卒,組織百姓修建房屋,偶爾隨關羽劉貴等人練習武藝,學習統兵之法,每天晚上回到家中同嫂嫂說會話,逗逗小蝴蝶,雖然忙碌,但是劉德感覺卻異常充實,開心不已。

    當然也有煩心事,喜兒因為崔大勇的死傷心了好幾天,崔大勇仗勢欺人死有餘辜,喜兒母親和崔大勇對喜兒並不友好,時常打罵,等到喜兒進入到劉府之後,他們的態度才開始轉變,後來聽聞喜兒成為劉德的貼身侍女的時候,態度轉變之快令人瞠目,十分殷勤,百般討好,可謂是無比的勢利。

    喜兒心善,畢竟崔大勇乃是自己的親生兄長,喜兒母親來劉府鬧了好幾天,甚至在縣衙外撒潑打滾,弄的滿城皆知,讓劉府狼狽不已,喜兒夾在當中,卻不知如何是好,如不是劉德怕喜兒更加傷心,早就杖死了這個潑婦,什麽東西,竟如此猖狂,真當自己沒有脾氣不成。

    劉德直接跟喜兒明說,如果其母還敢如此放肆,別怪自己無情了。崔母這才不敢明著撒野,但暗地裏時常傳播劉德壞話,有知道事情真相的百姓則怒斥崔母不識公子仁義,竟敢暗中詆毀公子,其罪當誅!

    每當有人看見崔母,就指指點點,崔母暗恨不已,卻也無可奈何。

    ......

    公孫起向劉德稟告東胡撤軍情報:“主公,末將已經查明,乃是北胡、羌族聯合幾十小族盡起五十萬大軍進攻東胡王庭,所以股利不得不率領軍隊撤軍。”

    “可惜我東禹兵力較少,而且多為新兵,不然如若帶領軍隊出得草原,定能趁此機會鏟除東胡一脈,不過也好,北胡、東胡、羌族皆為異族,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如果滅亡東胡,羌族和北胡也會成為下一個東胡,就讓他們狗咬狗去吧!東胡經此一役,就算勝了,也是慘勝,一兩年內東禹應該是無憂了。”

    “主公聖明!”

    公孫起聽到劉德的分析,稱讚道。

    ......

    “主公,近日東禹城難民不斷增加,如果在這樣下去,東禹糧草恐怕難以維持,撐不到明年秋收啊!”

    劉德聽完譚政的匯報,麵露疑問:“今年不是災年,為何如此多的難民?”

    譚政回道:“我派人打聽了一下,說是有強人占山為王,掠奪財物,毀壞糧田,但不殺人,就是將百姓驅逐,所以東禹城才會匯聚如此多的難民。”

    “強人占山為王,州府怎會無動於衷?”

    “主公,您怎麽看?”

    “此中必有蹊蹺...”

    “速招燕南校尉過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