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等人難
字數:3658 加入書籤
亂世之中,人不如狗。
又過幾日,葉沁一行到達奉元城(今西安)附近,這幾日正好路過李思齊與察罕帖木兒的義軍地盤,當真也是刷新了葉沁的三觀。
這兩人組織的雖然也成義軍,卻非反元的義軍,而是保元的義軍,專門與劉福通等人對著幹,不僅如此,還得到了元庭官方支持,所以河南西部至陝西這一帶,軍民的信條和別處義軍大不相同。
這是個奇怪的現象,元庭暴政不得民心,為何還會有義軍起兵保元呢?
當然不是這些人傻,元庭要讓這些人給它賣命,自然不吝與一些優惠、賞賜。譬如,響應這等義軍的,免除田賦,比如為首的李思齊和察罕帖木兒都得了元庭封的高官,察罕帖木兒更是在不久前剛升任了兵部尚書。
雖然不排除察罕帖木兒是元人的關係,但他們組織的義軍一樣是想要過上好日子,隻不過與反元義軍爭取利益的方式不同罷了。
此地景象看的葉沁唏噓不已,都是為了活下來,能說他們錯了嗎?隻能說個人的選擇不同,同樣的,以後的後果也要他們自己承擔。
助紂為虐固然可恨,但想來在他們眼裏,國祚延續不過百年的元朝還沒那麽容易倒下吧。
這感慨著感慨著,幾日又過去了,腳程太快的葉沁不得不再次放慢了腳步。
因為武當派還沒有跟上來,少林寺的大和尚幹脆還沒有出發,這讓葉沁鬱悶萬分,有什麽比做好了幹架的準備敵人卻遲遲不來更讓人鬱悶的?
“師姐,咱們還等麽?”
芷若無聊的揪著地上的草葉子,不時編成個草螞蚱,這幾天他們的日常就是這樣,每天趕路上午一個時辰,下午一個時辰,剩下的時間都是找地兒歇著,剛好避開了越來越熱的中間半天。
葉沁也是一臉的不耐,夏天到了,不僅代表著越來越熱,還代表著蚊蟲滋生,偏偏這二百多號人不好進城住客棧,每每在野外紮營,她就分外後悔,啪的一聲拍一下大腿,“失策啊,早知道再晚半個月出發也來得及,你說他們怎的就這麽磨嘰?讓咱們天天擱這兒喂蚊子。”
殷三也抱怨道:“弟兄們閑的都快長蘑菇了,要不咱們追上去把華山派全幹掉吧。”
這當然都是抱怨罷了,他們四個還好,內力傍身不說,還有特製的驅蚊驅蟲驅蛇的香包,其他兵士才是真被蚊子騷擾的不行。
“不行,別忘了咱們可是來援救光明頂的,要是六大派不去了,還圍個屁啊!”葉沁義正言辭的拒絕了殷三的提議,去的人少了就不好玩了,總不能讓祖父一片好心被某些人當成驢肝肺。
芷若三人不忍直視的轉過頭,其實她就是想看戲吧!是吧!
當然不排除這個原因,碰什麽她要千裏迢迢趕去昆侖山做任務,這些個名門正派就能在中原穩坐泰山?憑什麽自己把隱患清除了,楊逍等人就能坐收漁利?
反正任務都是要做的,這人活著啊,開心是一天,不開心還是一天,既然折騰折騰旁人能讓自己多開心兩天還得了實惠,何樂而不為呢?
本就不算多善良的葉沁,在天鷹教成長近十年,又在軍中折騰了幾年,這心性是越發任性了。不都說她是妖女麽,那她好歹也得做幾件妖女要做的事吧,不過誘拐正道少俠這種事兒就算了。
……
此時葉沁尚且不知,在所有往光明頂去的人馬中,除了本就地處昆侖的昆侖派、隔的比較近的崆峒派,就數她離明教總壇最近了,就連早早出發的殷天正,也被她不知不覺拉下好一段距離。
這年頭,十一路和四條腿就是不能比的。
卻說另一邊剛剛隨父叔下了武當山的宋青書,麵上絲毫不顯,心中思緒萬千。
當年剛離開武當去參軍,還要做一個比自己小的女子的手下,若說他心中沒有怨是不可能的。
說是參加義軍如何有好處,武當山下那麽多人,師叔們都比他厲害,剛剛有了救治希望的便宜師弟受盡長輩們的寵愛。而他,堂堂武當派三代首徒,武當派掌門繼承人,憑什麽就要讓他去?
還不是為了還人情!而且還的還是他那便宜師弟的人情,怎麽就不讓張無忌自己去還,一群偏心眼的人!不怨他這麽想,誰讓那本九陽真經就是給張無忌救命用的呢?
可無論心中如何嫉恨,他始終要聽長輩們的安排的,他父親讓他去,要他忠孝節義,要他友愛兄弟,哪裏有他反抗的餘地,隻好作出欣喜的模樣答應下來,包袱款款的一個人去了明州,心中也未嚐沒有做出一番事業讓他們瞧瞧自己的本事的想法。
卻未料,在軍中這幾年,意外的受主帥重用,多次領兵上陣廝殺,不僅磨練了不成熟的武功,更是磨練了他的心智。
到如今,再次回到武當派,他都可以驕傲的拍著胸脯說他殺的韃子比他太師父都要多!
就連一向嚴苛的宋遠橋,都忍不住欣慰的誇獎了他,就連總是注意力放在張無忌身上的張真人,都忍不住誇他不墮武當威名。
這時候他才明白,想要人重視自己,需要自己的努力,隻有自己取得的功績,才能讓人無法無視,而不是僅僅守著一個武當掌門繼承人的虛名。
這次他請假回來,宋遠橋還假意斥責了他,可眼中卻是滿意的。
哼,他就知道,不回來定要吃掛落,正邪之見他早就不在意了,也就這些老古董還放不下,不過為了讓他們安心,他就勉為其難的配合一下。
就像元帥說的,隻有他們這些新時代的年輕人才能開創新的天下,武林就這麽大點地方這麽幾個人,六大派加起來連他宋將軍統領的兵多都沒有。
這次前去明教總壇的名額,沒用他開口就有他的名字,看吧,這就是實力的好處,若是他還是當年剛入二流的武功,隻怕這會兒都要央求一番才行。
宋青書轉頭看了眼武當山,這次去圍攻明教算是他報武當的生養之恩,日後,能住軍中還是少回來吧。
“青書,攻打嘉興一戰你可參與了?當時戰場情況如何?”
莫聲穀好奇的聲音打斷了宋青書的思緒,宋青書對這個一向直脾氣的七叔有禮的笑了笑,也不吝嗇,用不算誇張卻真實的言詞講述那場戰役。盡管七叔可能更重視張無忌,到底自小待他不錯的。
莫聲穀外家功夫煉的好,也是個熱血男兒,聽宋青書這般講述戰場的波瀾壯闊緊張刺激,激動的恨不得也能上一回戰場,聽得更加仔細。一來二去,不知不覺,倒是和宋青書關係更好起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