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送佛送到西(一)

字數:3440   加入書籤

A+A-


    “哎,等下,你把這個給長捷大師”蕭錚叫住這名僧人,隨手把當年長捷送他的墨玉佛拿了出來遞給這名僧人。

    “阿彌陀佛,施主請稍等”這僧人看到蕭錚手中的玉佛後麵色大變,高頌了一聲佛號,雙手接過墨玉佛後轉身向寺內匆匆走去。

    沒過多久,隻見這名僧人身後又多了個和尚跟了出來。

    走到跟前,蕭錚看這和自己年齡差不多的和尚有些眼熟,突然間想起來正是當時在灞橋落難之際和長捷僧在一起的小沙彌!蕭錚還很清楚地記得當時和他相談甚歡。

    見到故人,蕭錚走上前去開心的說道:“小和尚,還記得我嗎?這一別都好幾年了,你不會念經念得把我忘了吧”。

    這僧人見到蕭錚後臉上也露出了幾絲驚喜之色,上前對蕭錚施了一禮說道:“我佛慈悲,自灞橋一別數年已過,施主看來風采蜚然,小僧如何不記得,小僧現己剃度出家,法號玄奘”

    “誰?!你叫什麽名字?!”

    “小僧法名玄奘”。

    蕭錚上前一把就揪住這家夥衣襟,麵色有些扭曲地問道:“老子想破天怎麽就沒有想倒你就是唐僧!”。

    玄奘有些詫異在看了蕭錚一眼問道:“蕭施主,小僧不明白你在說什麽,什麽唐僧,小僧俗家居河南偃師,俗名陳禕,法名玄奘,一直就沒有改過”。

    “哦,沒什麽,剛才看到你太激動了,有點胡言亂語了”深呼吸了好幾口氣才把心情平複下來,怎麽也沒想到自己剛到了大唐之時認識的這個小和尚竟變了後世的取經人!

    “蕭施主請隨我來”玄奘帶著蕭錚穿過大殿到了後殿的禪堂。

    進了禪堂,屋裏雖有些破舊,但卻收拾的幹幹淨淨,床榻之上放著案幾,上麵三支檀香燃起輕煙,榻上端坐著一名僧人,正是當時在灞橋之上救過蕭錚性命的長捷大師。

    蕭錚仔細看了看長捷,隻見他麵容有些枯黃,頭上長出的短發已變的灰白,精神狀態不知為什麽比當年一下差了很多。如果沒有長捷相救,蕭錚也不可能有再生的機會,看到自己的救命恩人一下變成這樣,蕭錚心裏也是有些酸楚。

    “小子蕭錚見過大師父”整理了一下衣服後便恭恭敬敬地拜了下去。

    “起來,坐”長捷起身下榻攙直蕭錚,指了指案幾對麵。

    等蕭錚盤腿坐好之後,長捷看了蕭錚一會兒笑道:“晦氣散盡,富貴自來,隻是你莫忘當時我救你之言,為天下蒼生謀福”。

    “小子至今不敢忘大師救命之恩,隻是前些年小子一直是俗事纏身未來得及拜見大師,家母在家中已設佛堂,每日頌經以謝大師救小子性命之恩”。

    “想必你也沒有忘了他吧”長捷指了指侍立在旁邊的玄奘說道。

    兩人一談蕭錚才知道,當時認識的小沙彌也就是現在的玄奘,十幾歲時便隨長捷離開洛陽赴四川,並當地參訪名師學習《攝論》、《阿毗曇論》,研習大小乘經論及各家的學說,年紀雖輕但學業大進並為當時僧侶欽慕,聞名蜀中。

    武德年間師徒二人向來找居住長安的的天竺僧波羅頗谘詢佛法,出城之時正好遇到蕭錚落難,所以才有了後來救治蕭錚的事情。蕭錚也把自己這些年的事向長捷慢慢地道來出來,一時間聽得長捷和玄奘麵色動容不已。

    “機緣,一切皆是機緣,你的事我己多少有些耳聞,不過聽你親自道來還讓人歎息不己”長捷笑著說道。

    見臨近中午,蕭錚把季純叫了進來,讓人在寺外做了些素食端了進來。

    吃過飯,蕭錚看長捷精神有些萎靡,便開口說道:“大師,小子這些年也學了些岐黃之術,可否由小子給您診下脈”。

    等診完脈,蕭錚有些好奇地看著長捷說道:“恕小子直言,您下肢氣血有些阻滯是打坐參禪所致我還能想得通,但您本是一出家之人,清心寡欲才是您之本性,緣何您肝氣鬱結隱約有成疾之症,小子不明白”。

    還沒等長捷說話,隻見禪房側門一開,一位麵如冠玉,身材頎長的中年僧人走了進來,這個如果不剃度這人決對算是個美男子,隻是微笑的臉上多了幾絲世間的圓滑之色。

    隻見他進門後也沒客氣,直接對蕭錚說道:“所謂怒傷心,憂傷肝,長捷並非為自己擔心,其所憂是我佛遭無端詆毀,佛法雖深卻無可度之人。蕭公本是我佛門中人所救,見我佛有難不施援手也就罷了,怎麽反過來幫道教做錦上添花之舉?”。

    長捷看到這人進來,低聲頌了聲佛號之後不再說話。

    “回答您這個問題就很簡單,因為道教給了小子錢,收人錢財與人消災,佛祖不也是這樣嘛,你這有什麽可抱怨的”蕭錚笑了笑說道。

    “阿彌陀佛!……”這中年僧人原以為蕭錚會辯解一番,沒有想到這他開口就來了這麽一句,頓時被蕭錚噎地說不出話來。

    長捷見氣氛有些尷尬,便開口說道:“你身居高位,這赤子之心的性子倒是一直沒改,我原以為你會掩飾,沒想到你本心依舊,他以己度人反倒是落了下乘”。

    “他誰呀?”轉過頭蕭錚向長捷問道。

    “貧僧法琳,特為一事來找蕭公”這人果然為人圓滑,和蕭錚聊一兩句就摸到了他的性子,沒有任何多餘的話就把來意說了出來。

    聽法琳一說蕭錚才明白,自佛教入中原以來,道教與佛教之爭就沒有斷過,到兩晉之後更是愈演愈烈。唐立國後兩方己勢同水火,武德初年有道士李仲卿、劉進喜等著《十異九迷論》和《顯正論》等論貶量佛教。

    武德年間李建成和李世民爭奪帝位,佛教和道教也跟著攪了進來,法琳為首的佛教支持李建成,王遠知為首的道教支持李世民,這些人無非就是借助朝堂之力增加自家教派的影響力。

    前些年王世充占居洛陽,李世民與王世充為爭奪洛陽又打了四年仗,王世充降唐後大批不願降唐者紛紛削發假扮成和尚躲入洛陽城各個寺院道場。

    當時李淵還掌權,為了消除隱患,李淵直接下令廢除洛陽城中各寺院道場,隻留二十個僧尼,其餘全部令其還俗,嚴禁所有人等私自剃度出家,違者斬之。

    一時間佛教接連受到重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