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花園還是農田
字數:3417 加入書籤
“大人,您這個法子太好了,以前小人在陝州興修水利時,一些民夫服勞役時還會偷懶耍滑。現在這些個民夫你都不用管,一個個幹勁實足。還有這水泥也不得了,以前築堤還要鑿石對縫鋪砌,現在隻要把水泥漿灌上,一道結實的河堤很快就出來了”閻立本看到蕭錚後開心地說道。
看著閻立本蕭錚笑道:“那是,這裏邊說不定哪一塊田地將來都有可能是他們自己的,關乎自家利益誰會全偷懶。告訴你個事,每塊按十畝劃分,中間開溝一丈,裏邊挖出來的泥填到田上去,一來可以提升田地的位置不被水淹泡成鹽堿地,第二還有利於排水,好處大了去了。哦,對了,我讓你那的那些人你找了沒有?”
“回大人,已經都找到了,現在府中候著大人”閻立本笑著說道。
等回到府中,發現廳中坐著幾個老漢,這些人看到蕭錚後紛紛站起來見禮。
“讓幾位老人家久等了”蕭錚很是客氣的施了一禮說道。
“大人客氣,不知大人喚我等有何吩咐?”。
“各位老人家能否把擅長的活計告訴在下?”。
一說到自己的專長,幾個老漢一臉的興奮。
“老漢趙家瑞,種水稻還有把子手藝”
“小老人董五,養鴨四十多年了,現在家中養了兩千隻鴨”
“在下劉大福,種桑養蠶小有名氣”……。
“看來幾位老人家都身負一技之長,晚輩佩服”說完蕭錚讓人拿了一幅圖掛在了屏風上。
把幾個老人叫到圖前,蕭錚說道:“幾位老人家想必也知道,在下在揚州城外造田萬傾,這是我想出來的種田的方法,想向幾位老人家請教一下”。
這些個老漢看了會兒圖說道:“大人,您這圖倒是很清晰,不過象這樣的種田法子小人沒見過”。
蕭錚指著圖解釋道:“幾位長者,我們這田以頃為一塊,田中種水稻,周邊挖排水溝,我稱之的‘垛田’。平時可以在水溝中養鴨,鴨子好動,在水麵不斷浮遊梳洗嬉戲,一方麵能將空氣直接壓入水中,為魚類提供更多的和空氣餌料。第二鴨能吞食很多魚類敵害,如水蜈蚣等,鴨還能清除因清塘不夠徹底而生長的青苔、藻類;第三魚塘中有鴨群活動,有害水鳥也不敢隨意在水麵降落;這四呢鴨子遊泳洗羽毛,使鴨體寄生蟲和皮屑脫落於水中,為魚食用,又減少了鴨本身寄生蟲的傳染。但是不管怎麽著都要以種稻為主,不知這種方法可行不可行?”。
幾個老人家看了一會兒說道:“老漢看行,不過就是這鴨子不可能老在水裏呆著,它的窩在哪兒?”
“這個簡單,可以在魚塘上打樁、搭個架子弄個棚子,棚高於水麵三尺就行了”。
“沒問題了,老漢看這可是個好法子,以前我們隻是聽鄉親們聽說過您的仁德,沒想到您種地這麽在行,老漢佩服!”
見這些老漢肯定後沒有問題,蕭錚從案邊拿起幾封用紅綢子裱好的冊子出來。
對幾個老人說道:“幾位老人家,自今日起,官府正式聘請您幾位老人家為農學
博士,專門向百姓教授農桑之事。每年給你們五貫補貼,如您幾位做了更大的貢獻,在下會張榜在各州縣予以表彰,同時在下的獎勵還會提高,如果還做得好的話在下會向聖人請旨嘉獎”。
幾個老漢一開始以為蕭錚也就是找他們問問農事,沒有想到會突然間接到這麽大的一塊餡餅。
當了一輩子農夫突然間得到這麽高的榮譽,一個個激動老臉通紅,胡須亂抖,跪在地上帶著哭腔說道:“小人感謝大人厚愛!”
送走了幾個唏噓不已的老人,蕭錚回到後院,發現閻立本正在教紅玉畫畫,旁邊的李泰和蕭長寧也跟著有模有樣的學著。
雖然這家夥嘴臭,但李泰和蕭長寧跟著學他也沒有拒絕,畢竟一個親王外加一個太子侍讀跟他學畫也是個漲臉的事兒。
反正也沒事,就坐在亭了中看著幾個人繪畫,紅玉的天賦在閻立德的教育下慢慢的顯露出來,以蕭錚半瓶子水的眼光來看,這小女孩子在畫技方麵確將兩個男娃子遠遠地甩在背後。
“師父,我畫的這揚州城外的農田,這邊上種的是花,水溝之間有橋,田邊有花,這是我畫得房子,你看漂亮嗎?”紅玉甜甜的聲音讓人頓生憐愛。
“我家玉兒畫得漂亮”。
看著紅玉這張畫,蕭錚心中一動,想了想對閻立本說道:“老閻,我有個想法,你先等我一下”。
蕭錚一會就把城開墾農田的平麵圖拿了過來,指著圖對閻立德說道:“我們在每塊地上蓋所小房子,房子起碼能住五口之家住,一些主幹道上用水泥路鋪好,其他地方或用橋連或用竹木,房子也可用竹林蓋,但樣子一定要漂亮,路邊或種花種草種樹,南方苗木多,怎麽好看你們哥倆比我在行。,順便再提下,揚州至杭州和楚州的官道兩邊你們哥倆也好好種什麽苗木會變得更漂亮,別怕花錢,我這還有點兒錢……”。
等蕭錚把想法一說完,閻立本的眼珠子差點凸出來,磕磕巴巴地說道:“大人,您的想法下官明白,可是這樣折騰下來後這花錢放在一邊不說,這可比聖人後宮的禦花園都差不到哪兒去”。
“你管那個幹嘛,你讓弄你就弄,順便帶著幾個孩子一起畫,我先從裏邊挑塊地出來,給我留著”。
轉過頭對三個孩子說道:“你們自己畫房子,喜歡什麽樣子的就畫什麽樣子,師父給你們留塊田,等畫好了師父派人給你們把房子蓋出來”。
三個孩子一聽就跳起來歡呼雀躍。
不知不覺間,到了江南大半年己過,一進臘月並沒有下雪,幾場冷雨過後終於將最後一絲炎熱驅走,這讓適應北方氣候的蕭錚等人稍稍感到有種家的感覺。李泰和蕭長寧倒沒感覺出什麽,紅玉這個自小從南方長大的孩子明顯的有些不禁凍了,蕭錚連忙讓人給小姑娘做了幾身厚衣服,等把錦緞衣服穿好,粉裝玉砌的往哪一站,看著就讓人喜歡。
到了臘月十五,幾千民夫的努力之下,揚州城外的十萬畝新築的良田展現在人們麵前,隻要是看到這新開墾的農田的人,無不被驚地目瞪口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