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章 今本督代天子受閱,複明日史策昭彰

字數:5932   加入書籤

A+A-




    廣宗外也隻剩一個大營了,由張梁親帥十萬黃巾據守。

    打的最好的就是翼州巨鹿郡,太平道總舵廣宗這幫黃巾將領。

    朱儁,皇甫嵩,盧植,董卓一個又一個的中郎將全吃癟。

    隻看廣宗守城就能看出來,張梁有名將之姿,知道守城不能悶城。起碼要有一支騎兵跳出去,破襲敵後,斷敵糧道,或與城中夾擊城外之敵。

    若無機動兵力可出,守城不是守“城”,守的是城外工事。薊城就是守長城防線的,實際是前敵兵力集結出發地,部隊修整與糧秣轉運中心。

    一旦被敵打到薊城,兵臨城下了,那證明外圍防禦體係已經完了。

    薊城的外圍防禦體係隻是長城一條線,還隻有北麵,一旦遇到南邊來的黃巾,一下就兵臨城下了,沒有縱深。

    燕歌的防禦體係就是拉大縱深,以外圍碉堡群與衛星城的方式,形成一張彈性防禦大網。

    光杆孤城是絕對守不住的,糧草都沒有,存糧吃完就隻有吃人。不打城專打援軍,一個圍城打援就能以逸待勞,坐收人頭。

    廣宗就是不守城,城內隻有三萬多黃巾老弱,真正的黃巾精壯全在廣宗東南,毗鄰漳水的大營,足有十餘萬兵馬,與廣宗城形成犄角。

    犄角的中間線,廣宗東門是圍不了的。又由於城外大營東有漳水,大營四個方向,西朝廣宗,東鄰漳水的兩個方向,是圍不住的。

    黃巾的補給,就是靠漳水方向,源源不斷的輸入廣宗。

    而官軍無論從南北哪個方向攻擊廣宗或張梁大營,城與營出兵一個斜插,就是側翼斜線,正好打在官軍進攻梯隊的側翼。

    朱儁,皇甫嵩,盧植,董卓等人都是這麽吃癟的。

    皇甫嵩,朱儁等人截荊州,揚州,涼州,青州等各路援軍,分散外圍去拔黃巾的據點,坑董卓頂多是連帶。

    拔除外圍據點,主要就是為了破除從漳水方向,源源不斷輸入廣宗的援軍與糧秣。

    時下潁川陽翟黃巾已被皇甫嵩剿滅,斬首數萬,曹操就是這一戰正式加入剿匪作戰的。

    其餘陳國黃巾,汝南幹輿黃巾,東郡濮陽黃巾等各路黃巾皆被剿滅,斬首數十萬級,太平道總舵外圍的黃巾據點,已被一一拔除。

    南陽黃巾軍又被朱儁攜荊州援軍困守在宛城三個多月了,巨鹿郡黃巾已經失去一切外來援軍,與後續補給了。

    最後一支援軍,汝南葛陂黃巾也已被北方軍騎兵截住,化身填壕敢死隊,被驅趕至廣宗戰場。

    當鋪天蓋地的騎兵漫卷而來,上萬匹戰馬的隆隆巨響,伴隨著羊群一樣被驅趕的三萬黃巾戰俘抵達廣宗時,官軍大營一片歡呼。

    張梁大營則無數人蜂擁而出,漳水之上,搖櫓的舟楫穿梭往複,鬧不清是官是賊是民。

    “全披甲騎兵?”

    皇甫嵩自恃身份,是與眾將登望樓觀軍的。

    皇甫嵩的主力同樣是雍涼軍,包括涼州援軍蓋勳在內,騎兵占比高,對麾下雍涼騎兵之驍勇,裝備之精良,一向頗為自矜。

    可沒想到,幽州豪族組的義軍聯盟,旗下居然是全披甲的輕弓騎兵。

    防護或不及甲騎具裝的幽州突騎,可機動猶有過之啊。

    見涼州騎兵與龍蝦一樣的赤備結伴而回,皇甫嵩臉上沒有不虞之色,反而拈須搖頭一笑:“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裏山河,必無害也。”

    “咦?”

    望樓上一陣騷動,皇甫嵩同時發出一聲驚疑,舉目望去,就見滿山遍野馳來的火紅騎兵,拋棄騎乘與牽帶馬,行進中突然加速,一騎騎躍陣而出。

    一個個紅點在行進中匯集成線,隊尾散亂的一個個白點不知不覺中兜成一上炫月,前行中聚攏馬匹,列陣如牆,緩步前行。

    疾速奔騰的一條條紅線,就在一個弧形的右懸中,兩兩相交,彼此匯聚,紅色的鐮刀一般斜著掠過望樓上眾人的視野,跟著一個斂翼式斜拐,勻速行進至雙橫隊,轉為橫隊再變慢速。

    遽爾,又是兩隊從“二”的隊形中勻速插上,變為四橫隊的同時,全軍馬速趨緩。

    一個排著四列橫隊的紅河,筆直的從東向西趟了過來。

    “唔?”

    望樓上的眾將看懵了,連雍涼的騎兵將領都看懵了。

    涼州騎兵弓馬再嫻熟,再驍勇好戰,那騎兵行進起來也是亂糟糟的,在疾行軍中變換隊形?哪家騎兵會練這個?

    幽州甲騎具裝的重騎兵就練。

    北方軍就是練隊列起家的,行進中變幻隊形的團體操,更是保留節目了。

    可惜涼州沒重騎兵,一向自由散漫慣了,看到幽州式的牆式騎兵,一個個目瞪口呆,感覺東邊的邊州比他們還能玩。不愧是濱海州啊,騎兵都穿的跟龍蝦似的。

    這是耀武,揚威,還是要做什麽?

    皇甫嵩也有點懵,各路赴翼的援軍他見多了,真沒見過這麽調皮的援軍。

    一騎頂盔摜甲的胖騎士,一個擎旗的赤備,三個護旗手,五騎呈一橫“丅”字型,依次馳出正緩緩停住的騎兵隊列,出陣躍馬而來。

    “天輔有德,休享於天。”

    官軍營前五騎九十度左轉,一個“丅”字直趨望樓前。

    一身赤色甲胄的蘇雙,提馬朝望樓大喝,“北方聯盟上下臣等,問天子安。”

    皇甫嵩被胖子嚇了一跳,反應過來才趕緊喚親隨把“天子節”拿來,手捧符節一舉,同樣大喝開聲:“聖躬安!”

    “北方軍赤備,左翼統領蘇雙,問都督安。”

    蘇雙馬上橫鞭抱拳,躬身衝望樓遙拜,“奉劉使州鈞令,敝盟假天子節入援翼州,實正騎軍上下兩千三百五十六員俱到,今歸皇甫都督節製,請都督代天子受閱!”

    “嗯嗯,嗯?”

    望樓上,皇甫嵩負手而立,聞蘇雙呈軍報稟,飛馬揚彪不失恭敬,義軍之姿不輸西園禁軍,不免心生好感。

    一上來二話不說,直接歸建,這種武人的幹脆,更是令他激賞,可突然又聞代天子閱,恍了下神,才昂頭開聲:“準了。”

    繼而,感覺人家義軍怎麽比自家更像大漢官軍呢?未免怯場,立刻吐氣開聲:“天下倒懸,蛾蛾亂常,黃妖衝發,嵩乃奮鉞。蹈匹夫之小諒,何以承天子之重命?憾德薄以何安危定傾,以靖四方?

    幸將士用命,夙夜在公,心不忘忠。羽檄馳於神州,八方義士景從,朋滌妖氛,誌定雪霜。今幽燕虎兕受脤倉卒之時,風雪千裏匡難,威德先揚,忠勇宜嘉。

    望眾將士拔城易於折枝,摧敵甚於湯雪,封戶刻石,武勳鷹揚。今本督代天子受閱,複明日史策昭彰。”

    “得令。”

    蘇雙一聲暴喝,勒馬回轉,提鞭大呼,“都督校閱,諸君奮武。”

    “呼哈。”

    赤備橫隊馬刀雕弓紛舉,奮聲大呼,“逢敵必戰,風林火山!”

    “起鼓!”

    皇甫嵩負手昂頭,放聲大喝,“三軍奮厲,勝旌揚旗,迎幽燕虎賁,隆冬送暖,千裏卷甲長驅。”

    戰鼓聲中,八裏漢軍大營旌旗躍杆,矛戈紛舞,萬千將兵同時山呼海嘯。

    朔野殷天一縷銅號斷續,赤備驟然雷起,千騎紛紜,隆隆馬蹄徹地……

    ……

    “丙營,上。”

    張梁大營北,柵欄前一個個舉著半人高,稻草茅杆浸油的“杆柄手榴彈”,呈散兵線,波浪一樣,迎著黃巾營寨牆上射出的零星箭矢,前赴後繼的朝營寨衝去。

    衝至營寨近前,迎著嗆人的濃煙,繞過鹿角拒馬的設障區,將手裏的特製大紡錘,奮力扔向牆寨,而後轉身就跑。

    堆積在營寨前的特製引火紡錘密密麻麻,劈開的柴火一樣,亂糟糟的依堆在寨牆之前。

    張梁營寨是木製的,寨牆前濃煙滾滾,不少紡錘堆火光熊熊,地上水漬處處,不停有一桶桶水從寨牆上瓢潑一樣的澆下。

    隻是相對兩天前,時下的這點水,連明火都滅不了,已經是杯水車薪了。

    “巳隊,點火把。”

    “記住,火把迎風前舉,不要滅了。”

    “低頭跑,步伐要大要快,不要抬頭看寨牆,那麽大的煙,箭沒準頭的。”

    “行動要迅速,越是遲疑不前,死的越快。”

    “老規矩,肉湯白麵鍋盔斯帕姆,回來就開飯,誰敢遲疑不前,格殺勿論。”

    一聲淒厲的哨響,黃巾戰俘敢死隊中督戰的大漢官軍步卒,手中環首刀紛紛向前一揮,“前進。”

    整整五百黃巾戰俘組成的巳隊,一人手裏倆鬆脂浸油火把,聞哨響滾動的火海一般朝前滾滾而出。

    “轟隆隆。”

    一小隊五十赤備騎兵,拉成一個鬆散的線條,端著手弩,緩步驅馬跟在滾動的火海之後。

    一左一右各兩騎,其中一騎各抱著一杆“線旗”的赤備,更是越過督戰的赤備小隊,勻速向前。

    “啊。”

    “呃…”

    凡被左右兩旗超過的人形生物,無論是雙手持火把的黃巾俘虜,還是隊中督戰的漢軍士卒,皆被在後壓陣的赤備督戰隊,一一用手弩射殺。

    在“旗線”一往無前的執著運動中,連隊中的漢中央軍士卒都毛骨悚然,被恐怖的督戰氣氛激的聲嘶力竭,連踢帶打的督促敢死隊加速前進。(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