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大戲開鑼

字數:432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國之大賊 !
    小日本的戰爭準備做的不錯,楊小林讓黃寶通過很多途徑去打探具體的情況,也沒有探出一個所以然來。而且日本方麵的海軍還頻繁的在南洋地區出招,擺出一副故意找事的架勢。
    這個動作不光讓英國人和美國人十分害怕,就連楊小林都一度認為,小日本也許選擇了在南洋挑起事端來,也許他們不會和中國在陸地上麵較量,會把眼睛盯在菲律賓或者是南沙一帶。
    畢竟對於日本來說,隻要控製了那片海域,就於是把中國給關在陸地上了,用他們擅長的海軍來製衡中國,也是日本可能會采取的一個措施。楊小林甚至已經給海軍下發了命令,讓南沙一帶嚴加戒備。
    直到日本陸軍經過動員之後,又有三十萬部隊開入了遠東地區,楊小林才知道日本海軍在南洋的動作全部都是用來騙自己眼睛的花招。自己真的上當了,等日本在俄國的部隊增加到五十萬的時候,可能光憑北方集團軍的誌願兵就已經無法單獨解決戰鬥。
    而這個時候 日本可能也覺得他最少能在那裏站住腳了,那些日本的商人開始大批的進駐,就像當初掠奪中國的資源一樣,對東西伯利亞進行了破壞性的開采。
    這是中國和日本在對待俄國的問題上的又一個不同的立場,中國的開采可以說非常合理,之前都經過了勘測和計劃,是一種長效模式的開采。從這上麵上麵也是看的出來兩個國家信心上的差別,說句不好聽的,破壞性的開采也就意味著日本方麵根本不相信他們的陸軍能夠在西伯利亞站住腳跟,所以趁著現在,搶一點是一點。
    大日本皇軍在楊打鬼的麵前真的沒有多少自信,如果可以的話他們也不想在現在就打這一仗,但是和中國的目的一樣,西伯利亞容不下中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同時存在。
    英法等國都以為在這個時候楊小林應該會做出強硬的表態了。中國和爭奪的就是西伯利亞的資源,現在日本人已經開始開采,中國也早就進行這項工作了,他們都想獨占這裏,戰爭的條件已經成熟,好像馬上就有熱鬧可以看了。
    西方對於中日之間的戰爭,還是偏向於看好中國的,可是日本也不是沒有贏的可能,比如現在的形勢對日本就非常有利,他們已經有五十萬部隊到達了戰場。而中國方麵的反應顯然是慢了一拍。
    麵對日本軍隊忽然到達俄國的情況,中國方麵好像有點慌了手腳,除了在報紙上對日本增兵的消息簡單的報道了一下之外,中國的部隊還停留在邊境,雖然他們在做著戰鬥的準備,卻沒有出兵的跡象。
    而俄國對日本方麵的這種做法表達了強烈的不滿,不滿也就不滿了,不管是克倫斯基還是托洛茨基,他們都知道現在俄國方麵沒有和日本五十萬大軍作戰的能力。托洛茨基隻是在西伯利亞中部繼續布置自己的防禦陣地,以抵擋日軍的繼續前進,絲毫沒有出兵收複領土的打算,他做不到。
    不過。西伯利亞自治區的自衛軍領袖施特塞爾這個時候確是態度超乎異常的強硬。本來康斯內次的談判是談俄國的問題,日本的代表是去監督談判的進行的,但是施特塞爾卻在會議上非常強硬的要求日本部隊馬上撤出俄國領土。
    日本人沒有搭理他,其他國家也沒有把施特塞爾當一回事。但是施特塞爾看到日本方麵沒有撤軍的打算之後。再度發出了通告,這一次他是向全世界發出通告,如果日本部隊再不撤離俄國。那麽自衛軍將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施特塞爾喊出了他的口號:“就算是上帝也不能剝奪我們保衛俄羅斯的權利!”
    康斯內次的俄國人對施特塞爾的這個舉動是大為支持,許多俄國人主動到了自衛軍的軍營門口,要求加入部隊。隨著事情的傳開,施特塞爾一時間成了俄國愛國者的代表詞。
    不過日本真的不在乎俄國人到底有多愛國,直上鬆原在前線已經做好了迎擊俄國人的準備,而日本本土的動員工作在援軍到達了俄國和直上鬆原的隊伍匯合之後,也不再有任何的隱瞞動作,他們的募兵依然在繼續,規模更大。
    在日本軍隊的眼裏施特塞爾那些俄國人真的是可以挑戰他們,真正的對手是中國義勇軍,如此傾盡全力的目的就是為了和中國打一場命運的決戰了。
    英法等國都沒有吭聲,雖然中國還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架勢,除了在報紙上給予了俄國人一定的同情之外,中國外交部還發出申明,希望日本方麵慎重注意自己的言行,也希望俄國方麵能保持克製。但是沒有人相信施特塞爾的強硬背後沒有中國義勇軍的支持。
    紳士們都做好了準備,在薩道義先生給倫敦的電報中說的非常肯定,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戰爭已經不可避免,雖然中國人現在還沒有做出任何表示,但是從他們報紙的輿論導向可以看的出來,中國已經在宣揚西伯利亞對中國的重要性。
    如果中日之間的戰爭是一處大戲的話,那麽施特塞爾就是那個敲鑼的人,鑼已經敲響,戲就要開場。薩道義先生說中國和日本的戰爭是符合大英帝國的利益的,從日本方麵的準備來看,中國就算最終能取得勝利也必然要經過艱苦的戰鬥,這一場戰鬥可能會打的曠日持久。
    不管是日本還是中國,在這一段時間內都無法再挑戰大英帝國在亞洲的地位,他們的國力經過這次戰鬥之後將急劇的衰弱,特別是中國,戰爭會打斷中國正在發生的經濟奇跡,不管是輸是贏,中國崛起的腳步都必然會被限製。
    薩道義先生說大英帝國現在要做的就是時刻準備著,一旦出現有利的時機,能夠把中國和日本這兩個家夥都一巴掌給按下去,讓他們以後必須再去過那種仰仗大英帝國鼻息的日子。
    倫敦對薩道義的電報很是讚同,因為英國軍方經過多角度的分析之後得出了結論是薩道義是一樣的,他們認為中日之間想在西伯利亞分出勝負最少要打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日本已經投入了五十萬部隊,那四個島嶼上麵的日本人還在拚命的動員,預計如果中國人采取行動的話,日本方麵可以在半年之內讓西伯利亞的日本軍隊增加到一百萬甚至更多。
    不管是哪一個國家,想打贏現在的日本都不是輕鬆的事情,當然,日本想擊敗中國也是很困難的,他們將在戰鬥中把國家的元氣耗盡,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亞洲可以平靜了。
    哈密爾頓少將一直在關注著中國部隊的一舉一動,他給英國方麵打了好幾份電報了,在電報中少將說的十分清楚,中國部隊進行了一定的宣傳,但是力度並不是很大。維和部隊中的中國士兵都是中國挑選出來的精銳,這些人是不會被戰爭左右他們的情緒的,所以很難斷定中國方麵下一步會采取什麽行動支持施特塞爾。
    一出戲就是因為有很多懸念,所以才能吸引觀眾。而西伯利亞的大戲演員們的表演也是相當的到位,日本那大動作一個接一個的不斷,仿佛是戲台上那叫囂的十分厲害的反派一樣。俄國人就是那被欺負的悲情角色,施特塞爾提著一把菜刀要去拚命,有點悲壯,有點蒼涼。而中國就像那個俠客,看著日本欺負施特塞爾,卻始終不拔劍,腳踏丁字步在那裏一動不動。
    誰都知道這個俠客遲早會動的,大家都在等。
    李德彪是義勇軍高級指揮員,他知道中國已經在做著出刀的準備了,而且這一次出刀,中國的招式將無比的炫麗,楊司令說了,要麽不動,動起來就要亮瞎紳士們的那雙狗眼。
    如果說維和部隊是楊小林對中國新的戰鬥模式的試探的話,那麽這一次和日本的人的戰爭,這個模式將被正式的啟用。
    彪子有點鬱悶,當初他費盡力氣搶來這維和部隊的司令,就想著這可能是新中國邁出國門的第一次戰鬥。當小日本也出兵俄國的時候李德彪真的非常興奮,那個時候他以為自己有表演的舞台了,可是沒有想到中國要組成誌願軍隊伍加入戰鬥,而誌願軍隊伍的司令官就不是李德彪了,是吳佩孚。
    這讓李德彪覺得很不爽,唱了半天的文戲,擺了無數個造型,等到真正吸引人眼球的曲目開始的時候,他該下場了。
    下去也就下去吧,如果楊小林讓他回東北,也許還能撈到表現的機會,可問題是楊小林說了,維和部隊一天不解散,李德彪就得一天在這裏當他的司令,東北那片就別惦記著了,人家隨炳去了以後一切做的挺好。
    彪哥有一種上錯船的感覺,正因為他知道中國這一次戰鬥的模式將是什麽樣子的,所以他才更加的懊悔,他實在不知道自己當初怎麽想的,為什麽死乞白賴的非要來和這群洋人打交道呢?
    李德彪的情緒非常低落,但是他沒有辦法。楊小林和李德彪說的清楚,讓他在維和部隊中挑選一些士兵抽調到誌願軍裏麵去就可以了,誌願軍需要一批到過俄國,並且和施特塞爾他們的隊伍相對熟悉的人。
    然後剩下的事情你李德彪就不用操心了。他的任務就是伺候好維和部隊裏麵的這幫老爺們,這些人就是一麵旗幟,以後有用的上他們的地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