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火候已到

字數:427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國之大賊 !
    前線現在就打成了這個形勢,日本方麵從他們的軍部到他們的前線指揮官,沒有人能在短期內找到應付這個局麵的辦法。在戰場上反應慢一拍都是要命的事情,更何況日本現在是反應不過來。
    二月下旬,日本右翼七個師團將近十二萬人的隊伍終於無法忍受這種煎熬了,他們打了電報給日本軍部,也打了電報給直上鬆原,他們要回撤。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決定是極不明智的,離開了陣地的日本陸軍很難擋住中國裝甲部隊的衝擊。
    但是軍部和直上鬆原都沒有阻止他們,人家說的很清楚,如果你們命令我們繼續堅守,請你們看在天皇的份上派兵來救我們。假如你們沒有能力派來援軍的話,請允許我們自己選擇一個體麵的方式,我們不願意成為第一支被活活餓死的大日本帝國陸軍重兵集團。
    十二萬人就這樣選擇了他們自己的命運,這些小日本還挺狡猾,撤退之前還擺出一副死守的架勢,選擇在晚上撤離戰場,並且留下一部分部隊繼續在這裏迷惑{ 中國軍隊。
    可是這一切動作在中國的偵察兵已經散布整個戰場的情況下,就像一個孩子想從大人的手裏騙來一塊糖一樣。
    第一天他們行進的非常順利,日本人發揮他們這一段時間練就的行軍本領,那羅圈腿專揀山路險路來走,一天的時間整個部隊後退了將近一百五十多裏,這個速度堪比當年楊把總爬山涉水的時候了。
    但是在第二天晚上,眼看著再走一百多公裏就有部隊接應他們的時候,中國坦克的轟鳴聲在他們的耳邊響起,前麵一道山梁上中國部隊已經修築好了防禦工事,把他們最後的希望給死死的掐斷。
    戰鬥進行的根本沒什麽懸念,強行軍的日本部隊在遭到忽然打擊的時候整個隊伍一下就亂了,中國人紮好了口袋。而且中國士兵雖然現在坐上了坦克和汽車,老本行卻始終沒有忘記,土工作業是中國部隊的強項,日本人根本無法撼動中國人的陣地,許多日本士兵在絕望之下放棄了抵抗。
    一開始楊小林還在軲轆山的時候,小日本認為向中國投降是他們的恥辱,第一次打秋山好古旅團義勇軍隻抓了幾個日本俘虜,還是重傷被俘的。但是現在,他們現在越來越習慣於向中國人投降,十幾萬部隊隻打了兩天的時間。除了一萬多人逃出中國部隊的包圍圈,其餘三萬多日軍被擊斃,七萬餘人選擇了放下武器投降。
    這就是武士道,當他們對戰爭感覺到絕望的時候,當他們認為自己拚命也毫無價值的時候,他們就是在你的槍口下跪在地上的那條狗。
    這十幾萬人被殲滅之後,不光意味著直上鬆原對戰爭的局勢已經徹底的失去了控製能力,也意味著本來就已經毫無抵抗能力的日本軍隊,又被打斷了一條胳膊。
    這個時候日本的第二批援軍剛剛抵達遠東地區。日本軍部慌忙命令他們停下,不要往前了,不要再投入戰場了。中國第二批誌願軍隊伍也準備出發了。
    這批誌願軍隻有一萬餘人,中國如果願意的話可以動員更多。再動員二十萬,甚至兩百萬都沒有問題。可是楊小林的這場戰爭不是打人多的,吳佩孚帶著二十萬人上戰場可以取得勝利,如果他帶兩百萬人去。那這場戰爭不用打中國就已經輸了。
    戰爭的資源是有限的,為了前線那二十萬將士能順利的實現預定的戰略目標,後方從農民到工人。醫生,護士,運輸人員,九個省份將近兩千萬人在為他們加班加點的工作。
    人再多一點中國方麵承擔不起這個負擔,會影響到國內經濟的發展和很多建設的實施。打仗就是為了讓中國發展的更好,建設的更快,如果一場戰爭讓自己得到的是經濟上的停滯甚至倒退的話,楊司令是絕對不會去打的。
    第二批部隊的戰鬥人員隻有七千多人,他們就是根據前線各部隊的戰鬥損失補上去的。至於說其他的人,那是打著誌願軍的名號,去西伯利亞為中國方麵收取利益的。
    楊小林和施特塞爾他們之間的談判已經開始進行了,其實這不算是談判,就是楊小林說,他們去做。施特塞爾非常希望這場戰鬥之後他的西伯利亞共和國能馬上給建立起來,甚至他已經著手在準備把西伯利亞自衛軍改成西伯利亞人民國防軍。
    千萬別把這家夥當成一個維護俄國領土完整的民族英雄,如果他真的是這樣的人,楊小林是絕對不會在當初選擇他的。真正的俄國英雄是布瓊尼,在日本人占領了整個東西伯利亞的時候,施特塞爾不是第一個向日本發起反擊的俄國人,布瓊尼從來沒有停止在這裏的戰鬥,當他知道自衛軍開始反擊,他欣喜若狂,他為了給前線的攻擊造成有利的局勢,根本不顧及自身的傷亡,一次又一次的攻擊者日本人的補給隊。甚至他在得知西伯利亞自衛軍宣布要把他捉拿歸案的時候,他依然在這麽做。
    楊小林真的對這個日後的蘇聯元帥十分的佩服,他甚至想過就這麽算了吧,不再搞布瓊尼了。可是後來他還是要求前方的部隊,如果遭遇到布瓊尼的部隊,堅決消滅他們。
    因為楊小林必須給受到那股土匪傷害的俄國人民一個交代,更因為他絕對不允許一個真正的俄國的民族英雄活躍在這片土地上。
    西伯利亞最終要走的道路是從自治到獨立,然後慢慢的並入中國。可目前真的不行,楊小林告訴施特塞爾,這個時候還不能成立西伯利亞共和國,你們必須擺出姿態來,讓俄國人知道你們都是愛國的,隻有這樣這些人才能在西伯利亞站穩腳跟。而且一個大的西伯利亞共和國的建立,也真的讓楊司令有點不太放心。
    孫文先生當初的方案是很有建設性的,也許一個鬆散的西伯利亞聯邦的成立,更適合中國的利益。假如這個西伯利亞聯邦變成了鬆散的俄羅斯聯邦,那事情就真的很完美了。
    楊小林的想法是把西伯利亞分為北西伯利亞,中西伯利亞和南西伯利亞三個聯邦,分別交給杆子洛夫斯基,施特塞爾,哲布尊丹巴這三個人來統治。中國誌願軍第二批隊伍中有很多人這一次就是去幫他們建立各自的政權的。
    中國和他們說的明白,他們的政權建立之後,首先不允許他們以任何形勢成立自己的軍事學校,他們的軍官全部到中國部隊來深造,進入中國的軍事學堂學習。學習完畢之後中國方麵發出建議書,建議那個軍官在軍隊中擔任的職務。
    還有,這個三個地方的一些重要的經濟領域由中國政府和他們聯合實行壟斷經營。比如銀行,礦山,伐木場,這些隻能和中國合作。最後,中國的一批誌願軍士兵在戰鬥之後將留在俄國生活,對外界的解釋是這些人由於戰爭對西伯利亞和西伯利亞人民產生了感情,不想離開。但是西伯利亞三方必須把這些人安排到政府的主要部門或者軍隊的主要位置上麵去工作。
    楊小林覺得這些措施最少能保證十年之內西伯利亞就等於是中國的一塊殖民地,至於十年以後的事情,楊司令從來不考慮那麽多。
    十年以後如果這些留在西伯利亞的中國人真的不再眷戀自己的祖國要求不回中國了,在這裏成為一個西伯利亞人,那麽中國首先要做不應該是生氣,而是好好的反思一下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十年以後那裏的俄國人要求歸並中國,那說明自己做的非常成功。
    事就是這麽計劃的,武力方麵看來問題已經不大了,但是想讓自己的這種殖民的方式被承認,除了哄騙俄國人和幹掉日本人之外,那些洋人們的態度也是不可忽略的。
    薩道義先生已經打過很多次的電話來了,楊小林覺得自己也有必要和英國人見上一麵,讓英法等國家承認西伯利亞聯合政府,讓他們承認中國在那裏的既得利益。
    薩道義先生得到楊小林要見他的消息之後,馬上就和鮑沃先生一起從大使館趕了過來,他們真的是比中國人還著急。因為中國的坦克是和德國合作研發的,楊小林在這一方麵的信用度非常高,中國人會的東西對德國人沒有絲毫的隱瞞,英法的間諜從德國傳來的消息是德國坦克的火力和速度還有裝甲都和中國部隊的一模一樣,而且德國人那工業程度可比中國要發到多了。
    威廉二世一聲令下,那坦克源源不斷的從流水線上開往德國軍隊,有可靠的消息可以證實,德國已經組建了四個裝甲師,而且今年德國的目標是把裝甲師擴建到三十個!威廉二世放出話來,他要讓德國坦克的履帶把凱旋門碾成碎末。
    可是法國方麵呢?到現在還不知道那幾十噸的坦克是怎麽跑那麽快的,他們還在研究。問技術部門什麽時候能有結果,得到的答案是也許明天就可以,也許還要再等一年。
    他們從德國弄了一輛坦克過去,真的是拆開了仔細研究。就那個小小的軸承,也許明天就能發現問題,也許很長時間都不會有人注意到它,人家技術人員一點都沒有說錯。
    所以,尋求中國方麵給予他們支持,成了英法最大的希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