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矛盾突發

字數:517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國之大賊 !
    楊小林對於棒子這個國度沒什麽好感,甚至說,他覺得這些家夥比日本人更討厭!
    這種心態就像是現在的日本討厭那些西方國家是一樣的,中國從古至今一直在給棒子保護,當我們能力不行了,保護不了他們的時候,他們翻臉不認人!在後來的侵華部隊中棒子的武裝力量占據了相當的比例,如果這還可以說他們被逼無奈的話,日本投降之後他們轉過身來配合美國搞了那條島鏈封鎖我們,而且他們比日本更積極就不可原諒了。
    棒子也是狼,白眼狼。
    所以楊司令對朝鮮的政策就是這樣的,他甚至連派兵去征服朝鮮都懶的去做,那樣浪費的精力,還需要我們花心思去統治他們。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自己鬧,自己打,等時機到了我們往朝鮮開始移民的時候,還能有多少人活著,看你們自己的運氣。
    日本現在已經低頭,我們和英國也達成了表麵協議,俄國的事情還要等一個時機,需要有一個發酵的過程,朝鮮這裏也進入楊? 小林設想的局麵之後,中國終於迎來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環境。
    楊小林知道這個時間是很短的,而且短暫的和平發展是為了迎接一場更大的,席卷全球的風雨。中國必須在風雨到來之前讓我們身體更強壯。
    “百裏,我們方案日本還沒有給我們答複,但是組建軍官團的事情必須馬上進行。”
    蔣百裏的腳步跟在他的後麵:“司令,這一點軍官們的意見很大,我們剛剛把命令發下去就接到了許多回電,對東帝汶還好說,但是對於去暹羅或者是日本,部隊中的抵觸情緒非常嚴重,特別是日本,有很多軍官都明確提出不去。”
    楊小林的臉上馬上變了:“誰?都有誰提出不去的?”
    蔣百裏的神情有些猶豫。不過最終還是把幾份電報拿了出來,他也不說話,往楊小林麵前一遞。
    楊司令接過來一看,打頭的就是李德彪,然後錢堯,石小五......基本上都是跟著他出生入死的一些兄弟發來的。想想也是,除了他們,沒有人有這麽大的膽子堂而皇之的說出反對自己的話來。
    電報的內容楊小林就沒去看了,看到名字他就知道原因。這幫兄弟跟著自己從軲轆山一路衝下來,有多少人倒在了日本人的槍口下麵?現在讓他們去幫助日本重建部隊。他們的心裏沒有感覺才是不正常的事情。
    楊小林把電報還給蔣百裏:“讓李德彪馬上來北京,我要讓他去日本!”
    在部隊中楊小林的決定是不容置疑的,特別是在他認為自己絕對沒有錯的時候。
    光我們自己強壯是不行的,人家拉幫結派的打群架,你功夫再高衝進去也是要挨刀。一戰中同盟國和協約國投入了多少部隊?我們要去趕這個場子要多少才夠?
    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軍費,死傷,楊小林都不願意獨自承擔。日本,暹羅,東帝汶。或者以後加入的一些國家都必須有戰鬥力,和他們結盟就是讓他們幫忙打架的。
    “是。”
    蔣百裏應了一聲,楊小林也沒有去想著怎麽說服李德彪。揮手讓蔣百裏下去,他自己打開辦公室的門準備好好的思考一下怎麽建設聯合部隊的事情。所謂的聯合其實就是把這些部隊都交給中國指揮。打仗的時候軍費大家分擔。那些國家就不是李德彪了,不是自己踹兩腳他就聽話的。
    可是還沒有等楊小林走進房門,身後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回頭一看陳天華正在往自己這邊跑來:“司令。出大事了!”
    看他那一臉的焦急楊小林就知道事情可能很麻煩,馬上說道:“什麽事?到我屋裏來說。”
    陳天華卻一把拉住他的胳膊:“沒時間了,趕緊跟我走。去密雲!老百姓鬧事了!”
    密雲在北京的東北方的大門,當初和俄國打仗的時候這裏是主要戰場,幾個月炮火把這個縣城幾乎全部摧毀,戰爭之後北京馬上重建這裏,幾年的發展下來比之戰前要繁榮許多。
    由於距離北京不遠,楊小林時不時也能聽到密雲的消息,每年那裏傳來的情況都非常好,一片國泰民安,不知道為什麽忽然爆發了問題,老百姓為什麽會忽然鬧事?
    楊司令不敢有多餘的懈怠,跟著陳天華往外走去:“到底怎麽回事?”
    陳天華一邊走一邊說道:“唉,一言難盡!上車再和你詳細說,我告訴你,這次麻煩大了!”
    汽車往密雲開去,這一路上陳天華才告訴楊小林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密雲的縣長在當地幹了四年了,從密雲重建的時候他就接手,把一個廢墟給建成了一座城市,而且雖然這裏是北京的郊區,卻真的讓他建設的非常不錯,和北京周邊的幾個縣城相比,密雲要比其他地方出色多。
    今年春天輪到政府提拔有能力的官員,那個縣長當然想再進一步,想到北京市來工作。他認為他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同時他在密雲的政績也是相當的顯著,所以在上調的問題上,他認為十拿九穩。
    可最終的結果卻是他在和另一個縣長競爭副市長的時候失敗了,一氣之下他一封辭職報告,撂挑子準備走人。
    辭職報告也馬上批下來了,政府真的沒有想到這也能鬧出事兒來,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當密雲的老百姓知道那個縣長要辭官時候,今天早上忽然兩萬多百姓把縣政府給堵了起來,不讓那個縣長走,也不讓新的縣長上任。
    據說場麵十分的混亂,很多外國的記者都被驚動了,現在好多新聞媒體已經趕往密雲,要知道這是新中國爆發的第一起針對政府的群體事件!
    楊小林坐在汽車裏麵聽完之後罵了一聲:“娘的!密雲縣城好像就三萬多百姓吧?兩萬多人出來挽留他,這個縣長叫什麽?”
    陳天華說道:“熊希齡。”
    這個名字知道。但是他幹過什麽楊司令就忘記了,能在自己腦海中留下印象的人,都不是無能之輩,這一點他敢肯定。
    “既然他有能力。政績做的也不錯,還有老百姓擁護他,為什麽這次沒有提拔他?”
    這個問題讓陳天華有些氣結,摸了一下鼻子說道:“這事難辦就在這裏!這家夥不是東北的人,也不是北洋和孫文的人,所以看到他的名字根本沒人搭理他。”
    他這麽一說楊小林就明白了,眼睛瞪的大大的也說不出話來。
    北京事件之後楊小林為了迅速的穩定局勢,下麵的那些地方勢力他基本上沒有去觸動,不管是南方還是以前老袁的地方,官員還是那些官員。
    這也是他當初沒有動孫文和袁世凱的原因。高層上麵把北洋和新黨一殺了之很簡單。但是那會觸動全國的許多地方。當年中國局勢不允許動這個大手術。
    後來的形勢發展有點讓人驚喜,不管是北洋還是新黨,都沒有鬧事,地方上對中央的政策貫徹的也是堅決,慢慢的這種矛盾淡化了,甚至現在不易被人察覺。
    可這並不代表就是沒有。
    那些地方確實服從中央,可在用人製度上麵卻存在著嚴重的缺失,你想在仕途上麵有所作為,你就必須加入某一派勢力。比如你如果在廣東當官。你就必須是新黨的人。你在山西當官,就必須是北洋的人。在北方你想混出一個模樣來,你得融入東北的體係。
    熊希齡一不是新黨,二不是北洋。他還不和東北的人團結起來,想在北京升官,那真的很難。
    楊司令的眉頭皺了起來,他有點的惱火。也就是說他們這一次要麵對的不是一個縣長能不能得到提升的問題。而是目前中國的官場體製問題。
    這個體製的不完善他是心知肚明的,可是中國政府製定的目標就是在這幾年之內穩定的發展自己的經濟。發展最需要的就是穩定,不光周邊要穩定。國內也要有一個穩定的環境。
    他一直沒去觸碰這個問題第一是他不敢在這個時候在體製上動手術,第二是他沒什麽好辦法。所以就一切以發展為重,能拖就拖著,能蓋就蓋著。
    也許日後我們能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就算找不到,楊小林也想等中國達到世界一流國家的水平之後再來解決。
    但是現在熊希齡這一下注定要一石激起千層浪,繼續蓋住可能是不行了。
    “星台,你看這件事情怎麽解決?”
    陳天華馬上說道:“熊希齡已經開始平息事態,老百姓據說已經開始散去,但是想讓他們以後該幹嘛幹嘛需要說服熊希齡,讓他繼續留下來幹他的縣長,至於怎麽解決,再慢慢想辦法。”
    慢慢想辦法也就是陳天華現在也沒什麽辦法了,楊小林不再問什麽。
    其實熊希齡登上政治舞台還是比較早的,清朝光緒年間的進士,曾隨梁啟超先生搞過變法,後來還追隨過孫文先生搞革命,加入過同盟會,但是衛國戰爭時期他又來到北京幫助袁世凱抵抗俄國軍隊,他和北洋還有新黨都關係深厚,甚至和東北一些要人也有交情,陳天華就和他喝過好幾次酒,對這個人也是頗為欣賞。
    陳天華在車上告訴楊小林,他曾經和熊希齡說過,不管是想加入新黨還是加入北洋,或者東北,陳天華都可以給牽線。不過熊希齡拒絕了,他真是一個無黨派人士。
    汽車在中午晚上進入了密雲,盡管天色已經黑了,街道上已經恢複了秩序,有些老百姓還是不願意離去,因為他們還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很多政府人員都在百姓們中間站著,很明顯熊希齡處置的還算得當,最少在上麵來人之前他已經把事態給最小化了。
    車隊進城之後馬上有人疏通了一條道路出來,汽車慢慢向縣政府的辦公場所開去,陳天華在汽車裏麵對楊小林說道:“司令,熊希齡這個人脾氣有點古怪,到那裏我來和他談。你負責去應付那些記者。”
    楊小林很是隨意的嗯了一聲,說實話他對這個人印象真的不是很好,因為他真的看不起那些動不動就撂挑子的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