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四煞凶地 第二十章 洪荒玄蛟
字數:5379 加入書籤
每一顆行星吸收了巨量的熱能會逐漸傳遞到內部金屬核心和固態重金屬核心的將會形成直徑上萬公裏的岩漿層岩漿層蓄積熱量到一定程度之後開始向外釋放形成整個星球的陰陽交換在地球上夏至和冬至便是這交換的轉折點冬至正是一陽來複。一般人知道冬天井水溫度高這正是地球散熱量的表現同樣夏天井水涼這卻是因為熱能都被吸收到地球內部了。這一呼一吸一陰一陽便是地麵上產生生命的先決條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便據於此這便是《易經》中“坤”的表現!
星球散消耗熱量所以才能保持平衡有些地方地震火山爆絕對不僅僅是因為地殼變動或者大6板塊的擠壓那個大6板塊移動擠壓的能量來源於那裏?就是岩漿而岩漿的能量來自於哪裏?主要的就是表麵吸收的太陽能。
那麽可想而知地球上在存在陰陽平衡熱能不斷交換的前提下都還地震火山不斷夏天熾熱難耐那麽這顆理論上應該更加炎熱的星球表麵卻是這般狀況將所有的陽光吞噬之後居然能形成千萬年不變的陰寒環境這是什麽力量造成的?!
心念電轉之間方軍先想到的就是這個問題。相對於其他人他並沒有貿貿然的去考慮寶藏和玄蛟的問題他先要知道為什麽會憑空出現這麽一個詭異的環境世界上絕對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不弄明白根本原因是難以預計其間的風險的而這顆星球之所以會產生這麽複雜的環境和生長出那麽過詭異毒辣的生物環境是要因素。
他神識掃過星球的大氣層表麵確定那無數的光波粒子攜帶者能量投入進去之後一部分被厚厚的煞氣層吞噬了另一部分卻順利的到達表麵深入到地下不知道什麽地方了。熱能是層層傳導的方軍畢竟不是電子儀器不可能將每一步的情況都搞的明明白白但環境的漸進式變化他還是能感受得到的畢竟神識有足夠的神通感應到這些。
厚厚的煞氣層中截留的熱能隻占一半的比例另一半到了地表那麽可以肯定吞噬了熱能的東西是在地下了能夠吞噬整個星球上的熱能其質量之龐大可以想象可以讓這顆星球沒有火山爆可以想象。
這期間方軍神識感受到了數以百計來自不同方向不同對象的侵襲這其中固然有同行們的神識卻也有星球表麵諸多未知生靈的詭異襲擊還有就是那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性能量。
方軍收回了神識短短時間內累得夠嗆突破層層封鎖侵蝕能夠到達地麵上這已經是絕大多數大乘期的高手也做不到的大概隻有散仙才能做到這種程度卻也未必有方軍“看”的這般清楚。
四麵設下防護罩隔絕一切窺視探聽的神通方軍以神識向兩個人說道:“這個星球裏麵有古怪啊環境太複雜了!”
幻空道:“那還用你說?修真界大部分人都知道了。看到下麵有什麽好東西了沒有?是不是他們說的那樣?能不能下去取來?危險大不大?”
方軍苦笑道:“你就先不要忙著琢磨寶貝了先一條得弄明白的情況是這星球從什麽年月開始變成這個樣子的?什麽原因造成今天的這種環境?”
幻空雙眼反白道:“你這不白問麽?有史以來記載的這地方就是這模樣了誰知道怎麽變成這樣的?慢著你是說變?”
方軍道:“對的這星球有山有水有生命那麽星球形成之初星球表麵必定是大量的火山爆輕質上浮重金屬下沉形成早期的星球基本麵貌隻是到了後來有不知名的變故使得這星球生變異形成如今這幅怪異的樣子。”
幻空見鬼一般叫道:“你別嚇唬我啊!這玩意兒你都明白?你以前幹嘛的啊!”
方軍笑道:“這不是什麽新鮮的理論了我們那裏學生都知道。其實很好判斷你看看星球表麵那些生物吧從生物學上來說這些都算是高級生物了它們的身體構造足夠複雜說明不是初生就這樣的而是經過億萬年變遷逐漸變成這個樣子再看它們的外在形態跟我們平常見到的差別很大麽?身體結構都差不多隻是異化了而已說明是在原來基礎之上為了適應環境做出的改變。
再看這星球的表麵生物如果是從開始就這樣的話那麽生物不會這麽單調和稀少任何一種環境一旦誕生複雜多樣的生物群體必然會形成完整生物鏈和立體結構可這裏卻像是突然毀滅了絕大部分生物隻有稍微適應環境的陰性生物才活了下來那麽想必有一次大的災難將原本的絕大多數生物都給毀滅了。
最關鍵的證據你認為一條絕對陰寒屬性的玄蛟需要什麽環境才能蘊養的出來?尤其是這種洪荒異種的你認為這麽小的一個星球可能生得出這種稀罕品種麽?”
方軍一邊說一邊在神識當中將自己神識掃描到的星球表麵信息立體的展現出來同時描述的內容卻是兩個人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要知道地球上一個中學生學到的地理生物知識對於不知道的人來說都是非常深奧的而特別是生在華夏的學生個頂個的八卦天文地理無所不知真真假假雜七雜八都能說出一套理論來幻空和黑泉哪見過這個啊?當即傻眼了。
不過最後關於玄蛟的事情幻空卻是有些見識的。如果真的如同別人所說那家夥身長二百多裏的話絕對不可能誕生在這麽小的星球之上因為眾所周知所謂的洪荒品種裏麵身體個頭太大的先需要的能量和食物太大並且一般都是群體存在像玄蛟這麽的身段最起碼得占據萬裏土地才能活動開這星球一共多大?總共才能容納幾個啊?再說了就以玄蛟那麽強悍的能力隨便活動一下還不得山崩地裂?所以如果說洪荒異種生長的環境必然是洪荒傳說中那些動輒億萬裏之遙的無邊廣大土地之上。
當然也有可能是洪荒種類在這星球上落下個蛋什麽的但問題來了要到哪裏找那麽多的能量來給這家夥長這麽大呢?一般星球是不可能形成這麽多陰寒能量的太稀薄了也養不活它。
幻空總結道:“你的意思是說這裏的環境可能是人為的?或者這玄蛟是某個人養在這裏的?為了養這玩意專門把這顆星球變成了這樣?呼!這是哪路大神有這樣的神通啊!”
方軍笑道:“這也不是不可能比這大神通的人我都見過就是那大羅金仙闇昗上人都可以輕鬆做到的不過我看來這裏不僅僅可能是專門為了養玄蛟而變得環境還有另外的可能那就是有人養玄蛟是為了守護某件寶物!”
幻空恍然大悟道:“不錯不錯!很有可能自古以來那些天材地寶周圍都會有靈物守護玄蛟不可能憑空存在星球也不可能突然自己變成這個樣子人為的可能性實在太大了。哇!這麽說的話這麽多的修真者這不都是來挖人家牆角的?”
方軍道:“可以這麽說而且還不是那麽簡單。你想一下是什麽樣的力量能夠將整顆星球日夜不斷接受的太陽能量轉換成這無匹的陰煞寒氣?這得需要多麽強大的陣勢和能量?假如說這裏存在了至少千萬年的話這東西擁有的能量將會多麽的可怕?一條玄蛟就讓仙人都無能為力了一條玄蛟守護的寶物呢?”
幻空誇張的打個哈哈道:“哈哈!不用說了一定是驚天動地的絕世寶物啊搞不好又是先天靈寶那個級別的!要不然無法想象修真界還有什麽可能做到這種程度的寶物啊!不要說先天靈寶了就是弄一塊普通寒鐵煉製的法寶塞到裏麵溫陽千萬年那也成了天下無敵的絕世利器了!好大的手筆啊!咦?這麽說來這十幾家的大門派都守在這裏不挪窩不僅僅是為了星球表麵那些寶物吧?”
方軍道:“我想也是這樣事情絕沒那麽簡單他們一定是知道了什麽要不然憑他們的實力絕對不會把這麽多的高手浪費在這裏尋寶他們隻要派人在這裏收購就可以了不需要搞這些散仙大乘期的在這裏浪費人力。”
幻空嘿嘿笑道:“這下子熱鬧大了!能夠在這裏設下這麽大一個局的高人絕非修真界的人所能對付得了的這幫人這是玩命的捅馬蜂窩呢!妙極妙極!隻是不知道那高人什麽時候出現啊!”
方軍道:“隻怕距離那一日還早得很呢!這玄蛟生長極其緩慢傳說中這種洪荒異種生命動輒以千萬年計算長達千裏也是尋常。若是目前這家夥隻有四趾四爪的話那麽離著化龍還有至少百萬年以上的時間並且這顆星球快要達到容納它的極限了。我想到它化龍飛升的那一天也就是這裏完結的那一天吧。”
幻空皺皺眉道:“那可就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能看到這熱鬧了!唉想不到這裏居然會複雜到這種程度我們隻怕要白跑一趟了玄蛟逆鱗嘿嘿那是不可能取到的了咱們還是不要在這裏浪費時間了吧?”
方軍搖搖頭道:“先不要著急我覺得還是等等看的好最起碼也要知道這玄蛟到底是有多麽的強大畢竟耳聽是虛眼見為實啊!”
幻空歎氣道:“好吧那也隻能先看看熱鬧了順便你還是再研究研究看能不能想辦法搞點好東西上來吧。”
兩個人談了半天黑泉一句話插不上這些東西對他來說跟聽天書沒什麽區別隻能是長長見識罷了。
閑話不說方軍在幻空護法之下休息一會探測一會過一段時間之後在挪到另外一塊石頭上換一個角度和地角來探測畢竟最直接的距離內效率要高得多。一路上他們現在這裏守著的散仙足有幾十號大乘期的高手過百最低的也是分神期的高手像黑泉這樣的菜鳥根本就沒有。
這裏的人除了一夥一夥的之外對於外人貌似並不關心隻是看兩眼就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事情上了。時不時的就有各種稀奇古怪的法寶從這些人手裏放出去破開大氣層射向地麵功能不得而知不過想必也脫不出定位、探測、尋寶這些罷了。
過了幾天方軍已經盡最大努力的將星球大部分中線赤道兩邊的情況探查了個大概神識掃描還是比較粗略的一般人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搞清楚這個誰都理解。
這一天有十幾個修真高手抱成團在一件怪異法寶的保護之下義無反顧的鑽進了大氣層中那件法寶形似一枚修長尖利的梭鏢裏麵裝了十幾個人之外在無他物外殼是厚達三尺的極品複合材料煉製而成不僅強度硬度足夠高而且特別針對裏麵的陰寒煞氣和詭異的生物做了重重的防護手段稱的上是一個強悍的烏龜殼。看來他們是想要憑借著這一件法寶進去搞一回大的行動了。
不說這法寶功用如何了單就材料而言已經是價值巨萬一般的小門派也絕對拿不出來這麽多的極品材料煉器更不用說是搞這麽一件適用範圍如此窄的特殊法寶了搞不好還是一次性的。
不過似乎這種形勢的做法進行了不是第一次了而且就方軍幻空的觀察這些人基本上是幾個大門派合夥幹的勾當君不見那些在外麵合力往裏麵動推送的人都是混雜在一起且個頂個的大乘期修為縱然平日裏有多少的糾葛今日卻是同心協力暫時都不鬧內訌很有些意思。
是的方軍怎麽看怎麽像傳說中搶劫絕世寶物的時候各大門派聯手將其他人分割開來的做法先將實力不足的勢力直接排除在外然後剩下少量精英最終分贓不管在什麽年月有了好東西最終都會落在這有數的大門派手裏小門派們永遠也上不了位嗯嗯這和地球上級大國聯手橫霸世界實在是太相像了無非是兩極變成了多極而已。
若是照這個判斷的話那麽說這一回這個“黑霧星”的事情就一點都不簡單了什麽樣的寶物才能使得這些家夥們拋棄成見暫時合作以前的傳說可以佐證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