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怎麽是你,怎麽老是你

字數:5292   加入書籤

A+A-




    聽說要讓周楠到職,眾行人都是一臉憤慨,又齊聲喊:司正明鑒,體製不可廢。難道大人和這姓周的有舊?

    小小秀才,吏員雜流也做行人,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等絕不容忍。當上書內閣陳情,彈劾秦司正。

    對,上書。

    天日昭昭,秦大人,你雖為上司,卻不能堵住我等悠悠之口。

    司正昏聵了!

    周楠心中苦笑:老秦啊老秦,你的情誼心領了。可當著眾人的麵你要留我當職,這不是將勞資架在火少烤嗎?這行人司的行人們將來可都是要做給事中,禦使言官的,可都不好惹。

    確實,秦梁此舉確實是冒天下士大夫之大不韙。身為一司之主官,引得手下上書彈劾,換任何一人是他,此刻自然要暴跳如雷。

    可秦司正卻一臉嚴肅地喝道:本官也是秉公辦事,爾等書生,以為讀得十年聖賢書就是國之幹才?其實,在老夫眼中不過是眼高手低之輩,不過是平日袖手談心性,百無一用的書生。不然,這次朝廷有令,一個個怎麽都推脫了摘出去了?周行人老夫是知道的,在地方上做官多年,曉通俗務,卻不是你們比得了的。下去!

    說來也怪,吃秦梁這一通嗬斥,眾行人都是一臉的羞愧。也不再鬧,拱手退了下去。

    等到眾人下去,周楠忙又施禮:下官今至行人司,打攪老大人了。

    哈哈,周行人的事情老夫聽人說過。十多年前受了冤屈,以至前程盡毀,世人聞之多是謂歎,老夫也是心中不忍。秦梁一臉的和藹和同情:司中同仁不知此中究竟,對你以秀才功名任行人之職多有不滿,也是人之常情,不用掛礙於心。

    周楠聽到這話,心中一暖。暗道:也是啊,我雖然是吏員出身,可以前卻是讀書種子,說起來大家都是士林中人,天下讀書人是一家。將心比心,我受了這麽大冤屈,任何一個讀書人隻怕都會感同身受。這次能夠得到了行人一職,怕也是朝中大姥對我的補償。

    有這麽一個和藹可親,通情達理的上司也是幸事。

    周楠忙道:不知者不罪,下官這十多年來嚐盡人情冷暖,卻也不放在心上。也對,周楠隻有秀才功名,確實不便在行人司當職。朝廷已經下了恩旨,命下官鎖廳參加科舉,我這次來司裏就是辦理相關手續的。大老爺恩情下官心領,卻不使司正為難。

    你啊,你啊,不過是遇到一點小小的挫折就打退堂鼓,還算是讀書人嗎?秦梁一副痛心疾模樣,指著周楠喝道:科舉是要去考的,周大人,我司都是進士,都是飽學之士。你在衙門裏當職,正好和同僚切磋技藝增進學養,對於你的未來也是好的。

    說罷,不等周楠反對就擺了擺手,吩咐高司副給周楠辦理相關手續。

    周楠很是無奈,心中苦笑:秦大人啊秦大人,你固然是一片好心,可我一個秀才成天呆在進士中,被排擠的滋味可不好受啊!

    很快,周楠就被分到一個小房間做辦公室。

    這頭剛入職,還沒等周楠屁股在板凳上坐熱,那頭秦梁就派人來傳,說是有事交代。

    這是要給我壓擔子啊!周楠心中暗想:是代表朝廷去傳旨呢,還是慰問老臣?千萬別去出使番邦,那可是有死人的。正德二年,好象有一個行人出使占城,就因為水土不服死在那裏。如果那樣,就麻煩了。

    所謂占城,就是後世的越南。當時越南國的都位於占城,也就是後來的東亞旅遊景點之一的芽莊。

    想來,這事也不可能。出使外國可是個美差,辦完差之後出使的行人多半會升為都察院禦使,這種美事還輪不到他這個新人頭上。

    他走進秦梁辦公的耳房,問道:大老爺有何吩咐?

    秦司正還是那副叫人如沐春風的和藹表情,微笑道:事情是這樣,朝廷命禦史沈陽戶部郎中張大化清理畿內莊田,涉及的田畝莊園甚多,很多莊田也不知道轉過幾手,一理甚至能理到弘治年,千頭萬緒甚是繁雜。光靠沈張二位大人,一時也無法厘清

    正因為事情實在太複雜,加上人手有限,這二人忙了大半年,到現在才追回了二千五百二十九餘頃皇家莊田。

    這事說穿了就是嘉靖皇帝缺錢用,想要殺豬。

    可是,這二十九頃地根本值不了幾個錢,反鬧得京中百姓不滿,費而不惠。

    皇帝大光其火,決定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你們不是喊人手不夠嗎,好,朕給你們增派人手。還有,你們兩個分明就是出工不出力,對朝廷大政心懷抵觸,朕不再相信你們。

    於是,嘉靖就讓這二人做名義上的主持人,卻令各紀檢部門派出人手,混編成幾個工作隊,劃片區落實到人依照名單清理隱匿莊田。

    行人司的行人們將來要麽做給事中,要麽去都察院,標準的紀檢幹部後備培訓班,這次也要出人負責一個小組。

    說完來龍去脈,秦梁微笑道:周大人,司中行人都是十年寒窗,中進士之後直接被排到行人司來任職,甚至沒有去過六部觀政,外間事務一竅不通。此番清丈京師皇產,牽涉甚廣,叫他們領銜辦差,怕是要壞事。至不如周大人,由衙役而吏員,然後理刑廳知事,人情練達,精明強幹,老夫的意思是派你去做這件事。

    說著話,又讓書辦給周楠上了一杯好茶,一副年輕人,我看好你喲!的神情。

    京城別的不多,就是官多,貴人多。有資格隱冒皇家田產的人,不是今朝新貴,就是前朝的老臣,誰也不知道這麽查下去最後會惹到誰?

    就拿昨天來尋麻煩的趙經曆來說,擺明了要欺周楠是一個九品外官,可一見到唐順之和朱倫親手寫的條幅就退縮了。小小一個周楠背後就站著一個封疆大吏和一個錦衣衛鎮撫,京城乃是藏龍臥虎之地,鬼知道還會經曆什麽?

    理智告訴周楠,這事幹不得。

    可是,秦老頭對自己確實不錯,又委以重任,這麽回絕了不太妥當。自己在行人司還得呆上一年,若是惹惱了秦司正,日子不太好過。

    正尋思著,秦司正又歎息一聲:這次我們行人司分的是職司是清丈一個後戚的莊田,有一座大莊院,三千畝旱地。按慣例,他退個幾百千餘畝就罷了,大家也好有個交代。誰料這家人橫行霸道,勢朝廷之命於無物,甚是叫人頭疼啊!

    後戚,追贓,周楠頓時來了精神。

    後戚是什麽,顧名思義,皇宮裏後妃的親戚。表麵上看來,皇親國戚,絕對惹不得。

    可別忘記了,這裏是明朝,而不是兩漢。

    沒錯,在兩漢時後戚把持朝政,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確實人見人怕。那是因為兩漢有帝與後宮天下的傳統,而後戚則是皇後這股政治勢力的代表。有漢兩朝,出了呂家霍家這樣的大家族。

    有鑒於後戚幹政的惡果,後世對後妃的親戚都是嚴防死守,當賊一樣防。

    到明朝,更是規定,皇後和妃子都不能是世家大族的女子。很多後妃出身很低,多出身於七品或者從七品官員家。

    一旦你家中女兒被選入宮中受到冊封,不好意思,你以後就別想做高官了。老實呆在家裏當個國公或者侯爺,拿死工資吧!

    不但如此,有司還時不時上門給你來一通觸及靈魂的八榮八恥宣講,讓你紅紅臉出出汗才肯罷休。

    在明朝,給皇家當親戚從來就不是什麽好事。各地的藩王如此,後戚也是如此,並稱為大明兩大慘。

    周楠問:老大人,此番要去清丈的這家人可是朝廷官員,可有爵位,等下也好稱呼。

    這話問得有技巧,看周楠已有任事的念頭,秦梁微笑道:這家人姓李,沒有爵位,也沒有官職。

    那就沒什麽好怕了,周楠眼睛大亮,滿麵豪氣地說:周楠得朝廷恩旨,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敢不為人先?

    一個後戚,還是沒有爵位和官職的,肯定是前朝舊人,在宮中也沒有情分,辦了就辦了。而且,聽秦梁的意思,那姓李的家中占了三千畝地,退個一千畝意思一下就可以了。退多退少,還不是自己一句話的事情。這其中有很大操作餘地,說不定能敲他一些銀子。

    不過,周楠倒沒有多大興趣通過這事財,京城不同於地方,如果眼睛裏隻有黃白之物,格局也忒小些。

    要幹就幹個大的,將李家將三千畝地都退出來。一是拿到亮眼的政績,二是可以借這個落勢的外戚刷一刷我周大人不畏強權,勇於任事的能臣名望。

    秦梁眉開眼笑,又結實地誇讚了周楠一通,最後道:周大人放膽去做,叫朝廷看看我言官清流的錚錚鐵骨。

    一不小心就擠進了清流的隊伍,周楠甚是受用。

    接下來就是組織人馬,行人司撥了一個書辦和兩個衙役給他使喚。另外,應天府衙門還會派一個人過來給他做副手。

    周楠接見了三個直屬手下,訓話完畢之後,那頭順天府就來人了。

    一看到自己的副手,周楠一呆:是你?

    那人:是你。

    周楠:怎麽是你,怎麽老是你。

    原來,順天府派過來給周楠做副手的竟是昨天闖入周家,拿著封條到處貼的趙經曆。

    本書今天晚上零點入vip,請各位書友訂閱支持,謝謝!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