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山海關

字數:5257   加入書籤

A+A-




    前段時間,日本關東軍從王牌間諜川島芳子那裏得到了一份重要 情報,北地抗日義勇軍首腦人物封天住在避暑山莊,巨大的誘餌讓關東軍無法抵禦。

    盡管有天皇以及陸軍部的命令,關東軍司令部還是鋌而走險,派出第八師團深入熱河襲擊承德山莊。

    這一次的莽撞行事直接造成了第八師團的滅亡,致使日本軍隊原有的十七個甲等師團銳減到十二個師團。

    第五個甲等師團的滅亡,令日本國內一片震驚!

    這已經不僅僅是日本軍隊的損失,更重要 的是影響到了整個日本軍隊的士氣。

    日本軍隊中彌漫著一種情緒,軍隊士兵都不希望自己麵對北地抗日義勇軍,甚至到了談虎變的境地。

    而直接責任人關東軍司令武騰信義大將,迫於壓力自刎身亡,日本王牌間諜川島芳子的下場,更是慘不忍睹。

    日本軍隊在損失了五個甲等師團之後,日本天皇以及日軍參謀本部已經重新製定了戰略,下決心堅決不與北地抗日義勇軍交戰,並一再嚴厲地重申此命令。

    新上任的關東軍司令官菱刈隆大將是絕不敢再找倒黴的,他可不想步本莊繁以及武騰信義大將的後塵,冒著極大的風險,去招惹那個陰險狡詐的封天。

    日本關東軍不傻,陸軍部也不傻,日本天皇更不傻,肯定不會在封天身上繼續 浪費財力和兵力。

    所以,關東軍現在學乖了。

    日本人可以招惹別人,卻惹不起封天。

    因為,封天已經成了整個日本軍隊心裏的陰影、惡魔的化身、死亡的陷阱的代名詞。

    除非日本軍隊傾其國力,大舉進犯北地抗日義勇軍,單打獨鬥沒有人願意與之交戰。

    但是,北地抗日義勇軍的所在地極其荒涼,中間又有一大片無人區,與之作戰,需要 克服極大的困難。

    重要 的是,與北地抗日義勇軍作戰得不到任何好處,那裏沒有日本需要 的資源。

    日本關東軍再一次失敗,讓日本陸軍部痛定思痛,決定放qi 與北地義勇軍封天的糾纏,重新回歸到進軍河北的戰略意圖。

    自從日軍占領錦州之後,遼西走廊順勢而下,下一步的目標,顯然是山海關。

    如今,山海關是東北軍把住河北大門的最後一道關口,一旦山海關失守,河北盡在日本人的鐵蹄之下。

    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軍隊占領了東北三省,繼而扶植清朝廢帝溥儀為傀儡皇帝,成立了所謂的“滿洲國”。

    而所謂的滿洲國公然以山海關劃線,視山海關為偽滿洲國的所謂“國境線”上的主要“邊關”。

    而且,滿洲國還在山海關車站設置其所謂的“海關”、“鐵路辦事處”及“警察分駐所”等機構。

    其實,山海關早在1900年遭到八國聯軍入侵後,就已不再是中**隊的純粹防區了。

    再加上“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軍加緊向山海關滲透,進一步加強了駐紮在山海關南門外火車站日本守備隊的軍事力量。

    日本關東軍占領錦州後,軍隊一路侵犯到榆關城東門外,並在山海關東北1公裏的威遠城至吳家嶺一線,即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直軍抵禦奉軍的主要陣地安營紮寨。

    那一帶的地勢略高於山海關所依的長城,駐紮那裏的日本關東軍,可以居高臨下,虎視眈眈,足以給山海關城區的防禦造成極大的威脅。

    這樣,山海關城,即臨榆縣城的南門和東門都在日本軍隊的嚴密監視之下,駐守山海關的中**隊,也隻能在北門和西門可以自由出入。

    由於山海關車站設有偽滿洲國非法設立的所謂“海關”、“鐵路辦事處”及“警察分駐所”等敵偽機構,山海關城區還有不少做刺探情報工作的日、韓僑民。

    因此,這裏中**隊的一切軍事行動,很難瞞過敵人的耳目。

    還有一個重要 因素,河北駐軍是東北軍張學良,這家夥純粹一個軟皮蛋,再加上河北的戰略位置以及豐富的資源,日本關東軍為何不收拾他呢?

    如今關東軍是鐵了心地要對付張學良,一心一意撿軟柿子捏,對河北虎視眈眈。

    日本是一個島國,極度缺乏戰略資源,本來日軍計劃占領了東北,利用東北的大片土地和資源,但是,這個計劃失敗了,東北的資源無法利用。

    原有的工廠設備已經全被北地抗日義勇軍擄走了,奉天周邊的礦產資源破壞殆盡。

    本來日本內閣已經計劃往東北移民,以便開發東北資源。

    可惜,關東軍招惹了封天,被其報複之後,在建的機場再一次毀於一旦。

    沒有空中力量的保護,日本內閣感覺開發東北資源困難重重,北地抗日義勇軍隨時會給予毀滅性的打擊,投入其中的資金也將化為泡影。

    所以,內閣毅然決然地終止了此項計劃。

    但是,戰爭需要 武器,沒有資源便造不出武器來。

    花錢從海外購買,日本人沒有錢,前期的軍事行動,已經讓日本zf的經濟愈發困難,所以,河北之地的資源愈發重要 ,日本人已經將這裏列為他們的首選目標。

    東北軍退入關內後,駐守山海關的中**隊為以何柱國為旅長的第五十七軍**步兵第九混成旅。

    這支部隊在東北軍中以驍勇善戰著稱,進駐山海關以後,恪守職責,紀律嚴明,布防得當,有力地確保了山海關的防衛安全。

    1932年7月,鑒於山海關地區的日軍威脅越來越嚴峻,張學良將防守山海關的重任交給他的親信部下,第九旅旅長何柱國。

    張學良對何國柱麵授機宜,說:“民眾要抗戰,我們也要收複東北失地,而蔣委員長卻不讓我們與日軍發生衝突,這個矛盾不好處理。”張學良說的話很漂亮,自己要收複東北,言外之意,是蔣委員長不讓打,東北軍不抵抗,與張學良沒有關係。

    張學良話剛說完,何柱國傻眼了,這算什麽,既不讓軍隊與日軍發生衝突,又要守住山海關,誰有這種本事啊?

    的確,這本身就是矛盾的,何國柱根本辦不到。

    但是,這話是張學良說的,他也隻能訴苦,說:“這我辦不到,辦不到的。這個矛盾我無法處理,既要守住山海關,又不能同日軍發生衝突,既不能打,又不能和,也不能走。日本人能讓我立足山海關嗎?”

    張學良搖搖頭說:“我知道 你有困難,要想在南京zf的不抵抗政策下,當一名響當當的抗日軍人,怎麽會沒有一點困難呢?國難當頭之際,我們軍人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要勇敢地擔負起來。辦法總會有的,辦法是人想出來的,這要靠你努力了。”

    何柱國望了望張學良,歎了口氣,他能說什麽呀?

    張學良為了給何柱國撐腰,授以兵權,加強山海關防務,下令成立臨永警備司令部,讓何柱國兼任司令,將轄區內的駐軍步兵第二十旅、騎兵第三旅、炮兵第七旅第十五團的炮兵營和工兵第七營等部,統一劃歸何柱國指揮。

    何柱國手下的兵力驟增三倍,堅守山海關的信心大大增強。

    他根據山海關的地形,將近四個旅的兵力按梯次部署,一個團駐山海關警戒,主力在北戴河一線機動。

    按照何國柱的作戰計劃,一旦與日軍打起來,先用一個團阻擊日軍,其餘部隊迅速四麵包圍日軍,逐個殲滅。

    但是,何國柱想的很好,卻沒有立足於打,僅僅是被動的防守。

    既然張學良執行蔣委員長的不與日軍發生衝突的方針,未戰先困住了手腳,這種戰略思想如何能守住山海關呢?

    東北軍可以不主動與日本軍隊發生摩擦,但是,若日本人主動,那時候怎麽辦?

    東北軍的主導思想已經錯了,還指望守住山海關,簡直是癡心妄想。

    曆史上,何國柱倒是一位血性漢子,也很能打,但是,他的上司是張學良,結局不言自明。

    1932年11月間,日本關東軍開始向北寧鐵路沿線大舉調動部隊,在皇姑屯至山海關間的各個車站分駐重兵,並派第五師團開抵錦州,做入侵山海關的軍事準備 。

    12月8日晚上,進駐錦州的日軍第五師團的一列鐵路鐵甲車,以追擊東北抗日武裝力量為借口,順北寧鐵路線開到山海關車站東端的長城缺口,並悍然向山海關城內射擊炮彈有38發之多。

    一時間,山海關城裏頓時硝煙彌漫,火光衝天,數處民房被毀。

    此後,日本關東軍一麵逼迫中國守軍“道歉”,一麵又陸續調兵遣將,把3000餘名步兵和40多門野炮、重炮分布在石河橋東、南門外及城東二裏甸、威遠城一帶。

    另外還有3列鐵甲車和20多輛坦克停在南水關城牆缺口及車站、石河大橋一帶。駐旅順的日本津田第二艦隊也派10餘艘驅逐艦,分別停泊在山海關、秦皇島海域,進行示威。

    日本軍隊兵臨城下,大戰一觸即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