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節 陳國和鄭國

字數:2634   加入書籤

A+A-




    君子說:不防備意外,就不可以帶兵作戰。曲沃背叛周桓王。秋季,周桓王命令虢公進貢曲沃,而在翼地立哀侯為晉君。當衛國****的時候,郕(en)國人入侵衛國,所以衛國的軍隊進入郕國。九月,祭祀仲子廟,又準備在廟裏獻演萬舞。隱公向眾仲詢問執羽舞的人數。眾仲回答說:天子用八行,諸侯用六行,大夫四行,士二行。舞,用來調節八種材料所製樂器的樂音而傳播八方之風。所以人數在八行以下。

    隱公聽從了。從此以後獻演六羽樂舞,開始使用六行舞人。宋國人掠取邾國的土地,邾國人告訴鄭國說:請君王攻打宋國,報仇雪恨,敝邑願意做向導。鄭國人帶領周天子的軍隊和邾軍會合,進攻宋國。

    進入了外城,以報複去年東門這一戰役。宋國人派人前來用國君的名義告急請救。隱公聽說軍隊已經進入外城,打算出兵救援宋國,詢問使者說:軍隊到了什麽地方?使者欺騙他說:還沒有到國都。隱公發怒,不去救援。他辭謝使者說:君王命令我一起為宋國的危難憂慮,現在詢問使者,回答說軍隊還沒有到國都,這就不是我所敢知道的了。

    冬季,十二月二十九日,臧僖伯去世。隱公說:叔父對我有怨恨,我不敢忘記他的忠誠。於是按照原等級加一級的葬儀安葬他。宋國人進攻鄭國,包圍長葛,以報複進攻外城這一戰役。

    *********

    (6)隱公六年

    六年春季,鄭國人來魯國要求棄怨結好,為的是重新和好。晉國翼都的九宗正頃父的兒子嘉父到隨邑迎接晉侯,讓他居住在鄂地,晉國人稱他為鄂侯。夏季,在艾地結為好友,開始和齊國結好。五月十一日,鄭莊公入侵陳國,得到全勝。往年,鄭莊公請求與陳國將和,陳桓公不答應。五父勸諫說:親近仁義而和鄰國友好,這是國家可寶貴的措施,您還是答應鄭國的請求吧!陳侯說:宋國和衛國才是真正的禍患,鄭國能做什麽?於是就沒有答應。

    君子說:善不可丟失,惡不可滋長,這說的※⊙ding※⊙dian※⊙小※⊙說,.2∷3.vos_();就是陳桓公吧!滋長了惡而不悔改,馬上就得自取禍害。縱是挽救,何能辦得到!《商書》說:惡的蔓延,如同遍地大火,不可以靠攏,難道還能撲滅?周任有話說:治理國家和家的人,見到惡,就要像農夫急於除雜草一樣,除掉它聚積起來肥田,挖掉它的老根,不要使它再生長,那麽的事物就能發展了。

    秋季,宋人占領長葛。冬季,京城派人來報告饑荒,隱公就代為向宋、衛、齊、鄭諸國請求購買穀物,這是合於禮的。鄭莊公去周都,第一次朝見周桓王。周桓王不加禮遇。周公對周桓王說:我們周室東遷,依靠的就是晉國和鄭國。友好地對待鄭國,用以鼓勵後來的人,還恐怕人家不來,何況不以禮接待呢?鄭國不會來了。

    *********

    (7)隱公七年

    七年春季,滕侯,《春秋》沒有記載滕侯的名字,是由於沒有和魯國為友的緣故。凡是諸侯各國締結過朋友,就彼此把國名向神明報告,所以國君死後則在訃告上寫上名字,這是為了向朋友國報告國君逝世和繼承的人,以便繼續過去的友好關係,並以此安定人民,這是禮的**。

    夏季,在中丘築城。《春秋》加以記載,由於妨礙了農時。齊僖公派夷仲年前來聘問,這是為了鞏固艾地的盟會。秋季宋國和鄭國講和。七月十七日,在宿地結友。隱公進貢邾國,這是為宋國而去進攻的。當初,戎人朝覲周王,向公卿送了財幣,唯有凡伯不以賓禮款待。冬季,周天子派凡伯來魯國聘問。在回去的路上,戎人,在楚丘對他加以截擊,俘虜他回去。

    陳國與鄭國講和。十二月,陳國的五父到鄭國參與結盟。初二,和鄭莊公結友,歃(sa)血的時候心不在焉。泄伯說:五父一定不免於禍,因為他不認為結友是國家的利益。鄭國的良佐到陳國參加結盟,十一日,和陳侯結友,看出了陳國將要發生騷亂。鄭國的公子忽在周桓王那裏,所以陳桓公請求把女兒嫁給他。鄭莊公同意,於是就訂了婚。

    *********

    (8)隱公八年

    八年春季,齊僖公準備要宋、衛兩國和鄭國講和,已經有了結盟的日期。宋殤公用財幣向衛國請求,希望先行見麵。衛宣公同意,所以在犬丘舉行非正式會見的儀式。鄭莊公請求免除對泰山的祭祀而祭祀周公,用泰山旁邊的祊地交換魯國。在許地的土田。三月,鄭莊公派遣宛來致送祊地,表示不再祭祀泰山了。夏季,虢公忌父開始在成周做卿士。四月初六日,鄭公子忽到陳國迎娶妻子媯氏,十三日,帶著媯氏回來。

    十六日,進入鄭國,陳鍼(en)子送媯氏到鄭國。他們先結婚而後告祭祖廟。鍼子說:這不能算夫婦,欺騙了他的祖先,這不合於禮,怎麽能夠使子孫繁衍興旺呢?齊國人終於讓宋、衛兩國和鄭國講和。秋季,在溫地會見,在瓦屋結友。

    丟棄東門這一役的舊怨,這是合於禮的。八月某一天,鄭莊公帶著齊人朝覲周桓王,這是合於禮的。隱公和莒子在浮來結友,以達成對紀國的友好。冬季,齊僖公派人來報告宋、衛、政三國講和的事。隱公派眾仲回答說:君王使三國舍棄相互仇敵的圖謀,安定他們的百姓,這都是君王的恩惠。寡君聽到了,豈敢不承受君王的高明的好行動!(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