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一沙一世界(1)

字數:2788   加入書籤

A+A-




    我瘋了似地在大街上奔跑,到處尋找。頭頂夜色如粘稠的墨汁,濃得化不開。霓虹燈將變幻的彩色投向濃黑的天幕,遮擋了一切星輝。川行的車流,商場震耳的音樂,路邊一對對戀人們的調笑,這個城市依舊繁華喧囂,卻孤獨得令人生不出一絲暖意。

    看見高瘦的身影就上前辨認,卻是一次次道歉,一次次失望。人潮人海,人影憧憧,唯獨找不到你。我真的累了,太累了。這世間還有怎樣的悲傷,勝過幹渴而不可得,思念卻無可觸及?你遠在虛無縹緲的雲層之上,與我隔了何止千裏萬裏?

    我蹲在街頭抱頭痛哭,周遭一切喧囂皆與我無幹。無數腳步從我眼前匆匆走過,偶有稍作停留,卻無一句關切的問候。身後的商場裏忽然停下了喧鬧的舞曲,一支小提琴曲悠揚響起,行雲流水的琴聲仿若空靈的高山流水。一雙樸實的布鞋在我麵前停駐,鞋子很大,是雙男人的腳。小提琴曲中插入了鋼琴聲,淙淙蕩蕩,宛若春愁。琴聲轉為綿長,輕靈的音樂仿如一陣風,輕飄而來,輕卷而去。

    那雙停駐的布鞋終於離開了,身後的音樂聲也漸漸歇止。我哭得累了,仍蹲坐在地上,緩緩抬起頭。眼前有一瓶礦泉水,還有一包麵包。我驚訝,四下張望,看見遠處有個高瘦的背影,身穿白色T恤,離我已越來越遠。我站起身想追過去,不料雙腿麻得不行,呲牙咧嘴地敲著腿,好不容易等麻勁兒過去,我再起身追時,那背影已融入人群再也尋覓不到。

    不是說,“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麽?我轉過身,搓了搓眼,再轉過來,還是沒有。苦笑一聲,終究是我的幻覺。

    為卑摩羅叉大師辦了後事,將那些貓狗領回家,生活又恢複了之前的平淡。我對相親再也提不起興趣,將小什帶大,就這樣過完一生也罷。

    那之後我經常讀佛經,從兩千多年前的智慧之書中汲取精神的能量,倒是領悟了許多。原來我有太多執念,堪不破的煩惱難以轉換,都堆積在心裏成了垃圾。那次的痛哭,與我,算是死過一回。借著讀經修禪,清理心中的垃圾,身心內外皆變得清晰與透徹,反而覺出平和與寧靜。

    可我這種狀態在旁人看來卻有些不正常,父母請來張熙為我開解。他見到如老僧入定般捧著佛經研讀的我,不由歎氣:“艾晴,你這是在做什麽?天天看佛經,這是要徹底悟了麽?”

    我放下佛經,靜靜地笑一下:“我隻是覺得佛經很有意思,每次看時,都能淨化心靈——”

    “打住打住!”張熙一臉頭疼狀地打手勢,“別跟我宣講佛理,我有我自己的判斷,什麽該信,什麽存疑。”

    “那我們就來講講你感興趣的科學。”我為他倒上一杯清茶,悠悠說道,“科學越發達,越能證明佛法的精妙高深。”

    這話果然勾起了他的興趣,在我身邊坐下,也學我一樣盤起腿:“行啊,你倒是說說看,佛法與科學有什麽相關性。”

    我一邊抿著茶一邊說道:“《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裏說:‘一一微塵中,各現無邊刹海。刹海之中,複有微塵。彼諸微塵內,複有刹海。如是重重,不可窮盡。’你看,這不就是我們的微觀世界麽?”

    張熙點頭:“沒錯。一個原子如果是一個劇場那麽大的話,原子核就是一顆灰塵大小,可不就是無邊刹海與微塵麽。”

    “所以,‘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我笑著抿一口茶,“《楞嚴經》說:‘當知虛空出生色相。’佛陀把物質分成微塵,再細分成‘鄰虛塵’,佛告訴我們,鄰虛塵再分下去就變成同時含有物質與虛空性質的東西,最後就是虛空而已。佛陀在2500年前提出的,與現代物理學不謀而合。”

    他眼皮一抬,極有興趣地問:“你是說弦理論?”

    我點頭:“宇宙由物質組成,物質由原子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和中子又由誇克組成。誇克裏麵又是什麽?一根細細的一維曲線在震動,就像吉他琴弦的震動一樣。這已經不是實體了,‘弦’隻是震動或波動的代名詞而已。最終,根本沒有實在的物質存在,這就是弦理論的核心。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最新的宇宙爆漲理論,都在支持一個看似難以理解的事實:物質可以無中生有憑空消亡。”

    “果然是這樣!”他鼓掌,大為讚歎,“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啊。能翻譯出這句話的鳩摩羅什,該有怎樣高超的智慧。”

    想起在1650年前翻譯出這句話的羅什,他能準確領會佛陀的意思,以精妙的漢文來詮釋如此深奧的道理,這智量實在難測。我歎息一聲:“所以《金剛經》中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既見如來。’”

    “原來這句經文是這意思。” 他若有所悟,片刻後閃著眼看向我,“你說的這些是微觀世界。那麽宏觀世界呢,佛陀有講到麽?”

    “《長阿含經》中說:日月所照耀的地方叫做一個世界,世界的中心是須彌山,日月繞須彌山而行。一千個這樣的世界,就構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就構成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就構成一個大千世界。這就是佛法中‘三千大千世界’的含義。”

    他搖頭晃腦地說道:“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須彌山是太陽,行星圍著它轉。一千個太陽係構成一個銀河係,一千個銀河係構成了本星係團,一千個本星係團構成我們這個宇宙。”

    “一千是虛指,不是實數。”我笑著告訴他,“最有意思的是,佛陀甚至還指出了大與小是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