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炸營

字數:5438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龐煖、蘇烈、王子明三人,率領士兵3000,民夫2萬,糧車數百輛,浩浩蕩蕩從洛陽出發,沿著秦朝修建,漢武帝時期又大規模修繕過的馳道朝著虎牢關進發。

    一路上,道路平坦通常,龐大的輜重部隊,竟讓能夠達到日行三十裏。

    龐煖不禁感歎,始皇帝的英明決斷。

    秦始皇橫掃六國,統一華夏之後。除其他政績外,還辦了兩件舉世矚目的大項目:

    一是修築了萬裏長城,

    二是修建了秦直道。

    秦朝直道有統一的質量標準:路麵幅寬為50步,約合70米;路基要高出兩側地麵,以利排水,並要用鐵錘把路麵夯實。每隔三丈種一株青鬆,以為行道樹;除路中央三丈為皇帝專用外,兩邊還開辟了人行旁道。每隔10裏建一亭,負責治安,同時也是行人休息站點和郵傳交接之處。

    這簡直就是古代的高鐵。

    在大秦國力最鼎盛的時候,秦始皇下令修築一條長約1400公裏的直道,相當於後世的京滬高鐵工程。

    大將軍蒙恬率20萬大軍,一邊駐守邊關,一邊監督民夫們修建這條沿途經過14個郡縣,直至九原郡。

    當這條直道修完後,秦始皇的騎兵從他的軍事指揮中心雲陽林光宮出發,三天三夜即可馳抵陰山腳下攻擊匈奴。

    漢武帝時期,在秦原有道路上繼續擴建延延伸。後來曆代皇帝,都有修繕維護工程。

    龐煖等人走的這條運糧道路,是沿著洛陽的馳道東出虎牢關,渡黃河,過嵩山,經宜陽補給,最後到達南陽郡戰場。

    幾日之內,輜重軍隊就到了虎牢關下。

    “哎,這麽點路,竟然走了這麽多天。要是在現實社會,一腳油門就到了。”蘇烈抱怨道,中年大叔的腳底板已經挑掉好幾個水泡,又起來好幾個水泡,現在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

    “大叔,你別嫌慢了。我們日行三十裏,已經是拖了龍祖始皇帝陛下的福了。”龐煖從虎牢關駐守都尉那裏買了一些酒肉,叫了幾個民夫搬了過來。

    “不過我記得,電視裏常說,用兵如神,裏麵日行百裏。”王子明喝著瓦罐裏的水,喘了口氣緩過來說道。

    “那都是放屁,你看我的腳。哎呦喂。又起了一個泡。”蘇烈脫掉鞋子,看到腳上的大水泡抱怨道。

    “還不是大叔你聖母心爆發,把我們三個的馬匹給了傷員。”王子明調侃道。

    “你懂個屁,這叫做收買軍心。”蘇烈齜牙咧嘴的用針挑著水泡,嘴裏罵道。

    龐煖、蘇烈、王子明本來是有馬匹騎的。然而,出征第二天搭帳篷的時候,一輛滿載帳篷的超載馳車翻車了,砸傷四個民夫。蘇烈就讓王子明和龐煖把馬匹拿出來,背這四個傷員了。

    “要收買,也要收買士兵。你收買民夫算是怎麽回事。張達,你讓幾個百夫長將這些酒肉分了。”龐煖招呼著百夫長張達拿去將酒肉分了。

    “就是,這才叫收買人心。”王子明趕緊先抓了一塊肉脯塞入嘴中嚼起來。

    龐煖看著牛皮紙上的地圖,手指在上麵比劃著路程:“一個人一天走五十公裏不難,十個人不難,一百人也不難。但是千萬人擠在這路麵上,塵土飛揚的道路上行進,日行百裏幾乎不可能。行軍速度的決定性因素是規模,道路係統和輜重。”

    王子明還是有些不信:“可是,我看過把家講壇,記得有專家說過那個軍隊日行百裏來著。”

    龐煖想了想,解釋道:“恩,要達到日行百裏,首先要拋棄輜重,然後要部隊規模小。為了某個迫切的目標進行急行軍,是可以做到的。但這個不是常態。我們這樣的輜重部隊是不可能做到的。

    這就和城市道路上的車流一樣。就算你就是開的蘭博基尼赫雷坎,每小時325公裏,前麵堵著一片卡車、麵包車、轎車,你也隻能十幾公裏每小時的速度慢慢挪。

    這就是有快的能力,沒有快的環境。

    如果沒有這條道路。步騎混編大軍行進,後麵上百輛滿載糧草輜重的車子在前麵軍隊人馬踏出來的坑窪不平的道路上顛簸。那樣行軍,一天能走十裏就謝天謝地了。”

    .......

    龐煖是一個烏鴉嘴。

    出虎牢關,渡過黃河之後,道路變成了狹窄的豆腐渣工程小道,寬度隻夠一輛車行進,上百輛的革車和馳車排著長隊緩緩前進。時不時的還有泥濘塌陷路段,還要讓民夫立刻搶修。

    民夫和士兵們走在道路兩旁野地裏行進,硬生生的在道路兩旁,踩出兩條小徑。

    夜裏,又倒黴催的發生營地失火。

    這些營帳是用帳篷和木杆支起來的,平時折疊和捆紮起來堆在馬車上。黃昏升灶台做飯的時候,由百夫長統一帶人領取,分給各自的什長,搭建宿營帳篷。

    黑漆漆的夜空,一下子熾烈的紅光照亮。

    睡眼惺忪的王子明被親兵拉出營帳,看著衝天大火立刻徹底蒙了。

    在軍隊一開始出征的時候,蘇烈通過【兵符】的授權功能,分給龐煖和王子明各百人。

    龐煖讓自己手下的人試圖維持秩序。結果龐煖的那一百人,瞬間就被人潮淹沒,瞎嚷嚷亂跑亂竄的民夫,根本攔不住。

    “媽的,這樣下去要營嘯了!”龐煖知道,完蛋了。

    《鬼武神》書中有專門章節,對於“炸營”即“營嘯”事件的破壞力,有著清晰的描述。

    所謂營嘯,指的是軍營官兵因為一些小的導火索,在沒有接到任何指令下盲目緊急集合自發行動的行為。

    當兵的大半夜夢遊一樣扛著槍拿著刀出門,迷迷糊糊遇到同樣一幫扛槍拿刀的家夥。你覺得第一時間是給你腦袋瓜來上一刀還是停下問你口令。

    被砍的人一定會砍回來,你給我一刀我給你一刀。一來二去慘叫起來巡邏隊和睡著的官兵都驚動了,看到地上的屍體發出敵襲警告。

    古代軍隊組織和動員能力偏弱,士兵隻能自發集結警惕。士兵入睡都脫了鎧甲難分敵我,大晚上的又沒有電燈。

    在誤判敵襲的情況下很容易見誰砍誰。一旦哪裏打起來整個軍隊都如同見火的飛蛾一樣撲過去,先來的打的不可開交,後來的分不清敵我亂砍一通,再後來的就開始有怨報怨有仇報仇了。

    古代軍隊的兵源往往是罪犯和農戶,動輒就是流放三千裏充軍,實在讓人難以相信這夥子人會有什麽高素質。

    一來二去的,就炸營了,數萬甚至數十萬士兵自相殘殺,大軍迅速折損一空。封建軍隊基本

    特別是古典軍隊,一旦發生炸營,基本上就是代表一支軍隊基本廢了一半。

    代表性的應該是苻堅率領八十萬大軍,想要結束持續百年的南北朝亂世,統一天下。投鞭斷江流,兵勢何其雄壯哉!!

    結果被謝玄帶領六萬北府兵打出一波【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苻堅的八十萬大軍成分複雜互不統屬。謝玄派出探子到敵後大喊苻堅戰敗謠言,輕易引發炸營,八十萬大軍兵敗如山倒,最後僅餘三萬人回到北方,不久之後,苻堅一生戎馬創建的帝國也隨之土崩瓦解。

    六萬北府兵,以一當十,淝水之戰大破苻堅八十萬大軍。

    謝玄和北府兵的這驚天動地一戰,給偏安一隅,苟延殘喘的東晉又續上幾十年國運。

    當機立斷,龐煖從係統私人武器空間中取出犀首大刀,讓附近找得到的幾個親衛放棄維持秩序聚攏到自己身邊,隻能自保,以防不測。

    之前那一百士兵,已經是泥沙入江河,徹底被徹底被亂民衝散。

    這次發生營嘯的導火索就是出車隊物資突然掀起的火災,幸好發生營嘯的是民夫,他們本身就沒有兵器,即使發生營嘯也戰力有限。關鍵是軍隊沒有亂,可惜自己兵力不足。

    啶!

    龐煖腦海中突然想起係統的提示音。

    “助軍右校尉蘇烈通過兵符授權2000步兵臨時指揮權。”

    蘇烈大叔,平時看起來一直劃水摸魚的混,可關鍵時刻卻一點都不含糊。連龐煖人都沒見到,就通過係統的隊友功能,果斷將兵權秒轉給龐煖。

    收到輔助係統的提示音,龐煖係統的軍隊模塊,統帥兵力100立刻跳成2000。軍中百夫長、什長、傳令兵的名字,立刻出現在龐煖的腦海中,仿佛一張無形的網絡,讓龐煖和這些軍官和傳令兵們建立起聯係。

    龐煖立刻讓親兵給各個營壘的百夫長下令,集結士兵,堅守營帳,千萬不要被亂民裹挾。有民夫衝擊營帳的視為敵襲,斬立決。

    親民們在混亂的人潮中,如同小鴨子在大海中遊泳,根本挪不了幾步。

    “周圍民夫,立刻原地不準動!違令者!休怪我大刀不認人!!!”

    龐煖發動鬼武神餐桌能力【雪梨·怒吼】,一聲怒吼,揮著手中的五十二斤犀首大刀,將周圍的部分民夫唬住,讓親衛可以掙紮著出去,將命令發出。

    隨著命令傳達到各級軍官,局麵漸漸穩定住。

    龐煖看向西麵輜重營地的紅光。

    為了防止炸營,根本沒有時間救火,這下糧草物資,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