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十年世事兩茫茫
字數:7012 加入書籤
傍晚,小城,小茶館。
這簡陋不堪的小茶館,與其說是茶館,倒不如說是有門有戶的茶攤。它唯一勝過茶攤的地方,便是飲茶的客人不必受路上風沙的侵擾。
正因此,擺在道旁的茶攤大多都是平淡無味的涼茶,沒有人有心思在風沙之中細品。而這茶館雖小,卻還有幾種廉價的茶葉。
小茶館的生意並不好,甚至還不及一些路邊的小茶攤。樂意品茶之人,多是文雅之輩。而這種故作姿態的君子,在這小城之中並不多見。
江湖豪客多喜飲酒,時常光顧的也都是酒館。有急急路過者,也隻是在路邊茶攤叫上一大碗涼茶,解了渴又急急離去。
冷冷清清的茶館中,零零散散倒也坐了幾桌散客。角落靠窗的位置上,坐了一個青年人,點了一壺粗茶,一坐就是一天。
索性茶館之中也無幾個客人,沒什麽生氣,掌櫃對這青年人也不攆不趕,反倒十分客氣的送上了一碟花生米,現炒的,有些焦,卻很香。
青年人很有禮貌,言行舉止令人心生好感,這也是掌櫃會送上一碟花生米的原因。
掌櫃坐在櫃前,目光從這青年人麵上劃過,卻隻歎息抬頭。他活了七十多個年頭,一生也沒有什麽幾分作為,開了這間小茶館維持生計,見慣了形形*的人。
從冷蕭的眼睛裏,他能看到一些並不顯露、卻隱藏不深的孤獨。能夠讓一個人產生孤獨的原因有很多,他也見慣了這樣的眼神,卻沒有泯滅好奇之心。
隻是他並沒有去探究,因為他知道即便探究了,也得不到答案。
青年人將目光垂落在窗外,拈起一粒花生米,連著殘缺的黑紅交錯的花生衣,一同送入了口中,腮幫上下動了幾下,隨著喉嚨的一下滾動,便又恢複了平靜。
這茶館雖小,卻正當街。透過窗戶,能夠看到正西去的一縷殘陽,或匆匆或緩慢的行人,朦朦朧朧的風沙。
這小城,對於青年人來說,不用片刻便可走上幾個來回。可他就喜歡在這偏僻的角落裏,品嚐苦澀。
他看著指間捏著的花生,褪下那一層殘破斑駁的花生衣。他覺得自己,與這花生衣沒有什麽兩樣。
或許見過他的人並不多,或許十年過去,他的名字也早已不如當年那般赫赫,不過若是聽見他的名字,一定還會讓那些行走江湖之人感到熟悉。
他是,冷蕭。
十年前,白骨教、妖族第二妖尊應笑以及沐尋禮從時耀口中探問飛升之密未果,已再無第二次機會。
白骨教被一字門掣肘,終究隻是黯然退去,並未在南域掀起多少風浪。沐尋禮帶著劍閣百萬弟子,也不知去向,應笑更不必說。即便是揚言要謀天下的鬼頭陀,也不知何時起就未曾在露過麵,而所有鬼頭陀的部下,除了一些親信之外,也都重新回到了時耀手下。
同樣的,西域養蠱人也被佛修處處幹擾,難以成事,卻仍舊將劍閣舊址占據,留下諸多強者鎮守,休養生息,妄圖一點點蠶食南域修士。想要做獵人,就要有足夠的耐心。
而佛修也在南域建立起一座座寺廟,傳揚佛門。
這些外域修士,之所以這般乖巧的沉寂了下去,最大的原因是因為青痕宗開山祖師青劍真人,有了渡劫之兆。
倘若青劍真人一朝渡劫,那麽即便這些人當時做了強盜,吃進去多少,也早晚要吐出來。
而東域修士,還未曾有聲名顯露之人,便已不敢再興風作浪。邪祟亡,鬼修平,外族隱,南域渡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已是如同春風化雨潤新草,枯藤老樹抽新芽。
能有今日,雖多虧了青劍真人的震懾,可佛門的道門也功不可沒,否則南域斷然堅持不到今日,所以十年來,南域大興道教、佛教,即便是凡人,信奉者也多不勝數,向往這清心寡欲的境界,心喜這粗茶淡飯的生活。
鬼頭陀失了音訊,他所念念不忘的回眸仙露也再無處去尋。這十年來,他再沒有掀起多少風雨,隻是潛心修煉。
鄰桌茶客,有兩人飲茶低語,其中一人說道:“近日通天聖地不斷有大動作,好不容易才有今日安寧,可千萬不要再生事端了。”
此人話語之中,不乏憂慮。他們不過是凡人罷了,心之憂矣,卻不知歸處何在。
一縷和風拂過冷蕭鬢角,這茶客的低語,無疑勾起了他心中的一絲舊憶,也是在十年前。
十年前,桃紅從妖域離開之後,回到中域,揭開了千壽的偽裝。他回到了森羅殿,繼續做著他的殿主,飄雪殿弟子也始終被困在飄雪殿,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一切仿佛沒有一絲變化。
隻是獨獨將偽裝的桃紅變成了真正的桃紅。隻是如今的冷蕭羽翼已豐,林九霄想再輕易抓住冷蕭,也再不如當年那般輕易。
即便抓住了冷蕭,若要再煉製赤魂印,則又要花費十年。林九霄有這個耐心,卻對冷蕭的渴求並不那樣強烈了,因為他知道了妖王時耀的手裏,掌握著飛升之密。
往事如秋風之於落葉,卷起又落下,為之一清,卻又再度散落。
兩個茶客的攀談聲在他耳邊再度清晰些許,另一人說道:“如今南域,青痕宗可說是當之無愧的正道魁首,正值太平盛世,邪魔外道不濟,聽聞青痕宗不日便要開門招收新弟子,正是將後輩送往修行的好時候!”
“趙兄此言甚是,犬子年方十二,練氣小成,頗有些資質,倘若能進青痕宗,將來定能光宗耀祖。”
冷蕭目光稍稍恍惚了一下,呢喃道:“時光飛逝,我正是粗通時間之力,抓住了些許歲月的尾際,才愈發不舍晝夜。正是這份不舍,才成了我突破虛嬰的最大阻礙。”
早在三年前,他就已經有了突破之兆,隻心緒難平,遲遲不能突破。一路走來,心中已經生了太多的遺憾,有些遺憾,連彌補都是奢望。
“分神,何日能分神?”
那兩個茶客的聲音從他耳邊漸漸變得模糊,十年,也不知千壽究竟是生是死。
斜陽墜落近半之時,他離開了小茶館,手中捏著一枚傳音符。
“師傅。”他輕輕喚了一聲。這十年來,他常年在外遊離,在青痕宗也淡了名聲,弟子間傳揚的也大多都是大師兄楚天闊以及大師姐寒月。
即便仇雁笙、南宮君婉、紅綃以及個別原本名聲不顯之人,也在這十年間陸續步入了元嬰境界。
這些人都是宗門後輩的目標,所仰慕的對象,隻是還記得冷蕭之人,已經沒有幾個。
他耳邊回蕩起謝雲磊的聲音:“冷蕭,盡快返回宗門,半個月後宗門開收新弟子,由你來負責。”
冷蕭不禁微微皺眉,說道:“半月恐怕有些趕,此事不如交由他人,弟子心有障結,也不想參與此等雜事。”
謝雲磊歎道:“此事為師說了不算,乃是宗主親自下令,由你來執掌入門試煉,”他頓了一頓,繼續說道,“你也知曉,宗主渡劫在即,心中常有悸動,隻是放不下宗門,勢必要培養出一個新的宗主。”
“為師已經老了,此生怕是分神無望,宗主的這份寄托便放在了你身上。”
冷蕭久久沒有答複,神色始終不起任何波瀾,語氣之中卻散出一分無奈與歎息:“宗門之中人才無數,何必要為難弟子?”
謝雲磊佯怒:“此等好事,別人求也求不來,怎的落在你頭上反倒成了為難?你可知你處師兄為了此事向為師明裏暗裏求了多少次?”
“既然楚師兄喜歡,便交由他吧。”言罷,他收起了傳音符,沉沉的閉上了眼睛,他飲的是茶,卻無端的醉了,醉倒在一片消沉與孤獨之中。
即便失去了刑堂堂主之位,楚天闊也始終不曾放棄過對宗主之位的向往,但凡有提升威望的事情,絕不會放過。
如招收新弟子這樣能夠輕易露臉的機會,他又如何能夠舍棄?才踏入修煉之途的年輕人,才最容易對此道強者升起敬畏之心。
冷蕭果真是酒館買了一壺酒,對著壺嘴一口一口灌著,並不豪飲,隻是絲絲淺嚐,感受那酒液之中散發出的熱意擴散他身體每一個角落。
此刻他便如同一個凡人,眼神似也恍惚了,腳步走得緩慢,卻很穩。
不一會兒,他懷中又閃過傳音符的波動。這一次,傳來的卻是青劍真人的聲音。
青劍真人向來直接,咆哮道:“你這小子,又野哪兒去了,還不趕緊滾回來執掌入門試煉!氣煞本座,連你師傅的話也不聽了,那本座的話你聽是不聽?”
“聽!”冷蕭晃了晃腦袋,咂嘴說道,“弟子向來尊師重道,宗主的話自然是聽的。”
“那你還不趕緊回來!”
“是,弟子這就回來。”
冷蕭一步一步走著,比路上走過的古稀老人還要慢上幾分。
青劍真人聽得冷蕭語氣,頓時氣就不打一處來,自是聽出了其中的敷衍,他滿腔怒火,張口欲罵,可話到嘴邊,卻又化作一聲輕歎。
“你可知,當年你在水牢之下埋骨之地救出本座之時,本座第一眼看到你所想到的是什麽?”
冷蕭又往口中灌了一口酒,潤了滿腸,才說道:“弟子不知,請宗主指點。”
“是海東青,收翼立於山巔的海東青,臨深淵而麵不改色,雷霆下敢直擊長空。可如今,你知道你像什麽嗎?”
“弟子不知。”
“你令本座很失望。罷了,你若不願回來,就別回來了。”
“是。”
冷蕭將傳音符收起,即便沒有親眼所見,他也能夠感受到青劍真人極度忍耐的怒火。
他知道,即便他不回去,這試煉長老的差事也落不到楚天闊頭上。一如青劍真人初見楚天闊時說的一句話,他看不上楚天闊。
想必,最後應該還是落在了刑堂堂主羅嘉的頭上。一如當年,也是由刑堂堂主駱海來擔任這試煉長老的虛職。
他沒有再想試煉一事,隻是神色恍惚,呢喃道:“如今,我像什麽?”
他嗤笑了一聲。他消沉,頹廢,一無所有。偌大一個世界,仿佛隻有他一個人。
可他真的頹廢嗎,他迫切的想要提升自己的修為,想要通過這種半夢半醒的方式,大開自己的心。
冷蕭伸手按在自己的胸口之上,恍惚的眼神稍稍清晰了幾分:“這裏麵,究竟藏了些什麽,才會悄悄上鎖?”
他一路走來,不問人,不問事,不問天地,不問自己,說是超脫,其實與行屍走肉又有何分別?仿佛隻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
他甚至不知道這座小城叫什麽名字。
當年,還有千壽與他一同承受這傷壓力,如今,卻隻剩下他自己了。而且除此之外,他宗覺得心中缺了些什麽。
他沒來由的想起了妖域入袂山穀裏遇見的那個小丫頭,十年了,你怕是……該有這麽高了吧?
他抬手在自己肩膀比劃了一下,似乎覺得有些高高,又移到了胸口。
冷蕭突然笑出了聲,旁邊走過一個婦人不禁嚇了一跳,神色厭惡的看了冷蕭一眼,啐了一聲“醉鬼”。她手中牽著一個孩童,此刻那孩童也目光好奇的望著冷蕭。
“是啊,醉鬼。”冷蕭握著酒壺的手指緩緩收緊了幾分,“欲速則不達,放不下,又如何拿起。”
這些年,他沒有表情的臉上習慣帶著一絲淡笑,喜歡帶著一絲朦朧的眼神,卻在這一霎都收了起來。
“或許,我該回家看看了,”他一拍額頭,“怎麽忘了,我還有家的。”
他眼前浮現出生活了十年的地方,那個小小的村子,那片長滿了入袂草的山頂。以及,那個不知能不能撐到今日的老人。
“姚爺爺。”他輕輕喚了一聲,心中忽然升起了無邊的迫切,身形一霎便消失在了原地。
隻有一個還剩下半壺酒的酒壺,墜落在地,發出一聲輕響。
不遠處,那婦女,那孩童,霍然回頭,卻發現,酒壺尚在,那酒鬼卻沒了去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