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行至中途聞噩耗(下)
字數:4036 加入書籤
京中趙九,何許人也,不言而喻;其口中三蘇禁籍,指的的是蘇洵、蘇軾、蘇轍這三父子,三蘇之作在先皇時期便已禁絕,違者以大不敬罪論處,但千年來,中國某些文人有一個嗜好,那便是愈是稀罕的作品,他們便愈想尋來以昭示自己的不俗。
當朝太宰王黼口舌伶俐,頗具口才,但論學識實不及與他同科入朝之人,拜相位後索性來了一出“學問不夠,品味來湊”的藏書活動,其中便有三蘇文集,以向文人好友昭示自己的與眾不同。
但豈料有朝一日紙不包火,也不知是哪個王八蛋出賣了自己,王黼年初遇劾。
這是他拜相以來首次遭劾,雖有驚無險躲了過去,隻命他焚書悔醒。
可趙九卻知此人官運休矣,因為盯上他的不是政敵,而是他未來的主子…
念及三蘇,趙九尋歡作樂間又憶起了那個同樣姓蘇的小美人來。
可他卻不知,此時這個小美人也在等著看他的笑話。
……
時維孟冬,此時距蘇家一行人上路,已過去了整整九日。
這九日裏,蘇楊兒自然沒少受陸靖元騷擾糾纏,但她對此人已徹底無可奈何,隻能盼著這位陸衙內能夠早一日像前世的自己一樣看破紅塵、幡然醒悟、另覓佳偶。
而那假嶽飛也時常受他所欺,陸靖元行事,不單心直口快,而且如缺乏管教的孩子一般,總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無所不用其極,處處針對假嶽飛,屢屢當眾稱其為陰險小人,可那假嶽飛卻是出奇能忍,從不與他反駁。
本就有些同情假嶽飛的蘇楊兒,也曾想要伸出援手,可又怕矛盾被激化,隻好作罷。
可令她感到疑惑的是,脾氣暴躁嶽母見自己兒子受人欺負,竟然不管不問,好似自己兒子的懦弱與忍讓是理所當然的一般,需知她可是上路第一天便因陸靖元講了幾句騷話,便將他打了個滿頭大包,這時竟然置之不理,當真反常。
不過陸靖元的胡攪蠻纏還並非最難捱的事情,最令蘇楊兒感到難以忍受的是連日裏他們所下榻的客棧,不是缺燈少油,便是院小無井,一路上她隻在昨日洗過一次澡。
這對現在的她而言是一種殘酷的折磨,因為眼下她對自己身體的愛護要遠超前世數倍,在她的潛意識裏,她總覺得這具身體是自己借來的,是以總是小心翼翼對待,從不敢有一絲褻瀆,無論就寢入浴始終不敢正眼去瞧自己的身體。
如此一行人,晝行夜息,跋山涉水,度過了淮陵口岸,終抵達南國境內。
一路上,蘇楊兒的心情也從起初的興奮,到後來的平淡,又歸為如今的疲倦。
天氣,是鬼天氣,過了淮河岸,也沒見南方比北方暖和多少。
路,是黃土路,沒有她想象中的康莊大道,所謂官路,也不過是走的人多一些。
水,是湍急口,大多數渡口上的小船無法承載車物,隻能繞路而行。
城,是窮鄉僻壤,一行迄今為止,路過的最繁華的城鎮,也沒有她想象中的熱鬧盛況,反而冷冷清清,而且此時的各地居民看起來皆很排外,尤其是那種由士紳管理的小鎮,儼然像是一個獨立王國,對忽然路過的蘇家龐大隊伍異常驚訝。
“我大宋真是天下無敵呀!”
“無敵個屁,後世那些粉這個朝代那個朝代的人,怕不是學曆史學傻了。”
固然宋朝已是此時世界經濟文化的佼佼者,可對蘇楊兒一個現代人來講,古代惡劣的交通條件與生活條件及排外的鄉紳文化才是她所要麵對的現實。
如此一來,蘇楊兒原本設想中的旅遊,變為了活受罪。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有老王這張活地圖在,他們總能在入夜前下榻客店。
……
這一夜,眾人在鳳城縣境內下榻,蘇楊兒就寢歇息時已是深夜。
小玲為蘇楊兒打來洗腳水後,又不見蹤影,不消說,蘇楊兒也知道她又跑去會情郎了。
“唉,我到底該不該這麽縱容她?”
疲憊的蘇楊兒小腳泡在盆中,身子毫無形象的仰躺在床上。
床上鋪的皆是從家中帶來的被褥,可這客店的小床質量與湯陰蘇府那張差的太遠。
枕著硬梆梆的床麵,蘇楊兒雙目有些失神渙散的望著房梁。
“古代搬一次家,真特麽不容易,簡直就和長征一樣。”
蘇楊兒知道以自己的條件,這趟搬家之旅,或許已經比常人體麵舒適很多了,可她依然覺得疲憊萬分,終日顛簸,甚至讓她有了暈車的症狀。
“還是小孩子好,什麽都不用想,有點心吃就很開心。”
不自覺的她想起了狗伢兒來,這個孩子眼下是整隻“跑路隊伍”中最有活力的一個了,他就像永不知疲倦一般,每日在車上活蹦亂跳,蘇楊兒從未見過這麽有元氣的孩子,所辛嶽母對他看管甚嚴,狗伢兒活潑但不調皮。
就在她東想一陣,西想一陣,胡思亂想之際,忽聞院中傳來幾人動靜。
聽聲音,像是酒足飯飽以後,要回屋歇息的崔正等人。
隻聽崔正道:“真是沒想到,眼看便要亡國滅種的胡遼,竟還有如此戰力。”
焦五郎道:“也不知那前線軍中教頭是何許人,竟能教出這樣一班窩囊廢來。”
盧見齊道:“這話還是不要再說了,你們沒見到適才陸衙內聽店家談起此事時,那番表情?”
崔正嘿聲道:“不奇怪,那小子的爹好歹也是個將軍,怕不是也領軍參戰了?”
盧見齊道:“崔大哥,這種事情少說為妙,你沒見這一路上他是如何待那嶽大郎的?”
至此眾人不再言語,顯是各自回屋歇息去了。
屋內蘇楊兒卻在心中暗道:“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
崔正等人的談話雖然有頭無尾,但蘇楊兒卻聽明白了,想來是他們適才外麵聽聞了某些宋金對遼戰事的消息,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看來是宋軍開始出現潰勢了。
據她所知此時的遼王朝應當已是強弩之末,而也正是形勢一片大好之下,宋庭這隻紙老虎開始逐漸暴露端倪,不出所料的話這些日子宋軍一定是遭遇慘敗了。
“可能更早的時候就發生了,隻是這會兒才傳到這裏。”
蘇家一行舟車勞頓,消息閉塞,但她卻知接下來的一年裏,還會有更多的壞消息傳來。
“這麽累,也值了,滅亡吧,都滅亡吧,不滅亡怎麽能有進步呢?”
一時間蘇楊兒連日裏的疲憊一掃而空,心下的小抱怨也盡數消散。
在她那自私狹隘的小心靈中,隻有自己和這個小家才是最重要的!(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