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陸家得子名陸遊(上)

字數:4239   加入書籤

A+A-


    未了臨夜,蘇楊兒照例如浴就寢,她倒也不認生,換了新地方也能很快睡去。

    隻是小玲因她傍晚亂發脾氣,還是有些怕她,不如往常親密,刻意靠著床沿。

    這蘇家一行千裏迢迢至此,總算是安定了下來,小小山城,皓月當空。

    正是夜深人靜時,蘇家上下各個滿懷疲倦,皆安歇下。

    不同於蘇家清冷,這時宜興縣府後衙內,正值熱鬧之際。

    當地知縣陸宰正於起居處擺下宴來,會請遠道而來賀他得子的遠房親戚,需知陸宰生活儉樸,不尚奢靡,是以桌上雖隻擺有鮮魚一尾、時蔬兩碟、蒸山藥一碗、溫酒一壺,如此三菜一湯,於他而言已是極富誠意,縱使上官來了,他至多也隻能擺出這些來。

    此時席間除陸宰外,還坐有一名中年女子與一名青年郎君。

    那中年女子身材豐滿,舉止落落大方,但相貌卻無可稱道之處,此女正是陸宰的夫人唐氏;這陸夫人剛剛產子,不便與青年郎君久聚,隻談了兩句話,便在丈夫的勸說下返回寢處歇息。

    而那青年郎君,相貌英俊,他見陸夫人要走,連忙起身,目送她離去,才敢坐下。

    此人赫然是先行一步,抵達宜興的陸靖元。

    可不知為何,他這會兒才得以見到這位老來得子的伯父。

    隻聽陸宰道:“衙下公務繁忙,怠慢了賢侄了。”

    聞他寒暄,陸靖元應道:“伯父為一方父母,勤政愛民,實為宜興之福。”

    此時他一改與麵對蘇楊兒時的死皮賴臉,倒還真有了些世子風範。

    隻是他嘴上雖這麽說,心裏卻暗暗想道:“你一小縣衙哪來這麽多公務?”

    陸宰仿佛看出了他的口是心非來,笑道:“那令尊近來可好?”

    陸靖元聽到這話,卻不由皺了眉頭道:“原本很好,可是眼下卻不知道了…”

    陸宰跟著眉頭一皺,問道:“為何?”

    陸靖元悵然若失道:“侄兒在路上聽聞我軍遭遼寇伏擊大敗,前線戰事膠著。”

    陸宰點頭道:“此事我亦有所耳聞,莫非老將軍也在軍中?”

    陸靖元搖了搖頭,道:“侄兒走時爹爹尚處家中,但不知他老人家此時身在何處。”

    “原來如此。”陸宰聽了,沉吟道:“賢侄毋須憂饒,既然你臨走時,將軍尚處家中,那這十數日功夫,即使晝夜行軍,也不至深入遼地,何況為今胡遼勢垂,縱使一時僥幸得勝,那也斷無能傷我軍中大將。”

    聽他一口一個老將軍,好似兩人並非沾親帶故,隻是恰巧同姓一般疏遠。

    陸靖元聽了竟也不以為意,因為他們兩家本就是遠親,隻是有同一曾高祖罷了。

    陸宰高祖陸軫,是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間的進士,而陸靖元的高祖陸琦,是其兄弟。

    陸軫這一支世代從文,而陸琦這一支三世經武,到了陸靖元與陸宰已無血緣可言。

    就這份親戚關係,論起來,比蘇楊兒與蘇翁還要遠。

    而且陸宰原本久不出士,直至近年才肯接受提舉,添為淮西提舉常平,專管糧運。

    陸父這才想起,自己家原來還有這麽一個親戚。

    可惜的是陸宰出士不久後,便受人牽連,被貶至宜興做了這小城知縣。

    不過陸靖元知道此人在朝中深受某幾位大人物的器重,料不久後便又會官複原職。

    是以當聽他分析起自己父親的處境時,還是心下稍安,道:“伯父,有你這番話,侄兒憑端安心了許多,對了,還有一物爹爹托我贈給您,以賀您喜得貴子。”

    邊說著,他從懷中取出一團由油布包裹的物事來,這包裹四四方方,看不出裏麵包的是什麽,陸宰見了,徑直說道:“不妥,賢侄你能來,即表拳拳心意,我又豈能收受老將軍之物,賢侄請收回吧。”

    這陸宰倒是個清流人物,陸靖元見了笑道:“這不是什麽貴重的物事,是我爹爹從敵軍藏鄔中繳獲得來的遼本,爹爹他聽說您喜歡藏書,特著我交送於您,聊表心意。”

    “遼本?”陸宰聞言眼前一亮,他是喜歡藏書不假,而且還是有名的嗜書如命。

    但書在宋時可是精貴物,雖已有了活字印刷,但紙張昂貴的局麵不減當年。

    陸宰雖然一時見獵心喜,但心下又可笑這人情冷暖,他未出士前,可不見陸父如此殷勤,這會兒反倒又是賀喜,又是贈書的。

    當下便欲再行拒絕,宋儒就是他這樣,固執而又倔強。

    可陸靖元這時卻又說道:“伯父,說來慚愧,小侄尊上三世經武,為今小侄亦想入士,可惜才疏學淺,家父命我拜訪您時,需得向您認真討教,他還說隻要能得您一分學問,小侄此生便受用無窮了。”

    他這張能將蘇楊兒說的啞口無言的嘴,倒還真不是蓋的,有的沒的,都往外說。

    聽他這一頓馬屁拍下來,陸宰也被他說的有些心癢難耐起來。

    “想這將軍三世,滿門屠夫,今日竟想栽培一名士子出來,高祖侞唔,倒也欣慰。”

    一念及此,當下他便問道:“那這遼本上載何物?”

    陸靖元搖頭道:“家父吩咐,在妥善送到伯父手中前,不準拆封查看,更何況小侄不通遼文,實不知書上寫的是什麽,連書的樣子都沒見過。”

    聽他這麽說,陸宰無疑更加心動起來,可還是猶豫不決,他若收了,那這門親可就真的認下了,縱然說同姓既有緣,不親也是親,可他實在不想和這滿門屠夫的遠親深交。

    此時陸靖元蠱惑道:“伯父,您快拆開來看看吧,小侄也想看看究竟是何等奇書?”

    遼本多為譯本,與宋本的最大區別便是,遼本多注,注即為古時文人閱完所寫。

    批注的作用千奇百怪,有的是對原文的個人理解,有的是對譯文的補充。

    在信息交流不發達的古代,互相傳注,也是文人間的一種交流方式。

    但也正因如此,遼本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禁止在宋境流通,不過近十數年時令日乏,遼滅業已成定數,這項法令不需多久,也就自廢了。

    陸宰藏書萬卷,通契丹語,雖無進士身,在士林中卻極富盛名,是以才能被舉賢入士。

    但是他藏書中的遼本也是極其匱乏的,而且能被遼人藏入鄔中的必不普通。

    當下他在陸靖元的蠱惑下,思趁良久,終忍不出伸手去拆那包裹。

    陸靖元見狀暗露一絲得逞微笑,隻要陸宰把書拆開了,那兩家的親戚也就認定了。

    此行他說是來拜訪,倒不如說是來攀關係,別瞧陸宰這會兒貶為一個小小知縣,但隻要有器重他的那幾位大人物在,此人飛黃騰達也隻是遲早的事情。

    可就在陸宰手業已摸到包裹之際,一名侍女卻傳聲打斷了他的動作。

    “老爺,夫人讓我把小郎君抱來,給世子瞧一瞧…”(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