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大難不死築糧倉(上)
字數:4237 加入書籤
陽寶一驚之下,叫道:“啊喲,不好了,他……他……”
陽寶雖及時拉住了老王,沒有令老王失足落水,可老王卻如脫力般頹倒在甲板上,腦袋徑直插入了水中,眾人連忙將他扶了起來,隻見他滿臉水漬歎道:“唉……唉……”
蘇楊兒這才放心,舒了口氣,說道:“王伯,楊兒以後再也不惹您生氣啦。”
老王聽到聲音,微微睜目,見到了蘇楊兒,才像是恢複了些許神智,道:“伺候你這小祖宗,我也多活不了幾年,不如讓我淹死在這裏好了。”
蘇楊兒笑道:“您若淹死了,那就沒人伺候我啦。”
老王坐起身來,環視一圈,見幾個少年人殷切圍繞,心中倒也慰藉。隻是他一生最傷心之時,莫過於今日,驀然回首,遙望水寨,卻也隻見到水波渺渺,早就甚麽也看不見了。一時心想:“即是天意,也是命數,我倆誰也回不了頭了。”
梅姑這些年作惡多端,官府不可能不知,如此雄踞太湖,卻無人敢拿她問罪,可見她已是成了氣候的大寇,如稱大罪為苦海,那麽梅姑回頭上岸便是死。老王對此心知肚明,是以即便二人餘情未了,也絕無可能破鏡重圓。
蘇楊兒見到他這份神情,小聲問道:“王伯,您是不是還想回去做水大王?”
老王又好氣、又好笑道:“甚麽水大王,山大王,我看你就是最大的大王了。”
見他終於恢複神氣,蘇楊兒頓覺欣喜,忍不住問道:“王伯,您為甚麽要冒名?”
她當然知道老王不可能是她親爹,可又好奇他與梅姑間的淵源,她從未敢想,自己身旁這個囉囉嗦嗦,每日操心勞力於一家柴米油鹽裏的老奴竟會有這樣傳奇的戀情。
老王搖了搖頭,雙目向著遠處,似乎凝思往昔,悠然神往,可終究歎道:“這是大人的事情,你小孩子家問個甚麽,你聽到的那番話,是伯伯編排於那個婆婆聽的,你們便當甚麽也沒有聽到,往後也不能這樣調皮,更不能往太湖跑了知道麽?”
蘇楊兒“哦”了一聲,卻有些失望,不過她倒是隱隱猜出了一些事,但不敢再問,隻怕又勾的老王傷心難過,暗道:“王伯給我家做了一輩子奴子,想必當年是怕人家知道他是個奴子,不肯和他好,才冒稱我爹爹的名字。”
劫後餘生,蘇楊兒的心思著實細膩了不少,為人也乖巧了許多,蘇陽這人就是這樣,不見棺材不掉淚,見到棺材比誰哭的都凶,毋須老王說教,她往後自也不敢這樣任性而為。
想到這裏,她又不禁低聲說道:“那您以後也不能逼我嫁人了。”
老王聞言微微一怔,初時發現她不見了,他便已料到定是因為蘇翁所提的婚事,急的四下尋找,隻想著如若找到她,必將她狠狠教訓一番,而後綁也要把她綁到婆家去。
可是自與梅姑相見,又逃出生天後,老王心下又是另一番滋味,隻感歎這世間造化弄人,他空活五十餘載,尚不知情為何物,更沒心思就此事對蘇楊兒橫加幹涉,暗道:“罷了。”
便道:“好,好,小祖宗隻要乖乖聽話,在家裏想做甚麽,便做甚麽。”
陸靖元聽到“嫁人”二字,立即豎起了耳朵,湊上前來,道:“甚麽嫁人?”
蘇楊兒小嘴一撇,道:“你走開,怎麽哪裏都有你。”
跟著又喜道:“王伯,這可是您說的,我一定會乖乖聽您話的,那我可就去做啦!”
老王一怔,皺眉道:“楊兒啊,你又想做甚麽?”
蘇楊兒道:“我想在家裏麵修地窖,修糧倉,我還想買6000貫糧食存起來,我還想……”
老王驚異道:“楊兒,你且打住,你在家裏修糧倉,又買那麽多糧食幹麽?這又不是災年,況且就算是災年……”他話未說完,蘇楊兒急的一把揪住他的胡子,道:“你剛才不是說隻要我乖乖聽話,待在家裏,想做甚麽,就做甚麽的嗎!”
她這個計劃已經謀劃良久,唯一的阻礙,便是家中執掌財政大權的老王,正想借他情緒不穩的機會,迫他同意自己的計劃,隻需購得5000貫至6000貫的糧食,便能在來年戰亂時,翻上十倍,乃至數十倍,還可以保留部分供作己用。
以目前江南地區穩定的糧價,山禾米即占城稻,糧食商人出價25文一鬥來算,直接向農民購買可能會更低,6000貫足以購買的糧食數量高達驚人的數百噸。
有了這些糧食,她不僅能大賺一筆,還能以備不時之需。
可這麽大一筆錢,幾乎會耗去蘇家三分之一銅錢,至於那些白銀是萬萬動不得的,白銀在此時尚屬不完全流通貨幣,隻有購買貴重地產、房產即大宗行貨時,才會有人使用。
貴金屬在貨幣中的地位,相較於人造錢來,更具穩定性。
是以想要實施計劃,必須征得老王的同意,否則蘇楊兒怕是一文錢也動不得。
這時老王被她揪住胡子,一時無奈苦笑道:“楊兒啊,你就是這樣乖乖聽話的麽?”
蘇楊兒小手一鬆,撒嬌道:“伯伯,那您同意啦?”
老王猶豫了一陣兒,沉吟道:“楊兒,你買這麽多糧食,咱家吃幾十年也吃不完,總該告訴伯伯你想做甚麽罷?”
蘇楊兒聞言先是一喜,而後卻又啞然,心道:“我總不能告訴他,明年就打仗了吧。”
便道:“伯伯,我……我想做生意,想做糧食商人!”
聽到這話,老王驚訝道:“那你為甚麽偏偏要做糧食商人呢,楊兒,咱們宜興是個小地方,地主家裏都有餘糧,更何況這也不是災年,亂年,天下太平,賺不了多少錢的,何況咱家也沒有主顧,你要知道,糧商們都是不遠萬裏將糧食拉到中原去賣的。”
老王自然知道糧價是隨產量而變化的,時年河北路發大水時,田間絕收,他與蘇父見當地糧食見日翻番,漲了四倍有餘,也皆懊悔自己兩人不能未卜先知。
可這世間恐怕也沒有人能未卜先知,糧行在中原大鎮是很常見的,糧食商人也不稀奇,稀奇的是蘇楊兒突然間打糧食的主意,不由心想:“小女孩兒家,又再異想天開。”
蘇楊兒見說不通他,一時也不知該如何答他,索性又耍起無賴來。
便道:“伯伯,你又騙人,我看我還是再給梅姑捉去好了……”
老王聽到“梅姑”二字,心神一顫,苦笑道:“好…好,伯伯答應你,總行了罷?”
心下卻道:“罷了,她跑出來一趟,險些要了我的老命,她再跑出去,指不定又惹出甚麽禍事來,倒不如花些錢,給她尋些事情做,將她安分守己養在家裏,便算是對得起老爺啦,大不了到時候再想法把糧食原價盤給旁人便是了。”
蘇楊兒喜道:“那您答應我在家修糧倉,建地窖了麽?”
老王點頭道:“修,修,修便是了。”
蘇楊兒笑嘻嘻道:“那買糧食呢?”
老王歎了口氣,道:“買,買,一切都隨咱們家小楊兒的心意。”
蘇楊兒大喜過望,了卻了數十日來最大的心願,又跑去同小玲嘰嘰喳喳起來,陸靖元自然也跟著貼了過去,蘇千易、陽寶時不時插話,一時竟也熱鬧。
老王見這些年輕人大難過後,轉瞬便如此活潑,驀地裏卻反而生出一股淒涼來:“我大限將至,隻怕是見不到小娘子出嫁的那一日了。”
又是一聲暗歎:“梅姑,當年是我對你不住,你我生不能同衾但願死後能夠同穴罷。”(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