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魔都布武

字數:4583   加入書籤

A+A-




    趙大貴回到上海後,先了解一下上海這段時間的情況,發現自家商行發展平穩,買地、造房子、買賣洋貨、進行貿易,一切都做得有條不紊,甚至賬麵上還多了五萬元的現金,卻是自己南下這段時間的收益了。

    這一時期,上海的貿易市場又經過細分,分為物物貿易生意和現金交割生意,其中鴉片和洋布等的物物貿易占大頭,現金交割生意占小頭,但總量也不小。

    趁著其他商行沉醉於物物貿易的當口,大貴商行用心做現金交割生意,依靠自家商行壟斷整個租界區域土地的便利,到處放廣告牌,就是在吳淞江的燈塔上也放置碩大的木製廣告牌,不斷提高商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利用這種影響力,大貴商行在現金交割生意上的占有率達到驚人的百分之八十,雖然總量沒有以前那麽大,但也能賺取穩定的現金呢利潤。

    自家商行穩定發展,整個上海的商界就不是如此了。

    這段時間,洋布的零售逐漸緩慢,各家都有不少庫存積壓在手裏,讓代理洋布的中國商人們有些感到緊張,這反饋到洋行和買辦們這邊,就是開始對上海洋布貿易的前景開始猶豫不決了。

    甚至有人拿趙大貴說事兒,說趙大貴早前把庫存清倉,就是因為看到洋布貿易無法長久,所以才提前退出的。

    不過,有這種憂慮的商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商人都在削尖腦袋擠入洋布生意當中;就是擔心洋布未來的商人,也隻是覺得洋布可能賣得沒有以前快而已,並不擔心會出現應付不了的崩潰,還在一點點增加洋布存貨,隻是增加的速度沒有以前快而已。

    “醉生夢死啊!”趙大貴冷笑一聲,就不再理會。

    這洋布問題就是滾雪球似的,早晚有一天形成泰山壓頂的態勢,淹沒所有來不及逃跑的人,到時候就是自己出手,輕鬆壟斷所有洋貨生意的時候了。

    對趙大貴來說,這些還隻是小事,重要的是盤點和消化南下獲得的各項好處。

    趙大貴這一次南行可謂收獲極多,可以說正是這次南下,奠定了大貴係今後數十年呼風喚雨的基礎,主要可分為人才、科技書籍、設備、土地和人脈等方麵的收獲了。

    這一次南行,最大的收獲是人才的收獲,請來了廣東的西學派學者一百多名,加上原來江浙一帶的學者,東方花園如今有兩百名左右的學者,其中有二十多人數學基礎在小學以上,最出色的五六人的水平甚至超過趙大貴;

    從澳門獲得的西式造船廠的中國工人共兩百人(本來還招募了十多名造船廠工程師,結果臨時出事,來不了);在定海雇傭的中式造船廠員工一百多人;佛山雇傭的鐵匠、銅匠、銀匠和火藥工匠等共兩百多人,總共是五百名左右各色工人;

    加上大貴商行原來擁有的掌櫃和夥計共一百名左右,如此算來,趙大貴手下目前共有八百名正式員工。

    或許還能加上東方學院的數十名十歲到十五歲的學生,不過這些學生以後或許有大用,目前還隻是培養和教育為主。

    另一個重要收獲是大量西方科技書籍的獲得,其中最關鍵的是顧盛帶來的一萬二千本書籍和模型,再加上趙大貴這段時間來有意從各大洋行訂購的書籍,東方書院的圖書館裏如今有一萬三千五百本西方科技書籍,藏書量比很多西方大學的圖書館還要豐富。

    有了這些書籍,趙大貴就能把上海的工業水平提升數十年甚至上百年---如果有足夠數量的人才幫忙的話。

    機器和設備而言,一千多噸的鐵殼螺旋槳蒸汽船一艘、五百多噸的木殼明輪船一艘、一千多噸的西洋商船一艘,還有從定海和澳門獲得的多艘中式和西式船隻,不過噸位都比較小;

    從澳門六家造船廠獲得的各色機床、蒸汽機和造船用設備,從香港洋行購買的部分機床和儀器設備,以及從定海獲得的中式造船設備,至少在短期而言,這些設備都夠用了。

    另外,趙大貴在上海有三千多畝土地(土地保有量還在增長中),定海有三千多畝土地,香港有近兩千畝土地,廣州有五百畝土地,澳門有五百畝土地(原本屬於船廠的土地),共有一萬畝左右土地,其中很多是在港口附近能建造碼頭和倉庫的優質資源。

    當然,還有一個隱性的收獲是人脈的擴張。

    德庇時對連通香港和上海間所有通商港口的定期郵輪項目非常重視,積極推動,使得趙大貴借此機會與德庇時和耆英等人都建立了不錯的私人關係,這樣做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在離開上海之前,趙大貴能夠接觸的最高級官員也就是領事巴富爾和上海道台宮慕久,但以後,就是這兩個人麵對趙大貴,也要掂量一下德庇時和耆英的反應了。

    若非趙大貴推出的郵輪項目對英國政府很重要,可以借用英國政府的影響力狐假虎威,否則他就是錢再多,也隻是被耆英等封疆大吏隨意壓榨的對象,別想像現在這樣能在香港總督和兩廣總督之間左右逢源。

    獲得這麽多好處,趙大貴本身的付出也不可小視,在出讓庫存洋布和蘇州產業之後,趙大貴手頭本來有八十多萬元銀元,但光是在香港買船就花了二十八九萬元(斯塔克會做生意啊);

    加上買地、買造船廠和在上海投資等,花了十四五萬元;

    再加上購買一萬多兩黃金,補充靈金儲備;

    如今趙大貴手中的現金數量隻有二十萬元,也就是說趙大貴在三個月內就花出去六十多萬,當真是花錢如流水啊;

    而且,現在員工多了,產業也多,支出必然比之前隻做商行和貿易的時候多很多:

    東方學院的兩百名學者的工資水平定得很高,光是其年薪就要每年六萬元以上;

    加上其他工人、員工以及維持工廠運轉所需的資金,每年至少要支出二十萬元以上。

    如此說來,趙大貴手中的二十萬元資金其實隻能維持一年左右的運轉,如果不能盡快賺取大量錢財,就很容易出現資金斷裂。

    更重要的是,趙大貴希望在1845年年底的時候手上至少有一百多萬元的資金,以便能夠渾水摸魚,如此看來今年的賺錢任務很重啊。

    員工的暴增,經營項目的暴增,都帶來極為嚴重的管理問題。

    先說這些學者們的問題,絕大部分西學派學者其實是名不副實的,大部分隻是對西方的曆史地理和國家概況比較感興趣,讀了魏源的“海國圖誌”之類的,但是基本的數理化知識極為欠缺,就是懂得英語的也隻有寥寥幾人。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具備後世小學以上數學水平的學者,隻有李心蘭、謝爾敦、楊威利等二十人左右,懂得物理和化學的人那就幾乎沒有;

    就是王韜也更像是業餘愛好者,而且還是文科的,對自然科學感興趣,但沒接受過係統的教育。

    在這種情況下,東方理學院的西學教育,隻能先從這些應該做老師的學者們開始,接著再教授那些普通學生。

    趙大貴便跟李心蘭、麥都思、王韜等人商議,先開辦麵向學者們的英語課程和數學課程,讓麥都思請來一些英語老師,李心蘭等人教授數學,至於物理化學等,隻能以後再說了。

    能讀懂二十六個英文字母和十個阿拉伯數字以及加減乘除等數學符號,然後才能看懂物理化學書籍,不然就是把物理化學類書籍翻譯成中文,缺乏基礎知識的人照樣看不明白。

    還好這些人號稱學者,至少中文是沒問題的,甚至比趙大主神這樣的現代學生強出無數倍,學習英語和數學應該比不識字的人強了許多。

    另外,學院還要組織一批懂得英語的學者,整理和翻譯學院的一萬三千五百本藏書,編寫教材等;麥都思等傳教士也被拉來做這個工作,也不求文字多麽優美,隻要能讓人看懂就是了。

    趙大貴為了學院的事情忙了七八天,建立學校的構架,挑選可用的教材等,然後就覺得這事情繁瑣無比,根本是個無底洞,就把學校的管理全部委任給學院董事會,也就是李心蘭、王韜、麥都思等人,自己隻負責提供必要的資金,然後抽身出來管理工人的事情。

    如今招募到上海的工人有五百人,但這些人要做什麽,怎麽做,其實很不清晰,就是趙大貴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趙大貴從東方學院借調數十名學者---大部分學者到學院後發現自己要從頭開始學習,無事可做,很以空耗米糧為恥,趙大貴請求幫忙便很痛快地答應---然後,給這五百名工人登記造冊,也就是姓名、來曆、所從事工種、特長、職務等全部做成一個表格,作為人事檔案保存。(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