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中日國運所係

字數:4433   加入書籤

A+A-




    說到這裏,首先就要說明一下中國和西方的繅絲過程有什麽區別,為什麽要仿製西方的繅絲機等問題。

    中國的生絲繅絲相當簡單,分為獲得鮮繭--進行預處理--用鍋低溫煮繭--繅絲等步驟。

    西方的繅絲流程就複雜多了,分為獲得鮮繭--烤箱殺死蠶蟲--進行預處理--高溫煮繭--繅絲--複搖--整理--檢驗等步驟。

    從上述描述就可以知道,西方繅絲流程比中國的傳統繅絲流程多了很多步驟,在有些地方還大相徑庭,最後獲得的生絲也跟中國傳統生絲大不一樣。

    考慮到知了的考證癖老是不定期發作,明知道有些人會對這些感覺厭煩,還是簡單解釋一下吧。

    中國的傳統蠶絲生產很簡單,農民自己在家種桑養蠶,獲得蠶繭後在院子裏搭灶台,支個鍋,將蠶繭放入溫水裏煮繭的同時用木製的紡輪抽絲,將蠶絲繅出來。

    因為經常以農民家庭為單位生產,而且農民平時還有很多其他活要忙,因此一戶人家一年也就生產三五斤生絲,年底用來換點零花錢什麽的,專門以此為業的並不多。

    然後,這裏就有好多地方跟西方同行們不一樣。

    首先,中國農民繅絲的時候往鍋裏放的蠶繭是鮮繭,也就是說繭裏麵的蠶蟲是活的。

    與之相比,西方活的蠶繭後,先弄到高溫烤箱,用九十五度左右的高溫,將裏麵的蠶蟲殺死。

    這麽做的好處很多,蠶蟲殺死後蠶繭更易於儲藏和搬運,不會有蠶蟲從裏麵咬壞蠶絲的事情發生;最後繅出來的蠶絲也更清潔和細膩,顏色也更好看。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蠶蟲結繭到蠶蟲化蝶而出之間的時間隻有十天,農民必須在這十天內將收獲的蠶繭全部繅絲,多了因為來不及繅絲,都會浪費掉。

    這是製約生絲產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用烤箱將蠶蟲提前殺死,繅絲就不需要那麽緊趕慢趕,對提高產量是很有好處的。

    將蠶蟲用烤箱殺死後繅絲,也不是全沒有壞處的,如生產出來的生絲光澤會降低一些,但這點小問題,可以在以後的步驟中彌補。

    總而言之,就是這麽一個小問題,嚴重製約中國生絲產量和質量,後來在八十年代跟日本生絲的較量中,讓中國農民和商人們吃盡了苦頭。

    蠶繭放入熱水裏煮繭前,是要經過混繭、剝繭和選繭等預處理的,這些步驟應該中西方都差不多,就不多做描述了。

    然後,就是煮繭的問題了。

    中國農民煮繭,就是用灶台煮一鍋水,然後將蠶繭放進去,一邊煮水一邊用手拿出絲緒紡絲。

    因為還要把手伸進鍋裏,鍋裏的水溫不能太高,一般也就六十度,有些地方甚至有四十度的,這種溫度隻能算是溫水了。

    而西方煮繭,則是要將蠶繭放入九十度以上的高溫水裏煮一段時間,然後再將水溫逐漸降低到六十度待一段時間,接著才輪到繅絲的階段。

    水溫的高低,直接影響生絲的質量和產量,尤其是產量,中國傳統工藝煮繭後繅絲過程中廢絲特別多,因此五六斤蠶繭,隻能生產一斤生絲;一旦換上高溫煮繭,就能做到三斤蠶繭就生產一斤生絲。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有日本的農業專家安防江浙農村,後來報告說隻要農民煮繭的溫度提高的九十度以上高溫,其他設備都不變的情況下,生絲產量都能立即提高三成以上。

    煮繭之後就是繅絲了,傳統方法是用手轉動木製轉輪,將生絲卷起來;因為要用手轉動,為了省力,轉輪直徑高達七十英寸。

    而西方繅絲廠用的是直徑不超過二十二英寸的轉輪(應該為木鐵混合),而且不是用手轉動,而是用蒸汽機帶動,這樣自然比用手要用力均勻一些,生產出來的生絲粗細也更為一致,也就是說質量更高。

    中國農民將生絲繅出來後,就直接出售,沒有後續的加工整理,但西方繅絲廠在繅絲後,還要將抽出來的生絲轉到比繅絲用轉輪更大的轉輪上,使生絲放鬆張力的同時進行整理,使之質量更高。

    在複搖後,還有整理和檢驗等流程,這些中國農民就更沒有了。

    從上述描寫看,在蠶繭質量相同的情況下,以中國傳統工藝抽出來的生絲,根本沒法跟機器繅絲出來的生絲相比較。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傳統生絲工藝還存在到民國時期,隻能說中國蠶繭的質量太好,使得更差的工藝加工出來的生絲,在歐美地區也有旺盛的生命力。

    進入二十一世紀,各地旅遊景點還退出傳統繅絲項目,吸引不少旅客,但知道上述知識後,就會明白所謂傳統繅絲工藝,隻是個噱頭而已。

    首先,這些旅遊項目用的大多是已經用烤箱殺死蠶蟲的繭,而不是鮮繭,從起步點就跟傳統繅絲工藝不一樣,後麵的流程就全變成演戲了。

    事實上,雖然直接用鮮繭繅絲,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也有生產出來的生絲光澤極為亮麗的優點(或者說是唯一的優點),因此直到現代,極少部分的頂級生絲,還是用鮮繭直接繅絲的,然後用其他工藝做輔助,這才是真正的傳統工藝。

    隻是,指望旅遊景點展示如此高檔的手藝,還是免了吧。

    在這裏簡單介紹以下衡量生絲粗細度常用的度量衡旦尼爾,所謂旦尼爾是9000米長的纖維的質量克重,旦尼爾越高,生絲越粗;旦尼爾越小,生絲越細。

    評價生絲質量的指標,主要為生絲粗細度、粗細均勻度和色澤外觀等三項。

    中國傳統土絲,一般粗到40到70旦尼爾;而歐美各國真正使用的生絲,歐洲為10到12旦尼爾或11到13旦尼爾,美國為13到15旦尼爾。

    可以知道,傳統土絲比實際需要的生絲粗很多,出口到歐洲的生絲需要在當地複繅一下,使之符合當地的需要;美國人則在廣州設立複繅工廠,直接在廣州複繅後出口到美國去。

    這也解釋趙大貴先前為何能在廣州看到幾家使用蒸汽機的生絲複繅廠。

    在這裏說一下,生絲的粗細均勻度也是很重要的概念,粗細度在10到14旦尼爾的生絲,因為不夠均勻,雖然中位均值一樣,但比粗細度在11到13旦尼爾的生絲相比,質量其實是差了一個檔次的。

    土絲因為是用手工紡出來的,直徑比機器繅出來的廠絲粗了不少,就是論均勻度,也比廠絲差了很多。

    縱觀機器繅絲的整個流程,繅絲流程主要決定能否將生絲粗細控製在12旦尼爾左右,複搖流程決定能否將粗細均勻度控製在2旦尼爾之內,因此繅絲和複搖都是非常重要、不可忽視的流程。

    中國生絲生產曆史悠久,但是一直到二十世紀初,或者說是民國期間,出口的大部分生絲還是用傳統工藝生產的,偶爾有一些廠絲生產,也大多掌握在洋行和買辦行手裏;

    反而是日本,很早就意識到生絲的重要性,引進西方的先進機器和質量管理方法,迅速提高生絲的產量和質量,然後一點點搶奪原來屬於中國的市場份額。

    在甲午戰爭前,日本生絲的產量高於中國,質量高於中國,單價高於中國,以此完成了原始資金的積累,建立大量軍工廠和重工廠,建立大量軍隊,最後對清政府進行逆襲。

    日本工業並不發達,特別缺乏外匯,隻有生絲行業還可以一觀,可以說中國生絲業輸給日本,是後來一係列失敗出現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好,很多人可能覺得上述描述過於繁瑣,但知了還是希望大家明白,生絲行業的起落,對之後數十年中日兩國的國運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甚至沒有一個行業可以比擬。

    與之相比,茶葉市場被日本擠占的影響相對小很多;日本紡織業在甲午戰爭前並不強大,不足以支撐戰爭的發動;至於日本的冶煉和機械、造船之類的,其實都是用生絲賺的錢建立的,包括派軍官到國外接受訓練的費用。

    (知了注:經常有人指責知了用資料水字數,知了也在盡量減少這種事情,隻是因為繅絲工藝很有意思,甚至涉及到此後數十年中日兩國的國運,不得不吐槽一下。)(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