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五 朝堂議事
字數:7323 加入書籤
天色逐漸地發白、發亮,凜冽的寒風夾帶著潮濕的氣息擠進“勤政殿”的門縫、窗縫。就像一群調皮搗蛋的頑童似的一個勁地往文武百官的頸脖、心窩裏鑽,刺激得站在朝堂上的許多官員縮著頸脖將雙手攏在長袍袖裏取暖呀!
有幾位甚至於躲在別人背後,小聲念叨:皇上,今天這種鬼天氣委實不宜久站。您老就大慈大悲早點宣布“散朝”吧!
反之,那些一走進“勤政殿”就站得腰杆筆直的官員。卻將一雙眼睛睜得溜圓地望著金鑾殿上的皇上,心裏暗自猜測著:今天,皇上會咱們說什麽國家大事呢?
此時此刻,就連穿著“貂皮黃龍袍”的雍熙皇上。也抑製不住地悄然跺腳取暖啦!
不過,不管初冬的淩晨多麽風寒陰冷。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卻時時刻刻地纏繞著他的心兒呀!
雍熙皇帝端起尨圖案上的“黃金杯”,輕抿兩口說:各位卿家,今天華皇後極其勉強地相信了朕編出的謊言。哎,古語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萬裏”呀!二皇子崇禧碰死在“天牢外”的水泥柱上的事兒,如果傳到駐守在西南邊境的兩位國舅爺耳中。那我朝江山社稷可就“岌岌可危”啦!
說到這裏,他抬起頭環顧四周說:各位卿家,華皇後的兩位哥哥全都擁有邪術。當務之急是必須尋找到可以破解邪術的能人異士哦!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你們當中有誰願意微服去民間。替朕尋求可以破解邪術的能人異士效忠我朝呢?
聞聽此言,那些縮著頸脖將雙手攏在長袍袖裏取暖的官員。紛紛閉緊了嘴巴、轉悠著腦袋東張西望啦!
哎,不管哪一朝哪一代的朝廷。肯定都會有和這些官員一模一樣的主兒哦!你別看他們全都閉緊嘴巴轉悠著腦袋東張西望,其實他們心裏卻暗自打著自己的小九九:皇上,你說什麽我朝江山社稷。那還不都是你自己的江山社稷嘛!有咱有何關係呢?
在他們心中,永存著一條恒古不變的信念:不管將來換了誰做皇上,咱還照樣是卑微的為人臣子。現在,壓根就犯不著為了皇上微服去民間。擔驚受怕地替他遍訪什麽能人異士哦!世事難料、江湖多險惡,搞不好就會丟了咱自己的腦袋。太不劃算呀!
當然,也會有許多一心一意地愛國、護國的忠臣。眼下,就有許多腰杆挺得筆直的官員走到朝堂的中央。手握“進諫”舉到胸前高呼:皇上,國破家亡、匹夫有責。微臣願為我朝江山社稷微服下民間,替您遍訪破解邪術的能人異士哦!
他們的話音一落地,雍熙皇帝情不自禁地站起身熱淚盈眶地說:各位卿家,你們有此深明大義的作為。乃是我朝之大幸、百姓之大福哦!今天晌午時分,朕就在宣武門外賜美酒佳肴、通關符為你們踐行哦!
說著話兒,他掃視著那些轉悠腦袋東張西望的官員語氣威嚴地說:爾等食君所祿、不忠君命,朕養你們何用呢?本該取消爾等的官職,然今天有許多大臣願意替朕“分憂解難”。朕這會兒心情大好,就將爾等一律降一級官職、降一級俸祿“以儆效尤”吧!
聽到這裏,那些被責罵的官員立即走出列隊來到朝堂的中央。撩起長袍下擺對著雍熙皇帝彎腰、屈膝、俯身就跪拜了三次,然後伏在地上異口同聲地高呼: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萬歲!
雍熙皇帝鼻孔裏大手一揮,氣呼呼地說:哼,爾等“事不關己就高高掛起”。朕希望你們回去之後認真反思,都平身去“內務府”更改一下官職、俸祿事宜吧!
接著,他語氣緩和地高呼:內務府姚大人、居大人聽旨,朕賜剛才站出來願為朕“分憂解難”的官員們。一律升一級官職加一級俸祿哦!
那些自願站出來請命的官員,也一齊撩起長袍下擺對著雍熙皇帝彎腰、屈膝、俯身跪拜了三次。隨即伏在地上異口同聲地高呼: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萬歲!
雍熙皇帝攤開兩手做出“請”的姿態,溫和地說:各位卿家,你們忠貞護國的情操令朕感動至極。都快快平身吧!
猛然,小太監德子邁著小碎步奔跑到“勤政殿”外。彎下腰身卑微地高呼:皇上英明,奴才有事稟告呀!
聞聽此言,雍熙皇帝轉向他漫不經心地說:小德子,盡管道來吧!
他的話音一落地,小德子一雙眼睛就掃向“勤政殿”的文武百官們。並不開口說話哦!
看到這裏,雍熙皇帝忍不住笑著說:小德子,看你隻有十五歲左右的年紀。朕真的想不到,你心眼還挺多呀!
說著話兒,他就轉向朝堂下的文武百官們高呼:今日國事,就議到此。朕還是那句老話,誰若是將最近朝上所議之事泄露出去就“滿門抄斬”。退朝吧!
文武百官就像約好似的,一齊伏地高呼三聲“吾皇萬歲、萬萬歲”。才相繼站起身走出“勤政殿”,那些被降職的官員走到門邊時都會說一句:小德子,你可真是“人小鬼大”呀!
那些不畏嚴寒將腰杆站得筆直的官員,心裏想的卻和他們一點都不一樣。剛才看到小德子謹慎的態度,他們都已經猜測到:這個小太監要稟告皇上的事,肯定不會簡單哦!
因此,他們走到門邊時就會壓低聲音說:小德子,我們心懷報國之心。能否留下來聽你說事呢?
然而,小太監德子卻依然搖著頭說:各位大人,我看得出你們都是好官。可我是奉了人家所托來此傳話呀!人家不讓公開這件事情,我就必須“守口如瓶”地遵守。隻能非常抱歉地對你們說一聲“對不起”呀!
聽到這裏,這些忠厚耿直的官員也唯有轉身離開了。身後的青石板上,落下幾個人的竊竊私語聲:現在,咱們不知道委托小太監德子來傳話給皇上的人是誰。自然也就不會了解,這個人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呀?
隨即,另外幾個人就接上了話茬:小太監德子隻是一個十五歲左右的孩子,肯定還缺失辨別是非的能力。萬一受到壞人的威逼利誘,來哄騙皇上去其精心設置的陷阱中。那後果定將不堪設想啊!
先說話的幾位,又不甘落後地說:昨天,皇上派遣四位“禦前帶刀侍衛”隨著林禦史去了蘇南華陽縣衙。今兒個,另外四位也不知道為啥沒來上朝。皇上眼下的出境委實危險呀!多了一個心眼詢問小太監德子,他卻執意“守口如瓶”。這可怎麽辦呢?
後來說話的幾位,猛然指著“勤政殿”南麵的樹叢說:咦,咱們可以先藏到那裏麵。等小太監德子帶著皇上轉身離開時,咱們就悄悄跟蹤他倆並且沿途做上記號。你們就趕快去宮中尋找,今天沒來上朝的四位“禦前帶刀侍衛”跟過來吧!
聞聽此言,先開口說話的幾位拍著手說:好,就這麽做。
他們的話音一落地,一行人就急忙跑進“勤政殿”南麵的樹叢裏。一個個全都轉身將眼睛睜得溜圓呀!
突然,他們看見:今天沒來上朝的四位“禦前帶刀侍衛”,竟然光著上身綁了荊棘跪著爬進“勤政殿”啦!
眼前的一幕,刺激得藏在樹叢裏的官員們就像約好似的。相互對視著一齊拋出了心中的疑問:這四位昨天上朝時還神氣活現的,皇上剛才在“勤政殿”也沒說他們犯了什麽錯。咦,他們這樣子是怎麽一回事呢?
說話之間,一行人已經衝出樹叢來到“勤政殿”外麵。雍熙皇帝的驚呼聲,立即鑽進了大家夥的耳中:四位侍衛,你們跟隨朕“拋頭顱灑熱血”地打下江山。都是朕的大功臣呀!平素也都沒犯下什麽“居功自傲”的錯失,你們這會兒卻為何要來向朕“負荊請罪”呢?
接著,四位“禦前帶刀侍衛”嗓音洪亮地說:皇上,您有所不知。咱們在“長樂宮”東側的弧形圓洞邊出言頂撞華皇後啦!惹得她氣呼呼地衝進去“呯”的一聲摔上門,現在肯定還在生著悶氣。咱們誠心實意地接受皇上任何的懲罰,就算您現在賜咱們一壺“鶴頂紅”都行哦!
聽到這裏,“勤政殿”外的官員們禁不住恍然大悟地說:我的個天,原來是因為這麽一回事。怪不得要回避文武百官呀!
話兒蹦出口了,大家夥就不由得緊張兮兮地嘀咕:哎呀,華皇後平素一貫嬌縱跋扈、陰險狡詐。這四位竟然出言頂撞了這個難纏的主兒,這不是“獅子頭上撓癢癢”嘛!現在,那個女人肯定“腳下生風”地趕來“勤政殿”向皇上告狀。事情已經“迫在眉睫”了,咱們必須趕緊去幾個人請梁尚書和於丞相。火速來這裏為他們開脫罪責哦!
立時,就有幾位歎息著說:他倆一個摔倒在地膝蓋磕破了,一個偶感風寒發高燒、咳嗽了。皇上將逆臣寧飛虎的行刑之日推遲,恩賜他倆最近四天都不用上朝啦!哎,他倆難得可以安心靜養的機會。恐怕不一定會來宮中自尋煩惱呀!
很快,他們的同僚就脫口而出地反駁了:梁尚書和於丞相為人忠厚、耿直,四位“禦前帶刀侍衛”僅僅因為出言頂撞了華皇後就“負荊請罪”。他倆若是知道了,肯定會“馬不停蹄”地趕來宮中為他們開脫罪責哦!
說著話兒,這幾位就轉身奔向皇宮門口了。剩下的幾位官員將腦袋抵在一起竊竊私語:待會兒,華皇後趕來向皇上“告狀”的時候。咱們就必須一起“以死相諫”,求皇上放過四位“禦前帶刀侍衛”囉!
話兒溜出口了,眾人就不約而同地將腦袋點得就像“小雞啄米”了。與此同時豎起自己的耳朵傾聽著“勤政殿”內的對話啦!
這時,雍熙皇帝搖著頭說:四位侍衛,連朕都要看在華皇後兩位擁有邪術的哥哥份上讓她幾分。還再三對你們說過,等朕找到可以降住她兩位哥哥的能人異士。自然就可以讓你們跟著朕堂堂正正地做人啊!
說到情緒低落處,他忍不住歎著氣說:哎,如果不是東宮二皇子崇禧碰撞在“天牢”前麵的水泥柱子上死了。朕今天早朝上還不會下旨讓官員們,微服下民間尋找能夠降得住兩位華將軍的能人異士哦!朕是當今的天子,都能忍了十幾年。你們為啥就不能再忍一時呢?
李侍衛不卑不亢地說:皇上,卑職因為站在“長樂宮”東側的弧形圓洞前想事兒。就忘記回答華皇後提出的幾個問題啦!她就指著我的鼻子大聲辱罵,我實在氣不過了才回說“士可殺不可辱”。還敲擊著腦袋試圖想出她提出的問題,想了很久都想不出來。就讓她將所提的問題再說一遍呀!
聞聽此言,跪在他身邊的三位同伴忙不迭地說:皇上,如果換做是昔日王皇後聽了李侍衛的解釋。肯定就不會有什麽異議哦!可是,華皇後先是大聲辱罵繼而就是“啪、啪”砸了他兩巴掌。咱們再也看不下去了,才出言頂撞她惹她生悶氣了。咱們就是覺得讓皇上為難了,才一起來此“負荊請罪”啊!
他們的話音一落地,雍熙皇帝語氣急切地說:四位侍衛,另外四位侍衛如今已隨著林禦史去了蘇南華陽縣衙。足智多謀的梁尚書和於丞相又在府邸靜心修養呀!
說到這裏,他垂頭喪氣地說:如果,華皇後一怒之下放飛信鴿給她兩位哥哥報信。朕尚且未派出官員去四處尋找能人異士,兩位擁有邪術的華將軍回京為妹妹報仇時。你們四位聯手都不可能打得過他們呀!朕又拿什麽來保住你們和家人的性命呢?
聽到這裏,躲在“勤政殿”門外偷聽的幾位官員就猛地衝進去。一個個相繼跪在四位“禦前帶刀侍衛”的兩邊,高舉“進諫”一齊呐喊:皇上明鑒,華皇後一貫驕縱跋扈、陰險狡詐。今兒個的事情,分明就不是四位侍衛的過錯啊!
說著話兒,這幾位官員彎腰俯身拜了三下說:皇上,倘若兩位華將軍真的回京為妹妹報仇。您盡管推說是微臣們指使他們頂撞華皇後的,咱們心甘情願替他們去死。也絕對不能讓我朝損失掉四名大將呀!
四位“禦前帶刀侍衛”感動得淚流滿麵,此時此刻的他們一點也感覺不到身上的疼痛了。他們就像約好似的一齊轉向跪在身邊的官員們,四顆腦袋搖得猶如“貨郎手中的撥浪鼓”啦!
與此同時,四張嘴巴急速挪動著:幾位老臣,你們也有自己的妻兒老小。犯不著為咱們去死啊!今天,咱們之所以來此向皇上“負荊請罪”。隻是求皇上念在咱們當初的那份苦勞,千萬莫要讓兩位華將軍連累到咱們的妻兒老小啊!
說著、說著----,四為堂堂九尺的男兒郎聲淚俱下了:最好,皇上今兒個就恩賜咱們的家人們離開京城遠走高飛。等到兩位華將軍回京替妹妹報仇時,咱們也好無牽無掛、全神貫注地與他倆搏一場呀!
四位“禦前帶刀四位”的話,說得雍熙皇帝和幾位官員也禁不住熱淚盈眶了。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原來,你們來此“負荊請罪”。全都為的是自己的家人得到自由哦!
隨著“啪嗒、啪嗒”一連串急速奔跑的腳步聲,在“勤政殿”外麵的走廊上炸響了。兩聲熟悉的聲音,溜進來了:皇上,如今東宮二皇子崇禧不可能複活了。眼下除了積極準備兵力與兩位擁有邪術的華將軍搏鬥,您已別無退路囉!
聞聽此言,“勤政殿”內立時恰似燒開了的沸水鍋一樣沸騰了。所有人全都情不自禁地轉身瞄向外麵,喜極而泣地說:哎呀,足智多謀的梁尚書和於丞相總算來了。真是太好啦!
他們的話音一落地,梁尚書和於丞相的雙腳就先後跨進來。緊隨其後,就是另外幾位腰杆挺得筆直的官員呀!
接著,兩位朝堂重臣就急乎乎地說:皇上,您趕緊賜給八位“禦前帶刀侍衛”的家人們“通關符”。讓他們今兒個就離開京城遠走高飛吧!
話兒蹦出口了,他倆就立即拽起跪在地上的四位“負荊請罪”者。一邊扯下他們背上捆綁荊棘的鐵索一邊語氣關切地說:四位侍衛,咱倆已經寫好“密文”給你們的四位同伴。並且派官差快馬飛去蘇南華陽縣衙,估計兩天之後他們就可以回到京城啦!
說話之間,他倆已解下四位“禦前帶刀侍衛”身上的荊棘。撫摸著一道道陷入肌肉內的傷痕,兩人禁不住淚如雨下地說:四位侍衛,你們挨疼、挨凍受苦了。趕緊回府邸洗淨傷口穿上衣服,咱倆會在此與皇上協商幾條對付兩位華將軍的計謀哦!
聽到這裏,雍熙皇帝壓抑已久的心房。也就猶如被人搬去了一塊巨大的石頭似的豁然開朗了,他心情舒暢地高呼:小德子,去“樞密院”傳朕的口諭給王大人、佘大人。令他倆火速派人將“通關符”送到八位“禦前帶刀侍衛”的府邸,並且負責送他們的家人們順利過一道道的關卡呀!
仍然跪在地上的官員們一聽,欣喜若狂地爬起來挺直了腰板。就像幾位小孩一樣摟抱著同僚歡呼起來:吾皇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