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秦井陘設計攻趙

字數:3475   加入書籤

A+A-




    韓信聽說楚國發兵心中暗喜,又聽說李左車被疏遠,張耳被陳餘殺害,立即發兵逼近趙國邊境井陘口,此地易守難攻,兩邊盡是山嶺,僅有一條道路可入趙,所以趙國聽說秦國進軍,隻是有驚無險,看似平常。

    趙王宮內,僅有陳餘在趙王一側,張耳身亡,剩下的家小全部遣往常山,李左車托病在府內,基本謝絕賓客,也是怕得罪陳耳。

    “愛卿可知,秦國發兵多日,蠢蠢欲動,似要攻趙啊。”趙王歇麵帶憂愁地說道。

    “大王放心,此等小事何足費勞,況韓信不過是一介武夫,有何作為,此事交由微臣,定能一舉擒拿此賊。”陳餘略顯驕傲地說道。

    “這恐怕不妥吧,本王覺得還是固守城池的好,況且現如今齊楚交戰,燕國前往支援,吾等與秦相戰,若無援軍,勝負難分啊。”趙王歇擔憂道。

    陳餘聞言,隻是稍微抿口溫茶,隨即胸有成竹地說道:“大王放心,微臣定能解決此事,隻需一萬兵馬,便可讓秦軍有來無回!”

    “卿言可信乎?”

    “大王若不信,待微臣出城之後,大王可緊閉城門,以待微臣凱旋,不知大王意下如何?”陳餘異常認真道。

    想來趙國能夠托付的人也隻有陳餘了,趙王略微頷首,“卿多用心,本王派遣兩萬兵馬與你,勢必剿滅秦軍,穩我趙國根基。”

    “微臣願效犬馬之勞,以保趙國宗室!”陳餘當即叩首道。

    這時韓信依舊在井陘關外,已經安排好兩千名士卒在井陘關兩側,隻要趙軍出了井陘,立即把秦國氣旗幟插在山上,擾亂敵方軍心。

    未到三日,陳餘已經帶領兩萬本部人馬駐紮井陘,仗著井陘地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情況,先派人送信給韓信。

    其言曰:“自趙立國,保百姓,修製度,未曾有過,公能為將,亦是大才,豈不知天命所歸不可逆也,秦暴虐致使得百姓之恨高於泰山,流離之苦深於東海,今以暴兵伐戰德軍,不可謂不逆天時而背人情也!”

    “公為三軍主帥,日理萬機,然不知勝負,實乃意亂也,井陘乃趙之關隘,一兵入關,可擋千軍,其窄如此,何以出兵耶?”

    “本相又有所知,陳平盜嫂之輩,將軍胯下而生,二人無德無恥,相依出兵,殊可知秦君之庸俗,秦將之凋零也,今日罷兵回城,姑且免去罪責,保全性命,可謂無虞也,望將軍三思,莫要一錯再錯!”

    賬內的韓信看罷詔書,心中多少有些憤懣,但是他知道小不忍則亂大謀,況陳平也在左右,他亦是看過帛書,並未有難堪之處,也使得韓信心情稍微好些。

    陳平似乎首先注意到韓信,隨即試探性地問道:“將軍心煩乎?”

    “欲要一滅快之!”韓信握緊拳頭說道。

    “將軍勿急,待某寫封帛書還於趙相,其必然出兵,待時趙國井陘可得矣!”陳平似笑非笑道。

    韓信略微頷首,“此豎子須大說也!”

    陳韓兩人商議完畢,次日陳平便寫封帛書送到了趙營內,陳餘聽聞秦國有帛書,心中大喜,以為是降書,甚是興奮地拆開帛書。

    熟不知乃是一封罵書,其言曰:“陳餘豎子拜觀,幼時無權,仗嶽父逢緣,落得千金,後雖成相,張公厚待矣。”

    “據所聽聞,豎子與張公同魏宗也,相識至今,可謂忘年之交也,今日之權勢,張公助力甚多,未曾想卻遭逢慘遇,嗚呼哀哉!”

    “張公得知,其心何其痛哉!豎子小人,為權位如此,上不可知趙王可苟全乎,時勢造英雄,所言張公也,時勢出小人,所言陳生也。”

    “今小生帶兵寥寥,口出狂言,訓秦軍暴虐,吾君以為黃毛小兒嗷嗷狂吠也,仗井陘之地,妄自高大,真乃千古笑話!”

    “若真有量,可敢出井陘一戰!我軍甚是久等矣。”

    陳餘看罷帛書,心中大怒,“一個盜嫂之輩,一個胯下之輩,安敢如此,隨我前往山高處觀望!”

    然而陳平早就派人查探陳餘等人動向,見一隊人馬出營,立即站在軍前高聲喊道:“陳餘豎子,禍亂趙宮,今日出兵,亡國煞星!”

    陳餘剛剛上山,便聽到這等罵喊,氣的渾身發顫,不聽左右阻攔,直接調遣兩萬兵馬,出營與秦軍相戰。

    韓信調遣一萬兵馬,與陳餘交戰,佯裝失敗,帶兵向著江邊趕去,陳餘以為韓信乃是懦弱小人,不堪一擊,欲要趁勢斬早除根,沒有多想,竟帶著所有兵馬出了井陘口。

    陳平在山陵中觀察到這種局勢,立即擺手示意,秦軍兩千士卒從左右丘陵進入井陘口,將剩下的趙卒全部斬殺,順便換上秦國旗幟。

    而陳餘對局勢一無所知,隻是緊緊追著詐敗的韓信,殊不知韓信早就在江邊埋伏一萬人馬,待到陳餘靠近之時,直接反打。

    本來局勢是秦敗退,趙緊追,江邊的士卒出現時,秦趙兩軍勢均力敵,但是秦軍體力上稍微占點優勢。

    秦軍剛剛出來,韓信便著急喊道:“事已至此,必須死戰,前有江水,後有趙軍,須背水一戰!方可活命!”

    古代行軍打仗,背水靠山最為劣勢,未曾想韓信今日卻利用背水之兵來戰趙軍,秦軍聞言,軍心大振,加上陳餘追了二三十裏,早已略顯疲憊。

    秦趙兩軍廝殺半個時辰,雙方優劣一看便知,陳餘見情況有些不對,立即下令前軍變後軍,撤向井陘口。

    陳餘還未回到井陘口,便有逃出來的趙軍稟告,言是井陘口已經被秦軍占領,陳餘心如死灰,隻得與韓信死戰,想要衝出包圍圈。

    井陘口易守難攻,丟了若是去奪,也隻是徒勞無功,陳餘故而放棄這種打算,隻想從前方衝破缺口,欲要過江投奔項羽。

    但是韓信人多勢眾,陳餘還未過江便被韓信擒住,至於剩下的趙軍,淹死一半,投降一半,秦軍大獲全勝,順勢占領井陘口。

    陳餘被秦軍擒住,半跪在江邊,韓信站在一旁,臉色欣喜,很是高聲地嘲諷道:“吾受胯下之辱可再忍一時之氣,趙相未曾受辱,竟咽不下一口氣,致使得井陘有失,當真可笑,公可自裁,某會命人厚葬!”(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