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古史
字數:3794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電梯老人 !
我看著鬼一,心裏在盤算著她說的一切,如果說一個人以輪回的方式永生,那世間的人豈不是……
不對,這樣的說法也不對,起初有多少人,輪回下來也多少人的啊。
也就在這時,鬼一又說了一句:“幾千年來,輪回的人不止,新魂的人加入,而消散的少之又少,這世間……卻不變。”
一句話,點醒了我。
對啊,最初的人一個個‘永生’下來,期間有新魂加入,那也就是說世間的人隻增不減!
不會吧,難道說如今的人口聚多,與所謂的輪回有關麽?未免有點兒扯淡了吧。
“有的人可以跳過輪回長存,可有的人該輪回,不然很多規則會亂。”鬼一道。“可是幾千年來,該輪回的人不去輪回,想盡辦法要與世長存。”
我聽著鬼一在說。
“智慧無窮,長存法也無窮,可兩千年前的一個人顛覆了所有,以一種長生法長存。”鬼一道。“此法簡單而霸烈,以至於後世帝皇爭相效仿,給人間帶來巨大的損失,讓陰間漁翁得利。”
我問,誰啊?
沉默了一會,鬼一道:“之前你有去過他的帝陵,他就是始皇帝,嬴政。”
什麽!
對了,那會有提過什麽長生法,好像是骨王所說,但我沒聽明白,現在聽鬼一一說,心中駭然,想到了一點,忙問:“不會是那些兵馬俑吧?”
對此,鬼一點頭,說:“是,問題就在兵馬俑上,以活人獻祭,獻祭出了他們的生命。”
天呐,果真如此!
}@更x新@最快gh上;ocym
“以生續生,以死代生,這就是帝王之道,嬴政開創,後世帝皇尋不到別的長生法,於是有樣學樣。”說到此,鬼一感歎了一聲,說:“拋去別的不說,嬴政的確是一個千古帝王。”
“他的帝國霸業葬送在二世之手,或許在他的預料之中,因為那一世有很多龍命之人並起,劉邦、項羽、王莽等,人傑有韓信、張良、範增等。”
“那一世太亂,縱為帝王也有憂慮,何況他可能心係大向,所以放棄了帝國之業。”鬼一道。
我去,不會吧?
“你知道的好清楚。”我不免有些疑惑,鬼一多次用到可能,也就是說不一定是事實,主要也太顛覆了,叫我如何信?
鬼一看了我一眼,笑了笑,說七分事實,三分猜測。唉,不瞞你說,其實……我有在那個時代待過。
昂?
“上一次有小妹在,也是不想多言,所以並未多說。”鬼一道。“第一次來人間是四千多年前,那是……夏朝。唉,如今想一下也心有餘悸。”
我疑惑,怎麽了?
“沒怎麽,差點死去而已。”鬼一搖了下頭。“不說也罷,即使過去幾千年,在我心中依然是噩夢。”
鬼一笑了笑,又道:“第二次是在商朝,見了商朝的一步步滅亡,也見證了西周的一步步興起,不過有一點遺憾,那時的我躲避佛門,未一睹封神之說。”
我一愣,西周時期,又是什麽封神,不會是有演過的《封神演義》吧?
“人間一直戰亂,安穩的時代太少,即使有也不會出長久。”鬼一道。“第三次來人間是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人間亂成了一鍋粥,多方勢力參與,你無法想象。”
“對了,你知道白起麽?他未死,活到了如今,已倒戈,會與人間為敵。”鬼一說了一句。
我點頭,說聽你父與骨王提起過。
“哦,對了,兩人曾來人間,知道有一場戰戈,可能是怕波及到你們幾個,所以來看一下。”鬼一道。
我忙問,他為什麽要與人間為敵?我聽不太懂,好像項羽、呂布也活了。
鬼一一愣,而後笑了笑,說:“白起為將,聽命於令,他雖殺之人眾多,那也是迫不得已,可是帝王負了他,他曾護的一方百姓也負了他。”
哦,明白了。
“呂布……該是為了一個女人吧?嗯,應該是。”鬼一道。“項羽不好說,可能是為了一個女人,也可能是為了帝業,或者兩者全都有了吧?”
哦,呂布為了貂蟬,項羽為了虞姬麽?
“秦朝於秦二世而亡,劉邦、項羽起義,我有去過那個時代,雖不是很亂,但帝王並起,人傑聚首,一不留神會遭厄,所以我不敢在人間亂來的。”鬼一道。
“王莽遭遇劉邦,讓劉邦擊潰,於是躲在了後世。”鬼一道。“項羽不服,與劉邦爭奪天下,最終敗北,也失了女人。”
我‘哦’了一聲,心向項羽,說了一句:“還不是劉邦狡詐,不然他不是項羽的對手。”
鬼一看了我一眼,不算反駁,但也不算同意,說道:“我承認項羽的不凡,但也不會低估劉邦,他擊潰了王莽,又打敗了項羽,自有他的不凡之處。”
“帝王之道,大世之道,不存在公平對決,也不存在什麽誰是誰非,唯有一個道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鬼一認真道。
我沉默了,事實如此。
“後來,我也多次遊曆人間,大多一般,唯獨有兩個時代不同凡響。”鬼一道。
我‘哦’了一聲,不與鬼一辯證太多,因為她見證了許多,而我卻是聽來的,問了一句:“哪兩個?”
“三國時期與大唐盛世。”鬼一道。
我一愣,果不其然麽?不過我猜對了一個,那就是三國時期,大唐盛世是指什麽?
“知道麽?那是讓我也向往的一個時代,諸多帝王並起,人傑更是數不勝數,陰謀論的存在極少,主要以天地人定勝負。”鬼一道。“要不是我父所攔,我可能投身與三國。”
我不禁想起了太多……
“那一個時代讓陰間也忌憚,曾有下過黑手,但是慘敗。唉,要不是帝王相拚,人傑互博,也不至於一個時代快速凋零。”鬼一道。
我懂,明白一點鬼一的意思,所謂東漢末年分三國,細分來有前三國與後三國,人傑從未缺乏,到了如今也是當世人最為津津樂道的一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