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最後一天跪求投票

字數:4339   加入書籤

A+A-




    八十年代的三大件兒, 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唐芋家裏一個都沒有。

    七十年代的三大件兒,手表、自行車、縫紉機, 唐芋家裏還是一個都沒有。

    之前擺攤, 現在送外賣, 唐芋攢下來一點錢,本來打算先買電冰箱的, 但是現在天氣越來越冷, 唐芋覺得電冰箱可以拖一陣再買。

    當務之急是買一輛三輪車,將她現在借來的三輪車, 還給隔壁的盛鶴年家。

    原本唐芋沒有特別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隔壁的三輪車以前是隔壁盛鶴年爺爺騎車去菜場買菜用的, 如今盛爺爺腿腳不那麽靈便了, 買菜這件事好像落在了盛鶴年的頭上, 所以三輪車也就閑置了。

    唐芋去借的時候, 盛爺爺和盛鶴年奶奶都說隨便用,在他們家扔著也是積灰。

    但是自從去郵電局問了問安電話的價錢,唐芋驚訝地得知一個固定電話竟然需要將近四千塊錢之後, 她突然反應過來,她不能用十幾年後的眼光,來看待八十年代的東西。

    自行車現在雖然普遍,但依舊還是算家裏的大件兒的, 三輪車的價錢和自行車也差不多。她從隔壁借來一直騎著的三輪車……原先在唐芋的心裏好比找隔壁借了個拖把, 如今突然發現, 自己其實是借了個手機天天在用。

    這就很不好意思了。

    唐芋心中對隔壁的盛鶴年有點抵觸,但越是這樣,就越要趕緊將三輪車還給人家。

    一邊在心中討厭盛鶴年,一邊厚著臉皮用人家的三輪車算怎麽回事?

    這樣的話,唐芋覺得自己對盛鶴年的討厭都有點底氣不足了。

    至於隔壁的爺爺奶奶,唐芋還是很喜歡很感激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唐芋也應該早點把三輪車還給隔壁,一邊感激著一邊繼續占便宜……唐芋感覺自己對不起感激兩個字。

    從擺攤變成送外賣,唐芋每天騎三輪車的時間直線上升,一天忙完之後,小腿肚子酸疼,用熱水泡上好半天的腳才能緩過來一點。

    唐芋算了算自己的積蓄,心想索性一步到位,買一輛電動三輪車,這樣每天就不必那麽辛苦了。

    就算以後開了飯店,電動三輪車也是可以繼續用來買菜進貨的。而且唐芋的外賣業務,想要一直做下去,開了飯店之後,可以堂食的菜也都繼續送外賣。

    畢竟如今外賣還沒有其他的飯店做,雖然人們在這方麵目前還需求不大,但是這個時候成為唯一一家送外賣的飯店,讓顧客們提到飯菜可以外送,就能想到她開的飯店,唐芋覺得這樣很好。

    這樣一來的話,買一輛電動三輪車,以後也可以派上大用場呢。

    可是唐芋在各個商場裏逛了一遍,看到了賣自行車的、賣三輪車的,還有賣燃油的三輪車,唯獨沒有電動的。

    燃油的三輪車唐芋在路上見過不少,“突突”的排氣聲與濃濃的黑煙作伴,唐芋的三輪車後麵放的都是吃的,這樣的三輪車即使不用自己費力騎,她也是不能買的。

    唐芋問了外婆,外婆也不知道在哪裏能夠買到電動三輪車,唐芋隻好又讓妹妹唐苗去學校打聽一下。

    如今看來,電動三輪車這個東西恐怕還比較少見,唐芋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買得起,沒準又是一個像電話那樣在八十年代特別貴的?但是唐芋終究要打聽打聽才能死心。

    自從上次市容督查大隊的事情後,唐芋就發現,妹妹唐苗在學校裏消息還是挺靈通的。一個班幾十個同學,身後就有上百個家長,各行各業的都有,什麽消息都能聽到一二。

    唐苗一口答應下來,“沒問題,我去幫姐姐打聽。”

    當天晚上,唐苗就將打聽到的結果告訴姐姐唐芋了,“姐,我在同學之間都打聽了,我同學裏有好幾個家長是在大商場裏當售貨員的,都說沒有聽說過有電動的三輪車。”

    “我們班盛老師和我說,什麽第一輛電動自行車的個人專利製造出現……是去年的事情。第一輛被公安部門正式認證允許生產的電動自行車出現……也是去年的事情。”

    唐苗的語速很慢,顯然是邊說邊回憶。又是個人專利製造,又是公安部門正是認證允許生產,唐芋聽著都覺得彎彎繞繞,難為妹妹唐苗竟然能記住。

    唐苗說道,“然後盛老師說,這是電動自行車的情況,至於電動三輪車,肯定是要在電動自行車之後的。”

    唐苗將要說的話說完了,但她完全就是記住然後複述,對於盛老師說的這些話,心中並不明白。

    唐苗說完之後,看向自己的姐姐唐芋,“姐,盛老師說的這些,是什麽意思啊?”

    唐芋忍住翻白眼的衝動,說道,“就是現在還沒有電動三輪車的意思。”

    唐苗哦了一聲,有點納悶地說道,“那盛老師直接和我說‘現在還沒有’不就行了?幹嘛說這麽一大通,我記得好辛苦,生怕記錯了一個詞回來說錯了……”

    唐芋心中冷笑一聲。盛鶴年說這麽一大通,除了“現在還沒有”的意思之外,背後自然還含著一層含義——

    嗬嗬,竟然連這個都不知道。

    .

    不用唐苗說,唐芋腦中就能自己腦補出來盛鶴年說這些話時候的表情。

    當然,唐苗是盛鶴年的學生,盛鶴年對唐苗說這些話的時候,臉上的表情應該還比較克製,倘若直接對著唐芋說的話,一定是滿臉的譏誚。

    唐芋將大大一條花白鰱扔在案板上,刀尖劃過,花白鰱從尾部沿脊背剖成了兩半。然後狠狠兩刀,將魚頭剁掉,再去掉脊骨和肚腩。

    唐芋從旁邊的盒子裏翻出一顆釘子,用力一摁,長長的釘子穿透魚尾,將魚牢牢地釘在砧板上,然後用刀子細細地刮取魚泥。

    魚泥刮好之後,唐芋左手右手各拿起一把刀,兩把刀你上我下,你下我上,砰砰砰地落在砧板上,將魚泥排剁,直到魚泥起了粘性。

    排剁魚泥是一個辛苦活,但也是魚丸做好的關鍵。唐芋剁完之後,在寒冷的深秋,額頭上都浮起了一層薄汗,但是心中卻鬆快了很多。

    盛鶴年話中暗含的嘲諷,甚至買不到電動三輪車不得不繼續用腿蹬的辛酸……全都在這一陣瘋狂的排剁中消散了。

    之後的步驟就不費力氣了,但是依舊要十分仔細。魚泥加水加鹽,沿著同一個方向攪拌,再加水再攪拌……

    魚泥擠成核桃大小的魚圓,挨挨擠擠地在鍋中的冷水裏,小火慢慢氽熟。中間唐芋給魚圓一顆顆地翻了一次身,讓魚圓成熟地一致。

    清湯燒沸,圓滾滾白嫩嫩的魚圓輕輕放入鍋中,加入擇洗幹淨的豌豆苗,然後盛入湯碗裏,熟火腿片與豆苗放在魚圓上麵,交叉成三角形,中間放上一朵熟香菇,淋上熟雞油,頓時香氣四溢,清湯魚圓就做好了。

    魚圓色如白玉,滑嫩鮮美,端上桌後,唐苗筷子不停地夾魚圓,吃得一臉滿足。唐芋看到唐苗的筷子完美地避開了湯裏的豌豆苗,伸手幫她夾了一筷子放進碗裏,“現在天氣冷了,隻能買到大棚裏養的豌豆苗,特別貴,多吃點。”

    無論是外公外婆還是唐芋自己,一家人都是極喜歡蔬菜的,不知道唐苗像誰,隻要有葷菜就絕對不會碰素菜。

    明明湯裏的豌豆苗清香柔嫩、滑潤適口,唐芋覺得味道絲毫不比魚圓遜色。

    外婆也難得誇讚了唐芋一番,說她這道清湯魚圓做得好吃。

    所有的心事,都在這一碗滋味鮮美、熱氣騰騰的清湯魚圓中,在家人的笑臉中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