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詩書傳家
字數:4750 加入書籤
 最新章節百度搜索海岸線~馮院君略一思索,道:"玉海城每年都會有幾個進士向文院備案,最近兩位臥床的老進士命不久矣,可以進行才氣注入.兩人現在都在考慮,為景國注入才氣文寶的話,除了讓後代成為勳貴,沒有太多的好處,但可保家族平穩.若是有他人需要才氣注入,兩家可能得到更高的報償."
"需要多少蛟王龍角?"方運道.
"三分之一截蛟王龍角足以換一次才氣注入,無論他們要什麽,基本都可以用蛟王龍角換取.這件事交給我,我親自去找那兩位老進士,誰要的龍角少,就讓誰來注入才氣,怎麽樣?"
"那先謝過馮大人."
"你太客氣了.還有一事,你才氣恐怕已經接近舉人,而成為聖前舉人的可能微乎其微,因為科舉施行前,所有的聖前舉人都是孔聖欽點而成,所以進聖墟前你不要把過多的時間花在才氣上.你近日應該多煉文膽,讓你的文膽更強大.聖墟處處危機,像弱水,奇風等對文宮文膽最為克製,若是想在聖墟中活下來,文膽和才氣應當並重.你還是秀才,文膽不可能達到一境,盡力而為即可."
"這點我知道."其實方運的文膽遠比馮院君期望的高,早就達到文膽一境,堪比特別優秀的舉人,但終究成秀才不足三個月,比顏域空那種半聖親傳的天才還是略差.
"那便好.你的我已經提前看過,堪稱開小說之先河!洋洋灑灑十數萬字,用尋常人談話的語言書寫,通俗易懂,和新興的說書先生一樣.隻是,你這遠比和直白,恐有人非議."馮院君道.
方運並不在乎,曆史上任何新東西的出現必然伴隨著爭議.四大名著在古代就是"白話小說",喜歡的人雖然多,但地位不高,後來地位卻越來越高.
方運仔細研究過,才氣的形成多種多樣,此刻聖元大陸過於注重上層才氣,卻忽略了龐大的普通人,眾聖經典形成的才氣固然多,但文位低的人放棄科舉後就不再碰,而那些遠不如眾聖經典的詩詞小說卻可以獲得這些人的喜愛.(""//""target="blank//"target="blank"//"target="blank文學網
小說家雖然難出半聖.但畢竟是百家之一,對聖元大陸的才氣必然有貢獻,隻是之前沒有被發掘而已.
方運道:"聖元大陸的趨勢已經顯而易見,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讀書識字,今年的府試錄取的秀才突然加倍,不就是最好的例子?等將來才氣多到一定程度,人人當童生不難,甚至可能人人成秀才.那時候,或許就能達到孔聖最向往的‘大同世界’!"
馮院君瞪大眼睛.搖頭道:"你真是敢想啊,你以為才氣就那麽容易得到?除非文曲星飛到月亮的位置,人人都得到文曲星照,那人人有可能成童生.解決不了文曲星.一切都是妄想,實在難以實現."
"我隻是猜測一個可能而已,你可不要當真."
"我當然不會當真.夜色已深,我也該告辭了."
方運送走馮院君.便回到屋內.
哪怕是七夕節日,方運也沒有放鬆,一頭紮進奇書天地中.開始精讀所有的琴譜,深研指法,學習曲目.
有才氣在身,讀書人學習任何相關的東西都更快,但是,方運發現自己在琴道方麵的領悟力和天賦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兩個小時後,方運離開奇書天地,然後試著作畫,但和之前比沒有任何變化,隨後又試了試書法,同樣進步有限.
可惜現在不能彈琴,方運隻好作罷,然後翻開,找了一個經義題目做了做了一篇,又找了一篇,寫了一篇策問,不過他故意模仿這個時代的人書寫,絕不寫過於先進的理念,避免寫出太誇張的東西驚動四鄰,而且寫完就燒掉.
之後,方運深研,越是研究越發現此計太狠,而且此計不用則已,一旦用出絕對無解.
第二日,方運吃完早飯,給定海將軍於興舒發鴻雁傳書,請假處理震膽琴.方運本來要給楊玉環買一架文寶瑟,但楊玉環卻說等練熟了再買好的瑟,現在買毫無用處.
文友軒按時送來震膽琴,方運驗證無誤後,支付了銀票,都是賣和所得.
下午馮院君前來,在門口見到方運後道:"就在這裏說吧.我問了那兩人,一個說至少要用半截蛟王龍角交換,另一位崔老進士倒是奇怪,他說想請你去一趟,和你親自談一談."
"哦?崔老進士沒說別的?"方運問.
"沒有.不過要半截蛟龍角實在是獅子大開口,一般來說三分之一恰好.哼,那人知道你有兩支龍角,就想因此多要一些,讓他的家族不至於過早敗落.以我之見,你先去見見崔老進士,問清要價再說."
"嗯,那就去見一見崔老進士."方運道.
兩人坐上馬車來到崔府,門房讓兩人稍等,然後匆匆進入府內.
兩個人等了好一陣,一邊四處打量一邊閑談,無聊的連大門口石獅子身上有幾條裂縫都數清了,才見崔家上下所有人從院子裏走出來迎.[,!]接,臥病在床的崔老進士也躺在躺椅上被人抬了出來.
"這……"方運和馮院君相視一眼,急忙向裏走,不能讓一位年過九十且為國立功的老人出來迎接自己.
兩人主動進入崔府,方運忙道:"崔老先生千萬別這樣,晚輩承受不起."
崔老進士的頭發稀疏,臉上皺紋猶如樹皮,外露的皮膚處處有老年斑,他有性力地緩緩開口道:"見過方半相,恕老朽命不久矣,不能遠迎."
崔老進士的聲音很小,語速很慢,但每一個字都吐字清晰.
"老人家客氣了,馬上送老人家回屋!"方運立刻道.
馮院君假裝不高興道:"還愣著幹什麽?"
崔家人隻好把崔老進士送回臥房,隨後不相幹的人等在門外,隻有崔家的七八個男丁和方運以及馮院君留在床前.
崔老進士躺在病床上,平靜地看著方運,他的雙眼渾濁,但目光卻比尋常人更加有神.
"崔老進士,不知您找我有什麽事."方運做足禮節,在路上他從馮院君那裏了解了崔老的為人,和藹睿智,四平八穩,但也曾在危難時候挺身而出,是一位真正的讀書人.
崔老進士的嘴角微微一動,渾濁的眼睛似乎變得清明,幾乎一字一頓緩緩道:"我們崔氏以詩書傳家,以仁禮教子,行忠義之事,雖算不得鍾鳴鼎食之家,但在玉海城也薄有清名.老朽半生戎馬半生朝堂,見得多,聽得多,想得也多.我眼睛昏花,但心不迷."說著,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孫.
方運認真聽著.
崔老進士繼續道:"龍角如金銀,都是身外之物,哪怕官爵也一樣,唯學識永在.我請方半相來,談的不是龍角."
"那老先生要什麽?"方運問.
"我的小孫子崔暮自幼聰明過人,品性也無問題,唯獨缺一位授業恩師.老朽願用一身的才氣,換崔暮拜你為師,不知方先生可願?"
方運和馮院君愣了一下,再次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裏看到了感慨.
馮院君心想:同樣是垂死的老進士入寶山,一個眼中隻有那歇而不實的金銀珠寶,而這位崔老進士卻看到了真正的寶藏.
方運凝視崔老進士的眼睛,道:"謝老先生看得起.雖然我曾不小心收了許多學生,多收一個無妨,但我可以因學生而收文寶,絕不會因文寶而收學生.我的學生,不能交易."
崔老進士輕聲一歎,緩緩道:"不愧是半聖親封的十國第一秀,都說見麵不如聞名,與君一見更勝聞名.罷了,與其把我灌注才氣的文寶交給未知的官員,不如交到你手上.你給崔暮一個機會考驗他,無論他是否通過考驗成為你的弟子,我都為你注入才氣,如何?"
方運心中更加感慨,道:"崔家果然以仁禮教子,行忠義之事,得崔老言傳身教的孩子,當然有機會做我的弟子.隻為崔老先生的風骨氣度,我也會給崔暮一個機會.至於崔老先生是否願幫我注入才氣,有則好,無則無所謂,反倒不重要了."
一老一少相視一笑,惺惺相惜.
馮院君道:"既然兩位談妥,那方運就先考驗崔暮,無論是否收崔暮為弟子,崔老先生都幫方運的震膽琴注入才氣,是這樣嗎?"
崔老進士道:"當然!"這一次他的兩個字非常連貫,聲音也洪亮得不似老人.
方運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得一弟子,勝一文寶.崔暮可在?"
說著,方運目光掃向崔家眾人,最後看向那個年約十歲的孩童.
那孩童上前一步,拱手作揖道:"崔暮見過方茂才."說完挺胸抬頭,眼睛中映著透亮的琉璃窗戶,小小年紀就英氣逼人,表麵非常鎮靜,但緊緊抿著的嘴唇卻暴露出他的一點點緊張.
"對於我和崔老之事,你如何看待?"
 海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