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過六關

字數:5350   加入書籤

A+A-


    倔強的烏騅拚命跳躍,馬頭下的鈴聲不斷響著.
    方運卻沒有絲毫要掉下來的意思,很快烏騅的動作有匈緩,方運第一時間發現烏騅的頹勢,立刻外放文膽之力.
    強大的文膽威壓自方運的文宮散發出來,烏騅驚恐地大叫一聲,停止亂跳,然後低下頭,老老實實站在原地,鼻孔中吐著氣.
    那些原本還想靠騎術超過方運的人恍然大悟,都忘記方運是文膽二境這個事實.隻要達到文膽二境,配合騎術,遠比別人更容易馴服烏騅,但在場的舉人也好進士也罷,都沒有人能達到文膽二境,就算達到文膽一境的也寥寥無幾.
    小國公冷哼一聲,道:"韋育,我們走,在‘彈波亭’中展示你琴道二境的實力,一舉超過他,然後最先進入第五亭!"
    "你放心,我終究是曾經入了上舍的人,若在琴棋書畫四道中沒有突出的能力,也不可能闖入第五亭!"
    "不能被他落下太遠,我們也快快馴服烏騅!"
    喬居澤看了一眼方運,又看了看韋育,眼中閃過一抹憂色.
    方運身手撫摸烏騅馬的脖子,烏騅立刻扭過頭,溫順地伸出舌頭舔方運的手.
    "駕!"方運一抖韁繩,夾起馬肚,烏騅立刻高高地昂起頭,邁著優雅的步子向前走去,脖子下的鈴鐺不斷輕響.
    過了馴馬場,就是一條平坦的大路,大路旁立著一塊木牌,上麵白紙黑字寫著"鳴和鸞"三字,三個字下麵還有一篇簡易的曲譜.
    "和"與"鸞"都是古代站車上的響鈴,鳴和鸞就是要求駕馭者在戰車行進的時候,讓鈴聲和諧,而禦馬亭的鳴和鸞要求更高,必須要讓馬脖子下麵的鈴鐺響成一首簡易的歌曲.
    而且每一個人每一次所遇到的曲譜都不同.
    方運仔細一看.這篇曲子是由一首很出名的琴曲《鬧春》改編而來,比原曲簡單許多,但再簡單的曲譜讓馬鈴奏曲也非常不易.
    方運沒有立刻騎馬上路,先坐在馬鞍上思索.在下一個人快要馴服烏騅的時候,他才輕喊一聲"駕",用軍中的騎術控製烏騅的步伐.
    烏騅的落蹄快慢輕重,步幅的長短和頭部的動作等各個方麵都影響鈴聲,但是在方運的控製下,這匹烏騅就好像馬中舞者一樣,邁著讓人眼花繚亂的步伐前進,時而快時而慢,時而前衝時而突然停下,有時候甚至突然揚頭.
    若是閉上眼,耳中響起的是一首由鈴聲和馬蹄聲組成的《鬧春》簡曲.輕盈歡快,充滿了春天的氣息.
    若是睜開眼看,就會發現那匹烏騅竟然好似沉迷在鈴音之中,馬臉上充滿了愉悅之色.
    剛馴服烏騅的那個進士坐在馬上呆呆地看著方運,馬鈴奏曲見過.可馬蹄入曲卻隻存在傳說中,這才意識到方運的騎術必然師承名家,等閑半聖世家的子弟都做不出來,這可是孔聖世家和孔聖嫡係世家弟子的專長.
    "交友滿天下就是好,連過淩煙閣的秘法都能學到,讓人羨慕."那進士輕聲歎息.
    不多時,方運奏著鈴曲走到道路盡頭.
    前麵的道路布滿了小溝小河.而溝河邊緣的道路非常狹窄,僅容一馬前行,稍有不慎就可能掉進河裏或溝裏.
    一旁同樣有一塊牌匾,牌匾上寫得很明白,不能讓馬跨越溝河,必須要沿著唯一一條道路走完.
    這就是"逐水曲".在曲折的溝壑水流邊行走而不讓馬匹踩到水.
    方運這次想都不想,一拍烏騅的屁股,讓烏騅小跑起來,然後操控的馬沿著那唯一的一條道路前行.
    他身後的那些舉人進士嘖嘖稱奇,他們過了這麽多年的禦馬亭.敢在"逐水曲"的時候讓馬小跑的除了方運沒有別人.
    "神奇如此,怕是至少八籌."
    "九籌亦有可能."
    "兩亭一報籌,過了這第二亭我們就能看到他的籌數了."
    "這才是真正的天才,詩詞經義策論無一不通,連騎射都遠超我等,世間罕有."
    在曲折的溝河邊緣,方運策馬向前,每一步都完美操控.
    一開始道路還很寬,越到後來道路越細,但他的速度沒有絲毫的減慢,烏騅的每一步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不多時,方運以絕對的優勢過了禦馬亭的第三關逐水曲.
    方運坐在馬上,挺直腰身向前方看去,就見前方的道路上有寬溝,有小土包,還有一棵棵樹,所有樹木的一側都被荊棘遮擋,要不斷繞著走才能通過.
    在這道路之中,還有三座門,一座門比一座門窄,最後的一座門甚至勉強供一匹馬過,稍有不慎就會卡住.
    這一關為"過君表",難度比之前高出數倍,因為之前可以慢慢過,但這第四關必須要用足夠的速度才能讓馬跨越寬溝和土包,速度稍慢都會人仰馬翻.
    方運把前方的所有地形和障礙印入腦中,思索一陣,駕馬前行.
    在奔跑的過程中,方運逐漸控製烏騅的速度,或快或慢,很快調到一個適中的速度,不至於太.[,!]慢導致跨不過障礙,也不至於太快撞在窄門上.
    這一次幾乎沒有多少人看他,因為其他人都在專心致誌地走鳴和鸞或逐水曲,不時有人鈴聲大亂不得不返回重走,偶爾有人不小心掉進溝河.
    禦馬亭中一片混亂.
    方運一騎絕塵,把所有的混亂都拋在身後,隻有那些進士勉強不被他甩開太遠.
    除了計知白,其餘八個上舍的進士都在,但竟然無一人能與方運一較長短.
    "計知白在這裏就好了……"小國公低聲輕歎.
    最後,方運順利過了窄門,完成第四關過君表.
    前方是一條條複雜的彎道,方運仔細一看,果然如書上所說,乍一看像一條條曲折的藤條,非常之奇葩,這就是第五關的"舞交衢".
    所謂舞交衢就是在交叉複雜的道路上讓戰車能夠順利行駛.猶如舞蹈一樣優美,但戰馬能輕易做到戰車難以做到的舞交衢,所以這第五關就變成了考驗速度和彎道.
    方運這一次沒有絲毫猶豫,一抽烏騅.加速前行.
    韋育看到方運上了舞交衢,冷冷一笑,舞交衢看似簡單,實則因為彎道的弧度,寬窄不同,一旦加速很容易失控,可慢了就會被人趕超.沒有長年累月和多次的淩煙閣經驗,不可能快速通過這舞交衢.
    這舞交衢可以說是禦馬亭的轉折點,經常有人在這裏發起衝鋒,後來居上.
    韋育很快過了逐水曲,在即將踏上充滿障礙的過君表的時候.他隨意看了方運一眼,呆在原地.
    方運的速度比他任何一次舞交衢都快!方運在彎道方麵的技巧也同樣遠遠勝過他!
    "這個混蛋!"韋育心裏憋著怒氣,熱血衝腦,但他終究是進士,隨後文膽一震.心中的負麵情緒漸消,最後看了方運一眼,認真參與過君表.
    方運曾在書山環境中多次逃命躲避蠻族的妖術和弓箭,最危險的一次是妖王連續拋出的長矛,遠比現在危險無數倍.
    方運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容,從馴馬開始他都不能發揮戰馬的速度,但在這舞交衢可以把戰馬的速度發揮到接近極限.隻有在彎道的時候稍稍減速.
    隻有這樣,才可以領略策馬奔騰的快樂.
    很快,方運通過彎道考驗,通過舞交衢,完成禦馬亭的第五關.
    而此刻後麵最快的人還沒有通過第四關的一半.
    小國公的臉一直陰著,之前方運隻能把第二人甩開第一關.可現在方運卻能把人甩開一關半,這看似並不多的半關,正是人族曆史最強和景國最強之間的差距!
    第六關,逐禽左.
    戰車的逐禽左和禦馬亭的逐禽左區別不大,都是通過驅逐禽獸到左側.以便創造更好的狩獵條件,最後獵殺.
    這禦馬亭的最後一關是射獵和禦馬的結合,隻有在這裏拿到最好的成績,才能在禦馬亭拿到最高的籌數.
    方運目光微亮,這是體內才氣湧動的表現,禦馬亭分十籌,而這逐禽左獨占四籌!
    在逐禽左場地的邊緣,同樣有弓箭架,方運這次同樣取了長弓,不過隻取十支重錐箭.
    這逐禽左的獵場是一片草原,野草極高,數不清的野獸潛伏在其中,上空還飛著大雁和蒼鷹.
    在這逐禽左獵場中,每人隻能射十箭,而若想得到四籌,不僅要盡快通過獵場,還要射中十隻獅子或蒼鷹.
    至於兔子,鹿,大雁或狼等野獸雖然也可以射,但籌數很低.
    所以當看到方運第一個進入獵場後,後麵的眾多進士和舉人長歎一聲,因為裏麵的獅子和蒼鷹本來就少,方運展現的騎術和射術已經說明,一到運最先進入獵場,那必然會隻射殺獅子或蒼鷹.
    這一次,連小國公和韋育等人都知道,方運可以順利通過.
    果不其然,方運這一次沒有任何驕傲或大意,以實打實的騎術和箭術射死六頭獅子和三隻蒼鷹,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方運的速度竟然一直不減,烏騅馬幾乎是全速通過逐禽左的獵場.
    "至少九籌半."
    "不,必然十籌滿籌!"
    小國公卻冷笑道:"你們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方運竟然在這逐禽左中消耗才氣,這才是第二亭!若是他繼續消耗下去,縱然有過第七亭的能力,也會因為才氣耗盡過不了第五亭!琴棋書畫四亭哪一個不耗費大量的才氣?我承認,他有勝利的機會,但他因為太過愚蠢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