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福報

字數:5299   加入書籤

A+A-




    作者有話要說:  囧,就是本書書名實在太長了,會受到影響。所以決定從《重生70年代八珍玉食》,要改成《八珍玉食[重生]》了。

    為以防萬一,喜歡這本種田文的姑娘,把她放在收藏裏吧。不然,收了雀鳴的作者專欄也是可以的。再不然的話,請記住“八珍玉食”。在搜索欄一搜就到。

    ↑↑↑嗯哼,雀鳴這家夥還真是羅裏吧嗦的>0<

    009 福報

    許母背著一筐豬草回家後,就發現許國梁的自行車沒了。於是就問董香香:

    “國梁去哪兒了?不是剛才還在家麽?”

    其實,許母現在也挺煩許國梁跟她嘮叨的,不然也不會找機會躲出去。

    董香香就跟她解釋了一下,許國梁有事就回學校去了。許母也就沒在繼續問什麽。

    進屋後,董香香就把今天遇見的事都跟許母說了。

    “媽,我今天去城裏的電影院門口賣瓜子了,不一會兒就都賣完了。”

    說完,她想把賺得錢拿出來交給許母。

    許母卻沒有要。“這錢你就自己收著吧。香香,你再跟媽說說,在城裏做買賣,到底是個什麽樣?”

    董香香想了想,還是決定把她在城裏遇到的事情都原原本本地都告訴給許母。雖然這很可能會打擊許母做瓜子買賣的決心。

    “電影院門口,好多人都在排大長隊買電影票。電影票有2毛的,也有2毛5一張的。那裏可熱鬧了,賣零食的也特別多,有賣瓜子,賣糖果的,還有賣別的零食飲料的。”

    董香香還提到了那條巷子,說起了那些擺地攤的小販一個個都特別精神。也說起了那些穿著藍褂子帶著紅袖標的“工商”,他們抓住小商販,是要扣貨、罰錢、送派出所的。

    許母聽到這些,不禁大吃一驚。這些日子,她和董香香在十裏八鄉的賣瓜子,一直都順風順水的,也沒出過什麽問題。許母就沒想到,城裏還真有抓小商販的。

    一時間,董香香就沒有繼續往下說,就站在一旁看著許母,等她做出決斷。

    過了好一會兒,許母才開口道:

    “那條巷子,其實,我也聽你大姨說起過。你大姨也經常去那裏轉轉,買點家裏需要的東西。香香,我就不明白了,明明都是大家需要的東西,怎麽就不許別人賣了呢?唉,不管怎麽說,香香,咱們以後還是先別去城裏賣瓜子了吧。”

    “唉。”董香香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她的心裏卻覺得有點遺憾。

    卻沒想到,許母卻繼續說道:“以後,咱們娘倆就在鄉下賣瓜子吧。咱們鄉下管的人少。”

    “唉。”董香香這才高興地抬起頭看向許母。

    她其實很擔心母親會放棄瓜子買賣的。好在,她並沒有放棄,隻是選擇在鄉下繼續她們的瓜子買賣。

    許母本來就隻是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她在田地裏辛苦了大半輩子。如果不是董香香推了她一把,她這輩子也就跟上輩子一樣,咬著牙繼續在田地裏賣力氣幹活,掙那幾個公分了。

    可是,在這些日子裏,董香香卻一點一點地給她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嚐過了做買賣掙錢的滋味,認識了馬文梅那個精明的女人。許母現在已經不想放下這樣富足的生活了。賣瓜子或許真的會有風險,她也願意承擔。隻是,董香香才16歲,她以後的路還長著呢。所以,許母就想把董香香先從風險中摘出去。

    “這麽著吧?以後要是出了什麽事,媽來擔著這個責任。這個瓜子買賣本來就是媽讓你去做的!”許母一臉嚴肅地看著董香香說道。她現在算是下定最後的決心了。

    “媽,您別這麽說呀。”董香香也明白許母這是一心庇護她,她眼圈都紅了。“賣瓜子能出什麽事呀?頂多就是把咱們的瓜子給扣了唄?就算是出了事,責任也是由我來擔著,哪能讓您一個人擋著呀?這賣瓜子本來就是我的主意,是我拉著您賣瓜子的。”

    “這小傻丫頭,你都還沒成年呢,還擔什麽擔?以後,這瓜子買賣就是媽說了算了。”許母口氣雖然嚴厲,看著董香香的眼神卻非常溫柔。

    她聽了董香香這“孩子氣”的話,心裏暖乎乎的。隻覺得董香香這丫頭還真沒白養。這麽一個小閨女,乖巧聽話又聰明伶俐,而且處處貼心。她怎麽看董香香怎麽滿意。甚至覺得董香香這個閨女,竟比許國梁這個隻知道說教,卻不務實的兒子強上百倍。

    從這一天開始,許母是下定決心了。以後,這瓜子買賣是絕對不讓董香香出頭了。以後,不管有什麽事,她擋在外麵就是了。頂多就是讓董香香幫著拿拿主意。

    *

    另一方麵,自從在董香香那裏得到了快要恢複高考的消息之後,許國梁也就沒心情三天兩頭的回家了。他也顧不得母親和董香香做瓜子買賣的事了。幹脆就留在學校裏,把所有空閑時間都用來溫書複習。

    沒有許國梁的說教,許母和董香香仍是繼續著瓜子生意。

    自從接了幫馬文梅炒瓜子的活之後,許母幹脆就讓村裏的泥瓦匠,按照董香香的要求,在後院裏砌了兩口特殊的灶台,灶上還架了兩口大柴鍋。

    瓜子越炒越多,董香香炒瓜子的方法也在慢慢改進。炒瓜子的味道也越來越好吃了。

    現在她們炒瓜子,先要把一些配料熬成湯汁,再把那湯汁加入瓜子爆炒之後,撈出瓜子放在案板上曬著,還要散上特製的粉吸幹瓜子上的油和水分。這樣炒出的瓜子就比奶油瓜子更好吃,還帶著一種香甜。而且顆顆飽滿,看著也幹淨了。

    吃過她們家瓜子的人,都喜歡再找許母買瓜子。慢慢地,有些好吃的人就記住老許家炒的這個瓜子了,很多人都管她們家的瓜子叫做“許婆婆瓜子”。就連十裏八鄉婚喪嫁娶,也會花點錢,說點好話,找許母幫著炒幾斤瓜子。

    因為親眼看見馬文梅賺錢之後,馬曉月也好說歹說,讓許母幫她炒了10斤瓜子。然後,就跟著堂姐學起了做小買賣。

    就這樣許母會炒瓜子的名聲還是傳開了。許母到底是帶著幾分小心的,自從炒瓜子有了固定收入之後。她和董香香就不經常去外麵自己賣瓜子了。

    隻有在放電影時候,她們才提著小籮筐去賣。因為賣的不多,也沒有太引起旁人的注意。

    許母是想好了,就算要抓賣零食的小販揪出一個典型來,也輪不到她們。這樣母女倆就可以低調地悶聲賺錢了。

    董香香心裏還是想要再找到一條新的瓜子銷路。她總覺得如果家裏的瓜子大部分都交給馬文梅來賣,就相當於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萬一出點事就全完了。

    而且,幾次接觸下來,董香香就發現馬文梅這人能說會道,看似開朗愛笑,實際上很有野心,為人也比較狠辣。

    馬文梅就是個天生的買賣人,她頭腦靈活,而且也不安分。她雖然極力避開許家娘倆在做瓜子買賣。

    可是,董香香偶然間發現,馬文梅賣的瓜子都是重新包裝過的。要一毛錢一包,可是實際上分量卻沒怎麽變。

    馬文梅對外打出的宣傳就是她們家祖傳的炒瓜子配方,就是當初董香香跟她說過的那套說辭,卻把秘方攬在她自家頭上了。然後,又把許母炒得瓜子改頭換麵,改走高檔炒貨路線了。

    董香香回家後,把馬文梅包裝後的瓜子拿出來給許母一看。

    許母就覺得馬文梅這人有點貪。不過商人本就逐利,她們自己家不敢往大做買賣,也不好指責馬文梅什麽。

    董香香卻覺得馬文梅這人實在有點危險。她幾乎可以斷定,隻要一有機會,馬文梅絕對會把她們吞下去。現在馬文梅之所以還容忍她們的存在,無非是因為她們掌握了炒瓜子的秘方。

    那天晚上,董香香就把自己的想法跟許母說了。

    許母嘴上雖然說:“不會吧?你小孩家家的,想的事也太多了。”

    可是,她心裏卻還是接受了董香香的意見。

    她們娘倆第二天就進城,買了一大堆調料回家。同一車上的人,不小心瞟見他們筐子裏的那些材料就忍不住就問:

    “許嬸子,你家炒的瓜子要加這麽多佐料呢?”

    許母很敷衍地說道:“也不單是炒瓜子用,我們家吃飯也要用的。”

    結果,同村的人聽了她這話都不怎麽信。

    回村後,大家就把許母炒的瓜子傳得神乎其神。

    “你可沒看見那些佐料呢,看得我都眼暈。她們家炒瓜子原來需要這麽多原料呢?有人問許嬸子,她還不肯承認呢。生怕別人學了她家炒瓜子的手藝似的。”

    “你還別說,要是你能炒出那樣的瓜子來,你願意教給別人麽?”

    “對了,我怎麽聽說,她們家炒瓜子的手藝是董香香的姥爺托夢傳給她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不管是不是真的,要我說國梁媽這就是好人有好報。那時候,可沒人願意收養董香香,誰都不願意管。別的隊上的老光棍想把董香香帶回去當媳婦養,被國梁媽狠狠地罵回去了。她一個苦巴巴的寡婦愣是把董香香那個丫頭帶回家了。這些年,一直當親閨女養,國梁有的,香香也有。一個女人做到這份上,咱村誰不佩服?”

    “是呀,國梁媽現在能過上好日子,都是她應得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