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鋼鐵的問題
字數:5122 加入書籤
杜如晦的期盼,李玄霸沒有管,他此時正參觀兵部的那裝備庫裏的樣板裝甲和兵器。
刀分儀刀、障刀、橫刀、陌刀。
槍分漆槍、木槍、白杆槍、樸頭槍,以及李玄霸想要的那馬槊,還有那純鋼鐵煉製的亮白镔鐵槍。
弓箭,分弓,弩,甚至還有那攻城用的巨大床弩。
盾分方形長盾、團牌圓盾。。
至於鎧甲,有明光鎧、光要鎧、細鱗鎧、山文鎧、鳥錘鎧、白布甲、皂娟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
當然,除了這13種鎧甲,還有一種讓李玄霸眼睛一亮的鎧甲——魚鱗鎖子甲。
這魚鱗鎖子甲算是一種全身甲,指甲蓋大的魚鱗似的鐵片一個挨一個的環扣在一起,有著鎖子甲那種輕便通風的特性,也有著魚鱗甲一般的防禦,那細密的鐵片不但提高了的防禦力,而且穿著也十分輕便靈活。
“這鎧甲做的不錯嘛,我以為咱大唐就是那十三種鎧甲了呢!”
李玄霸欣喜的拿起這魚鱗鎖子甲,三兩下將其穿戴完畢,感覺這不過十斤的重量以及那很強的防護力,滿意的點點頭,對一邊的杜如晦打問道:“克明老哥,這鎧甲給我來上一千件,我要給我的士兵使用”
杜如晦:“……”
聽到李玄霸如此豪爽不客氣的話,杜如晦翻了個白眼,為難的看著李玄霸,“殿下,這魚鱗鎖子甲是為大唐高級將領準備的,單單製作這一件魚鱗鎖子甲就需要八個月的時間,就算是戰損的魚鱗鎖子甲,讓工匠們修,也得需要45個人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將其修複好,根本無法批量生產?”
“啊?這麽久!”
聽到杜如晦為難的話,李玄霸無語的扯了扯嘴角,他就說這魚鱗鎖子甲為何出現在這武庫之中,原來是為了大唐將領準備的,就是個樣子貨。
“那這亮白镔鐵槍全力打造的話,一個月後可做多少杆?”
既然魚鱗鎖子甲無法批量領走,李玄霸放下了眼饞的心,又打起了那亮白镔鐵槍的主意。
馬槊一杆百貫,而且製作周期長達三年之久,這一點就讓李玄霸省了問話的心思了。
至於他身上的這件魚鱗鎖子甲,當然是直接帶走了,就算自己不需要,拿回去激勵手下的兵將,不也是挺好的麽。
“全力打造的話,一個月應該能打造出一百五十杆亮白镔鐵槍”
杜如晦皺著眉頭說的一句話將李玄霸的願望打落,隨後又來了一擊,“殿下,這亮白镔鐵槍也太過奢侈了,咱們精良的長槍都是用韌性好的硬木做槍杆,用那百煉精鋼做槍頭”
“雖然木杆長槍使用幾場戰鬥過後就得換槍杆,但是槍杆咱們有的是,隨便換根槍杆,一根新的長槍再次會出現”
“而那一柄亮白镔鐵槍的槍杆,可以打造出十二個二斤重的百煉精鋼槍頭了”
“又是鋼鐵的問題”,再次聽到這讓自己無語的詞,李玄霸翻了個白眼,
鋼鐵,又是這該死的鋼鐵。
糧食,是關係到工業、畜牧業、商業、釀酒業等等一係列行業發展的最關鍵的基礎。
而鋼鐵,則是關係到大唐軍隊裝備發展的最關鍵的基礎。
糧食的問題,隻要用空間中的玉米,或者以後將會出現的產物,就能將其發展起來。
但是鋼鐵?
自己總不能真的靠時間來發展大唐的軍隊吧?
那樣的話,估計自己就是死了,大唐的軍工業也發展不了多少。“走,你帶我去那煉鐵之地!”
在杜如晦的無語中,李玄霸穿著那魚鱗鎖子甲,宛若一名上將軍一樣,施施然的往外走去。
那煉鐵之地他不知道在哪,而且那的守衛也不認識他,為了避免出現尷尬的事情,還是讓杜如晦領他去吧!
“好!咱們走!”聞聽李玄霸的話,無語中的杜如晦忽然興奮了起來,雙目閃亮如星辰,殿下可是神奇的很,他既然要去煉鐵之地,想必能解決大唐鋼鐵產量過少的問題吧!
至於李玄霸身上巧取豪奪的魚鱗鎖子甲,杜如晦隻是瞄了一眼,卻也沒有說要回來的話,這魚鱗鎖子甲穿在這位主的身上,任誰也要不回來了啊!索性就算是給殿下的報酬了。
路上,經過杜如晦介紹,李玄霸才知道自己所去之地的信息。
這冶鐵之地是大唐五個冶鐵地點之一,位置在長安城東北方向的新豐縣治地之內,北邊百米處就是渭水,而南邊就是後世很有名氣的華清池。
選擇這裏的原因也很簡單,這裏有個冒著地火的地方,不過不是煤自燃形成的,而是因為地下有那可用的岩漿之地。
“克明兄,稀客啊!你怎麽有空來我冶鐵之地啊?這位將軍是……見過唐王殿下,殿下安康!”
李玄霸和杜如晦正說話之時,忽聽有人喊他,抬頭一看,才發現自己已經在杜如晦的帶領下,到了這冶鐵之地,而那工部尚書溫大雅正在部下的陪同下,從這冶鐵之地走出來。
見到杜如晦的時候,溫大雅還算正常,還開著玩笑。
見到穿著魚鱗鎖子甲的李玄霸的時候,還當他是一個將軍,待看清他的臉,溫大雅才慌亂的對他行了大禮。
“溫尚書免禮!帶我去冶鐵坊”
李玄霸虛扶了一下溫大雅,隨後抬手示意他帶自己去那煉鐵之處。
“殿下請!”
聽到李玄霸的話,消瘦的溫大雅,雙眼露出和杜如晦一樣的亮光,單手一引,轉過身來,領著李玄霸往那冶鐵坊行去。
“殿下!這冶鐵坊每天產鐵……”
溫大雅這邊介紹這新豐冶鐵之地的信息,李玄霸則打量著眼前這位侃侃而談的文人雅士。
溫大雅麵容消瘦,頭上和下頷是花白的頭發和胡須,一身紫色綾羅卻有些空蕩蕩的,顯示出他裏麵身體的瘦弱。
而溫大雅出現這新豐冶鐵之地的原因倒也很簡單,大唐馬上就要打上一場,兵器、鎧甲可是關係到大唐此戰勝利與否的關鍵之一,他著急鋼鐵產量過少,來給給工部的諸位工匠加油打氣。
“溫尚書,你應該多多注意休息,不應如此勞累,一會兒某去你家送些禮物,當做給你的補品,克明老哥,也有你的一份,你也要好好休息啊!”
大唐貞觀前幾年,有兩個大臣最不應該去世,就是自己身後的杜如晦和溫大雅,二人的身形俱是十分消瘦,“積勞成疾”四個字,就可以形容二人具體的死因。
秦瓊,叔寶大哥現在雖然身體虛弱,但他是武將,底子在那裏擺著,再加上這幾年開始,二哥生怕他勞累過度病過去,遂沒有讓他多多的參與政治,倒是讓他活到了貞觀十二年。
而這杜如晦和溫大雅都是文臣,加上貞觀前幾年的事情很多,二人因此勞累過度,這才造成二哥失去了兩位堪稱左膀右臂的肱股之臣。
“多謝殿下關心!”
聞聽李玄霸關心二人身體的話,杜如晦和溫大雅對視了一眼,一起對李玄霸感激的拱了拱手。
“哎!”
杜如晦歎了口氣,苦笑道:“我倒是想休息,可是現如今大唐的事情繁多,我想要休息也不安心啊!”
溫大雅捋了捋下巴上花白的胡須,感慨道:“克明兄說的是啊!真要讓我放下陛下所關心的事情,自己悠哉悠哉的在家裏閑住,我還真的做不到”
話落,溫大雅淡笑著看著李玄霸,意味深長道:“殿下!您自稱逍遙,不也是做不到真的逍遙麽?”
李玄霸被封唐王那日,溫大雅還以為這位可稱得上神仙下凡的大唐第一王爺就此不理會大唐的事情,逍遙於世間了,心中還是滿心失望的。
但經過這一段日子,溫大雅才發現,這位想自稱逍遙的神仙王爺,處處放不下對大唐的關心,不管是從待對外敵還是對待他封地內的百姓,可稱的上次對大唐掛念甚多,雖然他確實不怎麽尊重大唐的禮法。
李玄霸:“……”
“這個,咳咳,我是被事情牽著走罷了”
瞧著杜如晦和溫大雅帶著笑意的眼神,李玄霸幹咳了兩下,他當然想逍遙世間了,奈何真的想在那藍田縣逍遙快活人世間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的內心根本就放不下大唐的事情。
放不下大唐對外的敵人,放不下大唐的百姓,甚至也放不下大唐這些輔助二哥的官員。
既如此,自己就變成一位半逍遙、半不逍遙的逍遙王爺吧!
(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