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節 副局長
字數:5355 加入書籤
於博年的思維很簡單,有著清晰的邏輯條理。
如果我錯了,那我會在事後對你當麵道歉,並給予任何形式的補償。
但如果是你冒名頂替,那麽事情絕對瞞不過去。這個世界上的聰明人太多了,菲爾茨數學獎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級的獎項,難道你以為那是一幫白癡和傻瓜在自娛自樂嗎?
連這種事情都敢弄虛作假,你閆玉玲真正是膽大包天。
談話頓時陷入了冷場。過了幾秒鍾,閆玉玲臉上擠出一個比哭還要難看的笑意表情:“校長,這個……恐怕就不用了吧?”
於博年搖搖頭:“必須這樣做。我要對這件事進行核實。”
對麵,在他眼睛看不到的位置,閆玉玲狠狠掐著手心,指甲已經深深陷了進去。
她臉色一片慘白。
閆玉玲知道校長於博年很精明,不是那種容易糊弄過去的角色。
可她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心理防線,居然在短短幾分鍾內被於博年攻破。
解題過程被她複製了好幾份,的確是放在家裏。
最初記錄難題的那個筆記本已被毀掉。這種證據絕對不能留下。
關鍵在於,那天羅文功和謝浩然發生糾紛的時候,於博年也在場。據說,他還是師生之間比拚的見證人。
閆玉玲不知道於博年到底有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但人類對曾經看過的事物都有潛在熟悉感。哪怕存在的記憶畫麵非常稀少,同樣能夠在不斷重複之後迅速產生回憶。
他肯定對那道題留下了印象。
我該怎麽辦?
就在閆玉玲被嚇得魂不附體,絞盡腦汁尋找解決辦法的時候,美術老師陶樂衝進了辦公室,氣喘籲籲地說:“校長,市府和局裏的幾位領導來了,就在樓下。”
……
熟悉段偉鬆的人都覺得他很年輕。
對所有人來說,時間都是公平的。然而像段偉鬆這樣能夠在三十六歲就成為市教育局副局長的男人,真的很罕見。
與這座城市裏的其它建築相比,七十二中的教學大樓不算高。尤其是矗立在段偉鬆麵前的這幢六層主樓,因為兩側延伸長達數百米,以及左右兩部分朝著中間直角彎折成“凹”字的形狀,整體給人的感覺偏於低矮和穩重。
可是段偉鬆此刻的腦海裏,卻騰起一股眼前大樓仿佛是高聳如雲的喜馬拉雅山頂峰,自己即將邁開腳步踩上去,將其徹底征服的豪情壯誌。
這個時代的人都喜歡拚爹,拚後台,拚關係。
段偉鬆可以拍著胸脯告訴所有人:我什麽也沒有拚,我完全是憑著自己努力,一步一步走到現在。
這需要實力,還需要運氣。
大學本科畢業的學位證就是實力彰顯。至於運氣嘛……段偉鬆覺得,自己從今天早上出門的時候,頭頂就一直是陽光燦爛,印堂發亮。
七十二中的教導主任和一位副校長比於博年更早得到消息,正殷勤的跟隨在段偉鬆旁邊,邀請這一行人前往學校會議室。
這是很正常的行為,標準接待模式。
已是中年的段偉鬆臉上掛著笑意,嘴裏說出的話帶著專屬於他的精明:“不用了,我們直接去數學教研組辦公室吧!”
他特意選擇了上課時間來到學校,也沒有提前給七十二中這邊下發通知。在過去的這些年裏,段偉鬆看到了太多學生列隊歡迎上級領導的熱鬧場麵。小學和中學都有,區別在於學生歡迎數量的多少。有時候是一個班,有時候甚至可能是整個學校。有時候少到隻有寥寥幾人,但是那些有資格成為歡迎者的學生都不簡單,要麽是家中非福則貴,要麽就是學習成績數一數二的尖子。
段偉鬆不喜歡這些表麵模式。更重要的是,他想盡快見到閆玉玲,而不是在一群與解開那道數學題毫無瓜葛的學校領導之間周旋。
他太清楚這些人為了爭奪利益會有多麽的瘋狂。區區一份教研報告就有十幾名參與者,很簡單的一個教學研究項目領頭人肯定不會低於“校長”這個級別。而且很多學校領導根本不務正業,滿腦子都是如何增加自己的知名度,拓寬向上爬的路子。
就在幾個月前剛放寒假的時候,日報以頭條整版篇幅報道了本市一個重點小學取消所有學生假期作業的新聞。該校校長照片占據了大半頁麵,然後就是洋洋灑灑的“創新研究理論”,列數據表明這是來自國外學校的先進做法。多達十幾名該校學生在文中表明要以各種有意義的方式渡過一個沒有作業的快樂寒假,後麵跟著一大堆家長的附和與叫好,各種教育專家的點讚。
當時看到這篇新聞的時候,段偉鬆就有種本能的不相信。他太清楚現在的學校教育是一種什麽模式。盡管國家三令五申要求給學生減負,尤其是小學低年級(一至三)應該盡量減少作業,但是這些事情根本不可能落到實處。學生成績代表著老師的教育水準,分數高低與獎金掛鉤。如果沒有作業,放學以後隻知道玩的學生第二天上課簡直就是稀裏糊塗。
低年級尚且如此,即將麵臨著小升初的六年級學生又怎麽可能在整個寒假裏都沒有作業?
調查結果很快擺上了段偉鬆的辦公桌。
一切都是作秀。
該校沒有假期作業的隻有十二名學生。全部都是期末考成績排名最前麵的尖子生。
其餘的學生該做什麽就做什麽。尤其是那些考試成績較差的孩子,老師布置的作業數量多到連段偉鬆看了都覺得恐懼發指。
至於該校校長的回複,則稱:這是一種嚐試。如果效果不錯,我們將在下個假期取消所有學生的作業。
報紙上不是說“該校所有學生取消假期作業嗎?”
怎麽到了你這裏,就變成“隻是針對優秀學生的摸索嚐試”了?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小孩子撒謊,大人會用非常嚴厲的口吻告訴他種種可怕後果,還會有《木偶奇遇記》之類的書籍證明撒謊者會長長鼻子。
可是成年人撒謊,說法就會變成研究、探討、嚐試、革新……
段偉鬆想要單獨與閆玉玲談談,想要避開七十二中學的這些領導,把專屬於她的榮譽毫無折扣全部落實到她的身上。
解題者隻應該有一個人,而不是紙業末尾還要附上一個長長的“參與者”名單。
當然,局裏和市府都會因為這件事情受益。前者能夠爭取更多的教育資源和相關撥款,後者可以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提升知名度。
段偉鬆從未想過要從這件事裏牟利。
他還年輕,也不想成為那些思維固定化,不擇手段,利欲熏心的官僚。
……
從教學大樓裏出來的時候,於博年看到了站在人群最前麵的段偉鬆,也看到了一個高鼻子藍眼睛的外國人。
一種很不妙的感覺油然而生。
不是說來人隻是市府和局裏的嗎?
很可怕的推斷在於博年腦子裏閃現:難道是菲爾茨數學獎委員會也派了人過來?
段偉鬆注意力集中在跟隨於博年的閆玉玲身上。他不認識這名女教師,卻在局裏看過閆玉玲的人事文件,以及照片。
既然人已經來了,就沒必要再執著於前往數學教研辦公室。寒暄了幾句,在教導主任的邀請下,人群改變了方向,朝著學校會議室走去。
於博年沒有給段偉鬆與閆玉玲說話的機會。他大步走過去,壓低聲音:“段局長,我想和你單獨談談。”
段偉鬆皺起眉頭。因為先入為主的概念,他下意識把於博年歸類為自己不喜歡的那類人。雖然沒有在臉麵上顯露出來,卻提高了音量:“於校長,今天市府宣傳處的同誌也在這兒,有什麽話都可以當麵說的。”
停頓了一下,段偉鬆側過身子:“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市府宣傳處的鄧研同誌。還有這位,是來自法國的艾諾。斯科爾森先生。他是菲爾茨數學獎委員會的成員,這次來是為了核實那道數學題,以及解題人的身份。”
於博年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隨即恢複正常。他加快了語速,神情很是凝重:“段局長,對麵就是教務辦公室。我們不會談的太久,幾分鍾就夠了。”
段偉鬆的表情略微有所變化。
若論行政級別,他這個教育局副局長和於博年其實差不多,都是處級幹部。而且於博年的說話語氣也很正常,沒有摻雜諂媚之類的成分。
難道是我想多了,於博年真有其它事情要找我商量?
想到這裏,他點點頭:“好吧!”
教務辦公室麵積不大,這裏更像是一個專門放置學生手工作品的倉庫。除了靠近門口的位置放著一套桌椅,其餘的地方到處都是航模飛機、各種紙雕、木製船艦、風箏,以及宣傳畫。
看著關上房門的於博年,段偉鬆認真地問:“說吧,你想談什麽?”
(係統出了點兒問題,暫時不能站內聯絡,隻能對封魔大陸說抱歉了,努力解決中)(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