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節 貪婪的敲門磚
字數:4617 加入書籤
戚建廣很清楚女兒在書畫方麵的能力。
兩年前,戚薇喜歡上了國畫。那段時間,工筆花鳥對她的誘惑力遠遠超過了自己這個老爸。拜師求學對戚建廣來說當然不是難事,他也願意看到女兒在個人興趣有著正確方向與目標。但是現在戚薇上了高中二年級,明年就要高考,實在是無法抽出更多時間用於課餘愛好。但是想要提升書法技能,每天練字必不可少。工筆花鳥的線描也是同樣道理,而且一張作品需要層層渲染,多達幾十次,甚至上百次。
戚建廣知道戚薇的書畫作品隻能算是一般。做父親的人,肯定要為自己的女兒打算。這次省級書畫比賽暗中操作,隻要拿到了名次獎項,女兒肯定是興高采烈,對她今後的前途也很有幫助。
胖乎乎的戚薇與“美女”兩個字毫不沾邊。戚建廣卻坐在那裏看得臉上滿是癡迷。都說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這種深深透入了血脈基因裏的親情,讓戚建廣覺得為了女兒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值得。
五名獲獎者分別從主持人手裏接過自己的作品,站在舞台上當場展示。聚光燈從不同角度籠罩著這些幸運兒,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容。台下依然是稀稀拉拉的掌聲,主持人將華麗的讚美辭藻潑灑在他們身上。攝像機鏡頭從他們身上順序掠過,一切都是那麽自然。
謝浩然平靜的目光瞬間變得銳利。
他一言不發,從椅子上站起,朝著舞台側麵走去。
就在頒獎典禮開始的時候,那個位置已經擺上了一張桌子。謝浩然來的時間不早不晚,剛好看見那個時候有工作人員往桌子上鋪著吸墨軟墊,然後攤開宣紙,旁邊還擺著硯台、筆墨、水洗……第二排的位置距離舞台很近,工作人員之間的談話音量雖小,謝浩然卻聽得清清楚楚。
按照往年的慣例,整個典禮結束後,就該輪到省書畫家協會的評委,或者是書畫界有名的嘉賓上場,在這裏現場手書作畫,即興表演。作品可以送給他們各人看中的獲獎者,也可以被美術館收藏,還可以現場標價拍賣。總之,這是頒獎典禮的餘興節目。隻是因為這次典禮場地限製,所以提前做好布景準備。
平靜的麵孔下麵,狂暴的憤怒烈焰正在熊熊燃燒。
說句公平的話,如果從專業角度來看,五位獲獎者的作品其實都不怎麽樣。
三張書法,算是寫得中規中矩。一張《促織牡丹圖》,畫麵布局還算湊合,顏色濃淡技法略顯生疏,但就整體而言,倒也馬馬虎虎。
那個叫做戚薇的胖女孩雙手舉著一張工筆花鳥,畫的內容是戴勝與海棠。她的線描功底根本不過關,整體畫麵著色灰暗,絲毫感受不到杜鵑花盛開時如果火焰般的燦爛。落款的魏碑字體筆畫飄忽,無厚重感。
每一個手持入場券走進這間展廳的人,都能得到一張頒獎典禮流程安排表。高中組之後,就是大學組和社會組。這就意味著,謝浩然的參賽階段不可能提前或者拖後。他不是初中生,也還沒有被任何一所大學錄取。
為什麽沒有我的名字?
為什麽我的那副《墨牡丹》沒有獲獎?
究竟是怎麽回事?
謝浩然沒時間去探尋個中緣由。他加快了行走速度,所有動作都是如此的流暢、自然,毫不做作。臨時布置的場館沒有電視台演播廳那麽多限製,保安人員也沒有對這個從觀眾席前排走來的年輕人加以阻止。他們認為這是節目安排的一部分。就這樣看著謝浩然走上台階,走到了那張條形長桌麵前,拿起已經浸潤開的狼毫筆,飽蘸濃墨,在雪白的宣紙上奮筆疾書。
急中生智不是嘴上說說那麽簡單。
經曆過生死的謝浩然養成了對身邊環境仔細觀察的習慣。從走進這間場館開始,他就把舞台上下所有一切看得清清楚楚,默記於心。
主持人每次叫到獲獎者的名字,就會有人從觀眾席上站起來,走上舞台。
觀眾席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出口。從頒獎典禮開始到現在,總共有五個人從那裏進出。站在過道上的保安對此熟視無睹,也沒有上前幹預,估計對方是美術館的工作人員。
所以隻要掌握好行走速度,以及表情,在自己走上舞台的這個過程中,就不會受到阻攔。
時間因素非常重要。謝浩然清楚記得女主持人之前對小學組和初中組獲獎者的介紹環節。尤其是所有獲獎者將各自作品當眾展示,主持人按照順序逐一評說的這個過程,總耗時大概為五分鍾,前後誤差不會超過二十秒。
也就是說,留給自己發揮的時間,必須牢牢控製在四分鍾以內。
謝浩然此刻腦子裏隻有一個念頭。
屬於我的獎項,一定要分毫不剩拿回來。這關係到我的修為能否更進一步。無論這其中牽涉到什麽樣的陰謀,無論這影響了任何人的利益,隻要你們膽敢站出來阻止,就必須承受來自修士的滔天怒焰。
功成名就,有時候需要極其慘烈的代價。
……
頒獎典禮開始後,蕭林遠臉上一直掛著自信與滿足的微笑。
那天晚上,戚建廣為他開啟了一扇大門,讓他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此前從未想象過的世界。
評審標準從未形成過紙麵上的文字依據。這畢竟不是法律法規,也不是五講四美三熱愛之類的道德規範。縱觀曆次大賽的評委會,也沒有保留任何文字性的評審依據。
我是這次國粹書畫比賽的評委。換句話說,我就是製訂評審規則的參與者,甚至可能是決定者。
蕭林遠在為人處世方麵很有一套。他沒有通過戚建廣的關係,隻是在評委聚會的時候,私下裏用“戚薇這個孩子作品風格獨特”為由,對另外五名評委進行了試探,很快找到了另外兩名同盟者。
有些事情,不用人教。
個人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們每天都在為了種種迫不得已的原因,主動泄露自己的個人隱私。蕭林遠從參賽者名單上查到了大量信息。他分門別類將這些信息進行匯總,從中分出“作品優秀”與“參賽者家境優越”兩個大類。如果某位參賽者在這方麵信息重疊,那麽肯定就能得到獲獎名額。如果在“作品優秀”方麵還差那麽一點點,但是在“參賽者家境優越”方麵列入了名單,蕭林遠就會主動與對方聯係。
他在電話裏完全是公事公辦的口吻,省書法家協會理事的身份絕對是如假包換。蕭林遠從名單裏主動過濾了“官員家庭”的那部分參賽者,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到了其它方麵。
很簡單,“家境優越”的概念不外乎兩部分。要麽是父母長輩為官,頗有權勢。要麽是家財豐厚,經營著某種產業。
不要招惹官員。這是蕭林遠給自己劃下的一條底線。
再強勢的父母,也會為了孩子低頭。蕭林遠在電話裏隱晦透露出“你家孩子書畫作品還可以,有希望獲得名次”這類內容。因為身份真實可查,家長自然打消了心中顧慮。關係就這樣拉近,很快變成了“蕭老師有空的時候出來吃個飯,咱們好好談談”。
主動索賄這種行為非常愚蠢。以蕭林遠的精明,絕對不會犯這種錯誤。他把語言的藝術在飯桌上發揮到了極致,完美扮演著對孩子充滿關愛過來人的身份。
“你這孩子可惜了。其實他(她)的作品很有靈性,理解能力非常到位。如果早個一年半年就朝這方麵發展,這次比賽肯定可以拿獎。”
這些話對望子成龍的父母有著強大殺傷力。何況這還是從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嘴裏說出,可信度就算不能達到一百分,至少也有九十九。
察言觀色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要求。蕭林遠準確拿捏住了不同年齡階段家庭對孩子的偏向重心。無論小學、初中,還是高中,隻要是畢業班的參賽者,對此次大賽獲獎都有著極其強烈的期盼。各種緣由,其實與戚建廣為女兒戚薇的打算一模一樣,都是為了讓自家孩子在小升初、中考、高考的時候,能夠在個人資料表格裏填上“省級比賽獲獎”這幾個字,以增加被學校錄取的幾率。
裝模作樣的長歎與惋惜,讓孩子父母產生了“我兒子(女兒)距離獲獎就差那麽一點點”的錯覺。抱著試一試的心理,他們很自然就提出“能不能請蕭老師幫幫忙,給一個獲獎名額”的請求。
一切都如蕭林遠預計中那麽順利。他沒有當場答應,隻是勉為其難表示“可以試試,但這種事情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因為這次比賽總共有五位評委”。
社會經驗的父母們自然是心領神會,紛紛表示“不會為難蕭老師,還請蕭老師看在孩子前途的份上,給他一個機會。”(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