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乾清宮中論天下(一)
字數:3661 加入書籤
而就在此刻,三德子推門而入,快步來到了康熙皇帝身邊,低沉著聲音說道,“主子,張廷玉來了。”
周培公聽得三德子的話語,趕忙對著康熙皇帝躬身作揖,說道,“皇上,張廷玉此人,微臣在民間之時,便對其有所耳聞。這個人雖然年紀不是很大,但眼見與見識,卻是在民間眾多學子當中不弱,威望很高。甚至以十多歲之軀,便有不少年近三旬的學子拜其為師。”
“而且這個人的眼光很是獨特,有些事情,還需要您坦陳跟他言及便好,無需估計其他。隻有這樣才能讓其信服,從而收為己用。”
康熙皇帝點了點頭,“嗯,朕知曉了。那培公,你先退在後麵的寢宮之內,咱們一起看看這個傳說中的張廷玉。”
周培公躬身回應道,“嗻!”而後慢慢的退到了書房後麵的寢宮之內。
康熙皇帝看著周培公離開,對著三德子點了點頭。
三德子心領神會,站直了身軀,大聲的對著書房外麵說道,“皇上有旨,宣新進舉子張廷玉覲見!”
片刻之後,書房的門緩緩推開,一身乳白色長袍的張廷玉,躬身緩步的走了進來。快步的來到了龍案跟前,對著康熙皇帝跪地俯首,沉聲的說道,“微臣張廷玉見過皇上,皇上吉祥!”
康熙皇帝微微一笑,“平身吧。”
張廷玉聽言,緩緩起身,對著康熙皇帝拱手作揖,輕身的說道,“不知皇上喚住微臣,所為何事?”
顯然康熙皇帝並沒有想到張廷玉會如此直接說話,有些不大適應的皺眉,說道,“沒什麽,隻是今日在太和殿上,你的有些舉動,讓朕感覺,你是有意為之,最後的詭異微笑,也讓朕有些費解,所以讓人宣你過來,一問究竟。”
張廷玉聽得康熙皇帝的話語,緩緩抬起頭,並沒有絲毫的猶豫,對著康熙皇帝拱了拱手,沉聲的回應道,“皇上,當下朝廷麵臨的事情,就其根本,就是安撫民心之事。而且您這次恩科試題,是有關民心的。正是因為這些,所以微臣才對大清江山,有了信心。決定入仕!”
康熙皇帝聽言,雙眼微眯,緊緊的盯著張廷玉,但並沒有出言阻止。
而張廷玉對於康熙皇帝此刻的凝視,絲毫未顯露出任何的膽怯,接著說道,“而今日在朝堂之上,那個滿族朝官,在微臣看來,也是您故意為之的。其實您的這種做法,在微臣看來,有些過了。”
“哦!?”康熙皇帝饒有興趣的看著張廷玉,對他毫不尊敬的話語,沒有絲毫的生氣,疑惑的接著說道,“你說說看。”
張廷玉沉思了片刻,接著說道,“滿人入關,想要坐享中原的整片江山,並不能像先前大清先祖那樣,全力威壓。因為,威壓在眾多的治國之策當中,排位最下。在前期,也許這種做法,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若想長治久安,唯一的做法,隻能是將滿人融入漢族的文化當中。通過漢族的文化,統治整個王朝。”
“嗯。”康熙皇帝聽言,點了點頭。“你接著說。”
張廷玉見康熙皇帝並沒有反駁於自己,長長的呼了口氣,一臉的鎮定,接著說道,“皇上,在漢人的文化當中,有這麽一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這句話的意思,便是強調了民心的重要性。民心是立國之本,更是富國之基。而在大清王朝當中,漢人乃是基礎。所以安撫民心,安的,便是漢人的心。”
康熙皇帝聽言,麵露鎮定,看著張廷玉。
張廷玉見狀,對其拱了拱手,接著說道,“皇上,而您開啟恩科,取賢於漢。其目的,也是為了安撫民心。也是最為明智之舉。”
“當下對於整個王朝的漢人而言,對於大清的王朝,其認可度,很低。與滿族官員相比,漢族官員能很好的與漢人相聊,便於溝通。能將王朝的一些利民政策,順利的傳達,並執行下去。”
張廷玉接著說道。
“而這些想法,也是這次恩科新進舉子的初衷。而您今日在朝的那些舉動,是您,還有那些有心幫著朝廷的臣子,對於您的新政的不自信。您完全沒有必要那樣做的。您的種種新政舉動,已經向漢人表明了您心意。”
張廷玉輕聲的說著,腦門之上,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
康熙皇帝聽言,微微一笑,對著身旁的三德子點了點頭。
三德子心領神會,快步下來,從懷中掏出了一塊手帕,遞給了張廷玉。
張廷玉雙手接過,顫巍巍的擦拭著臉頰之上,就要滴落的汗珠。
“這裏是乾清宮,並不是朝堂,你不用害怕的,權當我們君臣之間,談論當今的治國之策了。你可以暢所欲言,朕不會怪罪你的。”康熙皇帝見張廷玉緊張到了肌肉都變得扭曲了起來,寬慰著張廷玉。
張廷玉聽得康熙皇帝的言語,趕忙躬身作揖,一臉感激的接著說道,“謝皇上隆恩!”
康熙皇帝點了點頭,輕聲的對著張廷玉說道,“平身吧。”
張廷玉聽言,緩緩起身,康熙皇帝說道,“對於這件事情,是朕做的有些做作了。”
張廷玉很信服的點了點頭,並沒有對此刻的康熙皇帝多說什麽。
康熙皇帝緩緩的站起身來,下的龍椅,來到了張廷玉的身邊,沉思了片刻之後,雙眼直直的盯著張廷玉的雙眼,輕聲的說道,“你知道朕為什麽派你前往雲南為官麽?”
張廷玉一愣,幾分鍾之後才緩緩點了點頭,“微臣明白。應該是因為平西王吳三桂。”
康熙皇帝對其示意,讓他繼續說下去。
張廷玉點頭回應接著說道,“平西王吳三桂在漢人的威望可以說很不好,大清入關,入主中原,在漢人的眼裏,他居功至偉。是漢人中的大漢奸。”
“但是在此刻,漢人們卻是對他又懼又恨。懼怕他,是因為他乃是大清朝的一方藩王,手中握有生殺大權。對於忤逆自己的人,有絕對的讓其挫骨揚灰的能力。恨他,是因為,是他將滿人放入中原,讓他們近二十年來,過著奴隸一般的生活。”
康熙皇帝聽言,不由得一笑。“你這話,站在漢人的角度述說,倒是合情合理,但是在最大的滿人主子跟前,說這樣的話,是不是.......”
張廷玉聽出了康熙皇帝話語中的意思,趕忙說道,“皇上,微臣說的,是吳三桂此人,並沒有含沙射影,言及其他的意思。況且滿人已經入關,建立的大清王朝。而漢人想要平穩的生活下去,隻能依附於大清王朝。”
(本章完)
3(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