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最後一課

字數:3205   加入書籤

A+A-


    這一日王楓來到先生平時休息的地方找到先生。

    “王楓,你過來有什麽事情跟我說?”先生看到王楓過來問道。

    “是這樣的先生,家中有些事情,我想過些日子就不來學堂了,自己在家裏溫書,過來跟先生說一下。”王楓小心的說道。

    “嗬嗬,王楓你不用這個樣子,即使你不跟我說,頂多今年冬天我也會趕你離開的,我準備讓你參加明年春天的縣試,不過既然你提出來了,那麽後天休沐那天你過來找我,我給你上完最後一課,你是個讀書的好材料,回去之後也要用工讀書,不可荒廢了學業。”

    “謹遵先生教誨。”

    這一日是休沐的日子,王楓來到先生的住處,其實基本上每個有意參加科舉的學生,在離開前先生都會給他上最後一課,將自己的科考經驗注意事項之類全盤告知,不管從哪方麵來說,王楓覺得李先生都是個特別合格的先生。

    “我觀你上課表現知你基礎已經打牢,所以我準備教你作時文。”先生笑笑說道,這和其他學生們最後的一課不盡相同,他們臨走之前在學堂上都是學過時文的,隻是王楓走的匆忙還沒有來得及學習。

    “多謝先生,學生做的還不夠好。”王楓施禮之後說道。

    “你不用太自謙。”先生搖頭道:“在學業上我見過比你聰明的,但沒有見過比你用功的。”先生都這樣說了,王楓隻好默然。

    “先,從太祖那時開始這科舉的格式就是八股文,八股文使得一個人的學識重要過了家世,使得我們這些平民之家可以登上天子堂,高官不再被世家壟斷。”先生沉聲道:“但八股本身也隻是格式而已,無非就是六段八個排偶句組成。先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而已。按你的聰明程度,要學會格式隻需一天便可,可單會格式有什麽用?”

    “單單學會格式,就能讓考官在上千份考卷之中,眼前一亮,讚不絕口,繼而點中你王楓的名字嗎?”先生沉聲道:“不可能!你想脫穎而出,就得寫出出類拔萃、讓考官拍案叫絕的文章!”

    “那應該是什麽樣的文章呢?”王楓輕聲問道。

    “有理,有據,有節。”先生沉聲道:“這樣的文章才會讓考官如飲瓊漿,在頭昏腦脹的閱卷過程中停下來,細細品味。隻要沒有犯忌諱的地方,又怎會忍心不點你呢?”

    “請問先生,如何達到三者俱足?”王楓恭聲問道,他知道這是一位飽學之士,傳授經幾十年苦心求索,所得之寶貴經驗的時刻了。

    隻聽先生緩緩地,一字一句道:“欲理之明必溯源六經,而切究乎宋、元諸儒之說;欲辭之當必貼合題義,而取於三代、兩漢之書;欲氣之昌必以義理灑濯其心,而沉潛反覆於周、秦、盛漢、唐、宋大家之古文。”說完長舒口氣,看著王楓道:“現在明白我為什麽讓你先讀諸子百家、曆代古文了吧?”

    “基礎,就像一棵蒼天大樹,人們隻是看到它的枝繁葉茂,卻看不見它藏在土地中比樹枝更加繁茂的根。”王楓輕聲道:“您讓我先打好基礎,待腹中有物,才有可能作好文章,就像一棵大樹隻有先把根紮牢了才能順利的成長。”

    “不錯你的說法很恰當,學識是本,八股是體,本是體的內涵,體是本的表現。隻有學識真正到了一定高度,才能寫出理真法老,花團錦繡的文章。”先生頷道,接著又提高嗓門,滿臉憤慨道:“現在的科舉確實有一些問題,主要是出題的選擇範圍太窄,答題的選擇也太窄。以至於有些人以為,不用學什麽《三通》、《四史》,不必知道什麽唐宗、宋祖,隻要背上幾篇高頭講章,前科程文,便可去應考碰碰運氣。就算真得洪福齊天,教他騙得中第,也是百姓和朝廷的晦氣!”他說著冷笑連連道:“而且這些投機之徒,也隻可能騙得了一省考官,卻不可能過了會試這一關!你遍覽黃金榜上,翰林院中,哪個不是滿腹經綸,真才實學?哪個都不是投機取巧高中的!”

    王楓暗暗點頭,他知道每份會試的卷子,都要由兩位大學士會同三位尚書看過,那些人都是博聞強記的飽學之士,斷不會誤點一篇抄襲的文章,讓天下人笑話的。    “我現在教你做八股的要領。”先生終於說到了方法上:“這東西格式固定,每一句都有嚴格要求,想要寫得花團錦簇,還要闡明理義,便似在床鋪底下掄板斧、螺螄殼裏做道場,其實是各種文體中最難的。所以有人說,時文若做的好,隨你做什麽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接下來先生便從破題講起,把做八股的方法、技巧和禁忌細細講給王楓,等到把最後如何收束全部講完,天都黑透了。

    最後先生問王楓道:“王楓你讀書是為了什麽,做官嗎?”

    王楓暗道,我讀書隻是為了獲得一個合適的身份,好從新建立一個製度,當然這些話他可不敢跟先生說。

    “我讀書是為了明理,子曰,朝聞道夕可死矣。”王楓說道。

    先生笑了笑,有些疲憊道:“你此番回去,多讀些時文,在家多多練習,就不用再來這裏耽誤時間了,有什麽問題你不明白就過來問我,明年春天記得參加應試。”說完將足有一尺厚的一摞稿紙推到麵前道:“這是我手抄的王、唐以及諸大家之文,還有曆科程墨,諸位宗師考卷……其中標注了‘揣摩’二字的,乃是本省知縣以上官員的程文,這些人裏將產生你未來鄉試的同考官;標了‘吃透’二字的,乃是當朝翰林出身,三品以上大員的程文,這幾位裏將產生未來會試的主考官;至於標著‘日日溫習’的,乃是本省提學和徐閣老的程文,他們兩位是關鍵。你要想高中,就必須在上麵下大功夫。”    說到這,先生表情變了一變說道:“還有那一位,他的文章我是不會抄的,但各大書店均有賣,你去買本回來看看……也日日溫習吧。”

    不愧是當了幾十年先生的人,準備的就是充足,至於先生嘴裏的那一位,王楓知道就是大明文人嘴裏少有的奸臣嚴嵩嚴閣老,據說西門慶這個人物形象就是根據他兒子嚴世藩改編而來。

    此時天已經黑透了,王楓拿著自己的東西往回走,此時的他自然不會再害怕路上遇到野狼野狗什麽的,甚至他心中隱隱期待能夠遇到,這也大約是曆朝曆代統治者不喜歡練武之人的原因之一。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