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三、白糖
字數:4454 加入書籤
河邊上新建的一座水車,在水流的作用下吱吱呀呀的轉著,將動力通過一根長長的木軸等一係列構件傳遞到河邊的木板屋內。
室內,三個巨大的鋼製榨轆替代了傳統的木質榨轆,用來給甘蔗榨汁。三個上千斤的鋼製(實為球墨鑄鐵)榨轆一線排開,從各處買來的甘蔗被人們送到榨轆下,依次通過這三個球墨鑄鐵轆,在包裹著馬口鐵皮的榨轆榨取下,甘蔗出一陣陣聲響。這響聲,在王楓聽來,無異於悅耳的銀子聲音。經過三個榨轆的榨取後,糖汁沿著預先留好的溝槽緩緩的流向集汁桶,準備用來製取白糖。
“慢著!”
有那手腳勤快的工人拿著掃帚準備將榨完後的甘蔗渣等廢物打掃到一旁去,卻被王楓高聲喝止。
“這榨糖之後的甘蔗渣一律收起來,這東西可以用來酵釀酒。釀酒之後,還可以用來肥田或者用作牛馬的飼料,”王楓在那裏為工人們講解著甘蔗渣的利用價值。
聽得在場的幾位管事說不出心中是什麽滋味。“咱們這位東家,要是大方起來,如同一個敗家子一般,別人用木榨來榨糖,他非要用這上好的鋼來製造榨轆,如果用木榨,一晝夜可以處理4ooo斤甘蔗,方才這鋼榨轆雖然很快,但是想來一晝夜也不過是5ooo斤,再加上外麵的水車,這個成本,可是遠遠大於用木榨和水牛啊!”
“可是一麵是大手大腳的用鋼榨,一麵卻是連甘蔗渣都不放過,咱們這位東家,到底是敗家子還是守財奴?當真令人看不透啊!”
就在幾位管事心中暗自嘀咕的辰光,那些被榨出來的糖汁已經被過濾了三遍,整個茅草屋內彌漫著濃鬱的甜香味道,在一陣陣醉人的甜香味道之中,有人撿起了甘蔗渣,蔗已成碎片,皮肉相脫,拿在手裏,輕輕用力一捏,濕指不滴汁。往日需要用滾碾加工數次的甘蔗,在這三個鋼榨轆的麵前,一遍就完成了自己的榨汁流程,接下來的,便是按照守漢說的,用來釀酒。
“看來東家說的用鋼榨還是有道理的。這樣的做法,省事省工。”
甜香味道越的濃鬱了,連茅屋外充當輔助動力的幾頭水牛也不住的扇動著巨大的鼻孔,貪婪的吸納著這可愛的甜味,一旁的牛倌,愛惜自己的這些夥伴,伸手遞過幾根蔗尾,讓這些出大力的家夥美美的咀嚼著,茅屋外,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吸吮著手指,渴望的眼神盯著那甜香味道的來源地。
今天是第二批人員到達的日子,也是製糖作坊正式開工的日子,王楓再次悄悄來到南安,其實一個人口隻有一萬多人的地方每天哪有什麽事情,而且很多事情都被縣丞代勞了,王楓現在就是個人形圖章。
這一次有三條船一同到來,除去金蛟號之外新近下水的了一條兩百噸的商船和一條四百噸的戰船,當然戰船從外表看人畜無害,因為防止人多眼雜所有武器都已覆蓋,好在此次運送的物資人員對於王楓來說太過重要,所以從徐海汪直那裏買來認旗,一路上倒也相安無事,現在南安的碼頭已經建好了,不用再像上次那樣將船停在水中用小船轉運。
這次已經將東山島上的家業基本搬空,除了酒場、鹽場和船場少數工人,其餘工人都隨船來到南安,學堂裏的那些少年自然也不例外。
這些少年都是種子,將來或在軍隊或是民政中生根芽。
目前王楓手下有工匠二百三十二人,其中包括一多半的學徒,家衛二百六十人,他們之中有一半隻是剛經過訓練,學堂中的學生一百三十人,分三個年級,當然那些家衛少年也要讀書,他們互為師生,遇到不懂的可以問青青,可以問李若雲,當然也可以問王楓。除去這些人王楓手低還雇傭有船員一百多名,他們分散在王楓手中的這幾艘船上,那艘戰船上目前也有一些船員,畢竟王楓手底的少年還是太小,沒有這些經驗豐富的老船員他們玩不轉,不過王楓估計頂多過個一兩年,王楓就不用再為這些少年配備外麵的船員了。不過好在戰艦上的船員都是王楓本家,而且戰艦王楓隻準備先建造個三五艘,當作訓練艦就行了,畢竟以目前狀況來說,那些武裝商船就足夠在中國附近海域橫行了。
至於學堂裏麵那幾個教學童認字的老童生,因為不願意離家所以沒有過來,不過也好,王楓並不在意,前幾批學生裏麵頗有幾個有學習天賦的,王楓把他們挑了出來,一邊親自教他們新的知識,一邊讓他們代課,給學堂裏麵的學童講課。這就解決了王楓手中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
鍋裏熬煮的糖汁變得越來越濃,掌勺的熬糖師傅用長長的鐵瓢舀起一勺看了看,在白灰的作用下,糖變得成色清黃、鬆軟,甜味越濃鬱。
“好了,開始打糖!”在熬糖師傅的吩咐下。熬糖的火變成了慢火,緊接著,師傅將兩個手指伸進冷水裏,忽又伸進滾燙的鼎裏,再急急伸進冷水裏――“嗤”的一聲,粘在手指上的糖漿遇冷變硬,握一握,“冽冽冽”脆響。
十幾個健壯婦人快手快腳把糖漿舀到糖槽裏,負責打糖的工匠拿鐵鏟來回攪動,糖便慢慢開始縮水凝結,收攏成堆;再用鏟掀散,一縷縷熱氣從糖堆裏散出來;這樣,重複多遍。再用木棒來回研磨,“菜花黃”色的紅糖就加工出來了。
“恭喜大人!”熬糖的師傅麵帶得意,雙手捧著一個碩大的青色海碗,裏麵滿滿的裝著剛剛加工好的赤糖。“小人自認從事此業也有數十年,尚未見過如此便捷快當的榨糖之法,榨汁當日便可出糖,且出糖之多前所未見。”
王楓用手指撚起一撮紅糖放在口中細細的品味,見幾個管事也各自品嚐著這新榨出的糖的甜味。便示意站在身旁的二牛將這些糖端到那群孩子那裏,讓他們也品嚐一下這新熬出的糖的味道,這群孩子剛到王楓特意讓他們休息幾天以適應環境。
“噢!吃糖嘍!”孩子們端著大碗奔跑著、歡叫著聚攏在一起體會著糖的甜美。
剛剛經過測算,這套生產線的出糖率在12%到13%之間。雖然比起後世百分之十五的出糖率來還稍有不足,但在到處都是使用木榨的時代,這個數字,已經是駭人聽聞。
“你們幾個管事,回去好生計議一番,拿出一個章程出來,我要你們保證這個榨坊一個榨季不要閑著。”
王楓的話很平靜,語調很溫和,但是卻淩然不可更改。
幾個管事不由得心中一凜,“屬下等謹奉大人號令!”
難怪王楓著急,他的海鹽加工提純工藝,完全可以稍加更改,變成白糖加工工藝,通過活性炭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值。要知道,這個時代的紅糖可是比白糖便宜得多。
幾輛牛車滿載著甘蔗渣向著附近的釀酒作坊緩緩行去,在牛鈴聲中,王楓一行人安步以當車同樣緩緩的向著守備府方向走去,人群中,幾個管事興奮的議論著應該如何收購甘蔗。
看著池水中,被幾個工匠不停用手中粗大的木棒攪拌的紅糖。
那池子高有六七尺,池內的壁上用銅皮包了,池中怕不有幾千斤水,池中的清水在工匠的攪動下,逐漸變成了褐紅色。
又有幾個工匠,兩兩一組,手持巨大的濾網,將濾網放到池中,觸到池底,小心翼翼的通過手中的木棒拉動著濾網潛行,從池子的這頭到那頭。幾遍之後,提起濾網,向工頭報告,“這一池子糖已經完全化了。”
王楓自己也不知道怎麽控製紅糖的溶解度,為了防止溶解不徹底,不得不用這樣的笨辦法。
“開閘!放水!”
伴隨著工頭的一聲聲號令,幾個工匠將池子的閘板緩緩提起,讓溶解充分的糖水通過填塞著木炭包的陶瓷管道。
這就是張明遠在王楓的原始過濾法啟下,提出的活性炭過濾法。這個工藝,在精鹽生產上,為王楓賺取了大把的銀錢,如今,它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看著潔淨如雪的白砂糖按照一包二十斤的標準,被整齊的碼放在貨架上,很多人都被深深的震撼著。
半個月之後,商斯通作為商隊的主事,押運兩千包白砂糖,前往南洋與葡萄牙或是西班牙人交易,劉二木做為另一個商隊的主事,運送著六千包的白糖前往東山島,到了那裏這些白糖將流入日本朝鮮,當然還有大明。
數年之後,南安的白糖,被無數榨坊主和熬糖師傅詛咒。原因有二:一、鋼製榨轆的流水線式榨糖,活性炭的白糖加工工藝,讓無數的小榨坊歇業、破產。二、南安工匠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了一個白砂糖和赤糖的生產工藝標準,這個標準,讓那些靠著多年的經驗吃飯的熬糖師傅們丟了飯碗。
此是後話,略去不表。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