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死亦何懼
字數:3458 加入書籤
“刺史大人,馬率領五千兵馬前來攻打冀城,又有漢中軍兵馬五千,共有萬餘人。以城中守軍兵力,實在是難以與馬等人抗衡。漢中軍將領乃楊昂為,張魯之弟張衛為軍師出謀劃策,楊昂亦是驍勇之將,馬更不用說,涼州之內無人不知其名。”
韋康歎息一聲:“馬乃關中將領之一,潼關之戰大敗於丞相手中,他與韓遂二人逃回涼州,韓遂不敢再起戰事。可馬反其道而行之,不僅卷土重來之勢,更是覬覦涼州。若是涼州被攻破,我也無臉麵見丞相。”
“丞相委以重任,讓我擔任涼州刺史,卻不想涼州因我而丟失,無可奈何也!馬少年成名,乃馬騰之子,馬騰入京為官,馬卻不願聽從丞相詔令,屢屢拒絕,丞相都願意招攬的將領,我軍之中又有何人能與之匹敵?”
“眼下情況來說,我軍確實無法與馬軍抗衡,不過大人也不必擔心,咱們可以借助外力。”
韋康連忙問道:“楊參軍有何妙策?”
“丞相率領大軍攻破潼關之後,便起身回鄴城,留下夏侯淵將領駐守長安。冀城與長安相距不遠,咱們可以派遣一人前往長安,向夏侯淵將軍求援,夏侯淵知曉決不會坐視不理。”
楊參軍便是楊阜,本是涼州別駕,後改任參軍,接著說道:“以夏侯淵將軍的本事,就算無法擊敗馬,也可拖上許久才分出勝負。若有夏將軍派兵前來救援,城中守軍就可以與夏將軍大軍會合一處,必可擊敗於馬、張衛等人,解冀城之圍。”
韋康道:“派何人前往?”
楊阜提議出來的建議,韋康很是讚同,眼下隻能派人前往長安向夏侯淵救援。現在問題是到底派什麽人前往才是當務之急,眼下城中並沒有能征善戰的將領,像薑敘、薑隱、尹奉、姚瓊、孔信等將領都不在冀城,隻有趙昂一人,要是他突圍前往救援,那麽冀城該有何人鎮守,那不是將冀城拱手送於馬。
既然武將不能輕易離開冀城,唯有從文臣之中前往,隻是此次前往救援,必是九死一生,韋康身為涼州刺史,待人寬厚,不願眼睜睜的看著部將戰死,這讓他有些為難。
“刺史大人,伯儉願意前往!”
“伯儉兄!”
楊阜大吃一驚,瞪大著眼睛看著閻溫,二人私交甚篤,心知閻溫手無縛雞之力,如何能逃脫馬兵的圍困,這次前去救援怕是生死難料。閻溫初為涼州別駕,後任代理上郝縣令,在任期間清正廉明,公正無私,深受百姓愛戴,楊阜清楚其為人,有些擔心。
閻溫擲地有聲地說道:“刺史大人,伯儉深受大人恩惠,若無大人提拔,也不至於有此今日。現在冀城被馬等賊兵圍困,伯儉自然不能坐視不理,願意主動請纓前去救援,還請刺史大人準許。”
韋康低頭沉思不語,他也不願閻溫冒此風險,可閻溫心意已決之下,韋康隻能點頭答應下來,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務必小心為上。現在派去求援的人有了,韋康便與眾人商議該如何出城。
眾人商議決定閻溫秘密出城,選擇從水路趁著夜色,悄悄地潛入水中,馬軍並無現他的蹤跡。閻溫上岸後,立即向長安方向走去,他隻能依靠自己步行。可他的行蹤還是被馬軍現,立即派騎兵前去攔截他。
閻溫在顯親界內被馬軍追上,又被他們生擒,五花大綁的被送回冀城馬帳內,就算麵見馬,沒有絲毫懼怕之色。並且,馬與閻溫二人曾經有過交集,馬知曉閻溫在涼州的聲望。
馬親自解開閻溫的捆綁,語重心長地說道:“伯儉應該是孤身一人前往長安,向夏侯淵求救吧!伯儉應該心知肚明,現在勝負已經明朗,伯儉被生擒在此,如何施展大義?若是伯儉願意聽孟起之言,勸降涼州百姓,或是告知於韋康等人,夏侯淵不願出兵救援,那孟起念及舊情,必會視之為上賓,決不虧待伯儉,要是伯儉冥頑不靈,休怪孟起不講情麵。”
閻溫唉聲歎氣道:“伯儉今日被將軍生擒,勝負已分,伯儉有負大人所托,也無言以對涼州百姓,更無臉麵對故友。若是曹操真的有心相救,早已派遣大軍前來,又怎麽會遲遲未見援兵?”
“孟起之言,讓伯儉茅塞頓開,伯儉心知肚明,曹操不願派遣大軍前來救援,眼睜睜的看著涼州百姓戰死。曹操不仁不義,伯儉豈可願意繼續效命於他,為了涼州百姓的存活,伯儉願意相助於將軍勸降刺史大人歸降。”
馬聞言大喜,連忙好吃好喝的招待閻溫,奉若上賓。
次日,馬親自率軍前往冀城,閻溫被他安排在馬車之上。當馬再次出現在冀城時,涼州刺史韋康、楊阜、趙昂來到城牆上俯瞰馬大軍,城中百姓有些也出現在城牆上。
馬得意洋洋地笑道:“韋康,你派遣伯儉前去搬救兵,可惜被我馬生擒。另外,你想有救兵前來,怕是空歡喜一場,夏侯淵根本就不願意出兵救援冀城,我奉勸你開城門投降吧!”
韋康等人見馬如此說,沒有回答,而是將目光看向了馬車,直到閻溫從馬車上走出時,眾人都愣住了,韋康等更是氣憤不已,沒想到閻溫真的投降於馬,均想道:“難道是來勸降的?”
“丞相並未放棄涼州,尚且不知情罷了,待丞相知曉後必會派遣大軍前來救援,不出三日便會前來,諸位定要誓死守衛冀城,決不能讓馬等反賊入城,等待援軍前來!”
閻溫出人意料的不是前來勸降,而是給眾人鼓舞士氣,韋康等人看見閻溫臉上流露出來的笑意,那仰天大笑的聲音,讓眾人心裏一驚。因為他們都清楚,閻溫此言說出的結果必是惹怒馬。
果然,馬的笑容戛然而止,怒吼道:“休要胡言,難道你不要命了嗎?”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閻溫從容不迫地大笑一聲,“若伯儉真的說出如此不義之言,又有何麵目麵對涼州百姓?死,又有何懼,伯儉決不是苟且偷生之人!”
閻溫心知此言必會激怒馬,正是他想要的結果,唯有激怒馬,才會被他殺死。隻要他一死,那麽冀城將士決不會輕易投降,馬就無法入城,最後他的目光看向韋康等人,堅貞不屈的臉上流露出笑容來。
“伯儉!”韋康等人痛哭流涕,悲痛不已。
馬見閻溫無視自己,又看著韋康等人,他擔心閻溫又會說出什麽驚人的話,毫不猶豫的手起刀落,閻溫被他斬殺於陣前。馬見時機錯過,隻好撤軍離去,也算是給閻溫留個全屍,成全他的仁義,讓冀城百姓為他收屍。
(本章完)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