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八景宮中

字數:7949   加入書籤

A+A-


    這一日,首陽山八景宮中太清道德天尊端坐於一尊青銅丹爐前麵,閉目養神,禦使文武真火溫養爐中丹藥,周圍陣陣奇異香氣四溢而出,叫人心神迷醉。

    丹爐名曰:八卦爐,乃是太清道人以首山銅精祭煉而出,先天適合溫養各種丹藥。

    此時八卦爐中祭煉的丹藥,正是傳說中的九轉金丹。

    凡人若有機緣吃上一枚,可以白日飛升,踏足金仙道果,得長生不死之身,超脫周天五行。

    便是大羅金仙修士吃上一枚,可以省去數十萬年苦修,甚至若有機緣可以悟出玄妙神通。

    九轉金丹雖說玄妙至極,奈何煉丹材料難尋,十數萬年時間太清方才勉強湊齊一爐。

    而且,又需萬年時間日夜祭煉,最多可有九枚丹藥出爐,足見九轉金丹何等珍貴。

    忽然,八卦爐中火焰一暗,太清道人慢慢睜開雙目,望了一眼洪荒大地方向,轉身對著一旁的銀角童子說道:“童兒,你且前去迎接貴客前來,萬萬不可失了禮數。”

    人教一脈弟子稀少,僅有玄都一位親傳弟子而已。

    平日裏八景宮顯得十分冷清,太清身旁隻有金角、銀角二位童子侍奉,除了宮中一頭青牛以外,再無任何生靈。

    至於前來的貴客!

    自是少之又少,銀角童子自是不敢怠慢,立即行禮說道:“銀角謹遵老爺法旨!”

    不多時,八景宮中一陣光華閃過,慢慢走來一位道人,正是昆侖山玉虛宮玉清聖人元始天尊。

    玉清道人一經走入宮中,見太清道人正在祭煉九轉金丹,不禁張口稱讚說道:“九轉金丹,大師兄先天陰陽一道上的造詣真是越發精妙,讓師弟羨慕不已。”

    太清道人未曾起身,僅是微微拱手還禮,說道:“師弟休得打趣貧道,區區九轉金丹不過僅是一些外物而已,何來羨慕二字。”

    非是太清道人有意怠慢玉清,而是眼前這爐九轉金丹即將圓滿,一旦太清少有差池,定然前功盡棄。

    對於這些玉清道人十分清楚,自然不會在意區區小事,自己隨意尋找一件蒲團坐下。

    “九轉金丹雖是外物不假,可眼前這爐九轉金丹澤然不同,已經孕育出一絲先天混元道果韻味,就是對於大羅金仙而言,吃上一枚都可借其完善自身道果。”

    太清道人嗬嗬一笑,說道:“師弟前來,莫不是想討要貧道這爐九轉金丹!”

    玉清道人的來意,太清心中早有猜測,故而一言點出。

    聞言,玉清道人沉默一會,方才輕輕歎了一口氣,說道:“封神大劫衍生,玄門氣運衰落,偏偏那西方世界竟然出現一絲大興契機,隻怕我等玄門一脈當有災禍降臨。”

    混元大羅金仙何等神通道行,豈能看不出玄門以有衰落跡象,又豈能看不出西方世界的大興契機!

    隻是天數一事,就是諸位混元大羅金仙,有時也是無可奈何。

    “玄門衰落,西方大興,乃是天數循環如此,師弟何必多慮。”太清道人輕輕出言說道。

    “世間沒有常盛不衰的無上大教,玄門一脈亦是如此,待西方世界大興過後,玄門自可再次興盛起來。”

    混元大羅金仙元神與天道相合,對於興衰一數,早就看淡,太清道人更是如此。

    人教一脈以人族氣運立下無上大教根基,隻要人族一日不滅,就是玄門衰落,西方世界大興,對於人教而言,也是少有影響。

    “師兄說的不錯,可是封神榜中三百六十五尊神位又該如何處置!”

    “況且,即便玄門一脈衰落,也要留下一些根基,不然何來再次大興一事,畢竟洪荒世界又非隻有我等玄門三教!”玉清道人有些神情凝重出言說道。

    洪荒世界除了三清與西方二聖之外,上有女媧娘娘與青蓮天尊二人,而且還有後土跟血海冥河等大神通者,將來未必沒有大興契機。

    特別是女媧娘娘、青蓮天尊二人,一人是人族聖母娘娘,同時又執掌妖族一脈權柄,將來妖族未必不能再次大興

    一人執掌人族至寶崆峒印,是東海一脈練氣士祖師,足見東海一脈修行世界也有大興機會。

    雖說女媧娘娘與青蓮天尊都是玄門一脈出身,可其畢竟不是玄門正宗,妖族更非玄門中人,自身大興與否,與玄門一脈少有關係。

    “保存玄門一脈根基自是好事,不過封神榜中三百六十五尊神位空缺,倒是有些難以解決!”太清道人眉頭一皺說道。

    封神榜一事非同小可,隻怕是沒有三教弟子願意真靈飄入榜中供天庭驅使。

    奈何,鴻鈞道祖有言,又不得不湊齊三百六十五尊神位。

    “封神榜一事,雖說難以解決,不過也並非不可解決!”

    玉清道人語氣一變,雙目望著東海一地,說道:“人教一脈僅有玄都一位弟子,自然不能上得封神榜中。”

    “而我闡教一脈雖說弟子數十餘人,可相比三百六十五尊神位一數,卻是相差甚遠。”

    “倒是上清師弟的截教一脈弟子眾多,已有萬仙來朝趨勢。”

    說到這裏,玉清道人突然閉口不言,可是太清道人怎會不明白他是意思。

    “紅花、綠葉、白蓮藕三教本是一家,你我二人又何苦因封神榜一事,謀算上清師弟門下弟子!”

    “若是這樣一來,世間哪還有三清一名,玄門也怕非要真正衰弱下來不可。”太清道人輕歎一聲說道。

    玄門一脈之所以大興,便是因為人、闡、截三教興盛,又有太清、玉清、上清三位混元大羅金仙坐鎮,洪荒世界無人膽敢與其爭鋒。

    若是三者缺一,玄門三教不齊,三清有失,又何來玄門大興一事。

    “非是玉清想要謀算上清師弟,而是截教一脈藏汙納垢,門下弟子時長作惡,不知功德一事。”

    “教中又無先天至寶鎮壓氣運,若是時間一久,非但截教自身氣運不足,便是玄門氣運都得被其沾汙。”

    “倒不如,讓截教門下一些無道之士,真靈飄入封神榜中,湊足三百六十五尊神位空缺。”

    “一來滿足封神榜神職缺口,二來可以保存玄門一脈根基,三來也可祛除截教一脈中的不法之徒,免得玷汙玄門一脈名聲。”玉清道人目光堅毅說道。

    玉清道人想的不錯,奈何截教一脈與人、截二教不同,門下弟子大多都是異類證道,雖說時有爭執,可是麵對人、闡二教之時,則是同心協力,不會見到自家師兄弟慘死不理!

    再者而言,那上清聖人靈寶天尊何等驕傲,萬萬不會見自己門下弟子真靈飄入封神榜內無動於衷。

    隻要太清或玉清二人親自下場,上清定會雷霆震怒,擺出無上殺陣與其做過一場。

    奈何,截教弟子神通道行不凡,又精通陣法一道,非是人、闡二教弟子可以抗衡,太清、玉清二位聖人不得不親自現身相救。

    從而引出一場玄門三教間的殺戮。

    有些事情太清道人不好出口,隻能沉默不語。

    “若是師兄不明玉清苦心,不如往東海一觀,看看截教一脈氣運如何!”

    言罷,玉清道人顯出元神三花,對著東海方向一指,將截教一脈氣運一一顯化出來。

    一時間,隻見東海上空祥瑞之氣環繞,無數靈光衝天而起,陣陣功德氣運衍生而出,端是氣運悠長至極。

    然而,東海碧遊宮一地,則是隱隱有著一股陰煞之氣衍生,漆黑如墨,殺戮因果無數,猶如餓狼猛虎一般,吞噬四周功德氣運。

    若非玄門三教功德氣運相連,截教一脈氣運有人、闡二教依靠,隻怕截教教中弟子早就群魔亂舞。

    “如今截教氣運以失,隱隱玷汙玄門氣運,若是在不根除,恐怕玄門一脈將會變得與妖魔無異。”玉清道人冷哼一聲說道。

    “若非截教一脈氣運有失,教中弟子又不知行功德善事,哪裏會有玄門神仙殺機衍生!”

    對於此事,玉清道人可是十分怨恨截教。

    見太清依然沒有出言,玉清道人隻好繼續出言說道:“師兄,你不妨瞧瞧方丈仙島一地氣運如何,倘若再行遲疑,隻怕截教玄門正宗一名不保,俱時不知會有多少仙神修士笑話我等。”

    相比東海碧遊宮一地氣運,方丈仙島可謂是氣運衝天,福緣功德無量。

    隱約將整個東海一地上空籠罩起來,陣陣金色氣運如同一朵十二品青蓮一般,不時巡視東海海域。

    雖說相比人、闡二教,方丈仙島一地氣運上有一些差距,可卻遠遠勝過截教不知多少。

    足足過了半盞茶的時間,太清道人方才有些無奈,說道:“也罷,貧道就讓玄都前往人族之中走上一趟,給玄門留下一些根基。”

    聞得此言,玉清道人臉上喜色一閃,說道:“有師兄此言,我玄門一脈定可再次大興。”

    “不過,上清師弟性子剛烈,又執掌誅仙四劍,一旦擺出誅仙劍陣來,俱時還請師兄親自走上一趟。”

    誅仙劍陣非四聖不可破,玉清可是清楚其中有何神威,萬萬不是一位混元大羅金仙可以輕易破陣而出的。

    若非上清身懷誅仙劍陣,玉清怎會答應準提,甚至親自前來首陽山八景宮中。

    誅仙劍陣!

    太清道人聞言,深深望了玉清一眼,說道:“誅仙劍陣一事,貧道自有計較。”

    說完,太清道人輕閉雙目,一心祭煉八卦爐中的九轉金丹,顯然不想在與玉清談起截教一事。

    見此,玉清道人也未多言,與太清道人告辭離去。

    望著玉清慢慢消失不見的身影,太清道人仰天長歎一聲,說道:“人、闡、截三教爭鬥,真的能夠保存玄門根基不失!”

    “玄門衰落,又何來玄門正宗一名!”

    “倒是方丈仙島與東海散修一脈,不入封神大劫之中,說不得可以休養生機,給玄門帶來一絲再次大興契機。”

    太清與玉清、上清二人不同,他乃是玄門掌教大師兄,不管是人、闡、截三教的玄門大興,還是方丈仙島一脈的玄門大興,人教都可興盛。

    “不過,截教一脈沒有先天至寶鎮壓氣運,上清師弟又是有教無類,不知自身氣運有失,想來截教一脈終究難逃封神一劫。”

    不等太清道人繼續想下去,隻見八卦爐中火光一閃,先天陰陽二氣直衝雲霄,無數先天五行靈粹綻放出無量神光。

    爐中九昧真火大盛,宛若九條火龍遊走,口中裹著一枚枚金色丹藥,溢出陣陣清香。

    九昧真火一物,雖然不入先天跟腳,可其神通玄妙不弱太陽真火,乃是玄門中一等一得無上神通妙法。

    七七四十九日時間一過,八卦爐中忽然升起陣陣朝霞紫氣,首陽山上陣陣黑雲蓋日,無數九天神雷衍生,嚇得山中靈獸四處躲藏。

    見此,太清道人非但沒有慌張,反而露出絲絲喜意,一揮衣袖祭出先天至寶太極圖,將首陽山一地籠罩起來。

    同時又引來周天星辰神光,落入八卦爐中淬煉九轉金丹。

    這一日,首陽山中九天神雷橫空,先天紫氣叢生,無數雷霆閃電落下,與先天至寶太極圖溢出的先天陰陽二氣相遇一處,掀起陣陣光華。

    太清道人對此不管不問,顯出元神三花,雙手結出玄妙道印,隨著時間慢慢過去,口中猛然大喝一聲,道:“先天陰陽,開!”

    八卦爐蓋碰的一聲衝天而起,金色神光陣陣,無數丹藥氣息溢出,彌漫整個首陽山一地。

    不知多少生靈獲得機緣,從此踏足修行道途。

    太清道人手中取出一尊先天葫蘆,對著八卦爐口打出收丹法訣,將衝出的九道金光收起,雙目望著八卦爐有些可惜。

    “可惜九轉金丹隻能丹成九枚,不然丹藥必然難以混元無缺,否則或許可以在祭煉出一枚金丹。”

    不待太清道人話音落地,八景宮門口,忽然響起一聲輕笑,說道:“既然太清道友覺得有些可惜,不如讓貧道一試神通。”

    隨著話音響起,八景宮內先天五行五色神光衝天而起,無數先天五行靈氣朝著八卦爐匯聚而來,絲絲丹藥氣息也一同慢慢朝著八卦爐而去。

    忽然,隨著金、木、水、火、土五道先天五行靈火一閃,八卦爐中再次衝出五枚奇異丹藥。

    這五枚丹藥與太清道人的九轉金丹不同,各自按著金、木、水、火、土先天五行排列。

    每枚丹藥屬性皆不相同,或金、或木、或水、或火、或土,可謂是每枚丹藥皆有自己獨特的奇異玄妙。

    望著空中的五枚丹藥,太清道人不禁讚歎一聲說道:“好生玄妙的先天五行神通,恐怕洪荒世界也隻有道友一人能有這等先天五行道果。”

    以先天五行神通匯集先天五行靈氣,跟八卦爐中的殘存丹藥精華相合一處,衍生先天五行一道中的無上玄妙。

    將混元一數化作先天五行,再次祭煉出五枚丹藥。

    雖說這五枚丹藥比不得九轉金丹,可五枚丹藥相加一起,則相當於一枚九轉金丹。

    這些丹藥對於太清而言,自是沒有一點用處,不過來者的先天五行神通,卻是讓人歎為觀止。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