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慢火煎茶

字數:7992   加入書籤

A+A-


    皇上帶著眾人從橋上下來,  元春立刻裝作受驚,  匆忙拜下,  說:“妾罪該萬死,驚擾了聖駕,妾身這就退下。”

    皇上卻不想讓元春走,  畢竟武曌還在這裏,  便笑著說:“不必多禮了,愛妃快快請起罷。”

    他說著,  眼神卻在武曌身上轉悠,但也不好仔細看,  打諒了兩眼,就收回了目光。

    這邊皇上在禦花園和武曌巧遇,那邊皇後立刻聽到了消息,  還沒說兩句話,竟然就來了,也來了個巧遇,  可見耳目眾多。

    皇後娘娘走出來,  眾人又給皇後請安,皇後娘娘冷冷的看了一眼元春,  元春嚇得眸子一縮,  連忙低下頭去,裝作什麽也沒看見的模樣兒。

    皇後則是裝作一臉大度的樣子,  笑著說:“皇上,  這就是那林姑娘了。”

    皇上這才投去目光,  簡單的誇獎了兩句,但是也不誇獎武曌的顏色,而是說她聰明伶俐,這次抓/住戴權有功等等。

    皇上雖然沒有和武曌說兩句話,但是大家心知肚明,皇上這恐怕是看上了武曌,北靜郡王站在一邊,一直沒有說話,不過眼睛餳著,嘴角板著。

    皇後見皇上愛見武曌,能不明白元春的心思?便笑了笑,仍然裝作很大度的樣子,說:“林姑娘頭一次進宮,我這兒也沒什麽好送的,但是若不送,不成個體統。”

    她說著,抬了抬手,有宮女立刻捧過來一個大紅錦盒,皇後娘娘/親自打開,從裏麵拿出一隻小香囊來,別看隻是一隻小香囊,但是模樣精致異常。

    皇後笑著說:“你可別嫌棄本宮寒酸,這隻香囊,別說整個京/城,就是天底下,也獨一份兒,裏麵的香,乃是十年才調配出來的,再沒有這樣好的香料了,我看你不俗,配在身上,才叫這香不枉費了。”

    武曌收斂著幽幽的目光,元春剛剛跟自己頑了小把戲,如今皇後娘娘又來跟自己頑這種不上等次的小把戲。

    後宮裏的權/術,無非就那麽兩種,在武曌眼裏,仿佛是小孩子過家家一般,武曌見皇後拿出這香囊,還一臉殷勤,就知道這香囊怕是“有毒”。

    真的有毒到也不見得,無非是那些不能生孕的“毒”罷了,長時間佩戴,恐對身/子不好之類的。

    武曌也不點破,隻是笑的溫柔,說:“多謝皇後娘娘恩典。”

    皇後見她高興,還以為武曌是沒見過台麵的小丫頭片子,就放心的將香囊交給武曌了。

    武曌“高興”的接過來,放在手心裏反複摩挲,似乎很喜歡,皇後見她喜歡,也就放心了,而旁的賈家女眷,心裏都有些嫉妒,這天底下獨一無二的東西,怎麽叫武曌拿去了?

    武曌摩挲了兩下香囊,也就不摸了,本就做做樣子,也怕多摸了不好,隻是武曌明白,皇後娘娘能當著皇上的麵兒,把這個香囊送出來,就說明絕對不是那麽好毒的東西。

    所以武曌才會這麽摩挲兩下,打消皇後的顧慮。

    武曌心中則是另有一番計較,這香囊留著,恐怕往後還能用上,也是多謝了皇後娘娘費心。

    皇上眼看武曌姿容好,想要和武曌多說說話兒,隻是這麽多人在場,也不容易,還要注重儀態,因此也就沒有多說什麽,這事兒還是要令皇後出麵,才妥當些。

    元春眼看著就要成了,哪知道皇後突然殺出來,橫在中間,若是皇後殺出來,那這事兒肯定要交給皇後,肯定不能越過皇後交給自己,若是以後林妹妹真的進了宮,那是皇後的恩典,還是自己的?豈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麽?

    隻是如今元春也沒有辦法,隻能本分的站在一邊伏侍著。

    眾人領了賜飯,這才從宮中/出來。

    北靜郡王/還有事兒,因此沒有一同出來,留在了宮裏頭,很晚才出宮來。

    武曌出宮來,並著眾人一並回了賈府,立刻就讓紫鵑弄來一個盒子,還說:“要密實的。”

    紫鵑雖然不明所以,但還是去找了一個密實的大盒子,蓋得很嚴實,武曌趕緊把香囊接下來,扔進盒子裏,然後死死蓋住了蓋子。

    紫鵑還是不明所以,並不知道這皇後娘娘賞賜的東西竟然“有毒”。

    武曌又怕自己這身/子骨兒太弱,有什麽不妥,還借口出去一圈兒,不勝風寒,找了大夫過來看看病情,所幸是沒有事兒,果然那東西應該就是長時間佩戴不能生育的,嚴格來說,並不是什麽毒物。

    武曌讓紫鵑把盒子收起來,等到哪日說不定就能派上用場。

    賈寶玉聽說武曌生病了,感染了風寒,還要過來看看,不過被婆子丫頭攔在外麵,隻是說姑娘身/子不方便,又怕把病染給了寶爺,所以不讓賈寶玉進來。

    賈寶玉心裏頭不痛快,但是如今武曌明顯被皇上“看上了”,而且還得皇後娘娘的“厚愛”,所以賈府的人也不敢則聲。

    卻說這幾日,皇上一直心心念念著武曌,令皇後去辦事兒,但是皇後怎麽可能辦事兒,又有那邊戴權被正/法之後揪出來了的爛七八糟的事兒一大堆,因此皇上也就忙的焦頭爛額,顧不得武曌怎麽的。

    不隻是皇上忙,這些日子,北靜郡王也忙,糾察戴權是他一手操辦的,自然忙的不行,戴權府上被抄/家,小妾就不知有多少人,數都數不清楚,更別說通房丫頭,還有一堆姿色非凡的丫鬟,另外這些丫鬟裏頭,竟然還有使臣進貢的,被戴權私扣下來的無數。

    北靜郡王令人一一上檔子,又把戴權的家產上檔子等等,忙的不可開交,好幾日都不曾回北靜郡王府裏頭。

    倒是武曌聽說北靜郡王不在,那麵兒老太妃又一直請,所以武曌就過去走了一圈,陪老太妃說了說話兒。

    其實武曌心裏頭也有些成算的,要說在如今四王之中,北靜郡王得寵,唯獨他功高,還是有些緣故的。

    北靜王排行老四,和當今皇上那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但是如今宮裏頭沒有太後娘娘,當年皇上的親生/母妃死的早,皇上還放在北靜郡王的母親,也就是老太妃那裏養過一段時間。

    所以老太妃對皇上也是有養育之恩的,這天下以孝為先,自然北靜郡王跟著沾光,再加上他本就有本事兒,獨寵那是必然的事兒了。

    老太妃如今分量也不輕,雖然不住在宮裏頭,但是逢年過節,皇上都命人送東西過來,別管表麵兒怎麽樣,那是相當孝順的。

    既然老太妃如此有地位,武曌沒道理給自己添堵,反而打通人脈為好,也能給往後林如海進/京/城做/官,鋪墊鋪墊。

    北靜郡王不在,武曌就在府上陪著老太妃說說話兒,倒是把老太妃逗得不行,就更是歡喜了,覺得武曌這也好,那也好,知暖知熱,懂禮識度,難得的大家子風範。

    過了好些日子,北靜郡王才閑下來,皇上也是體諒他這些日子勞累,難得給郡王放了一個假,讓他回去休息幾日。

    北靜郡王這日在府邸裏,沒什麽事情可做,衛若蘭就登門來了,包子一樣大的小六兒蹦蹦跳跳的跑過來,說:“王爺,衛公紙來了!”

    小六兒年紀小,說話雖然利索,但是音有點含糊,又奶聲奶氣的,說話的時候還喜歡拽自己的小犄角。

    北靜郡王一聽,就拍了拍小六兒肉肉的小/臉頰,笑眯眯的說:“不見,就說本王外麵兒公幹去了。”

    他話音放落,那麵裏就有人走進來,正是衛若蘭了。

    衛若蘭老遠的就喊著:“好你個水溶啊,我方才在外麵都碰到老太妃了,太妃可說你在家呢,竟然不見我,我可是給你通風報信來的。”

    小六兒一看衛若蘭都進來了,就轉身跳竄竄的走了,奶聲奶氣的吩咐一邊的丫頭倒茶過來。

    衛若蘭一麵說,一麵大步走進來,也不把這地兒當外人,直接坐在堂上,還拽了一把椅子,挨近北靜郡王,神神秘秘的模樣。

    北靜郡王有些頭疼,說:“我好不容易休沐,你到來做什麽?”

    衛若蘭壓低了聲音,神秘地說:“我來給你通風報信,一會子你保證謝我,說的是你那幹妹妹的事兒。”

    北靜王皺了皺眉,說:“幹妹妹?”

    衛若蘭“嗨”了一聲,說:“就是林妹妹啊,前兒個,老太妃不是要認她做幹女兒嗎?那不就是你幹妹妹?”

    北靜郡王知道他又開始沒正經,便不理他,說:“沒話說,那就送客了。”

    衛若蘭連忙說:“真的是說正經事兒來的,還是和那林姑娘有關係。”

    他說著,看了看左右,越壓低聲音,說:“你不知道,我最近當班兒的時候,聽到了好幾次,皇上這些日子,有事沒事兒就提起林姑娘,心裏想的緊呢!”

    衛若蘭可是龍禁尉,在宮裏當班兒,這是個美差,雖然說是皇帝的侍衛,但是他們並不怎麽管安全問題,而是做做樣子,反而能接近皇上,搞不好就混一個眼熟,所以這龍禁尉都是皇親國戚之後。

    衛若蘭當班的時候,那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遇到皇上,聽到好幾耳朵,皇上打聽武曌的事情。

    北靜郡王一聽,皺了皺眉,衛若蘭呷了口茶,歎氣說:“你這悶葫蘆,你怎麽打三杆子就放不出一個屁來呢?我是替你操碎了心啊!”

    北靜郡王聽他說的如此“粗俗”,不由看了他一眼,說:“你懂什麽?”

    衛若蘭說:“是是是,我不懂,這叫慢火煎茶,小火滲透,是也不是?你家林妹妹如花似玉,冷若冰霜,你須得溫溫/的火兒,慢慢的哄……可是話說了,皇上若是真的愛見林姑娘,一句話的功夫,看你還小火文火溫火,還是慢火了?”

    北靜郡王聽他口上一套一套的,淡淡的說:“隻你話多,做了這麽多年龍禁尉,也沒什麽長進,你父親昨天還囑托我,提攜提攜你。”

    衛若蘭笑笑,說:“現在說你呢,別說我,反正我話兒給你帶到了,看你這黑心的悶葫蘆怎麽辦,別人不知道,我是知道你的,憋寶呢,可別把自己憋壞了。”

    說著,還拍了怕北靜王的肩膀子。

    北靜郡王沒說話,抬起手來撣了撣自己的肩頭,衛若蘭一陣不服不忿的嗤笑,說:“你雖不識趣兒,但是你蘭大/爺還是罩著你的,就提點提點你。”

    北靜郡王瞥斜了他一眼,端起茶杯來喝/茶,笑著說:“你還能提點我?”

    衛若蘭說:“你別不信,你是貴人多忘事兒,這些小事你不記得,過兩天,不正是那永昌公主的生辰?”

    他這麽一說,北靜郡王眉頭一動,似乎還真不記得了。

    衛若蘭又說:“永昌公主可是皇後娘娘的嫡親長女,皇上也是愛見的很,如今下嫁了楊提督的侄/兒,隻要是擺起生辰宴,少不得請林姑娘過去,這其中的道道兒,你可懂得?”

    北靜郡王聽他這麽一說,自然是懂得,皇後不想讓林姑娘進宮,元春又和皇後鉚著勁兒,這樣一來,身為嫡女的永昌公主,怎可能不給林姑娘點顏色看看?

    北靜郡王眯了眯眼睛,衛若蘭笑著說:“雖然是公主壽宴,不過到時候永昌駙馬肯定也會邀請一幹子人,你看著辦罷!”

    他說著,又拍了拍北靜郡王肩膀,隨即大步走了,走得那叫一個瀟灑。

    北靜郡王這回倒是沒有撣衣裳,隻是眯了眯眼睛,盯著手邊兒的茶碗看,似乎有一份自己的計較。

    果不其然的,武曌就收到了永昌公主的生辰宴請柬,榮國府收到一份,寧國府收到一份,另外武曌又單獨收到了一份,雖然很多人不服不忿的,但是武曌如今名頭真的出來了,也輪不到別人不服不忿。

    當日公主過壽,寧國府榮國府的女眷們按照品級大妝起來,一個個打扮的花枝招展,另外兩府的大/爺們也準備過府去,他們也收到了永昌駙馬的請柬,雖然和女眷不在一起,但是也同樣熱鬧熱鬧,網羅一下人情。

    武曌和賈府的女眷一同坐車前往,特意讓紫鵑將那密實的大盒子帶上。

    紫鵑有些不解,說:“姑娘,帶這個做什麽?”

    武曌笑了笑,說:“沒準兒用得上,有備無患呢。”

    永昌公主因為是長女,公主花園建造的格外宏偉奢華,女眷從一個門子進去,那麵賈府的大/爺們就從另外一個門子過去,隔著院子,也不會衝/突了,更添幾分熱鬧。

    武曌這行人剛剛下了車,旁邊還有好些達官貴人的小/姐太太們也下了車,最為尊貴的就是楊提督的太太了。

    如今永昌公主下嫁的是楊提督的侄/兒,按理說楊提督的太太是公主的長輩,不過楊提督這個太太,打小是跟公主一起長大的,一起頑大的,和皇後娘娘也是沾親帶故,同氣連枝,這樣一來自然親厚。

    因此楊提督的太太,沾了皇後和公主的光兒,也變成最為尊貴,最為顯赫了。

    楊提督的太太一下車,頓時眾星捧月,眾人趨之若鶩,就連一貫不怎麽說話的王夫人和邢夫人,也過去打招呼,怕落在了後麵兒。

    這個時候卻聽“王爺來了!”一聲兒,好些人立刻看過去。

    有人小聲說:“哪個王爺?”

    另人說:“還能是哪個王爺?自然是北靜郡王了!”

    雖然爺們下馬的門子和這邊隔著,但是伸頭也能看到,隻見女眷們全都伸頭去看,就連楊提督的太太也轉頭,睜大了眼睛去看。

    因著人太多,武曌壓根兒沒瞧見,隻聽一聲喧嘩,似乎有人匆匆進了那麵門子,隨即有好些太太小/姐唏噓著。

    “這王爺,端端像是神仙一般,我再沒見過這樣的人物兒了!”

    “是呢,唉,王爺這般好,門第還好,也不知道誰家姑娘,有這麽好的福氣,能嫁到王爺府上呢!”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