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毛孩

字數:205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當小紅重生時 !
    此為防盜章
    這個時候蔡文潔的家,是在垃圾處理場上麵的。其實說是垃圾處理場, 是不準確的。因為它上麵隻有不斷增加的垃圾, 卻從來沒有人會過來處理。
    蔡文潔和她的奶奶,可以稱得上是社會最底層生活著的人民了, 不是因為她們好吃懶做,不願意去拚搏奮鬥, 而是因為老的老, 小的小,還都是弱質女流,那還能怎麽辦?
    他們就像城市裏麵的螞蟻, 辛辛苦苦地生活著,帶著對未來無限的期待, 卻無數次被現實打擊,老人的背脊彎了, 小孩長大了,生活才算慢慢好起來。
    蔡家,原本是邊陲小山村——乍把村裏的一家五口人。老人有個獨生子, 獨生子娶了隔壁村的姑娘,生了蔡文潔。隻是那個時候的蔡文潔,不叫蔡文潔, 而叫做蔡小紅, 土裏土氣的名字讓蔡文潔自己很不滿意, 在她上初中的時候, 讓奶奶帶著她去把名字改掉的。
    蔡文潔在這個時候, 有些不想改名字了,因為在她醒來的時候,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奶奶叫她的,“紅紅。”
    沒有人知道小紅在聽到奶奶叫她這個名字的時候,她內心的波濤洶湧,她內心的激動不安,那是世界上,最讓人感到最溫暖的叫法。
    小紅暗自下決心。她要改變現狀,讓生活好過一些,讓奶奶輕鬆一些,讓自己也放鬆一些。
    為了這個目標,她首先要保住的就是她們家住的這個地方。
    他們之所以會從乍把村來到這個地方,是有原因的。乍把村,真的很貧窮落後,直到蔡小紅上輩子去世之前最後一次要踏足乍把村的時候,那裏才擁有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條路。
    也不過是蜿蜒崎嶇的泥土路罷了。
    乍把村的落魄,小紅還沒有真正見識到,就被山洪衝走,所以她的心裏麵對於乍把村的印象,還停留在兩三歲時候零碎的記憶,以及奶奶在深夜時候,和她念叨故鄉時候的想象。
    在她打算把奶奶的骨灰帶回乍把村的時候,她也了解過這個村莊的資料,能夠找到的資料很少,其中就有一個外國攝影師跋山涉水到了乍把村,拍下當地人生活場景的照片。
    照片裏麵大部分人都是老人,畢竟乍把村的人也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可以過的好一些,能穿上暖和的衣服,不用通過狩獵來維持肉類的需求,也能擁有足夠的糧食,每一頓飯都可以吃飽。
    所以原本一個有上千人的村落,在攝影師的統計下,隻剩下了70多號人,留守老人。
    因為提前做了功課,小紅在前往乍把村的時候,在自己的車裏麵準備很多衣服,襪子等等一些日用品,就算是去給乍把村的老人送溫暖吧。
    不過真的很可惜,她都還沒有到達乍把村呢,就這麽死了,應該是死的無影無蹤的,醒來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準初中生的模樣。
    小紅的父母,是比較早離開乍把村的那群人,當時他們覺得外麵的世界充滿未知,他們夫妻兩個,和村裏麵的另外一些年輕人,就這樣背井離鄉,到了鎮上,到了縣裏,後來去了艾門這個地方開始打工。
    他們的確年輕,勤勞能幹,但是他們沒有文化,會講的普通話,還是很小的時候,父母交的,他們則是以前被下放到村裏的知青教的,隻能勉強和人交流而已。
    所以隻能去工地裏麵搬磚,搬水泥,為這個城市的建設出力出汗,就為了那不多的工資,那是他們改善父母子女生活的根本。
    乍把村的落後,是送信人都不會去的。所以小紅的父母,隻能忍住思念親人的愁緒,在工地裏麵拚命地幹活,想著有一天,能夠把孩子還有父母接到城裏麵來,讓他們感受一下城市的生活,讓孩子受到好一點的教育,至少別像他們那麽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