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 32 章
字數:10032 加入書籤
看不到的比例不夠, 等一天再看 從承朝開國起, 每一代皇帝都在削弱相權。若不是皇帝這繼位來得突然, 自己性子又太懦弱了些,左右丞相也不會重新掌了權。
在先帝時期, 丞相手中權力說不得還比不過大學士。
白耘和汪益又分別代表清流和外戚, 其餘人很樂意看著他們兩掐得死去活來, 自己好渾水摸魚, 趁機壯大實力。
這次白萌去左丞相府赴約, 就讓許多人私下笑稱是左丞相府試探這未來皇後的虛實。
事實也差不多。
這讓更喜愛讓她顯得柔弱的服飾的白萌,隻得將自己往雍容方麵打扮。
這時候許多人等著看她行事態度, 若表現得太軟了以後可能會有人不長眼給她增加額外的麻煩。
白萌隻是個十五歲的小姑娘, 故作雍容可能會顯得不倫不類。她的衣裙配色便以淡黃色基調為主,輔以暗金色花紋裝飾, 髻上珠寶也以白金二色為主,既不會顯得老氣,又增添了一分富貴之氣。她再化了一個鳳眼吊梢眉的妝, 嘴角一勾, 眉梢一挑,便是個傲氣淩厲不好惹的模樣。
白萌一出場,圍觀群眾心裏都在笑,心想這未來皇後, 果然是來汪府示威的。
無論是汪太後的欺人太甚, 還是宮裏那礙眼是四妃, 這未來皇後能給汪家好臉色看才有鬼了。
不過白萌進了左丞相府, 見到汪李氏的時候,卻沒有如圍觀吃瓜群眾的意,直接對汪李氏表示不滿。白萌該有的禮數一點都沒少,看上去好似和汪李氏並沒有過節似的。
倒是全程旁觀了白茉被打死的汪李氏,臉上止不住的尷尬,手腳都不知道怎麽放,跟白萌一比,就很是小家子氣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汪家跡的晚,和汪家結親的李家地位本也不高,這些年靠著汪家,才在朝中有了一席之地,躋身了權臣的圈子。汪李氏當了這麽多年左丞相夫人,雖說大方麵已然不錯,但心裏尷尬狠了,還是難免帶出點小家子氣。
隻是就算帶出來,以她身份地位,也沒人敢笑話,都捧著她而已。
因汪李氏自己氣勢弱了一成,對上白萌就不自覺的帶出些討好的姿態,這樣白萌剛一進左丞相府,就占據了主導地位。
連汪李氏都捧著白萌,何況其他人?於是,一時間,白萌身邊圍了一圈人,跟眾星捧月似的。
之前挑釁過白萌那位被記在汪李氏名下的庶出姑娘,本想以主人的姿態來招待白萌,結果被擠到外圍,根本連話都搭不上。
這讓她心裏很是挫敗。本以為自己也可能進宮,又被記在嫡母名下,以後便可以和白萌同起同坐了。現在看來,她和白萌還差得遠。
不過進宮之後,什麽地位都是虛的,皇上的寵愛才是最重要的。她總有將此次屈辱討回來的時候。
白萌根本不知道這姑娘還在將她當做假想敵。知道了她也不會有什麽反應。
這姑娘這麽蠢,汪府多考察一下,就不會將其送進宮。便是送進宮了,也是給已經是四夫人的姐姐們當炮灰的。
何況以小皇帝對汪太後的懼怕,汪家的姑娘想要在後宮占有一席之地,還真是難於登天。
如果汪家的人聰明,應該放棄汪氏已經入宮的女子,選和汪家有利益關係的、其他姓氏的女子入宮才是。
隻是待她入宮之後,一切手段都沒用了。
有了她,小皇帝還會有精力去其他女人宮殿嗎?便是在月事和孕期不能同房,她也能讓小皇帝舒舒服服的,比和任何女人做都舒服。
她那群小可愛們可是都驗證過她用道具的技術的。她前世的經驗,可不是現在這些保守的小姑娘們能比的。
————————————————————
白萌這邊聊得和樂融融,她身邊圍了一圈命婦,好似提前過上了皇後的生活。
另一邊,陪著白萌一同前來的白思可沒白萌那麽好運。
他遇到了誠王的挑釁。
即使現在誰都知道誠王的處境不妙,誠王自己可能也意識到了,但誠王畢竟是親王,白思還是隻能敬著。
麵對誠王的胡言亂語,白思要麽隻聽不說,要麽四兩撥千斤頂回去。在口頭上,白思一點沒吃虧,也讓人看出來,白思不會是白耘、白萌的弱點。
和白耘一樣,白思私事上可能有一丁點拎不清,但大事上絕對清醒。被榮王和白耘兩人手把手教導,白思即使還沒有進入仕途,也擁有了足夠的警覺和心機。
誠王本來腦袋就糊塗,沒學過多少東西,平時都是靠著自身囂張勉強壓過對方,現在白思心中底氣足,並不懼會被他報複針對,誠王就在爭鋒中落了下乘。
誠王倒是想繼續囂張,比如直接揍人什麽的。之前他沒少做這些事,都因為汪太後的偏袒和皇帝的退讓,頂多不痛不癢的陪兩句不是,這揍大臣的事便不了了之。
隻是他想亂來,在左丞相府,也亂來不了。
汪益同樣不怕誠王,而且誠王被他母親影響,對汪益反而有些懼怕。當汪益這個主人家出來“勸和”的時候,誠王即使不想,也得順著汪益遞的梯子下台階。
這次爭鋒,算是白思大獲全勝。
回府之後,白思和白萌兄妹兩一交流各自的情況,就知道這是左丞相府故意放出的示弱的訊號。
白耘隻讓他們明白就好,其他他會處理。至於白萌進宮之後,該怎麽爭就怎麽爭,不需要顧忌什麽示弱不示弱。
便是白耘這種極端大男子主義,也知道後宮之中,可沒什麽良善之輩,也沒什麽真正的結盟。一旦心思手軟,便是白萌占了皇後的位置,下場也覺得不會好。
—————————————————————
自去了左丞相府赴宴之後,白萌就基本上宅在家裏。除了宗室幾位相熟的郡主縣主的邀請,其餘大臣的帖子,她都推掉了,安安心心備嫁。
現在小皇帝送給她的小東西已經積攢了一個小箱子,她經常拿出來擦拭,然後露出意義不明的微笑。
看著的人都以為她在思念,隻有她自己知道自己在思念美好的春天,滿腦子都是金色的好東西。
就當白萌以為自己這段時間可以安安靜靜的度過,順順利利的嫁到皇宮的時候,老天好似跟她作對了。
不對,不是老天,而是宮裏的那老妖婆又開始跟她作對了。
這太後,居然病了,病得起不了床的那種病,還在病床前要求這個未來的兒媳婦侍疾?
已經控製住異能,好久沒有失手的白萌一激動,不小心將麵前石桌掰了一塊下來。
她淡定的將石塊扔進旁邊花叢中,伺候的丫鬟表情一動不動,好似沒看見似的。
白萌雖然被榮王府教養,但沒有母親仍舊是一個短板;白耘雖然才華橫溢,在朝中也說得上話,但出身的確是個大問題。
這些問題,在白萌成為任意一個達官貴人正室,哪怕嫁給宗室成為王妃的時候,都不算什麽大問題。但要成為皇後,可就不太合適。
若是一個地位穩固的帝王,榮王府和白萌那官位較高的親爹,都會成為減分項;而一個地位不穩固的君王,比如當今聖上,要在權貴中找一個四角俱全的太容易了。大把比白萌條件更好、更適合入宮的貴女等著排隊入宮。
世家貴女的傲氣讓她們雖然不一定願意成為皇帝的妾室,但當皇後還是很願意的。
白萌被指為皇後,是卷入了皇帝和太後,以及以太後外戚為的官員勢力的博弈中,是兩者妥協之後的後果。
這一局,皇帝略勝一籌。白家和榮王府都是他需要拉攏的,至於皇後本身有些許瑕疵,這些都不是需要太過在意的問題。
榮王妃心裏愧疚。其實最後這博弈中,榮王府也出了力。
榮王雖然現閑著,但因為榮王和先帝是同胞兄弟,深受先帝信任,宗室都以榮王為。一群閑得慌的老爺們雖然平時不怎麽管事,關鍵時候,就算是太後也奈何不了他們。
平時這群宗室都是一副不管事的態度,但榮王內心還是希望坐在位置上的是當今皇帝。從規矩上來說,當今皇帝是元後嫡子,也是嫡長子,從出生起便是太子,是繼承大統的唯一人選。從對整個旻朝來說,已經坐在位置上的皇帝統治穩固,就代表著整個國家內部的穩定。當今皇上沒有顯示出昏君之態,何必要去換一個?
最重要的是,榮王看不慣誠王,看不慣太後,更看不慣汪家那一家子。
其他宗室們也都是這麽認為的。因此在這場博弈中,本來兩不相幫的宗室們選擇了支持皇帝。
白萌就是宗室們第一次改變旁觀態度,給皇帝送上的第一個籌碼。
但雖說一個皇後對許多女兒家來說都是潑天的榮耀,但對於白萌來說,她被教導得太過光明,性子也被寵得過分驕矜,真的是很不適合進入後宮。
後宮裏那些女人,各個都是人精。皇帝又不同於旁人,會對妻子做一個知冷知熱的體貼人。單從女兒家的幸福想,白萌進宮是大大委屈了她,甚至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果不其然,白萌還沒進宮,便生了落水的事。緊接著,又出了白茉的事。
白萌落水之事的真相,榮王府是知道的。榮王一家子也和白耘之後想的一樣,認為白茉是為了誠王娶她的承諾才會加害嫡姐。
幸虧白耘自己嘴皮子厲害,再加上太後那豬腦子拖了誠王和汪家的後腿,把清流和勳貴都惹惱了。
榮王妃憐愛的看著白萌。隻希望接下來的教導還來得及,能讓白萌適應後宮。
或許這次落水也是一件好事,白萌的性子變了,或許進宮後也不會太難熬吧。
榮王妃道:“皇帝是元後嫡子,一歲時元後薨,太子被皇帝親自帶大。太後對他不冷不熱,但是相反他卻莫名對太後十分眷念,對誠王也十分容忍。”
白萌點頭,看來皇帝有戀母情節,說不定還是個m。
榮王妃又說起太後的事。
太後娘家本來不怎麽顯赫,在其為繼後時,汪家幾個兄弟都很能幹,被先皇重用,這才慢慢跡。先皇去的突然,沒有確立托孤大臣。汪家憑著自己太後外戚的身份,這才成為如今將近汪半朝之勢。不過因為太後經常拖後腿,讓本來想給自己、給誠王樹立好名聲的汪家老是受挫。
因先帝身體狀況日益糟糕,為了鞏固太子的位置,先帝本來給太子內定了一個家世顯赫的太子妃,這個宗室們都知道。但先帝前腳剛去,後腳太後就懿旨,給誠王和那家姑娘栓了婚。
雖然在百日內,的確可以指婚。在大喪期間,許多人家都是趁著這百日給兒女訂婚,以免錯過婚期。
但是皇帝的婚事還沒著落,太後就急著給誠王指婚,這也太匪夷所思了些。而且朝中不知道這家女子是被皇帝相看過的?
於是在汪家和誠王還沒考慮好奪位之事,太後就給誠王扣上了一頂人品糟糕的帽子,誠王這時候才十四歲。
支持當今皇帝的官員差點沒笑死。
太後隻是想著要給兒子積累夠多的資本,這麽好的姑娘當然不能便宜皇帝,一定要給自己兒子。先帝既然認為這個姑娘能給皇帝帶來助力,顯然也能給她兒子帶來助力。
但她也不想想,這王妃不是娶進門,娘家就一定會幫誠王,何況還是以這種屈辱的方式進門。
最後這件事也是鬧了挺大的笑話,太後最終還是撤回了懿旨。那家姑娘被迫進了尼姑庵為先帝念了三年佛,然後被家裏匆匆嫁了出去。
所以太後撤回懿旨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她總是想趁著皇帝沒反應過來匆匆派人宣旨,然後又在眾多大臣宗親的抗議下被迫收回旨意。這麽奇葩的太後,也是罕見了。
白萌點頭,看來先帝對自己的太子很看重,專門選了一個蠢的繼後。便是汪家這麽局勢大好的情況下,太後也能不屈不撓的給汪家、給誠王拖後腿。先帝英明。
不過這麽蠢的太後,皇帝還一副希望得到她的重視的樣子,果然是缺母愛缺到m了吧。
榮王妃道:“因為太後從中作梗,宗室大臣又除了皇後之外,對後宮其他妃嬪位置並不關心,因此現在後宮四妃全是汪家的人。貴妃和淑妃姓汪,德妃和賢妃姓李。這個李家,太後嫂子的娘家。其餘妃嬪,乃是從太子東宮通房所封,都是些不入品的,不值一提。”
白萌差點笑出聲,她道:“也就是說,太後接了娘家四位女子,占了妃位,然後就不管陛下後宮了?”
榮王妃笑道:“就是如此。她認為四妃都滿了,其他貴女也就不可能入宮幫扶皇帝了。她倒是給誠王又選了一門好親事,隻是第二年就把誠王的側妃給封滿了,還送了幾個通房侍妾給誠王,深怕虧待了誠王。唉,先帝封她為皇後,大概是看她單純可愛吧。”
白萌手絹抵住嘴唇,亮晶晶的眼睛看著榮王妃。外祖母還真是幽默啊。
榮王妃笑了一會兒,又繼續給白萌說宮裏這四妃的事。這四位妃子的容貌都是極好的,才情性格各有千秋,若不是一窩蜂進宮,其實進宮做個寵妃資本還是有的。隻是這麽一窩蜂擠進來,汪家野心家的形象一下子確立了。
汪家倒是想攔著,但這次宗親和其他大臣不攔了,懿旨都到了他們府上,還有官員不斷送禮祝賀,他們也隻能捏著鼻子選人進宮。
太後再次當了一次皇帝的神隊友。
白萌感慨:“陛下敬重太後是應該的,太後對陛下多好啊。”
榮王妃幹咳了一聲,道:“倒也是這個理。”
然後這祖孫笑作一團,把進來的世子妃嚇了一跳。不是說宮裏的事嗎?這麽嚴肅的話題,婆婆和萌兒怎麽笑得這麽開心?
她聽了白萌的複述之後,也忍不住捂住肚子笑了。世子妃用手指戳了白萌的額頭一下,道:“鬼精靈,進了宮可別這麽跳脫。”
白萌裝作無辜道:“我才不跳脫,我可沉穩了。”
世子妃笑道:“是是是,你沉穩的很。母親,秋嬤嬤已經同意和萌兒一同入宮。媳婦讓她準備一會兒,過幾日就來王府伺候萌兒。”
榮王妃拍了一下把手,笑道:“好,好,那個老頑固終於同意了。”
白萌好奇的看向榮王妃。
榮王妃笑道:“那秋嬤嬤是思皇後大丫鬟,出宮嫁人後,又回到宮裏,成為太子奶娘。當今太後封後之後,換掉太子身邊舊人,秋嬤嬤在太子兩歲的時候再次出宮。先帝知道此事後,便將太子身邊的人全部換成了自己的人,並親自教養太子,秋嬤嬤也就沒機會進宮了。秋嬤嬤隻一個已經外嫁的女兒,她本來跟在女兒身邊,現在肯來幫你,你進宮之後會順利許多。”
思皇後指的是元後,也就是當今皇帝的生母。元後追諡“思”,是當朝難得非子嗣追封諡號的皇後,可見先帝對其的感情。
元後的大丫鬟,皇帝曾經的奶娘?白萌明白了榮王妃大費周折找到這個人送到她身邊的意思。
白萌問道:“是否還有其他東西讓我帶給陛下?”
榮王妃點點頭:“萌兒就是聰明。外祖母派人尋了思皇後還在時給太子留的舊物,到時候單獨裝一箱,給你作為嫁妝,帶進宮。”
世子妃笑道:“思皇後論親屬關係,我勉強能厚著臉皮叫一聲姑母。思皇後重病時,擔心太子年幼,前途莫測,給太子留了許多東西。這些該物歸原主了。我們貿然求見陛下,被太後知道又會鬧了。以你嫁妝的形式將這些東西還給陛下,也算全姑母一顆慈母之心。”
白萌感歎:“思皇後真是想的周到。”
思皇後去世的時候太子才一歲,她大概是擔心自己去世之後,先帝有了新歡,太子會被廢吧。若是太子性命無礙,有了她留下的東西,好歹能過得寬鬆些。
白萌一邊下棋,一邊用很隨意的語氣,說起卿昱生母思皇後的事。
她告訴卿昱,思皇後給他留下了許多東西,這些她會盡量找齊,放到嫁妝裏,帶到宮裏來。
“如果是直接給你,恐怕宮裏有人會鬧吧。”白萌道,“雖說是放進我的嫁妝單子裏,實際上房契地契都是你的名字,其他金銀細軟也不會少你一分。”
卿昱拿著棋子的手僵硬了一瞬,裝作漫不經心道:“朕缺這些東西?你拿著便是……母後這些也告訴你了?”
白萌道:“這些事當然是反複叮囑。當母親的不容易,離開的時候為你做了最壞的打算。”
卿昱低頭下棋不語。
母後是擔心自己被廢掉,出宮後的生存問題吧。聽父皇說,母後在臨終之前求的不是太子之位,而是希望無論將來如何,請給他留一條命。
“現在已經不需要了。”卿昱道。
白萌道:“怎麽不需要?你動一動內庫,多少人指手畫腳?總要有些不被人知道的私房錢來源吧?你不養些隻聽你話的人嗎?有錢能使鬼推磨懂嗎?你母後為你考慮的很周全,便是你不接受你母後的考慮,好歹為我想想。我說服他們把這些讓我帶進宮還給你,容易嗎?”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