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治大國

字數:7657   加入書籤

A+A-




    昨夜,夏文還在這座院子裏,一遍一遍清洗著滿身的汙垢。

    此時的夏文,站在小院之外,卻有一種陌生感,因為在裏麵的夏文,早已不記得這座院子外麵是個什麽樣子了,今早從院子裏出來的時候,夏文也沒有回頭看上一眼。

    “原來這座院子長了這麽個模樣。”夏文歎言。

    衛九並不答話,也不知如何答這句話語。

    “老九,你說這裏麵的人該如何處置?”夏文終於問起了正事。

    衛九想了想,答了一語:“太師說此事該由陛下定奪。”

    夏文回頭看了看衛九:“哦?太師當真這麽說?”

    衛九點頭。

    夏文回過頭去,盯著那院門,想了許久,搓了搓手,輕輕一語:“走吧。”

    衛九頗為詫異,雖然不說話,心中卻有疑惑。

    夏文慢慢走著,已然夜深人靜,早已是下半夜了,夏文卻還帶著衛九在這皇宮裏轉悠著。

    最後,在一處湖畔之旁,夏文駐足停留,麵對湖麵,輕聲開口:“老九,我與你說幾句心裏話如何?”

    衛九不言不語,好似把自己當作一個木頭人一般。

    夏文淺淺笑出了一聲,好似自言自語:“夏銳啊,還是不殺了。我不殺他,徐太師便能知道我的態度,徐太師親口與我說過,說他要隻手遮天。我便讓他遮著吧。留著夏銳,徐太師就有了一條後路。遮天遮天,讓他遮著就是。”

    夏文說的話語,衛九聽得似懂非懂雲裏霧裏,卻又覺得深奧有理。

    但是衛九依舊不言不語,依舊是那個木頭人。

    “老九啊,你說我這個皇帝,怎麽當比較好?”夏文又道。

    卻還是夏文一個人自言自語:“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麽當,不如就先看看徐太師是如何隻手遮天的,學著看著,興許就知道到底該如何當個皇帝了。”

    說完這一語,夏文又回頭看了一眼衛九,然後麵對湖麵,看著湖中明月,出神。

    良久,衛九終於開口一語:“陛下,夜深了,天涼了,安歇吧?”

    “嗯,今夜睡得著,睡覺去吧。”夏文答道。

    歐陽府內,徐傑也並未入眠,沾染了血跡的棺槨並未擦拭,依舊停在靈堂之上。

    徐傑與歐陽文峰對麵跪坐,燈火不亮,倒是燒紙錢的火盆更為明亮許多。

    “文峰,你想去哪裏,說說你的想法。”徐傑一邊往火盆裏放著冥紙,一邊開口說道。

    “我想去邊鎮。”歐陽文峰答了一語,麵色極為堅毅。

    “邊鎮?”徐傑頗為詫異。

    歐陽文峰微微動了一下跪得麻木的腿腳,開口:“嗯,這世道,當如文遠你這般,手中握把刀。”

    徐傑聽到這一語,很是欣慰:“說得極是,大同知府,如何?”

    歐陽文峰也詫異了一下:“大同知府?”

    徐傑點點頭。

    “怕是不合規製吧?”歐陽文峰問道。為什麽不合規製?新科進士,七品官都難不缺,哪裏有一上來就當知府的?大華朝近三百年,何曾有過先例?

    “什麽規製?我,就是規製。大同知府不過五品,有什麽不合規製的,歐陽公之子,何人又敢不服?”徐傑話語直白,就在歐陽正牌位之前,說得氣勢十足。也不知歐陽正在天之靈聽到這一語,會是個什麽感受。

    歐陽文峰微微猶豫了片刻,說道:“如此……也可。”

    “嗯,大同總兵當是袁青山接任,此人頗有智慧,你當與之交好關係,多多學習。”徐傑已然安排起來了,袁青山接任大同總兵之事,也是徐傑在這一刻定奪下來的。

    當然,徐傑定奪下來了,自然也就不會出什麽問題。

    歐陽文峰口中默念一語:“袁青山。”

    默念之後認真點頭,再道:“嗯,明白。”

    “這兩天你把出殯之事安排好,京中百官都會來,把下人們都再召回來,往後我就住在這個宅子裏了。”此時的徐傑,看起來有些怪異,如此昏暗的燈光,竟然是個披頭散發的模樣。

    “嗯,明白了。我明日裏一並尋個匠人,做一塊新牌匾,把那歐陽府的牌匾換成徐府的牌匾。”歐陽文峰倒是想得周全。

    隻是徐傑擺擺手:“不必了,就掛著歐陽府吧,以後也不換了,讓老師就這麽看著這座京城。”

    歐陽文峰忽然感覺心中起了暖意,暖意上來好似變成了一種激動,激動得歐陽文峰雙手都微微抖動了一下。

    也許這件事情微不足道,但是其中代表的意義卻又格外不同。

    大早,皇城鍾鳴。

    徐傑抱著一個笏板等候在宮門之外,笏板老舊,乃是歐陽正書房中的遺物。

    身側,一個一個的官員上前來打著招呼,每一句招呼聲音都不大,也無多言,隻是躬身一拜之後的一句:“見過太師。”

    徐傑也側臉點頭回應,不苟言笑。

    宮門大開,徐傑邁步往前,今日與以往不同,以往這上朝的路上,必然三五成群議論紛紛,今日卻是噤若寒蟬,唯有腳步之聲,好似腳步之聲都被人故意輕微了聲響。

    徐傑佩刀,儒衫,玉簪發髻,抱著笏板,站在了高台之上最頭前。

    頭前竟然還有一把座椅,徐傑盯著座椅看了片刻,又抬頭看了一眼,龍椅禦案之上的仁德大隆又掛了上去。

    看完仁德大隆金光閃閃之後,徐傑撩起裙擺,落座而下。

    皇帝駕到,群臣萬歲還未呼出,皇帝已然先開口:“不必多禮,有事一一奏來。”

    梁伯庸先奏了登基大典之事。

    待得奏完,皇帝看著徐傑,徐傑看著皇帝。

    兩人就這麽對視了片刻。夏文好似在等徐傑定奪。

    徐傑開口:“還請陛下定奪此事。”

    夏文稍有驚訝,開口說道:“梁卿速速辦妥就是。”

    吳仲書看了看大殿落座的徐傑,上前稟道:“陛下,太師,朝廷乃江山社稷之樞紐,三省乃朝廷之樞紐,如今三省主官從官多有空缺,還請陛下與太師定奪此事,以免政事不暢,國事懈怠。”

    夏文又去看徐傑,徐傑直接開口:“還請陛下定奪。”

    夏文聞言麵色一變,這回不是略微了驚訝了,夏文心中已然翻江倒海,不知徐傑到底在想什麽。更不知徐傑為何要把這般大事推到自己身上。

    徐傑親口與夏文說要隻手遮天,如今定奪相位重臣的時候,徐傑卻不開口。這是隻手遮天嗎?

    這是什麽意思?

    夏文想了又想,吳仲書眼神在夏文與徐傑身上看來看去,也看不懂個所以然。

    還是徐傑開口再道:“陛下,臣與諸位並不熟悉,盲目開口怕是所托非人。陛下對諸位同僚定然比臣要熟悉許多,還請陛下定奪此事。”

    夏文終於開口了:“朕對諸卿也談不上如何熟悉,不若此事暫時拖後幾日再來定奪。但是有一人朕倒是極為了解,大江梁伯庸,此乃忠心之臣,可當重用。朕適才想來想去,倒是覺得門下左侍郎之職適合梁愛卿。太師以為如何?”

    徐傑答了一語:“陛下定奪就是。”

    夏文鬆了一口氣,看了看吳仲書。吳仲書連忙開言:“臣立馬擬旨,照此辦理。”

    梁伯庸已然出得人群,上前大拜:“微臣拜謝陛下皇恩浩蕩。”

    這個朝會,氣氛有些怪異。不論何事,徐傑都是閉口不言,等待夏文開口定奪。這讓夏文有一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之感。

    夏文本以為今日朝會,合該是徐傑做主一切之事,自己隻需要在旁聽著看著學著,沒有想到真正當這個皇帝的第一天,夏文就感受到了皇帝是如此難當。

    尚書省,古稱尚書台,尚書省左仆射的公房,徐傑其實很熟悉了,裏麵都是歐陽正的東西。

    徐傑坐在以往歐陽正的座椅之上,拿起歐陽正的筆,翻看著本該是歐陽正看的公文。

    朱砂紅筆,落在那邊鎮請餉公文之上,下筆幾個字,著戶部照此辦理,兵部輔之。

    幾個字落筆之後,徐傑卻並未合上公文,本來一看是邊鎮請餉的公文,徐傑想也不想就同意了,因為徐傑剛從邊鎮回來不久,那裏奮勇的將士,合該給錢給糧。

    但是,但是如今徐傑坐在了這個位置,卻想得多了起來,給錢糧是應該,但是這錢糧怎麽給就是個問題了,還有就是徐傑想起來大同府已破,那常凱的家財都到哪裏去了?

    錢可以給,卻不能就這麽不明不白的給,也不能就這麽簡單給下去,要監督這些錢的來龍去脈,誰拿了,誰領了,領去又給了誰?

    所以,徐傑又提筆,把剛才自己寫下的幾個字劃拉了,把奏折放到了一邊,開口喊道:“來人。”

    門外當班的衙差走了進來:“小的在。”

    “召緝事廠杜知。”徐傑一邊拿起另外一份公文,頭也不抬。

    “太師稍候。”衙差已然出門飛奔而去。

    治國,徐傑是個新手,治國之道,不是那幾句言語,不是那幾個定奪決策。治國,何其複雜,什麽治大國如烹小鮮,都是笑話。治國就是一個極其複雜繁瑣的事情。

    政治鬥爭,成王敗寇,勝則大權在握,敗則一命嗚呼。但是勝了之後呢?勝了之後的責任又何其巨大?

    就如徐傑坐在這張椅子上,再也抬不起來頭,再也離不了這個座位,門外雲卷雲舒,門外日頭西斜,脖頸麻木,腰酸背痛,似不見天日。

    隻有那一聲一聲的話語。

    “來人,召戶部尚書。”

    “來人,召禦史台中丞。”

    ”稟告太師,禦史台如今沒有禦史中丞。“

    “嗯?著緝事廠杜知代任禦史中丞。”

    “太師,那要不要把吏部尚書召來?”

    “召來,一並把緝事廠指揮使方興召來,擢升方興為緝事廠都督。”

    就這麽一件軍餉之事,已然讓徐傑頭疼不已,再低頭,西北渭州旱災,糧食顆粒無收。

    徐傑歎了一口氣,尋來紙張,提筆急書,幾方大印,又是大喊:“來人,速把此信送到杭州孫郡守手上,命他速速籌措杭州稅糧,十萬石,十五日內押解入京,不得有誤。”

    衙差接過徐傑遞來的書信,轉頭入班房,裝了包袱,出門打馬就走。

    低頭再看,山東山匪作亂劫掠鄉裏,燒殺搶掠,求調兵馬。

    再看身側,公文不見減少,反而越堆越高,不斷有各處衙門送來的公文。

    徐傑起身伸展一下手腳,卻又連忙坐了下來。

    徐傑有一種想要懈怠一下的想法,卻是知道這些事情,在公文裏不過就是一些字,但凡徐傑在這些字麵前懈怠了,放在地方上,就是人命關天。早一刻處理,就早救無數人命。

    這,就是治國。

    並非那些什麽高談闊論!

    歐陽府中,雲書桓站在大門口,一遍一遍看著左右街道行過的車架,望眼欲穿,不見人還。

    何霽月卻在閣樓之上,注視著大門口處望眼欲穿的雲書桓,大概也希望雲書桓能望回等待之人。

    張道士走到雲書桓麵前,開口道:“大哥,夜深了,徐公子怕是今夜不回了。大哥早休息吧。”

    雲書桓伸長脖子往左右街道再遠眺幾番,點點頭,轉身入了大門。

    還有一個豬駝子開口:“大哥,怕不是徐公子在哪處小娘皮那裏流連忘返了,要不要我去各處樓宇裏尋上一尋,若是尋到了,就把那小娘皮的臉劃個稀巴爛,叫她還敢亂勾引人。”

    “滾去睡覺!”雲書桓斥責一語,自己卻走到了一邊的門房裏,並不回那閨房,似乎就準備在這門房裏湊合一夜。

    昔日裏,徐傑若是晚歸,雲書桓也就在門房處等候。有一夜,何霽月送酒醉的徐傑回來,雲書桓在門房裏就聽見了徐傑還在喋喋不休與何霽月吹牛,隻是開門之後,卻不見何霽月的身影。

    雲書桓在門房裏等著。一襲白衣卻飛出了院牆,倒也不知是不是真去樓宇裏尋那流連忘返的徐傑了。

    尚書省衙門裏依舊燈火通明,好似還有人聲鼎沸,各處官員,撐著一雙疲憊的眼,卻還有等著徐傑一一召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