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李斯
字數:4429 加入書籤
踏著厚重的青玉石階,拾級而上,兩旁的護欄向後掠去,一股豪邁的心境油然而生。
脫下鞋子,邁入大殿之後,迎麵襲來一股暖意。
國君所在,哪怕是一處偏殿,仍然升起了數座爐火。
熱水順著地板下的青銅管道,緩緩流淌,熱氣熨帖著有些寒冷的腳底板,仿佛有女人按摩的感覺,令人分外舒服。
秦人高超的建築藝術,實用精神,鹹陽宮裏,處處顯露無疑。
殿中的尊位處,嬴政跪坐在一張檀木案桌前,手裏捧著竹簡,緊緊地皺著眉頭。案桌的左邊,跪坐著一位三十多歲的吏員,看他的裝束,應該是丞相府的長史。
“大王,蒙將軍回來了!”
宋午趨步上前,輕言提醒。
“蒙恬,寡人可算把你調回鹹陽了!”嬴政聞言,啪的一聲,放下手中的竹簡,立即站起身來,顯得十分高興。“你在外打了兩仗,沒有給寡人丟臉,讓那些老臣也看看,寡人身邊出去的人,同樣是能打仗的!”
“末將惶恐!”
蒙恬趕緊行禮,不敢失了禮數。
“你呀,還是這樣,跟你父親有得一比,在寡人麵前,規矩得很。”
嬴政數落著,心裏卻很滿意。臣子要有臣子的本分才行,蒙家支持嬴政,但從不恃寵而驕,反觀那個嫪毐,尾巴都快要翹到天上去了。
寒暄過後,蒙恬跪坐在嬴政的右邊座位,與殿中的長史相對。那長史微笑著,頗為善意,隻不過,蒙恬在他的目光裏,看到了一絲羨慕,或者說是一絲嫉妒。
哪個臣子,不想得到國君的器重,得以一展才華呢!
“丞相府長史李斯,見過蒙將軍!”
李斯一開口,蒙恬差點跳了起來。
這就是李斯?
身材不高,其貌不揚,真沒有想到,這位會是大名鼎鼎的李斯。
“不敢當,見過長史!”
蒙恬感到有些奇怪,按理來說,李斯應該投靠了嬴政,但為何仍然頂著丞相府長史的名頭。
“李斯可是大有才華的人,丞相組織門客,編纂了一部典籍,號為《呂氏春秋》,就是由李斯主持的。”
“斯隻是按丞相要求,召集門客而已,裏麵的文章,多是丞相門客所做。”
嬴政的麵上帶著笑,李斯卻拚命推脫自己的功勞,他心裏明白,嬴政與呂不韋遲早會決裂,要不然,他也不會選擇投靠嬴政了。
“蒙恬,這部典籍,丞相已經編纂完畢,著李斯送過來,讓寡人過目,你也看看吧!”
說完,嬴政將桌上的竹簡遞了過來。
“家無怒笞,則豎子、嬰兒之有過也立見;國無刑罰,則百姓之相侵也立見;天下無誅伐,則諸侯之相暴也立見。故怒笞不可偃於家,刑罰不可偃於國,誅伐不可偃於天下······”
這卷竹簡,正是《呂氏春秋》中孟秋紀·蕩兵篇的內容,裏麵體現了法家刑罰不可缺的思想,主張興義兵統一天下。
“如何?”
嬴政問道。
蒙恬想了想,《呂氏春秋》這部典籍,可是凝聚著呂不韋的心血。或許是感受到嬴政的收權行為,呂不韋迫切的想要留下什麽東西,才敦促門客著書立說,雖然是以呂不韋的名義。
呂不韋來自東方,早年接觸過儒家、道家學說,成為秦國丞相後,又浸淫了秦國的法家、兵家思想。相比起來,呂不韋沒有儒家的迂腐,也沒有法家的激進,屬於實用主義者,這跟他商人出身的經曆有關。
整個戰國時代,或者說整個秦國的曆史,《呂氏春秋》可以說是秦國唯一的文化兩點了。
這對秦國是好事,畢竟,在文化上,秦國處於劣勢,對六國的普通民眾沒有吸引力。沒有文化上的認同,國家就沒有向心力。
可蒙恬卻不能為呂不韋說好話。
呂不韋的行為,放到山東六國,算不得什麽過錯。戰國四公子,哪一個的權勢排場,都遠遠的超過了呂不韋。可是在秦國,卻犯了秦人的忌諱。
商鞅變法以來,秦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製度,大力打壓貴族的養士之風。宣太後掌權的時候,四貴的勢力,遍布朝廷,但即便如此,魏冉等人,也沒有大規模養士。
呂不韋組織編纂《呂氏春秋》,如果以秦國的名義還好,可他卻單單僅用了他呂不韋的名義,博得了身後的名聲,卻引發了嬴政的強烈不滿。
“丞相編纂的《春秋》,以儒家、道家的思想為主,似乎也吸納了部分法家的思想。”
快速翻閱完《呂氏春秋》的竹簡,蒙恬斟酌著語詞,給了一個中性的評價。
別看一大堆竹簡,可讀完卻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古人的一片竹簡,上麵寫不了幾個字。嬴政十分勤政,每天批閱一百二十斤竹簡,以嬴政的效率,最多兩個時辰就搞定了。
蒙恬突然想到,有人批評說,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沒有批判精神,讀書都是從上往下,隻知道搖頭。現在看來,真他媽的站著說話不腰疼,中國的書籍,字體從上往下,隻是沿用了竹簡的曆史習慣而已。
“丞相本是衛人,私下裏好儒道隻說,投奔丞相的門客,來自齊魯之地的,大有人在。”李斯拱手說道:“其中論述法家的篇章,如果沒有斯據理力爭,那些腐儒隻怕會舍棄法家的思想。”
一陣微風吹來,爐火搖曳,映照著李斯瘦削的臉龐,蒙恬心裏感到了一絲寒意。
據曆史記載,李斯信奉老鼠哲學。當年,在楚國上蔡的時候,李斯身為一界小吏,看到廁鼠與倉鼠的不同命運,發了一通深深的感慨。
“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用後世的話來說,那就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李斯的話,記入了司馬遷的史書,可蒙恬不認為,李斯當真發過這樣的感慨。過去了那麽多年的事,太史公不可能仿佛在現場看到一般。
聯想到李斯的後來所為,傳言未必空穴來風,很可能是從李斯的身邊人流傳出來,就變了樣子。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李斯的權力欲望,非常強烈。
為了權勢地位,李斯奮力的攀爬,為此不斷地迎合嬴政。嬴政早年經過邯鄲的戰亂,心裏麵多少留下了些許陰影,迫切的想要結束天下的戰亂,顯得過於急切。
李斯以他早年為小吏的經曆,察覺到了嬴政的心思,不顧政治的實際,提出了過於超前的施政措施。
“這麽多大臣之中,若論及法家學說,隻有李斯研究得最為透徹,甚合寡人心意!”
果然,李斯對法家的捍衛,讓嬴政大為滿意。經曆過生死關頭的人,對儒家的那套仁義思想,對道家的那套避世學說,自然提不起多少興趣。
接觸秦國實際後,卜興暫時放下了在秦國複興儒學的思想。天下尚未一統,征伐亂世,即使子夏的學說,仍然與戰國實際有些格格不入。
得到嬴政的誇獎,李斯連稱惶恐,越發顯得謙卑恭敬。他心裏清楚,與他一同求學的韓非,現在正在著書立說,若論對法家思想的研究,他與韓非的距離,幾乎堪比天與地的距離。
人皆有弱點,看來李斯這個人,過於看重權勢,就是他最大的軟肋。
蒙恬琢磨著,以李斯的性格,激進的思想得不到扶蘇的認同,在趙高的勸說下,背叛了始皇帝的遺囑,也就不奇怪了。嬴政識人用人,水平不可謂不高,可決定秦國命運的幾個人,他卻是看走眼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