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七章 為了唐氏家族的千秋萬代

字數:4840   加入書籤

A+A-


    上輩子過年,唐浩澤通常是打電話拜年。

    如今的他沒有時間打電話。他每接完一通電話,就又有人打進來。他起床後幾乎是連續不停地接電話。都是打來給他拜年的。

    朋友、親戚和主要的下屬,一個接著一個。於是他的私人上午電話號碼知道的人並不多,但手機被打得沒電了——連充電寶的電都耗完了。

    如今的手機是一體化的,電池不能拆卸。想要充電就隻能是直充。於是他不得不暫時關機充電。順便讓自己的休息一下。

    盧夢笑說:“你該多準備幾個充電寶。”

    唐浩澤又拿出一個號碼,這個電話是他最隱私號碼,隻有最親近的人才知道。他也是要拜年的:“我也是要有私人時間的。”說著他撥通電話給嶽父的電話拜年。今年盧方夫婦去旅遊了,現在不在國內。所以今年大概是不用親自去給嶽父母拜年了。

    給盧方打完電話後,他又給幾個在外地的外地長輩級的人打電話拜年。打完了電話才準備去塘尾村。

    在灣州,大年初一是要串門拜年。至於走親戚,則要初二才能開始。他們雖然是開著車去的,但唐浩澤還是塘尾村的人,所以其實他還是去串門而已。

    他帶著一對打扮得像是洋娃娃一般精致的兒女,去村裏長輩家串門。這是他每年例行的任務。也正是因為這樣,村裏人也不會對他的身份側目。

    至少,村裏的鄉親不會因為他這個世界首富回鄉就來圍觀。

    雖然村裏人的財產並不算很多,但塘尾村可能是粵西地區唯一一個百萬富翁村。除了那些新落戶的村民之外,原先村民沒有那家銀行裏存款少於百萬的。

    一百萬在現在當前社會其實還真不算什麽,在大城市裏一套百平米商品房的首期都不夠。但是一百萬在農村裏完全是兩碼事。而且塘尾村的人以後每年還會有分紅,所以塘尾村也許比不上華西村那樣的明星村,但已經實際上提前邁入小康水平了。

    到了晚上,唐浩澤在老家和父母一起吃了晚飯,然後一家四口又返回了紅樹林公園。

    這個年沒有下雨,陽光正好。紅樹林公園裏種植了一些桃樹,如今開花了,這吸引來不少本地遊客。唐浩澤夫婦帶著達兩個孩子也在公園裏散步。

    他雖然很低調,但也從不可以隱藏自己的行蹤。曾經有那麽幾年,來紅樹林公園遊客都會看到他們一家人在公園內散步。一開始還有人會圍觀,但是現在遇到的遊客,有會偷拍他們的,但不會有人圍堵。

    遊客偷拍,他也不在意。方正就是散步而已,至於對孩子的保護也不是讓他們隱藏起來就是好事。

    兩個孩子笑鬧著在前麵跑來跑去,盧夢和唐小雲陪公婆在前麵跟著。唐浩澤卻在後麵落下了好幾米遠。他身邊還跟著一個保鏢匯報事情。

    “老板,我們的人沒有發現那龐廢尾有什麽異動。他到村裏應該是走走。”

    唐浩澤想了一下,說:“再盯著一個月。有什麽異常就跟我說!”

    “是。”

    唐浩澤說完就向前快步走。雖然冬天的腳步還沒過去但紅樹林依然翠綠,而且已經長到兩米多高。紅樹林大本來就是枝葉繁茂的樹種,長到這個高度紅樹林也算是形成了真正森林。

    大片的紅樹林也給留鳥一個良好覓食地。今天的陽光並不強烈,但照在人身上暖熏熏的。這樣的天氣裏公園內有不少鳥出來覓食。鳥鳴和桃花相得益彰,也算應了一個詞:鳥語花香。

    吃完飯的時候,唐浩澤又跟父母提起去滬市住的事。

    他沒想父母竟然比往年更加堅持,不願去大城市:“我們在農村都住習慣了,而且村裏也越來越好。我們住著舒服。”

    唐浩澤心想過幾天再勸勸。

    沒想到了年初七,唐浩澤和唐小雲多番勸說,就連在滬市過年的唐浩康也打了電話回來勸。但兩老就不是不鬆口:“你們孝順,我們很高興。但你們孝順也就是想讓我們兩個老家夥舒心。這麽多年了,我們在村裏住著才最舒心,以後我們就住在村裏了。你們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唐浩澤無法,隻好作罷。

    不過他找了一個保姆,另外輪換駐紮兩個保鏢在家裏。這樣他才能真正放心下來。

    唐鄭敏夫婦本來不同意請保姆,但看兒女都堅持,他們才沒再拒絕。

    既然父母不肯去滬市,唐浩澤也就沒打算在灣州多留。過了大年初七後就帶著老婆孩子返回了滬市。

    回到滬市當天晚上他,唐浩澤就叫了唐浩康夫婦和唐小雲一起來家裏吃飯。

    吃完飯唐浩澤才跟唐浩康夫妻說了老爹分家的打算。

    聽到唐鄭敏手中的卡給唐浩澤的事,唐浩康說:“哥,這事爸也給我說過了。我們家這個情況,分家其實也沒什麽好分的。我們家在經合社的股份實際上是你個人的股份,分紅當然也是你的。爸將它給你,我和宋喻都沒意見!”

    唐小雲更加是舉雙手讚成:“我也沒意見!”

    唐浩澤卻說:“這筆錢我跟爸說過了,以後就拿來充當我們的家族基金本金。以後經合社每年的分紅都會轉入這個賬戶。賬戶由我們三家人共同掌管。日後誰家有什麽困難,首先可以向家族基金申請支援。但申請到的支援是需要還的。還款的時間不能超過三年,三年內不算利息。而且各家申請的金額累計不能超過基金總資本的10%。”

    他說到這裏問其它人:“這條規則你們有沒有意見?”

    唐浩康夫妻和唐小雲都點頭同意。他們都不是小孩子,知道唐浩澤成立家族基金不是為了他們這一代,而是為了他們的後代考慮。他們三個之間的關係,如果有什麽困難彼此都會主動伸出援手,他們隻是擔心後代關係疏遠了,明知有人有困難也不願伸手幫忙。

    唐小雲說:“那筆分紅都是大哥你的,既然是家族基金,我們也應該往裏麵注資。”

    唐浩康點頭說:“小雲說得沒錯,我們雖然不比大哥會賺錢。但是總不能隻拿好處不出錢。我覺得以後要規定不管是那家,每年都要按照收入的一定比例注資。還要確定一個上限和下限。”

    唐浩澤本想說不用他們出錢,但有想到那樣做才能真正讓家族有凝聚力,就點頭說:“那就這麽辦。比例就按照5%,上限每年一億,隻要收入少於居住地城市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三倍,就不用注資。如果高於三倍,就按超出部分的5%。不足一千的,按一千算。”

    “上限一億太高了。三千萬就差不多了。”唐浩康覺得現在已經有的錢就都是唐浩澤拿出來。他和唐小雲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可能達到年收入20億的水平。唐浩澤拿出那麽多大明顯要吃大虧。“哥,我知道你很有錢,但這基金既然是家族基金,就不能讓其中一家出太多。”

    那樣容易鬧矛盾。

    唐浩澤想了一會,覺得唐浩康說的也沒錯,如果任何一家出的太多,以後難免會有不滿。他點頭說:“那行。”

    然後五個人又就家族基金的管理製定了基本原則。

    考慮到以後他們三家可能會分成很多家,那剛才唐浩澤說的每家最多隻能累計申請基金總額10%的提法就不恰當了。

    於是他們規定了日後每家可以申請支援的總額上限不能超過總注資的十倍,且上限不能超過基金總額的15%。申請支援後,三年內無故不還的,基金管理方麵將會作出一定的限製。

    申請的基金可以用於交易、醫療、創業和解決事業困境。

    唐浩澤最後說:“今天就先這樣,以後想到好建議再加進去。基金我打算先放在夢想基金,讓盧夢幫忙運營。盈利累計在基金中。”

    盧夢卻說:“其實我覺得如果能分紅更好。比如在基金總額設置一個數字,超過數字後獲得的盈利,全部或者部分可以拿出來分紅。分紅就按照各注資的總額比例計算。”

    她這個提法,其他人都同意。

    宋喻認為有分紅的話,可以增加各家注資的積極性:“以後再分家,各家在家族基金中的份額應當均分男女都要分。嫁出去女兒可以視為從家裏分出去。”

    唐浩澤想了一會,說:“既然是這樣的話,那每年每家注資的上線還是提高到一億。等基金總額超過300億,每年的盈利部分拿出50%分紅。申請了援助沒有清償的家庭,在三年內依然可以分紅,但是三年後則分紅抵消援助款,且要計算利息,其利息執行國家銀行貸款上限利率,且在償還完援助數額之後兩年內不能分紅,其分紅份額沒入基金本金,各家份額不變。日後這個家庭申請援助需要降低一個信用等次。”

    他增加注資看似要占便宜,但是基金本金越大,盈利也越高,日後各家的分紅也會更多。(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