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六十四章
字數:11718 加入書籤
蒙古部又來犯邊。
國朝建立之初, 外患頗多,蒙古殘部便是其中之一。
蒙古部落眾多,長期盤亙北部邊陲,滋擾九邊。這塊心病綿延二百餘年, 因著諸般因由, 仍未鏟除。
國朝先前曾在邊境開過馬市, 與蒙古部互貿,但因其後蒙古部以牛羊充馬匹交易,國朝強製關閉了馬市。
眼下蒙古方要求重開馬市,但遭貞元帝回絕。
於是戰火再起。
這回阿木爾汗揮軍東進, 陳兵宣府, 兵鋒竟是直指京師。
顧雲容現在覺得自己前世真是死得太早,後麵的許多事都未曾見到。
不過她見到與否似乎也沒甚緊要的, 這等事也輪不到她來操心。
貞元帝正在東暖閣內光火。
“朕看,馬市紛爭也不過是個由頭!那群凶徒就是來示威順道劫掠,每年入冬前可不都要鬧幾場。”
桓澈深以為然。
蒙古部遊牧為生,冬日無處放牧,最是難熬, 常來國朝這邊劫掠, 以備輜重過冬。
因著蒙古部的長期滋擾, 國朝的用兵重心一直都在北方,但後來南麵倭寇勢力坐大, 不得不分心南顧。
眼下北方兵力不足, 官兵駐守各地, 南方的兵又不能動,京師這邊一時之間抽調不出太多兵力。
事情確實棘手。
貞元帝看三個兒子均低頭不語,慍色愈重:“怎一個個都成了鋸嘴葫蘆,吱聲!”
三人神色各異。
太子極想借此在父親麵前出出風頭,但事出突然,他一時也想不出甚好法子。
淮王很想說何不去找閣臣與六部堂官議一議,怎就跟他們三個耗上了。
他這般想著,偷眼去看桓澈。卻見弟弟也是垂頭悶聲,不免憂慮,莫非連七弟也拿不出主意?
貞元帝問過前兩個,最後看向小兒子:“別又跟朕說,你無話可說。”
桓澈垂首行禮:“兒子這回有話說,有許多話說,請父皇借一步說話。”
太子與淮王一道退出去後,太子忽對淮王道:“此番出了這等事,六弟與七弟的就藩之期怕是要延宕至明年中了。六弟與七弟還能再看一冬京中雪景。”
語帶諧謔,麵上卻是要笑不笑。
淮王無動於衷。
太子對諸王的敵意幾乎是藏掖不住的,他日登基,說不得還要削藩。
削藩可就是捅馬蜂窩。
貞元帝打量著眼前跟他談條件的兒子,微微眯眼。
果真是長進了。
他道:“倘朕不應呢?”
“父皇不應,兒子也是無法,向無子挾君父之理。但父皇何必因這麽一樁小事,損毀父皇在兒子心中慈和神武之象?”
貞元帝忽然有些氣悶。
他這小兒子適才轉彎抹角地與他說,隻要他不給他另塞女人,他就老老實實地將事辦了。但他把話挑明了,他卻又不承認這是交換或者威脅。
事實上,威脅是不智之舉,威脅隻會令他認為顧雲容是個致使他們父子失和的禍首,這樣便是將顧雲容推到了風口浪尖。而且諸司百衙人才濟濟,少一個衡王謀劃,天也塌不了。
於是他始終持商量口吻,態度恭謹。
他這小兒子實在太聰明,聰明得他有時候不免難安,不禁會想,這麽多年來他對他的孝心敬意是否都是假的,他內心是否早與他疏遠了。
貞元帝沉默迂久,終於開口:“朕暫應你。”頓了頓,又道,“但你若是遲遲不給朕添個皇孫還不許朕給你物色女人,是不是有些說不過去?”
這便是催促生子之事了。
桓澈斂眸。
生孩子又不是想生就能生出來的。
桓澈回府後,瞧見顧雲容坐在荷池邊喂魚。
她垂下腦袋,盯著池內遊魚出神,他步至近前她竟都未發覺。
他思忖一回,輕手輕腳走開。
顧雲容又撒了一把魚食,輕籲口氣,正待起身,一抬眼,驟見眼前懸下一隻又肥又大的灰褐色壁虎。
還正在慢慢蠕動。
霎時,顧雲容腦袋裏嗡的一聲響,驚叫出聲,手裏盛裝魚食的小碗脫手掉落。
她幾乎是從繡墩上彈起,也沒留意麵前的人,轉頭就跑。
桓澈見她仍是沒看到他,拎著壁虎幾步追上,堵住她的路:“你害怕壁虎?”
顧雲容看著他手裏猶自蠕動的壁虎就頭皮發麻,當下後撤一步:“你快把那玩意兒放下!你要是再拿著,今晚別想進我屋!”
“小聲些,你若是嚇壞了它,它說不得即刻自斷尾巴給你看,它那血可是綠色的,你想想,尾巴一斷,綠色的血黏糊糊噴出,四濺開來……”
他手裏的壁虎聞言扭了下尾巴。
顧雲容的臉已經僵了:“你……你既那麽喜歡拿著它,那你不如跟它過好了。”言罷要繞道離開。
桓澈看了眼安安靜靜趴在他手裏的壁虎。
壁虎也默默抬頭看了他一眼。
他將壁虎放到太湖石上,回頭去追顧雲容。
顧雲容讓他先去淨手。他無法,依言照辦。
等他拿帕子揩幹手上水跡,才入了亭子,坐到板著臉的顧雲容對麵。
“我仔仔細細洗了手,你聞聞香不香,”他將一雙修長白皙的手遞到她麵前,“我用茉莉花肥皂洗的。”
男人手指修潔,一雙手宛若瓊琚精雕,茉莉香氣混含他身上淡淡的龍涎氣息,清雅幽曠。
再對上那副豐神絕倫的容顏,顧雲容忽然什麽氣性都沒了。
她深歎,可能不看臉真的很難。
她醞釀一下,才嚴正聲明:“往後不許把那些東西拿到我麵前,我害怕那些,看到就難受。”
“哪些東西?”
“就是那些……爬蟲啊之類的,譬如蜘蛛,蟑螂,尤其是會蠕動的,比如毛蟲,蚯蚓……”
顧雲容說著話就已經開始頭皮發麻。她猶記得她小時候,有一回顧嘉彥不知從哪裏挖來幾條蚯蚓,又粗又長,慢慢蠕動爬繞,她看了一眼便滿腦子都是那個情形,整難受半日。
桓澈起身坐到她身側,自覺攬住她的腰:“你幼時是不是曾被人用這些東西刻意嚇過?”
顧雲容微抿唇角:“不記得了,但就是害怕蟲子。”
“我忽然想到一件事,”桓澈將她腦袋往他懷裏按了按,“我與你講述我的幼年經曆時,刻意避開了極要緊的一段,你怎也沒問我?你難道不好奇,我究竟為何會得那個怪病?”
顧雲容伏在他胸口,偏頭:“我說我開了天眼,不問也能猜到,你信麽?”
桓澈一頓。
“其實,我當時看著尚且年幼的你惶遽無助,極是心疼你,但又無能為力,”顧雲容抬眸見他徹底怔住,笑著捏捏他的臉,“我騙你的,我們兩個那會兒還隔著十萬八千裏,我怎會知道你在作甚。”
她說著話便把話頭岔到了給他醫病上頭。
桓澈卻能真切感受到顧雲容方才那稍縱即逝的愀然。
顧雲容既知如何對症施治,那大約也大致能猜到病情起由,興許她的情緒來源於此。
桓澈這樣想著,就將疑竇丟開。
太子深覺自己一語成讖,恨不能抽自己幾個大嘴巴。
他父親真的將淮王與衡王兩人的就藩之期延到了明年年中。淮王其實不過沾了桓澈的光,他豈會不知他父親隻是想將桓澈留下,卻又不好獨獨留他,這便一道留了。
重陽那日,他跟桓澈談了好一會兒。他與桓澈說,他知道他暗裏與他作對,不過是因著害怕他日後登基刁難他,亦或削藩。
他再三表示,他的這些顧慮皆是多餘的。他們兄弟兩個應該盡釋前嫌,先對付那些個真正狼子野心之輩。
上回他大婚遇刺,對方就是打著要他命跟挑撥離間的算盤,他可千萬不能上當。
爭奈不論他如何說,桓澈都油鹽不進。
他是真想跟桓澈姑且合作。他仔細想過,上回的刺殺應不是出自桓澈之手,但具體是誰他也無從查起,而桓澈在海外還頗有些門路。
不過眼下,他的當務之急是盡快拿出主意為他父皇排憂解難,不能讓功勞旁落。
顧雲容將打並起來的東西重新歸位,就跟桓澈打了聲招呼,回了一趟娘家。
她自出嫁之後,甚少歸寧,是怕被人說道,也是徐氏做過這般交代。
顧淑鬱暫住下來,這幾日都被徐氏按著問話,聽聞顧雲容來了,忙迎了出去。
姐妹兩個轉去園子裏的秋千架上坐著,與兒時一般。
顧雲容與胞姐閑話時,看她仿似有些心神不定,問她可是出了何事。
顧淑鬱下意識道無事。
顧雲容對著她看了須臾,道:“姐姐不必遮掩,姐姐有無心事,我還是能看出幾分的。”
顧淑鬱見妹妹再三追問,頂不住,環顧一番,看左右無人,才低聲道:“我與你說了,你不要讓外人知曉。”
顧雲容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點了頭。
顧淑鬱道:“我那小叔,見人走私暴富,便也跟著下海,做起了遠洋海貿。可他一無人脈二無頭腦,空憑一腔發財的意氣,將產業典了做本錢,這便與人出海去了。”
“這已是去歲春的事了。他本是說至遲深秋便回,但至今未歸。你也知道,你姐夫家中隻他跟我那小叔兄弟兩個,我那公婆為著此事幾乎哭瞎了眼,一再讓你姐夫千萬將他兄弟尋回來。你姐夫為此愁得了不得,我們哪有什麽門路,海外那地界,就連碼頭上隻手遮天的霸頭都鞭長莫及,何況他去的可是倭國,聽聞那裏民風凶戾,惡徒遍地……”
“我現今疑心帶他出海的是一群海寇,他一心謀財,恐是識人不清,”顧淑鬱歎息,“我平日雖常與你姐夫拌嘴,可到底也還是夫妻,看他那般作難,也替他急。照我公婆那架勢,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的,否則便要過不下去了。你姐夫也頗看顧自家兄弟,何嚐不想尋他,但實是有心無力。”
顧雲容凝眉。
其實現如今的海上走私商人跟海寇的界定比較模糊。
國朝海禁自太-祖始,已施行二百載,由於濱海的日益繁榮,海禁由最初的嚴格執行逐步演變成如今的暗中弛禁。
但不論再是如何暗度陳倉,隻要皇帝一天不下令廢除海禁,那些遠洋海貿就始終是違法的走私行徑。
違法就要隨時做好遭到朝廷打擊的準備。
所以,那些遠洋走私商船逐漸配備起精良的火器與朝廷對抗,形成一股雄踞海上的龐大勢力。
宗承就是其中魁首,這也是他為何會擁有自己的戰船與軍隊的緣由之一。大約因著他長年客居日本,與日本國內勢力俱有所聯係,可號令包括倭寇在內的海寇諸部,便得了個倭王的名頭。
海寇也做走私買賣,做走私買賣的海商可能也參與劫掠。這撥亦商亦寇的人大多長年刀口舔血,但求暴利,性極狠厲。
倘若真是跟這樣的人出海做買賣……顧雲容有些無法想象。
周學義那個胞弟周學理,顧雲容曾見過幾回,長得文文氣氣的,但讀書上頭不及其兄有天分,卻是一樣地喜歡搶陽鬥勝,棄學從商後幹出這等事也不足為怪。
顧淑鬱也是個不肯煩勞旁人的性子,即便那是自家親妹子。隻她這幾日亦是無奈,跟爹娘合計之後,三人俱是兩眼一抹黑,眼下跟小妹說道說道也好。
顧雲容手握秋千彩繩,凝思片晌,道:“阿姐且安心,我回去後跟殿下說一說。”
因著蒙古侵擾之事,桓澈邇來忙碌,晚來常常掌燈時分才回府。
顧雲容坐在桌前等到近初更,才聽丫頭報說殿下回了。
桓澈一入垂花門,就瞧見顧雲容披著一件海棠紅金雲絲絨大氅,迎麵而來。
爛漫夕照在她身上鍍了一層柔和的金紅,細細密密,薄若輕紗,越發襯得她逸姿殊色,嬈麗無雙。
他聽聞顧雲容竟是又硬生生等著他用膳,心疼不已,讓她下回到點兒便隻管自己用飯,不必等他。
顧雲容抬眸,微微笑:“我若自家先用了膳,誰來為你立黃昏,誰來問你粥可溫?”
桓澈眸光微凝,須臾,倏地將她打橫抱起,大步入內。
顧雲容一驚,周遭還有許多下人瞧著,當即紅了臉,抓住他的衣襟,小聲讓他放她下來。
但他恍若未聞。
他人雖生得瘦高,但力道極大,臂彎堅實,顧雲容每回躺在他懷中都覺十分安定。
她看他堅持,隻好紅著耳朵將臉埋至他胸前。
兩人並排坐著用罷飯,顧雲容就提起了周學理之事。
桓澈道:“此事說好辦也好辦,說難辦也難辦。”
他在她手背上拍了拍:“我若是幫你辦成了,你給我什麽好處?”
顧雲容被他看得發毛,壓下唇角:“沒有好處成不成……”
“不成,”他目光在她身上流轉,“待到事成,我再來跟你討要好處。”
“若你的要求太過分,”顧雲容惴惴,“那你還是去跟壁虎過吧。”
他遽然傾身,在她嘴角上一舔:“壁虎哪有你誘人。”
桓澈忙起來之後,顧雲容便代他往太後宮裏伴駕。
太後素日裏喜歡雙陸象棋,知道顧雲容圍棋下得好,有心領略,跟她切磋。
兩廂對弈間,忽有宮人來報,五公主與施敏求見。
太後手一頓,淡聲吩咐讓兩人進來。
“施敏的母親安人李氏,”太後慢慢對顧雲容道,“當年初次入宮參與命婦朝賀,烏泱泱滿殿的人,我卻一眼就瞧見了立在後頭的李氏。她容貌太盛,蓋過眾女。我當時就跟她說,往後都不必入宮朝賀了。”
顧雲容一愣抬頭。
太後是怕貞元帝看上李氏?
“但總也是不如你好看,”太後倏而笑道,“還有她家那姑娘,也比不得你。我真是老懷甚慰,好歹讓我撈著個美人媳婦。我那孫兒生得也好,將來你們的孩子不定多討喜。”
顧雲容手一抖,棋子險些落枰。
果真是花式催生,莫非太後就是在這兒等著她呢?
五公主與施敏入內拜見了太後,得賜座,坐下問安。
正此時,桓澈事罷,口稱前來謁見祖母,順道接顧雲容。
太後慢條斯理道:“我看你是主要來接媳婦,順道來看我。”
桓澈笑道:“祖母總這般綽趣孫兒,孫兒往後便不敢來祖母宮裏了。”
太後撚著棋子,問他蒙古那頭現今如何了,桓澈恭謹答著。
施敏看太後半晌不落子,待桓澈話落,半是玩笑地委婉請求幫太後下完這一局。
施敏跟著嬸母伯母入過宮,與五公主頗為交好,仁德宮也來過幾次,又仗祖父正當煊赫,太後倒也給她幾分顏麵。
太後瞥她一眼,當真起身,讓她上來。
“隻許贏不許輸,雲容那一手棋下得極是難纏,我懷疑七哥兒收了她做徒弟,你可要幫我勝她。”太後言罷,坐在一旁吃茶。
施敏應是,微笑與顧雲容敘禮,觀之自信沉穩。
顧雲容見施敏緊盯住棋枰,捏著棋子的手指都微微發白,便知其上心之甚。
施敏求勝心切,步步緊逼,顧雲容卻是鬆泛得很,穩紮穩打。
至終盤,施敏額頭細汗漸密。
顧雲容落下最後一子,施敏兩指之間的棋子倏然滑落,墜至紅錦地衣上。
“施姑娘輸了,”顧雲容似笑不笑,“可還要還棋頭?”
施敏有些失魂落魄,道了不必,勉力笑著恭維顧雲容幾句,轉回身便低下頭去。
還有什麽比主動請纓卻铩羽而歸更落麵子的,簡直自打嘴巴。可她萬沒料到顧雲容竟是這般厲害。
五公主知施敏性傲,麵上怕是掛不住,忙圓場幾句。
施敏卻是忽道:“妾未能為太後贏棋,自甘受罰,妾願為太後娘娘抄疏一百卷,萬望娘娘施恩準允。”
五公主也在一旁幫腔,請求祖母應下。
太後端量她幾眼,不鹹不淡應了。
桓澈見兩廂事了,起身作辭,與顧雲容一道退下。
太後看了兩人背影一眼,又收回視線。
倭國平戶島上,宗石正監督著新到的一批銅錢裝卸,忽見叔父身邊得用的長隨寧安大步而過,問他急去作甚。
寧安施禮,隻道是送信去,一字不多言,一徑去了。
宗石暗暗咬牙,照著眼下這勢頭,他很可能是要承繼叔父的產業的,而今對他不敬的人往後都走著瞧!
他見貨物卸訖,又指揮著裝車。
正此時,忽有人來報說有一撥海寇在碼頭附近鬧事,宗石當下趕了過去。
那群海寇原本正要械鬥,見一國朝人頤指氣使地命他們滾走,起先惱怒欲群上攻之,及至聽聞此間是宗承的私人碼頭,登時麵如土色,偃旗息鼓,賠罪不已。
狐假虎威正在興頭上的宗石卻是不依不饒,命底下人將那群人全綁了,大手一揮,鬧鬧哄哄往印山寺邸去。
印山寺邸築在半山腰上,建製別巧,依山傍水,幾乎自每間屋子的窗口都可眺望整個平戶灣。
宗承正坐在書房內寫信,見寧安過來,眉尖微動:“又來一封?”
寧安躬身:“這回不是打天-朝那頭來的,您過目。”
宗承接過一看,信封上是倭文,麵容微斂。
待到看罷內中字句,他森然一笑:“這人真是不怕死,竟還要來一出。上回是太子,後來是雲容,下回又是哪個?”
寧安低著頭,不敢言語。
方此時,又有從人來報說,宗石自稱抓到一批國朝來的海寇,在外麵求見請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