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九十五章
字數:11814 加入書籤
桓澈打從貞元帝書房出來時, 麵上神色很有些幽微。
他一麵下階陛,一麵思量著父親方才的話。
他父親為他考量是真的,但行事老辣、專好算計也是真的。
嘴上說著不迫他, 其實處處逼他, 還是借著時局逼他。
他思量之間, 聽見前麵人聲喧嚷,抬頭一看,入目便見一眾內侍正簇追著一個男童往這邊來。
那男童一頭跑一頭回首嗬斥內侍們滾遠些, 沒留神前麵的路,直直往桓澈身上撞來。
桓澈頓步,冷眼看著。
不知是哪個內侍驚呼一聲“世子仔細衝撞七殿下”, 原本跋扈囂張的男童立等熄了氣焰,踉蹌收步, 驚恐仰頭。
劭哥兒在對上頭頂那張森然冷麵時, 激靈靈打了個顫。
就差兩步, 他就撞到七叔了!
他磕得頭破血流都不打緊,要緊的是絕不能冒犯七叔!
不然七叔一定會追出十裏地去, 揪起他吊打一頓!
劭哥兒想起七叔的可怖, 神容一肅,端端正正給桓澈行禮, 順道存候顧雲容。
“你嬸嬸一向都好, ”桓澈不鹹不淡道, “你這風風火火的, 是要去作甚?”
劭哥兒踟躕一下, 低頭道:“我……我去為父王求情。”
他又鼓起勇氣抬頭,央求桓澈去皇祖父麵前為他父王說幾句話,亦或者教教他如何才能幫他父王。
桓澈垂眸看向侄兒。
劭哥兒並不知自己父親究竟犯的是什麽事,身邊人也不會告訴他。
他父王先前也入過一次詔獄,但後頭又得釋,將功折罪。劭哥兒約莫覺著,這回還能跟上一回一樣。
桓澈道:“孤幫不上忙。你若想幫你父王,就看著他,讓他老實點,不要再生事端。”言罷,掣身而去。
劭哥兒茫然,望了眼桓澈的背影,捏了捏拳,仍決定去找皇祖父試上一試。
然而他父王攤上的事似乎就跟七叔的神情一樣複雜,他對著皇祖父軟磨硬泡半日,卻是毫無效用。
他挺直脊背,倔強立著,不肯離去。
貞元帝打量孫兒幾眼,道:“你若是不想與你父親去過苦日子,也可,朕允你留在京師,另為你辟府,待遇可比照親王世子來,隻是你父親的爵位是不可能恢複的,你也不能再頂著親王世子的名頭。”
劭哥兒突然哭道:“祖父,孫兒一人住著有何意思,祖父從前不是常說咱們都是一家人麽?一家人要講究親親之誼……”
“那是往常,犯了事就要罰。”
“那……父王此番被降爵,總覺眾人在背地裏譏他,何況還有旁的懲處,父王往後的日子可如何過……皇祖父能否收回成命,從輕發落?”
“不能。”
劭哥兒紅著眼圈問為何。
皇祖父從前對他疼愛非常,對他幾乎是有求必應。
“因為這是皇室,”貞元帝斂起麵上僅存的慈色,嗓音冷下來,“生於帝王家,就要認命!朕沒有將他流徙三千裏,已是網開一麵。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他先前動手之際,就應當想到而今的後果!”
劭哥兒一時懵住。
皇祖父以前從未跟他說過這些,父王也沒說過。他又是唯一的皇孫,人見人疼,以至於他先前一直以為他家中比尋常百姓家還要和美。
劭哥兒沒有在貞元帝處多留,出來後就回了府。
約莫是因著他們不會在京中久留,兼且京中王府隻是親王的臨時棲身處,本就非依親王府規製所建,他父王被降爵之後,皇祖父並未趕他們出王府,隻是將門楣上的匾額換了。
他一回府,就被他母親呂氏拽了去。
“你快些勸勸你父王,”呂氏抹淚道,“你父王又抱著幾壇子酒,一人悶在書房裏,也不傳膳,任誰去勸都沒用……你父王最是疼愛你,說不得你的話,他能聽進去。”
劭哥兒也知曉自己父親近來的狀況,點了頭,轉去書房。
廣通王將眾人皆斥到門外,聽說兒子來了,麵上厲色才略緩,命他入內。
他聽了兒子今日去找皇帝說情時的情形,陷入沉默。
少頃,他輕撫兒子的頭,嘴角竟是浮起一抹詭異的笑。
“他縱正位東宮又如何呢,沒有子嗣,將來還不是要從宗室裏挑一個來嗣位。放眼宗室,還有誰比我的劭哥兒更合適做這個嗣君的呢,”廣通王說著話,竟是漸漸笑出聲來,“你們都生不出兒子來,都生不出!隻能借我的兒子……等我的兒子繼承大統,我要把你們挫骨揚灰!”
劭哥兒聽自己父王揚聲大笑,笑聲漸大,古怪詭譎,嚇得脅肩累足,偷偷抬眼看去,正對上一張扭曲的臉。
劭哥兒不大明白,什麽叫隻能借他?借他當兒子?
因著下月就要舉行正式的冊立大典,顧雲容這幾日正為搬離王府做著籌備。
她清點物件時,見桓澈書桌上擺著個精致的紅木匣,上頭還落了鎖,又聽小廝說,這是殿下特特交代不能輕動的物件,殿下要回來後自己歸置。
顧雲容本沒當回事,聽見這番話反而起了好奇。
晚夕用膳時,顧雲容狀似不經意問起了那個木匣。
桓澈眼神躲閃:“那匣子裏其實也……沒裝什麽。”言訖,岔題。
顧雲容盯著他:“那裏頭莫不是裝著你跟誰的定情信物?”
桓澈囁嚅一回,道:“一個匣子而已,你為何非要……”
顧雲容見他默認,擱箸:“跟誰的?”
桓澈作難半日,低頭攪動甜白釉臥足碗裏的匙子:“是一個……一個容貌極美的姑娘。我當年初見,便覺她仙姿佚貌,容盛如月裏姮娥,自此念念不忘,夜夜夢她……”
顧雲容緘默不語。
他上輩子在她麵前那個德性,莫非是因為心裏有人了?
“容容……現在還要看那個匣子麽?”
顧雲容心裏泛酸,負氣起身:“看!為什麽不看!”
兩人齊齊去了書房。
桓澈開了鎖,將匣子對著自己,打開來看了一眼,要拿給顧雲容時,卻忽聽她問:“那姑娘有我好看麽?”
“你們一樣好看。”
顧雲容切齒,男人這麽回答,一般意味著他認為前頭那個更好看,隻是不敢明目張膽這麽說出來而已。
她黑著臉一把奪過匣子:“你有她的畫像麽?”
“沒有……她的麵容早已刻印在我心裏,不需畫像。”
顧雲容恨不能拿著這匣子把他腦袋按進肚裏!
她一把掀開匣子,抱著看完就砸的心低頭一看,卻發現內裏躺著一片製幹的楓葉。
她一愣。
瞧見楓葉下麵還有一物,她將之拿開。
底下是一支竹簽。
竹簽上鐫著三個遒美大字,可妻也。
這竹簽她不認得,但這楓葉她卻是想起是何物了。
這是她當年在畫舫上,為著敷衍,隨手塞與他的一枚書簽。
桓澈笑吟吟拈起那支竹簽:“這是我當年在杭州府的月老祠裏求的。那姑娘要隨家人去外祖家避難,登船之後,我不知道該不該去追她,在街上遊逛時,不知怎的就到了月老祠,入內求得此簽後,覺著深得我意,這便跟那守祠人買下了這支竹簽。”
一瞬闃寂。
顧雲容逐漸斂容,須臾,低聲道:“那你花了多少錢?”
桓澈脫口道:“二十兩,我記得很清楚。我覺著這價錢很值,他說祠內的竹簽正好一百根,且都是名家所題,起先還不肯賣與我。”
顧雲容撇嘴:“你顯然當了冤大頭,這麽一根竹簽怎麽可能值二十兩,什麽出自名家之手,他說你就信?你這麽敗家,最後即便追上那姑娘,她也一定不肯隨你走吧?”
桓澈點頭:“這倒是,不過她送了我這個。”他拿出了那枚楓葉,“她說是她自己做的,我覺得特別好看,一直收著。後來我跟她起了爭執,那段時日,我與她相隔千裏,若是想她了,便拿出楓葉看上一眼。”
“雖然曆盡波折,臨成婚時她還跑了,但好在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最後我還是如願娶到了她。她說我上輩子得罪過她,我覺著這一定是個誤會,我怎麽可能不喜她。”
顧雲容對上他一雙含笑的眼眸,竟忽然語塞,感慨萬端。
兩人一路走來,確實波折頗多,但他沒有曆經過她前世境遇,怕是很難體會她所承之苦。
不過橫豎他也不記得往生事,她一直糾纏於此也無甚意義,著眼當下便是了。
她輕歎一息,將木匣子裏的東西重新歸置好,拍拍他:“好了,用膳去。”
桓澈暗觀她神色半晌,麵上的笑凝了凝,旋又恢複如常。
顧雲容與他往飯廳折返時,覺得有些不對頭,
眼下想來,他根本就是故意讓她看到那個木匣,又是有意引起她的好奇的,那麽他為的是什麽?就為憶苦思甜,順道跟她表表心意撩她一撩?
顧雲容轉頭看去,桓澈卻已經笑著說起了旁的事,將話頭岔開。
兩人回到飯廳,重新落座。桓澈正欲喚人來給顧雲容布菜,卻見顧雲容忽而抬眸望來。
“我就說好像有什麽忘記問你了,終於想起來了——你方才說的夜夜夢她是怎麽回事?合著你自打見我第一麵起就開始夜夜夢我?你當時好像笑得很歡啊,所以都夢見什麽了?”
冊立太子的日子選在十一月二十六,時間極緊。
為策萬全,貞元帝事先將兵部幾個堂官叫來計議一番,在京軍三大營裏麵抽調精兵六千,負責大典當日的巡檢護衛事宜。
十一月初,禮部的儀注也已經擬訖,萬事俱備,隻待克日行禮如儀。
桓澈那日權衡之後,並未答應貞元帝提出的要求,皆因貞元帝要他三月之內了結宗承之事。
三月的工夫根本不可能完成。如今即將入冬,未來三月都是天寒地凍的時節,他就算現在溜冰過海奔去倭國,少說也要兩月才能到,剩下那一個月根本不夠拿下宗承,倭國可是宗承的老巢。
他父親顯然是刻意刁難。至於緣由,應當是不想讓他插手那人之事。
他不管他老人家打的什麽算盤,總之等他站穩腳跟,轉過頭就要對付那位。
新仇舊恨疊在一起算。
吉日轉瞬便在眼前。
二十五這晚,桓澈正在書房翻閱文牘,拏雲送來一封信,他拆看罷,麵沉若水。
他一麵燒信一麵道:“宗承這廝再三幫我,無非就是為著容容。你說他怎就不能好生找幾個媳婦過日子?”
拏雲心道誰讓王妃這樣的美人可遇不可求,嘴上卻道:“他必是瞧出您才是堪繼大位之人,想預先巴結您,以求自保。”
桓澈冷笑一聲。
倭王會趨奉巴結?
宗承雖非士人,但骨頭可比那群士人更要硬。
即便巴結,也是巴結容容。
大典正日子,顧雲容妝扮一新,與桓澈相攜入宮。
今日隻是冊立太子,太子妃的冊立在這之後,她今日隻是純粹來觀禮的。
在雍雍古雅的中和韶樂中,大典過半。
自奉先殿謁告出。又一應繁縟禮節後,桓澈在內侍的導引下,轉去先後拜謁皇太後、皇帝並皇後。
桓澈步前謁皇後時,顧雲容見馮皇後笑得格外慈和,嘴角輕扯。
馮皇後麵中不足,掛不住肉,蘋果肌流失迅速,過了一定年紀後,若是保養不當,麵相上老得很快。尤其是笑的時候,兩頰塌陷,下巴前凸,從側麵看,有些像個癟嘴老太。
馮皇後先前怕是認為隻要保住自己的後位就萬事大吉,這兩年約莫是瞧著自己日漸顯老,又趕上被她蒙了一兩回,終於開始捯飭自己的臉了。
但顧雲容可沒有忘記,這個嫡婆婆前世是如何羞辱她的。
這一世若非知道桓澈是真寵她,怕是還會故技重施。
桓澈在三位長輩麵前各行八拜,禮畢,今日需行之禮成。
明日是文武百官具朝服上表慶賀,並進命婦慶賀表文。
貞元帝明日還要往華蓋殿接受百官朝賀,待明日慶賀禮成,才算是完完整整走完冊立儀程。也因此,眾人散去後,貞元帝也沒留諸子在宮,起駕回宮,預備先去把近來的奏章批答了就去歇息。
出宮的路上,顧雲容與幾個妯娌說笑,桓澈則與梁王等人走在前麵。
梁王回頭看了一眼,歎道:“七弟你說,女人之間怎就有那麽多話說,我聽說她們光是鑽研個口脂的顏色都能說半日,我怎生覺著那些顏色都一樣,不都是紅的麽?”
桓澈不著痕跡擋住他的視線,淡漠道:“四哥身邊美人如雲,怕是早就看花了眼,哪裏還能分得清口脂的顏色。”
岷王覺著這兩人之間有些不對勁,正想打個圓場,忽見一內侍急急趕來,在桓澈耳畔如此這般說了幾句。
桓澈立等與眾人作辭,交代拏雲先將顧雲容護送回去。
直到桓澈的身影消失,岷王才回過神來。
他驚疑不定:“七弟扭頭往回疾奔,莫非是父皇出事了?”
梁王冷冷瞪他一眼:“烏鴉嘴!能不能說點好的!”
顧雲容也與岷王一般想法。她回到王府後,審了拏雲,得知宗承曾來信提醒過桓澈什麽事,深深吸氣。
除卻諸王之事,好似也沒什麽可提醒的。果然時至今日,有些人仍是賊心不死。
桓澈此刻立在勤政軒的龍榻前,緊盯著榻上的人。
內侍方才來跟他說,陛下正在勤政軒內批覽奏疏,忽然昏厥,鄭公公當機立斷,將尚未出宮的他喚了回來。
太醫來診了好半日,都說是氣虛陽脫之症。
但此症是氣血大虧,形神不養所致,父皇好端端的怎會如此?
他已經將太醫院所有當值的太醫都傳召過來,可太醫們口徑一致。
方才在大典上還神采奕奕的父親,竟突然昏迷不醒,栽倒時還一頭撞上了案上的硯台,把額頭砸出了好大一塊淤青。
桓澈正靜默立著,忽聞有人入內,轉頭就瞧見甄美人端著個托盤進來。
“這是禦藥房那頭才送來的藥,太醫交代說要陛下趁熱服下。”甄美人輕聲道。
桓澈冷睃她少刻,著人將鄭寶叫進來,吩咐他與孫吉輪流在這守著,片刻不離,之後往禦前送的湯藥都要他查驗了才能給皇帝服下。
鄭寶應諾。
桓澈將一應事宜處置妥當,想了一想,著人與顧雲容說他今晚要留在宮中,暫不回府。
貞元帝隔日才恢複些許神智。但精神恍惚,又冷汗頻出,根本無法主持群臣朝賀。
宮中眾人都覺著有些為難,因為冊立大典還差最後一道儀程沒走完,他們應當如何稱呼七殿下?
後頭看鄭公公帶頭稱太子殿下,便也都隨著這般稱呼。
桓澈得知父親的病需要至少調養一月,又兼父親如今神識不清,便暫將政務攬了過來。橫豎他如今手裏有寶又有冊,儀程雖未完全走完,但也隻差個末尾的例行慶賀而已,沒人敢跳出來說他不是太子。
貞元帝養病期間,劭哥兒前來探望過幾回,但都被鄭寶委婉擋了回去。
是夜,貞元帝忽然譫語不休,直道三清祖師說他道行已足,可得道升天了。
消息傳出,人心惶惶。
皇帝這敢怕是離賓天不遠了?
轉過年來,始終未有皇帝狀況轉好的消息傳出。
正月才過,又風傳皇帝垂危,怕是撐不過一個月了。
政務繁冗,桓澈隻在晚來才能抽出工夫來往貞元帝這邊一探。顧雲容自告奮勇代他盡孝,每日皆去探視貞元帝。
桓澈暫居東宮,不過並未興師動眾,隻將日用之物搬來。顧雲容也隨他入宮,方便侍疾。
隻是顧雲容不方便守夜,桓澈也沒有精力通宵守著,馮皇後此刻站出,暫搬到了乾清宮,負責夜間照料。
這是逾矩的,但桓澈竟然未作反對。
時入三月,雖已轉暖,但夜裏仍是露濃氣寒。
馮皇後坐在貞元帝榻前,喚了半日陛下,貞元帝都無反應。
她輕歎,揮退左右。
孫吉卻是立著不動。馮皇後皺眉斥道:“杵在這裏真礙眼,讓你也出去聽不懂麽?”
司禮監乃宮內二十四衙門之首,司禮監的內侍自來是宮裏內官所仰之頭領,皇後不得寵可謂宮裏公開的秘密,她總覺司禮監這些內官素日仗著皇帝的勢,對她多有不敬,如今皇帝人事不省,她終於尋見機會支使這些眼高於頂的內官,心裏難免覺著解氣。
孫吉到底不敢違逆皇後,猶豫之後,應諾退出。
馮皇後轉頭,對著榻上的貞元帝笑。
她語聲低似呢喃:“夫妻這麽多年,我從未在乾清宮過過夜,今晚能坐在乾清宮裏看外麵爛漫星河,也算是開天辟地頭一遭。”
國朝宮中舊製,凡皇帝在乾清宮召後妃侍寢,事畢即應將之原樣遣走,不得在乾清宮留宿到天明。
貞元帝與她感情寡淡,未在乾清宮召過她。不過他向來謹遵此規,偶在乾清宮召幸妃嬪,都是事畢趕人。
直到酈氏入宮。貞元帝在乾清宮召幸酈氏,從不依規矩來,都是任她一覺睡到天明,想待到幾時待到幾時。
宮中誰人不嫉恨!但又有誰敢置喙?
馮皇後思及皇帝在酈氏身上的一次又一次破例,恨得切齒攥拳,麵容都有些扭曲。
“你那樣寵那個賤人,怕是早就打著讓那賤人的兒子即位的主意,如今終於如願把他扶到了儲君的位子上,可你看他,連守夜也不肯來,你倒下後,他就越來越忙了,說不得一直在背地裏咒你死呢。”
馮皇後森然笑:“久病床前無孝子,少年夫妻老來伴,你這樣聰明的人,怎就不懂這個理呢?隻有我,你的正妻,才能陪你到最後。”
馮皇後慢慢伏到貞元帝耳畔,聲音輕得幾不可聞:“你說你要是突然崩了,外麵的人會如何想?你猜猜,你的寶貝兒子能不能掌住大局?”
她頓了片時,端起梅花幾上的藥碗,盛了一匙湯藥往貞元帝嘴邊送。
然而她才將匙子伸出去,就冷不丁被一隻手攥住手腕。(www.101noveL.com)